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七述而8述隅說2019-02-25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KU8EQj8rY&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87&t=1233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八)、述隅說
解析:《論語》第七篇:述而之——
(八)、述隅說——子曰:「不憤(因不滿意而感情激動、發怒)不啟(陳述),不悱(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不發(表達)。舉(提出)一(同一)隅(角落,靠邊沿之所;這裡指野史、軼事,傳聞)不以(依,依從)三(很多)隅反(反對),則(原則,規則)不(不能)復(恢復)也。」
即先生講:因為對現實狀況不滿意而遷怒於古人,認為是前人造成之遺患;對子女不滿意,不從自己是否負有責任,家庭教育是否缺失等方面查找原因,反而去怪罪家族基因不良;日子過得順風順水,享福時、家庭事業有成績時忘記祖上功德,認為一切都是憑自己努力所得,跟先輩沒啥關係;此時,人們大多不會去回溯歷史,把經典文獻當成故紙堆而避之恐不及;而一旦遭遇挫折、打擊、災難之時,便會習慣性到歷史當中去尋求道理,以袒護自己之過失或聊以自慰;其所陳述之歷史,完全是帶著情緒之演繹,完全是出於遷怒之責難,完全是脫罪解嘲之掩護。
另外,人們還慣於把鑒古喻今反過來變成借古喻今;現實當中,為人很可恥、很無賴、很偏激,其奸佞言行被公共秩序所不容,便自然打起古人主意來,肆意歪曲、篡改、編造故事,以表達其難以啟齒之觀點和言論;對這種人來講,文明和聰明屬於當今而野蠻和愚昧屬於歷史,自己兩面光啥毛病沒有,古人只配給今人當遮羞布;侃侃而談時,滿嘴現代文明、潮流時尚,委屈憋屈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自作自受、罪有應得、遭受報應時、人前冠冕堂皇人五人六而人後孤燈苦影戚戚慘凄凄時,便借古人之口表達其內心各種不堪、各種陰暗、扭曲及邪惡。
潑婦吵架,常以不實之詞去攻擊、詆毀對方,揭其一丑而護己諸短;同理,抬出自己所認同之先賢軼事去反對諸多野史傳聞,也不見得高明高尚到哪去。
如此解讀歷史者,客觀規則之下,皆不能自圓其說。
如此傳承文化者;肆意妄為之中,天道原則,將萬劫不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