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孟子》一上樑惠王上7(一)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1-14 13: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孟子|通用分類:子女教育

關鍵詞:孟子

新解《孟子》一上樑惠王上7(一)2020-10-19-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9jwMo3-uUE&list=PLIIlVXhpt_DwyTj0dOzvSPjTyttofSe-H&index=10&t=1251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孟子》第一篇(上)梁惠王章句上

第七章之(一)、——

解析:齊(齋戒)宣(通達)王問曰:「齊桓(死木立柱,盤旋)、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即齋戒通神之王者問孟先生:「神主豐碑晉陞於禮儀之上乃君王之功業,偉大之霸主適合享有神品之名望吧?」

       孟先生回答:「子君修身者乃信仰宗教禮儀之人,其學術或宗教之思想體系乃不該以碑像塑造殭屍經文於個人崇拜,宗教理念在人類自作主之人品社會乃不該傳承為神品迷信,君上頭戴冠冕乃處於禮儀之臣下地位而不該以個人名義冒充公器公位之名望。如果不依照公禮凌駕於君王頭上之原則,便是君王凌駕於私禮頭上之原則吧?」

        王者問:「忠孝悌貞節烈其好奴才之優良品質為什麼會是依從動物王者法則而適宜於勝者為王或強者為王了?仁愛義理制信之公德又為什麼會是依從人類社會禮儀原則而適宜於配者為王或恤者為王了?」

       孟先生講:「保全民眾之公權力於自作主者乃適於其公位之領導者,沒有誰能夠真正做到用個人私心去駕馭公權力。」

        王者問:「如果倡導獨立自主之人品,便可以用來保全民眾公權力嗎?」

        孟先生講:「可以。」

        王者問:「為什麼憑藉自作主之人品便可以產生如此社會功效呢?」

       

        個人崇拜便是迷信。

        大公無私、捨己為人恰是私禮。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8 02: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