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十三天道9道呼說【二】2020-06-12-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TeLJcDc1hI&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227&t=1366s
相關文案:
主話題:道呼說【二】
解析:《莊子》十三、天道之——
(九)、道呼說——(續)
鼠壤而余蔬,而棄妹之者,不仁也,生熟不盡於前,而積斂無崖。」老子漠然不應。
士成綺明日復見,曰:「昔者吾有刺於子,今吾心正郤(xì:同「隙」)矣,何故也?」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為脫(輕率,輕慢)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苟有其實,人與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吾服也恆服,吾非以服有服。」士成綺雁行避影,履行遂進而問:「修身若何?」老子曰:「而容崖然,而目衝然,而顙(sǎng)頯(kuí:質樸)然,而口闞(hǎn:虎吼叫;kàn:姓)然,而狀義然,似系馬而止也。動而持,發也機,察而審,知巧而覩(dǔ:同「睹」:看見)於泰,凡以為不信。邊竟有人焉;其名為竊。」
即虛榮者拜見老先生而問教:「我慕名先生乃學界泰斗,我執意不躲避遠途之勞頓而來此謹願一見,行程三千里而腳掌磨出層層老繭也不敢休息耽擱。現在我看到先生之樣子,不合乎學者之風範。乃如一塊畦圃當中其田鼠認為自己是霸主而另外其蔬菜認為自己土生土長理當是土地擁有者,老鼠與蔬菜皆放棄相互之平等、平行之姊妹關係而都把自己當作一家之長,那麼學界便有如這塊畦圃一樣而其中所謂學界泰斗也不乏老鼠蔬菜之輩乃因其非真正具備高位者之德能賢品便也不可能懷有對下其仁愛之心,無論是老鼠與蔬菜之生疏關係還是老鼠與老鼠或蔬菜與蔬菜之熟悉關係乃誰都不可能努力超前而成為這塊畦圃之真正佔有者,於是乎鼠、菜之輩都聚集在這菜園子里攬權斂財卻因其沒有確實之權財邊際或分界而不能成為領地之主子。」老先生對其態度冷淡而不應答。
虛榮者此後通過深入了解而想明白便在某一天又去拜見老先生,說:「上次見面時我對您之評論和此後我經多方偵探、打聽到之公眾對您之評價乃二者對比之後發現不是我諷刺了您而是您諷刺了我,現在我有意糾正自己之錯誤、彌補先前對您在感情上之裂痕了,怎麼會發生如此誤會呢?」老先生說:「服勞役之奴才投機取巧乃試圖掌控神品主子,我從你之言行表現便認為你是一個奸佞諂媚之勢利小人因而輕慢對待你。先前你把我當作牛來吆喚而我便叫作學界傳授知識之老黃牛,把我當作馬來吆喚而我便叫作拉著一車小馬駒之老瘦馬。假使在現實當中,有人送給我名號其無論是學界泰斗或是老鼠蔬菜之類而我一概不接受,我如果再接受那些或捧殺或貶損其不神不鬼、不主不奴、不獸不畜之稱號必會禍害人或被禍害。我擔任高位之名份便也持久承當責任和義務,我不因他人對我之承認而去使信服也不因他人對我之信服而去適應被認可之名份。」虛榮者像大雁飛行時因躲避對同伴之影響而小心謹慎一樣乃呈老實規矩狀態,履行被斥責之身份且合乎呈上之態度而問教:「您如何做到身居高位而學習和鍛煉自身品格和修養?」老先生說:「做到寬容和原諒幼下但以其人品為邊際乃不同情和憐憫獸畜之品,做到衝破如大項中再分小項其綱目科之等級制度乃不以高壓低也不恃強凌弱而應儘力托舉晚輩、學生及其他後來者於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以求自我之圓滿,做到人文土地之腦海質樸於對客觀法理其人文種子之認知乃在文明開明之覺悟方面吸收前人寶貴經驗並規避其教訓於尊重客觀科學而不迷信盲從,做到對於近似管理系統之私權及出入關卡之私位要怒吼吶喊以發出公義之聲,做到所陳述事件或記載事迹之文字合乎正義或公益,像勒住馬韁繩一樣克制自身先天劣根之獸性慾望而阻止其放縱。對自身之行動要加以控制,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要能迅速適應客觀事物之變化於靈活運用,調查事故要詳細周密於因果關係,想把握自己卻投機取巧者乃皆懷僥倖之心理於看當前很好而不去規劃未來及反省過去,作為平凡之歪心眼兒、小錯誤、壞習慣而有意衛護於遮醜護短者乃不相信惡果之報應。身處於人品外部之邊緣卻還想出乎意料領有人品,這種行為之名字便是偷。」
公道呼喚人品,私道吆喚畜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