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解《論語》十二顏淵6顏明說

作者:老寒腿7979  於 2025-9-11 12: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解論語|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論語

新解《論語》十二顏淵6顏明說2019-04-19_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Gqs3WZ9sQ&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42&t=1384s



相關文案:

主話題:(六)、顏明說

解析:《論語》第十二篇:顏淵之——

        (六)、顏明說——子張(同學)問(問教)明(文明,開明;懂得,了解;明白,清楚;明亮;明智;眼力好,眼光正確)。子曰:「浸(逐漸,浸入)潤(細膩光滑,滋潤;加油或水,使不幹枯;使有光彩;利益)之譖(誣陷,中傷),膚(皮膚;表面;外皮)受(接受;遭受;忍受;適合)之愬(同「訴」:說給人;傾訴;控告),不行(做,辦;流通,推行)焉(「於」加「是」:在這裡,於此;哪裡,怎麼;乃,才),可(那麼)謂(說,叫做)明也已(太,過)矣(了)。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不接近;長遠)也已矣。」

 

 

        即張同學問教有關文明、開明之定義,先生講:對於惡賴其漸浸之中傷、徐塗之誣陷,對於奸小其苦肉之傾訴、難心之控告,僅僅是拒絕這些,便說是文明開明,是否太過於簡單;而對於奸小惡賴其投機惡行,僅僅是迴避而便說是遠見卓識,同樣是否太過於片面吧。

        因為奸小惡賴之品行,不受之不等於不授之,提防被他人傷害不等於不去傷害別人;而不受之亦不等於使不授之,僅僅是倍加小心、時時處處提防,並不能擺脫被動挨打招算計之局面。

        賊,一般情況下不丟東西,因其有防範之心,而其恰以他人疏於防範之心去施以攻擊,投機獲利;此乃文明開明?

        傻子,吃虧吃多了,也知道逃避戾狗頑童,而其僅限於東躲西閃,還是難免被窮追猛打、被戲謔和凌辱;此乃遠見卓識?

        現實當中,賊子們往往都自作聰明,用文明和開明去忽悠傻子,都自認為是明君而對下面大加施行小人之術;有關這一點,在低級生態圈子當中便能看出:食草動物對於天敵都很警覺,其奔逃之本能倒是很強,可謂遠見卓識,而到頭來難免其被追被殺被吃之下場;那麼人文社會裡是否也有這種情況存在呢?

        對於不文明不開明之言行,不僅不接受還要不出授!

 

        文明與開明,不僅要防範、自律,還要予以回擊!

 

                                                                                                                    

——(完)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5 06: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