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五德充符11符貌說2020-02-03-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8tza1LGfJ8&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02&t=1051s
相關文案:
主話題:符貌說
解析:《莊子》五、德充符之——
(十一)、符貌說——惠子謂莊子曰:「人故無情乎?」
莊子曰:「然。」
惠子曰:「人而無情,何以謂之人?」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
惠子曰:「既謂之人,惡得無情?」
莊子曰:「是非吾所謂情也。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同「納」:接受,享受)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社會地位)?」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傷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槁(乾枯)梧(指梧桐;姓)而瞑(閉眼;眼花)。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
即惠先生問庄先生:「衣冠者裝神弄鬼乃一直以來都沒有人情味兒嗎?」
庄先生答:「是也。」
惠先生又問:「穿上衣服卻沒有人品,怎麼還會自稱為人?」
庄先生答:「臣子之道、奴才之道、小人之道參與文之道、母之道、君於子之道而行篡改冒充之能事於貌合神離,王者法則參與到客觀法理之儀式當中,哪能不使主子得意於把自身獸品抬高為神品而把人品貶低為畜品之奴才呢?」
惠先生再問:「既然說大家都穿著衣服算是人,為什麼還會得意於沒有人性?」
庄先生答:「主觀慾望之感性與客觀自我之理性乃皆以人之常情混雜為情面與體面、情理與道理於糾纏不清。我們所稱之為沒有人性者,便是痛斥其衣冠者不依照自我本我本心而好自為之卻縱容慾望亞心次心作惡多端於膨脹和排泄而自刮其內部腔壁於損害自身,倫常王者等級法則乃因循守舊其原始簡陋之條件而不去效法客觀公序於增加自身覺悟即不懂得增益於學習。」
惠先生最後問:「不懂得增益於學習便是沒文化便是不懂道理,怎麼還配當長上之社會地位呢?」
庄先生答:「神鬼之道參與為人之道而行篡改冒充之能事於貌合神離,私禮參與到公禮當中而對照模仿,乃因其不管好自己卻憎惡他人之毛病而享受傷害下面人於社會地位之等級。當今衣冠者疏遠人品其自主自立自尊自強之精神內涵,勞苦人品之精華即貶人為畜,偏歪樹立神品而使被壓迫之人品呻吟嘆息,如同憑藉乾枯梧桐樹而想召來祥瑞一樣實乃閉眼裝瞎做白日夢。公禮乃選取修身者對照人品而自省自律,覺悟者依照客觀法理其堅定、堅決之大勢所趨而豈能徒然發表其主張?」
外貌像人而管不了自己者,符合獸畜之品質。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