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十四天運12運治說2020-07-03-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b8nruMQwyE&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247&t=1220s
相關文案:
主話題:運治說
解析:《莊子》十四、天運之——
(十二)、運治說——老聃曰:「小子少進!余語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黃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親死不哭而民不非也。堯之治天下,使民心親,民有為其親殺其殺而民不非也。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競,民孕婦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則人始有夭矣。禹之治天下,使民心變,人有心而兵有順,殺盜非殺,人自為種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駭,儒墨皆起。其作始有倫,而今乎婦女,何言哉!余語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亂莫甚焉。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kuí:同「暌」:人跟人或跟地方隔開,分離;違背,不合)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其知憯(cǎn:同「慘」)於蠣(lì:指牡蠣)蠆(chài:蠍子一類之有毒之蟲)之尾,鮮規之獸,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猶自以為聖人,不可恥乎,其無恥也?」子貢蹴(cù:踢;踏;jiù:蹲)蹴然立不安。
即富貴者說:「小同學不要得寸進尺而收起你那套少爺派頭!我告訴你那幾位或是君主或是大神其以禮儀自上而下之統治、管理或使安定太平之方式。無神論者以公禮自上而下使安定與太平,民眾享有至上之公權力且擔當人品義務之使命乃各自私心統一於輔助公心,同時民眾當中存在那些衣冠獸畜者雖與人品多有親近卻拚死縱慾或戒欲且不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動而流淚於麻木僵化乃不合乎公民人品之要求。堯帝以祭祀儀式自上而下使安定與太平,民眾之自我本我本心擔負自作主之使命,同時民眾當中存在那些把自己身上之毛病當作凶神對其虐殺者乃不合乎公民人品之要求。舜帝以祭祀儀式自上而下使安定與太平,民眾之自我本我本心擔負競賽個人思想品格高低之使命,同時民眾克己奉公之心乃如懷孕婦女足月產下孩子,孩子生下來不到一周歲一般能夠喊爹叫娘,但是卻找不到那孩子親生父親是誰,依照資源共享之奉公原則乃每個人之父親當初像草木茂盛一樣雜亂繁多了。禹帝以祭祀儀式自上而下使安定與太平,民眾之自我本我本心擔負全面改變個人私心之使命,同時民眾各以其自我為中心而順利持有兵器,殺死盜匪者不犯有殺人罪,人們都把自己當作高於人品之類別而以人品所代表之公禮便自上而下成為旁側次要之擺設,主觀臆想高人一等便是依照私禮迷信自上而下乃人人都想成為神品主子而使他人震驚,專家學者都興起各自之宗派獨裁學說而成為文閥。公禮之最初起頭所從事之公祭活動乃人倫於繁衍與傳承模式,便是現在所講其母之道而文之道而君於子之道,便是承載人文基因之語言和文字呀!另外告訴你,那幾位或主或神者其所謂以禮儀自上而下之使安定太平之方式,那是佔有者對其領地私產之治理,然而禍亂沒有什麼比佔有私產更為過分於獨裁霸權。在堯舜禹三位君主之所謂管理當中,居於長上之高位者糊塗於公、私禮儀之如太陽與月亮關係卻自認為文明開明之覺悟,居於幼下之低位者違背於公心、私心之如山崖與川穀關係卻自認為其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很精粹,兼居於長上並幼下地位者毀坏於上級、下級之如四季圓滿關係卻自認為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便是上級施行管理而下級施展才華、上級給予施捨或恩賜而下級報以殉身或效死。作為獨裁霸權之管理者乃悲慘與狠毒並存於如牡蠣或蜂蠍其殺敵害己之尾刺乃排除異己於自斷根脈,獸品主子很少有傷奴不害己、使奴戒欲而己不縱慾、使奴無私而己奉公之成功範例,沒有誰能夠得意完成安適其人性革命之情況於完全摒棄個人私心,卻還拿自己當作神人於超凡脫俗,可能不自感羞恥嗎?冒充神品者不該覺得羞恥嗎?」貢同學聆教之同時乃用腳尖踢地或用腳跟踏地乃自感其存在無合適之位置。
有關管理或治理之運行乃一兼二於主次或主輔關係方為生向亦方為公禮之要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