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十二天地1地君說2020-05-02-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MFO9hfED0M&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188&t=1188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地君說
解析:《莊子》十二、天地之——
       
天地——即人類社會之禮儀。
       
(一)、地君說——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
       
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汛(xùn:河流定期之漲水;姓)觀,而萬物之應備。故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義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於(yú:同「於」;yū:姓;wū:表示感嘆;於乎、於戲同「嗚呼」)事,事兼於義,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
 
 
       
即人類社會之禮儀當中即使有居於長上之高位者,但是公眾在公祭之器所承載之公禮面前乃人權平等即大家都是國家公民而擁有同等權力和義務及獨立之人格、尊嚴和臉面。社會公眾、家庭、機構、團體、區劃等即使很多,但是在安定或太平方面卻取得一致;個體人身在社會當中都是有機序列之組成部分而不分高低貴賤乃即使屬於普通民眾之一員,每個人也要自己管好自己而做自己之君王乃在各自之身、家、業、國其領地當中以居於長上之高位者身份對其幼下施以仁愛之效法於表率乃秉承母之道、文之道、君於子之道。居於長上者之人品原本就是公德而成全公禮,古語云:深奧古老之高位者人品便是公權力社會,高位者自省自律於人品,那麼王法之獸畜品性便停止於低級動物生態了。
       
出於公權之公道而對語言文字之認識或看法,那麼公禮自上而下乃以高位者之人品作為衣冠正品而合乎法度;出於公權之公道而對名份地位其職責、權利等之限度所認識或看法,那麼居於長上之高位者對其幼下低位者便會秉承公正合宜之道理而合乎正義或公益便是文明開明之覺悟者;出於公權之公道而對個人能力和才幹之認識或看法,那麼公禮自上而下乃在公位循公序而衛護世間安定或太平;出於公權之公道而對客觀規律之認識或看法,那麼人文社會便具備順應客觀規律而發明和創造之條件。一直以來領會人文公禮者,便是人品公德;實施社會公權者,便是公平正義;居於長上者使其幼下安定或太平,便是仁愛關係或責任;耐受原則規則與規範之約束者乃以自省自律為準則、以客觀公序為限度,便是人品自作主之本領。自作主之本領要兼容仁愛關係或責任,仁愛關係或責任要兼容公平正義,公平正義要兼容人品公德,人品公德要兼容客觀公道,客觀公道要兼容公禮。
 
       
社會人文體現高位者之人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