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莊子》十三天道1道靜說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10-26 07: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莊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莊子

新解《莊子》十三天道1道靜說2020-05-31-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vA9joGrrnE&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215&t=1348s



相關文案:

主話題:道靜說

解析:《莊子》十三、天道之——

        天道:有關宗教禮儀之方向、方法和道理。

        (一)、道靜說——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náo:打擊樂器,像鈸bó:中間凸起部分比鈸者小;古代軍中樂器,像鈴鐺,中間沒有舌;姓;鈸:打擊樂器,是兩個銅片,中間突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或布片,兩片合起來拍打發聲)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

 

 

        即客觀法理其自然規律於公序要被人類主觀能動性加以運用而不是簡單死板存蓄於人之頭腦當中使被動遵守,所以才會生成豐富多彩之物質和精神文明;神佛道主之主宰方嚮應該被運用到個體人身自我管理方面而不是存蓄於人與人之間管與被管其主奴關係當中,所以宗教禮儀才會趨向或集中於公禮自上而下之仁愛效法;有關學識或技能之最高成就其學術或宗教之思想體系應該在生活實踐中被用以提高人文覺悟及大眾智慧而不是把經典文獻束之高閣而成為故紙堆更不該經歪曲、篡改及冒充而去愚弄和麻痹公眾於使社會活性機能消化不良,所以人之腦海作為人文土地只適應接納承載先進文明基因之人文種子於二合一而產生人類覺悟。文明開明之覺悟於客觀法理之公序,了解懂得之通達於學問技能之思想,多數精通而少數透徹及開闢有關管理者之人品,其人品便是自作主即自己管自己,因糊塗而冒犯或因不明白而冒昧者不應該不使自己安靜下來了。覺悟者使自己安靜,不是說安靜之狀態很好,而是就因果關係追溯以往之原因及過程乃自省自律即因事故而有意使自己安靜;生命世界不應足力鼓噪或煽動慾望亞心次心,應該因事故而安靜於總結教訓。水面平靜才能依反鑒原則清楚照見鬍鬚和眉毛,並且平靜之水面乃安定於平均、公平、平定、抑止及經常和普通便是合於不偏不倚之公心標準,居於高位之學問或技術有相當造詣者便是採取此種方法反省自身,水面平靜尚且能清楚映照,那麼何況是人之精華聰明其思想水平面!

 

        人品公道於平靜之公心。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1 02: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