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五公冶長23冶怨說(復解)2019-01-28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IfuTxV0OM&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64&t=994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二十三)、冶怨說(復解)
解析:《論語》第五篇:公冶長之——
(二十三)、冶怨說(復解)——子曰:「伯(大伯子,丈夫之哥哥)夷(伯仲叔季,丈夫因病喪失勞動能力或死亡,其單身兄長由伯之位降為丈夫之仲位;民間稱之為「搭夥」或「拉幫套」,比喻拉車駕轅之馬疲勞無力,車把式便在其邊上加套一匹小馬輔助出力;這裡非指人名)、叔(小叔子,丈夫之弟弟)齊(達到同樣高度,同樣,一致;指小叔子升為丈夫位,「拉幫套」;人名乃誤讀)不(不應該)念(念及,想著)舊(前任,指原來丈夫)惡(憎恨,討厭;指丈夫因死亡或疾病而不能再對家庭負責之情況,對妻子之刺激和打擊),怨(抱怨,怨恨,憎恨)是(這,這個;指現實之殘酷,境遇之不堪,生活之難以承受)用(使用,費用;花費,消耗,消磨)希(希望;指母親對於子女之仁愛憧憬與情感寄託)。」
即先生講: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個家庭,丈夫是頂樑柱,這不分貧富貴賤;如果在子女尚幼期間,丈夫死亡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對於妻子而言,生活重擔一併落在一人肩上;此時在民間,便有可能是尚處於單身之大伯子下夷或小叔子上齊,繼任其丈夫位置,以公開或半公開形式與寡婦一起生活,幫助其哺育兒女。即便是身為皇后,若逢皇帝駕崩且太子年幼,那麼各家王爺及託孤大臣極有可能落得「拉幫套」之嫌名;常言道:寡婦門前是非多,是也。
被「拉幫套」,乃為人妻者身不由己而情非得已;對於前任丈夫放棄家庭責任所無奈之選擇,且又使自己背負不潔之名,自然會對自身過往心生憎恨,女怕嫁錯郎,棄婦、怨婦,就此一說。
然而,身為人母者,一般不會長期耿耿於懷其原配丈夫對於家庭之放棄,都會毅然決然選擇頂起一個家而盡心哺養和教育兒女;而對於「拉幫套」一說,乃民間現實常情,大眾也都能換位思考予以理解,畢竟是現實殘酷而母子可憐。
怨婦,其情可憫,而母性之偉大在於他們柔弱之內心恰會為顧及膝下子女而決然選擇堅強與豁達,其怨天尤人、哭訴命運也只停留在嘴上,因為母之道在心中:抱怨,只能是消耗掉希望!
兒女,就是希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