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莊子》十二天地17地性說【二】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26 07: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莊子|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莊子

新解《莊子》十二天地17地性說【二】2020-05-30-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MVVjYoaRUw&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214&t=1236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地性說【二】

解析:《莊子》十二、天地之——

        (十七)、地性說——(續)

        跖(zhí:腳面上接近腳趾之部分;腳掌;踏)與曾史,行義有間矣,然其失性均也。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薫(xūn:一種香草,也指花草之芳香;姓;同「熏」)鼻,困惾(zōng:堵塞)中顙(sǎng:額,腦門兒);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同「促」)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楊(同「揚」)墨乃始離跂(qí:多出之腳趾;形容蟲子爬行; qǐ:抬起腳後跟站著)自以為得,非吾所謂得也。夫得者困,可以為得乎?則鳩(jiū:外形像鴿子一類鳥,常見有斑鳩)鴞(xiāo:鴟chī鴞——古書上指鷂鷹)之在於籠也,亦可以為得矣。且夫趣舍聲色以柴其內;皮弁(biàn:古代男子所帶之帽子;舊時稱低級武職;姓;弁言——序言,序文)鷸(yù:鳥之一種,常在淺水邊或田中吃小魚、貝類、昆蟲等,是候鳥,體色暗淡,嘴細長,腿長,趾間沒有蹼pǔ)冠搢(jìn:插,搖)笏(hù: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之狹長扳子,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後來只有大臣使用)紳修以約其外,內支盈於柴柵(zhà:柵欄),外重纆(mò:繩索)繳(jiǎo:交納,交出,——指履行義務或被迫;迫使交出;姓;zhuó:系在箭上之絲繩,射鳥用);睆(huàn:明亮,美好)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則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於囊檻(kǎn:門檻,門限;jiàn:欄杆,關禽獸之木籠,囚籠),亦可以為得矣。

 

 

        即樹木之壽命可以是很多年,卻被人為劈開而犧牲於尊貴之賞識者,植物由青翠到黃熟乃生命世界自然現象之常理狀態,而其繁衍與傳承模式卻常常遭受被斷絕或攔截於如溝壑般之進化和演變模式即被滅絕。仿照低級生態當中其優勝劣汰之所謂犧牲於使遭受滅絕,王者法則其令人滿意與憎惡之處便間而有之了,其問題在於違背生物鏈和諧統一之屬性以及改變有關生物之生殖或性慾而行以虐殺甚至失掉同屬類別其共性之公心而自相殘殺於半獨一之死向。領導者參與妄增人類歷史於神話,其獸品之臆想排行與神品之所謂公義皆存在於其間了,自然而然在人類社會當中喪失人之品性其私心便成為王者之情趣及家天下好聽之聲音了。         

         歷時經久這種背棄人文性質之現象大體有五個方面:評論其一乃人們對於客觀事物之認知乃半數處於混亂狀態,致使眼力不好、眼光不正確、對事物現象看不清;評論其二乃對於名聲評價之聽取乃半數處於混亂狀態,致使耳朵識別之機能或心思鑒別之功能不敏捷;評論其三乃半數嗅覺追求氤氳(yīn yūn)和暖之氣以麻醉鼻腔,致使頭腦之感官神經受到堵塞而疲乏想睡;評論其四乃半數味覺追求腌釀腐酵之漿以刺激口腔,致使口感差失於猛烈違背新鮮之營養而陷於自括腔壁之膨脹與排泄之中;評論其五乃促進、捨棄、滑動慾望亞心次心,致使先天劣根之私心浮遊飄蕩。以上五種表現形式,都是生命體生長當中之禍害。便是要使人類社會蛻化而揚棄學問或讀書識字之能力乃推崇動物王者法則於進化和演變模式而帶頭遠離那些敬仰人品之覺悟便是想當然而依照王法使公眾被適合於奴才之社會地位,並非我們所說之個人主觀意志去適應客觀規律之法理。這種奴才之被適合便是陷在艱難痛苦中或受環境、條件之限制無法擺脫,可能是依照客觀法理之公序而有所作為於適用主觀能動性嗎?依照王法之被適合原則乃斑鳩和鷂(yào)鷹這一類野禽被養在籠子里,也可以是在廣闊天地而大有作為了。歷時經久乃如此促進、捨棄對於名聲評價之聽取其識別或鑒別能力以及對於事物現象之觀察其眼光或眼力者便是用質量低或品質、能力差之自身條件去接納客觀外在信息;男子圍攏髮髻之禮帽、如鷸鳥冠子狀之周禮冠冕、插於袖口搖於胸前之朝笏策論、士大夫束腰之修長紳帶子乃用以拘束且疏遠那些散漫或放蕩之不文明行為及作風習氣,接納看似多餘豎立之枯柴柵欄,疏遠繁重之繩索及被迫之義務;光天化日且眾目睽睽之所謂明亮與美好當中人們身處於被私刑繩索規制及被私權貢繳迫使乃遭受壓迫和剝削卻想當然而依照王法使自己被適合於奴才之社會地位,王者法則便是主子單憑其主觀私心把罪過歸到奴才身上便是如同把胳膊之罪責轉移推交給手指頭已往之過失便是如同為了嚇唬被關在獸籠里之豹子而在其籠子外面再套上一層袋子佯作黑天實乃視之為鳥籠,也便認為此夜行猛獸可以在漫漫長夜而睡大覺了。

 

        人類社會講人性。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6 07: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