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論語》六雍也23雍樂說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9-29 08: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論語|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論語, 孔子

新解《論語》六雍也23雍樂說2019-02-18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2laerLmRv4&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81&t=1150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二十三)、雍樂說

解析:《論語》第六篇:雍也之——

(二十三)、雍樂說——子曰:「知(主管)者(自己,自身,本人)樂(樂於,願意,自覺,主動;樂意,自願)水(江河湖海洋,地平線之下,指水之深,指內向自省,自我反省,深挖本我、本心),仁(上對下,對他人施以仁愛)者(居於長上高位者)樂山(五嶽之高,泰山之頂,登高下瞰,心懷江山社稷,造福芸芸眾生;指理念高度、思想覺悟)。知者動(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改變原來位置或樣子;指自我改變,矯正自身毛病,自做主而改變受慾望驅使之狀態)仁者靜(對他人施以仁愛之原則不變,效法不變,綱常不變)。知者樂,仁者壽(長遠,延綿,永恆)。」

 

 

        即先生講:作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此乃前提條件,自無主何以主人?那麼就要自覺自願而主動去自我反省,深挖靈魂而拷問內心;血肉之軀、尋常之人,皆先天自帶劣根,其以慾望魔鬼之兇惡、狡詐和歹毒侵蝕本心,試圖篡位佔據人身制高點;所以人之自省自律,猶如站在地平線上向深水下潛,內向縱深去行進征戰,自身靈與肉之血戰在所難免;涅槃、煉獄、辟穀與閉關,其代價皆慘重也;不如此,則不能自主,則本我不居高,則本心不就位;故所謂知者,即主動自願內向自我深挖也。

        作為仁者,那是對他人施以仁愛關懷,前提是居於長上之高位,而身居高位者,思想和覺悟必須要有高度;居高而下瞰,猶五嶽之巔、泰山極頂,心懷江山社稷而造福芸芸眾生;其公心所承載之公平公義,必沉重自擔其責任與使命,且登高而涉險,不能掉以輕心;自律而律人,自主而主人,高處不勝寒,東西南北風;猜忌、嫉恨、誤解、抨擊與詬病,皆須忍受而挺住;對自身克服私心而對下面一碗水端平,這便是為人主者起碼之仁愛,也是最基本之修養;於家於國於天下,主者,寡也,孤也;背南而面北,山頂之零落清冷,雖被下面托舉敬奉,亦不失其出局異類之蒼涼凄凄;抬望眼,那北極星寂寥於北斗星陣,莫不如此。

管理者,自做主,那就要改變自己,該忍則忍該舍則舍,自我矯正非堅強毅力不可為之也。

        對他人仁愛,就要有原則效法,而且既為原則,那就不能雙項多項,不能輕易改變;有章可循有法可效,規矩鐵打而向理不向情、奉公不徇私,綱常不變。

        自做主,必須出於自省自覺自願之主動,被強加驅使,那是被動,是被做主,是奴才。

        長上對幼下施以仁愛之效法,非一舉之力、一日之功,其長遠延綿而至子孫後世千秋萬代,登高者,必望遠矣。

 

        仁愛,永恆!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23: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