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六大宗師2宗真說【二】2020-02-06-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dNYU4C_3M&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05&t=942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宗真說【二】
解析:《莊子》六、大宗師之——
(二)、宗真說——(續)
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咽喉阻塞;咽喉)言若哇(形容大哭聲、嘔吐聲等;「啊」受前一字收音之影響而發生之變音)。其耆(六十歲以上之年紀;同「嗜」:特別愛好)欲深者,其天機淺。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同「欣」:喜悅),其入不距;翛(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額,腦門兒)頯(寬大);凄然似秋,煖(溫暖;同「暖」:暖和;使變溫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即歷時經久乃有人之真品自作主於自身掌控其本原之本性。什麼叫做人之真品?歷經多年其人之真品不迎接慾望於放縱也不抵觸慾望於戒除,不以強力成就主宰地位,不以主觀策略去博取士子之名譽。如果能做到這些,那麼回首經歷之過往便不會後悔,相配於高位、相稱於人品而自省自律便不會順其自然導致惡果發生。如果能做到這些,那麼登上高位便不會發抖於害怕失足跌落,身處低位也不會同流合污於沾染市儈之氣,淪落慾火怒發之境也不會非常羨慕或急切想得到而從眾去做。那些憑主觀臆想去管別人或被人管者如果能夠耐受得住從低位到高位所依靠之如此為人之道便也是真品。歷經多年其人之真品,不幻想或願望於外因停止錯誤或外力平息禍患,不在憂愁面對惡果時才發覺惡因,不甘於被飼養、餵養做牲口奴才,乃秉承繁衍與傳承模式於深奧、深遠、深厚之密切。人之真品乃繁衍與傳承於世代接踵授受人文基因,眾多衣冠者則把握如咽喉要塞之機會而謀取利益。屈從及信服王者法則於等級制度者,其語言文字作為公眾評議被阻塞不通乃如骨鯁在喉而大哭及嘔吐。獸性慾望之癮嗜深重者,其在能迅速適應事物之變化於遵循客觀法理方面之理念必然淺薄。歷經多年其人之真品,不因轄治他人而說服其苟且偷生而安於貧賤之畜品,不因被治理而頑固其行為敗壞、作姦犯科之獸性;其不喜悅於顯露王者獸品,其不距離本屬高位而有所偏差於不配位乃不去合乎畜性於被奸佞諂媚;如果是憑命由運而回溯過往之因,順其自然面對未來之果,便是太過於愚昧之獸畜品性了。不忘記善因於自省自律,不祈求善果於赦罪賜福;逆來順受而去適宜周遭環境,忘記惡果之教訓而去重蹈惡因之覆轍,一切單憑主觀意志去行事便叫做不依照自我本我本心去捐助公道,不依照人品去協助公禮。主觀私心者便是所謂肖像衣冠獸畜之品。如果像動物世界那些禽獸之類,一門心思著眼於及早多得利益於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神情孤寂冷漠於提防被傷害,腦門兒寬大而恬不知恥於爭強鬥狠;承受惡果時似秋風蕭瑟而凄慘求憐憫,須規避及克制惡因時卻似春心蕩漾而猖狂惹人恨,其喜怒哀樂之了解事情與懂得道理完全從眾於四面八方之時俗時尚,便有如橫渡者受側沖而隨波逐流一樣乃參與環境而合適其當然乃沒有誰能把握自己達到其目標。
宗教之真品乃人品非神品更非獸畜之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