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孟子》一下樑惠王下11(一)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1-3 07: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孟子|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孟子

新解《孟子》一下樑惠王下11(一)2020-11-18-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xpwHQV534&list=PLIIlVXhpt_DwyTj0dOzvSPjTyttofSe-H&index=40&t=1942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孟子》第一篇(下)梁惠王章句下

        第十一章之(一)、——

解析: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徯(xī:等待;小路;通「系」xì:拘,系)我后,後來其蘇!』」

 

 

        即齋戒通神之侯國攻打鄰國,佔據其城邑。其他眾多侯國正在謀划以救助此鄰國之名義攻佔瓜分其城邑。通神之王者問教於孟先生:「眾侯國當中大多數成員國謀划以討伐獨裁霸權者之名義聯合攻打齋戒通神之侯國,該如何應對?」

        孟先生回應講:「歷史上曾有身為臣子侯爵之位者卻傳揚公禮乃逐步切割劃歸多種雜樣之鄉村邑巷乃施政於公位公權自上而下之仁愛且由此越升為真正之公爵於一統天下,便是人類社會之護城河區別於動物領地乃所蘊含抵禦強敵保護弱小之意義。不傳揚公禮者乃以擁有眾多鄉村邑巷之管轄權作為實力去嚇唬人。據典籍講:『商湯王秉承公禮一統天下之徵召,乃從各地文閥武閥混戰糾葛之私禮亂世開始。』公禮自上而下乃取信於公位公權之仁愛,亂世現於私權爭霸之局面乃強者自恃於主位東家而征討弱小者乃弱勢部族被淪於客位雇傭而怨恨強勢部族,居於長上之高位者向幼下者徵收供奉乃處於下位之部族成為被剝削被壓迫者而怨恨居於上位之部族,其怨言講:『憑什麼讓我們當奴才?』民眾盼望公權力,如同久旱盼雲彩。公權力之集中體現乃公平原則於如市場買賣自由平等之公序而不可廢止公器度量之權衡,國土田產不可變更為私人所有即不可由此變通為雇傭關係之田賦又即不可把勞動者當作私產之奴才,譴責並懲罰私位私權而提升並懸挂公權力於所有人頭上而尤其是凌駕於高位者頭上,公禮便像及時雨一樣潤澤人文社會,公眾乃樂於自作主之公權力。據典籍講:『自主者自律,自主者源於自省!』」

 

        武勝易而文勝難,奪地易而養地難,制人易而制心難,自主易而自律難。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3 07: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