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孟子第四篇上離婁章句上7(二)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9-22 07: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孟子|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孟子

視頻講座:

           




相關文案:

主話題:《孟子》第四篇(上)離婁章句上

第七章之(二)、——

解析:「今也小(輕視)國師(榜樣)大國而恥受命焉,是猶(通「猷」yóu:謀划,規劃)弟(次第;tuí:柔軟,隨波逐流;同「悌」tì:順從,敬愛兄長)子而恥受命於先師也。如(依照,遵照)恥之,莫(通「謨」mó:謀,謀划)若(比及,趕上)師文王。師文王,大國五(通「伍」:行列,次第)年(時空;時期,時代),小國七(切斷,淹沒不聞)年,必為政於天下矣。《詩》云:『商之孫子,其麗(成對,並連;附著,依附)不億(安定)。上(同「尚」)帝既命,侯(通「候」hòu:迎接,等候)於周(通「賙」zhōu:接濟,救助)服。侯服於周,天命靡常。殷(眾多)士膚敏(通達,聰慧;智商),裸將(奉獻;祭祀)於京(大,盛,高;高岡,高丘;大倉;敵人屍首築成之大墳)。』孔子曰:『仁不可為眾(徒屬)也。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今也欲無敵於天下而不以仁,是猶執熱(得勢,有地位)而不以濯(zhuó:洗滌;洗東西用過之髒水;顯著,大;通「棹」zhào:划船;濯濯——光明之樣子,肥大而有光澤之樣子,光禿禿之樣子)也。《詩》云:『誰能執熱,逝(死,消失;通「誓」:發誓)不以濯?』」

即孟先生講:「事實上輕視國家禮樂之獸畜品性者榜樣至重視國家禮樂之人品人性者乃使士子人品者恥於接受獸畜之命名,衣冠獸畜內心便謀划使士子人品順從於動物王者法則當中次第等級之畜品乃通過迷信宣揚神話動物世界以使衣冠者恥於接受人類之命名乃在於增添先前神話歷史以神主神奴或神獸神畜為榜樣。遵照野蠻愚昧之迷信而羞辱文明開明之覺悟,神話私祭謀划比及且榜樣至人文公祭。使公祭以私祭為榜樣,重視國家禮樂之人品人性者被伍列排序於禽畜之時空,輕視國家禮樂之獸畜品性者切斷人文歷史時空而使人類文明淹沒不聞,衣冠禽獸勢必冒充管理者於履禮家天下了。據記載講:『人類祭祀之本義乃在於商討子孫延續之繁衍與傳承模式其種子生長形式,而附著在遠古公祭後面之迷信私祭卻始終與之相伴隨行乃造成人文社會之不安定局面。迷信私祭乃崇尚神主王權而既定眾生先天等級之宿命,使人品迎接神品而服從於施捨恩賜之接濟救助並感恩回報之效死殉身。衣冠者迎接神主而服從其周濟式畜養,王法等級制度先天之宿命論便壓倒倫常於神獸凌駕於人文之上。使眾多士子人品之自作主意志淪為牲畜被作主之膚淺智商,殉教徒並奴才赤裸坦白其思想靈魂而無私奉獻於那高踞神壇之神獸主子。』深諳學問者講:『仁愛不適合作為徒屬關係之畜養與奉養於施捨恩賜並感恩回報。主子在其私家領地為了役使奴才乃擅於推行假仁假義,仁愛公天下乃不該是王法家天下這般主奴敵對於馴化調教與奸佞諂媚。』事實上主子在其王法家天下里不依照長上對幼下之公義仁愛原則卻想要阻止奴才之對抗,其內心所謀划者乃既要執掌管理者之權勢地位又不去洗刷管不了自身之污點或毛病。據記載講:『哪個主子能夠真正把持住其權位而不被動於縱慾,其發誓使奴才戒欲而自己恐怕一直到死也洗刷不掉縱慾之污點吧?』」

主子榜樣獸品縱慾,卻使畜品戒欲榜樣至奴才。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9 23: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