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五德充符10符忘說【二】2020-02-02-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Bxn9AkMu4&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01&t=1104s
相關文案:
主話題:符忘說【二】
解析:《莊子》五、德充符之——
(十)、符忘說——(續)
故聖人有所游,而知為孽,約為膠(同「膠」:某種具有黏性之物質;用膠粘;像膠一樣黏者;指橡膠;姓),德為接,工為商。聖人不謀,惡(同「烏」:何,哪裡;表示驚訝)用知?不斫(砍,削),惡用膠?無喪,惡用德?不貨,惡用商?四者天鬻(賣)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於天,又惡用人!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於人,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眇(原指一隻眼睛瞎,後來也只兩隻眼瞎;渺小,微小)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謷(詆毀)乎大哉,獨成其天!
即一直以來恩惠僅被說成是長上對幼下之賜予及施捨,而相互對照之中人們卻忘記幼下對長上成全其功德之恩惠。上面人不會忘記有可能被下面人忘記其理所應當之感恩回報,卻單單忘記自己本不該忘記應該對下面人關懷和體恤,這便叫做確實忘掉了人品。
一直以來覺悟者不固定恩惠其等級之長上對幼下,視管別人與被人管為邪惡或罪惡,把外力強行限制使不越出範圍即拘束性管理作為主奴膠著相殺之根源,究私德乃因其被動接受欺壓和剝削,劾私權乃把勞動者當作私產進行商業買賣。覺悟者乃遵循自作主原則而不謀求主他人或被人主,哪裡用得上轄制管理?不砍削人品,哪裡用得上主奴之間膠著於欺騙及挾持之手段?不丟失禮樂之公序公心,哪裡用得上忠孝悌貞節烈其好奴才之優良品質?不貶低人品而出賣其尊嚴和臉面,哪裡會有把勞動者當作私產之交易?私位、私權、私德、私產乃私禮販賣迷信於等級制度,王者私法乃販賣私刑,王者法則乃弱肉強食也。既然接受被飼養且承受被殘食於王者法則,那麼還哪裡會把人品當回事!有人之衣冠外形,卻無人之性情本質。衣冠者相互對照體面和臉面,一直以來聚在一起成為人文社會;衣冠者沒有人性,一直以來無論主觀意志還是客觀評價、無論是畜品獸性抑或獸品畜性都不適合其社會地位於人之品格和修養。使奴才迷信盲從而如同睜眼瞎一樣自甘渺小於排行最末,便是被歸屬於衣冠畜品!主子詆毀奴才之人性且以神品自居,便是獨裁者為成就其私禮!
衣冠者忘記人品,符合被人文社會忘記之條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