倍可親

新解《莊子》三養生主4養薪說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1-21 12: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莊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莊子

新解《莊子》三養生主4養薪說2019-12-10-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LEum1VolM&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50&t=1140s



相關文案:

主話題:養薪說

解析:《莊子》三、養生主之——

(四)、養薪說——曰:「然。」

        「然則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逃走;隱藏,消失)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懸(掛;公開揭示;抬,不著地;無著落,沒結果;挂念;憑空設想;距離遠,差別大;危險,不牢靠)解。」

        指窮於為蘄(柴火;薪水),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即農家掏糞者回答:「老東家乃有福之人,心地也善良,當然對我很好。」

死者親友及兒女又問:「那麼既然如此,按理說在祭奠儀式上應該和大家一樣哭喪,而您這樣乾嚎幾聲而退,合適嗎?」

        農家掏糞者說:「禮儀自然是走過場,把意思表達清楚便可以了。最初我還認為大家是因為和死者感情深厚而前來弔唁,可現在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將近我入靈堂拜祭時才算是看明白當場之情形,有老年人在哭喪,倒像是哭自己孩子;有年輕人在哭喪,其哭相及哭腔好似死了自己親娘。那些人到這裡來便是趕場子付禮金即隨份子,肯定是不求表示慰問而言辭敷衍,不求表達情誼而假裝流淚。這是個人私下拿定主意而隱藏禮儀原本意義而加倍誇大人情世故,忘記自己將來死去時也會遭受假意之對待,老話兒稱這種情況叫做欺天之罪必遭報應。事情已發生都好像偶然及恰巧,而實際上都事出有因且要經歷比較長之一段時間乃事在人為;事情已過去都好像釋然及適應,而實際上都事過無心且要順從眾人符合便利之私心乃事在人被為。安享怠惰於因者必身處無奈順從於果;屆時面對事情之結局而無論是後悔之衰嘆還是僥倖之竊喜都不合乎做最終總結,因為報應還在繼續;老話兒叫做私心宿命而迷信神靈能赦罪賜福。」

        生命窮盡者實指望其子孫延綿而香火不斷,好比乾柴棒子臆想薪火相傳,卻最終主宰不了其熄滅之命運。

 

        五百年前本一家,三代以後無香火。

        私祭進化和演變,公祭繁衍與傳承。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1 13: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