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六大宗師1宗知說2020-02-04-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XpQc5sPf4&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03&t=1000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宗知說
解析:《莊子》六、大宗師之——
大宗師——至高宗教之效法。
(一)、宗知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平凡,平庸;不高明,沒有作為;用,多用於否定式;表示反問,豈)詎(豈,表示反問)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即把握公禮於繁衍與傳承模式,把握人品於自省自律自作主態勢,便是人類理念其至高頂端於文明開明之覺悟了。把握公禮於繁衍與傳承模式,乃對客觀法理之效仿於人文基因之授受;把握人品於自省自律之自作主態勢,乃把管自己作為管理目標而去表率及扶助那些因管別人或被人管卻管不了者,自始至終人文公祭呈時代階梯狀向前向上邁進和提升而不會中途夭折:主觀意願之管理須承載公禮。即使如此,公禮在發展過程中仍不免被私禮隨行、篡改冒充及禍害。私禮之管理乃依身份等級之定位而由王者去擔任、掌管及主持,等級高者享有特權且不可改變這一王者法則。平庸者其獸畜之品豈能管得了自己便說是王者天道不講人性嗎?便說是人品不是客觀法理嗎?
宗教之經文正解皆乃應是自作主於人文覺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