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三八佾8佾素說9佾故說【一】2018-12-24_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21whr973Zc&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20&t=4800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八)、佾素說(九)、佾故說【一】
解析:《論語》第三篇:八佾之——
(八)、佾素說——子夏問曰:「『巧(靈巧,恰好)笑倩(美麗)兮,美目盼(看)兮,素(本色,白色)以(依)為(人工)絢(色彩華麗)兮。』何(什麼)謂(說法,含義,評價)也?」子曰:「繪(畫)事(花費勞力)后(背面的,指內在,內涵)素(白色,空白)。」
曰:「禮(公序良俗之儀式)后(背面)乎?」子曰:「起(從……開始;發生;建立)予(給,到)者(指禮)商(商朝之禮,商禮)也!始(最初,開始,初學)可(可以)與(參與)言《詩》(言《詩》——詩之律,格律)已(到頂點)矣。」
即夏同學講:《詩經》里有兩句詩,描寫美女之倩笑,明眸之顧盼,其詩如畫,栩栩如生,明顯是有頭有臉,有鼻有眼;可是先生怎麼說:思無耶——沒有頭呢?有什麼含義嗎?
先生講:即便是勞心費力把《詩經》里內容畫出來,也是紙面文章,後面還是空白紙面,其沒有思想內涵,沒有是非曲直,沒有理性,沒有天地大道;沒有這些認知,能算有頭腦嗎?
子夏說:那麼周禮之背面呢?以我們日常對於「禮」之理解,也是人為操控、設計並施行,亦如繪畫作詩一樣,都是紙面文章;禮,不是現在才有嗎?從前哪有周禮?
先生說:禮,從商朝開始就有了,當時叫商禮!你這還是初學者對於《詩經》之解讀,再與你講一遍:參解探討格律詩,其終極頂點是格律,這已經到頂了,不要想在裡面挖出思想精髓來,還是那句話:《詩經》無頭。
——(完)
(九)、佾故說【一】——子曰:「夏(夏朝)禮(禮儀),吾(我們)能(能夠)言(表達)之,杞(夏朝氏族後代,於周朝為國,國名)不足(夠得上)征(證實)也;殷(商朝)禮,吾能言之,宋(商朝氏族後代,於周朝為子國,國名)不足征也。文(禮節儀式)獻(展示)不足故(從前,原來,舊有)也。足,則(規範,規則)吾能征之矣。」
即先生講:對於夏朝之禮儀,我們能夠把它描述出來,但是現存杞國之禮已經夠不上格局來證實;商朝之禮儀亦如此。其禮節儀式之展示,夠不上原有之體系。如果能夠得上,那就會系統規範我們去證實一點:即禮,乃天之大道,客觀規律,其原本就存在,且一直存在,將來也會存在;那不是人為所創造出來,不是人為設立設計規矩用以統治、麻痹和愚弄人之工具,不是奸惡小人自我粉飾及神化之伎倆,禮,與道,通意,乃人文之頂端——覺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