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論語》七述而15述為說2019-02-28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erUN_sD2w&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90&t=1079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十五)、述為說
解析:《論語》第七篇:述而之——
(十五)、述為說——冉有(人名,非學生非老師)曰(問):「夫(虛詞,說話之前綴)子(讀書人)為(為了)衛(保衛,維護)君(君王)乎(嗎)?」子貢(同學)曰:「諾(是,對),吾(我)將(將來,將要)問(管,干預)之(輔佐君王之事業)。」入(入仕,做官),(冉有)曰(問):「伯夷、叔齊(伯夷、叔齊:大伯子降位、小叔子升位,指頂替丈夫幫助持家,拉幫套,無名份)何(怎麼樣)人(這種做人方式,如此為人)也?」(子貢)曰:「古(作古,人死之後)之(才,於是)賢(及物動詞,指褒獎稱頌人之美德)人(指拉幫套之人)。」(冉有)曰:「怨(抱怨,怨恨,責怪)乎?」(子貢)曰:「求(追求)仁(所謂「仁」,指幼下看長上,其眼中之功名;指權力和地位)而得(得到,達到)仁,又(卻,可是)何(為什麼)怨?出(辭職,罷官),(冉有)曰「夫(虛詞前綴)子(及物動詞,指讀書人讀書,做學問)不(沒有)為(作用,作為,用途)也。」
即冉有是一名私塾勤雜人員,沒啥文化,有一天他問貢同學:你們這些求學之人,做學問不就是為了日後能當官嗎?好像還當不上管,頂多是與人做嫁衣,給為官者吹喇叭,為君王歌功頌德,粉飾太平,以達到威信於百姓而使服從其統治與管理之目的罷了;歸根結蒂就是為了幫助君王以維護其權力和富貴之地位,不是這樣嗎?
貢同學說:話雖這樣講,我將來還是要入仕問政;學以致用,求取功名,理所應當;你可以認為那是在輔佐君王個人,而我卻認為是在為百姓謀福利。
後來貢同學果真謀取公職而入府為客,冉有遇到他又問:拉幫套滋味咋樣呢?不是官卻肩負公幹,有文化者被沒文化者差使,文章策論被主人隨手拿來據為己有,無名份無權無實,說你拉幫套毫不為過,外人尊重你是文化人,充其量你也是大伯子下夷,不是老公;輕視你便說你是平頭百姓出身低賤,那便是自不量力,小叔子上齊,也不是老公;啥時候才能成為正式老公呢?同理,你何時才能轉正當官、多久才能當王?
貢同學回答:死了以後成為先賢聖人,被世人讚美及後代稱頌。
冉有接著問:那麼你就不抱怨嗎?據我所知,拉幫套者死後,其墳頭及牌位也非正位,所養子女儘管也披麻戴孝哭得稀里嘩啦,其感恩戴德之心肯定是有,但事理上還是該咋辦還咋辦,不會以父親之位供奉之。有功無名還含笑九泉,是否有點缺心眼?
貢同學接著答:幼下看長上,其眼中之功名,實則有名而無功,其名份包括權力和地位;據其為己有,則為私心;私慾驅使下,沒有好父親也沒有好官員更沒有好君王,若逢命運或時運不濟,攤上這等長輩或領導,實乃倒霉透頂之事,不僅被作為禽畜私產而驅使,而且上行下效、代代相傳,蛇鼠一窩,動物圈子而已;而與之相反,人與畜生不同,自作主那是管好自己,做人主那是管好官員和君王,先前我回答你說是我將要問政而不是從政,那二者有區別,為己師、為人師、為官員師、為君王師,為師者,其效法也,法其先古、法其天之大道、法其公共秩序公序良俗、法其神佛、法其萬類一主而貫通耳!
人,都是心隨所願,其求仁得仁、求義得義;那麼其間有一點需事先明確,你當初到底想要什麼?單項原則而不可事後耍賴,其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相報回應;錢,抓到手而攥不住,別報屈,因為你只想到怎樣弄到錢而沒考慮如何守財;官,投機鑽營而不擇手段把別人趕下台自己上去了,接著又被後來者趕下台,你也別恨誰,因為你只想到作威作福而不知對下面施以仁愛,只有私心沒有公義大道,能創業不能守業;孩子,你生一大堆,耗子一窩喂貓之貨,本身你也沒把子女當人看,求感恩要回報,一輩一輩教育缺失,其間無效法之仁愛公心,哪來守公之高位?各人都認為自己所選所求無比正確,等結果出來了,後悔也沒用,屆時抱怨給誰聽呢?
再後來,貢同學辭職不幹;冉有聽到這一消息,背後對人講:我早就說嘛!讀書沒啥用!
禽畜看人,乃百無一能;被人奴役,怨老天不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