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講座:
相關文案:
主話題:(二十三)、公言說
解析:《論語》第十五篇:衛靈公之——
(二十三)、公言說——子曰:「君子(君子:君於子,使子君;長上對幼下施以仁愛之效法)不以(依;因;用,拿;於,在)言(話,說;幼下之觀點;公眾之言論)舉(往上托;往上伸;推選,選舉;興起,起;提出;全;舉動;生孩子)人(人之品質、性格或名譽;人之身體或意識;每人,一般人;這裡指自己),不以人廢(不再使用,不再繼續;沒有用或失去原有作用)言。」
即先生講:君子者,乃君於子而使子君,乃長上對幼下施以仁愛之效法;根本不是對下面去做什麼,也不是讓下面對你上層做什麼,而是上層自己對自己做什麼,即自己管好自己而讓下面跟著學。
上層不要依照下面人之抬舉而自恃高貴,對幼下美贊之觀點及公眾歌頌之言論,不要直接拿來作為自我衡量之標準,奸小惡賴之巧言令色,歷朝歷代都具有強大之捧殺力;長上對幼下之仁愛,不可圖名圖利圖回報,否則便是自我抬舉於感恩圖報及歌功頌德之被抬舉;那麼自己成什麼了?那是主子!而下面人成什麼了?答謝恩賜么?那是奴才!
另一方面,居於長上之高位者,不可出於主觀而把自身之品質、性格或名譽以及意識形態之思想和觀點強加給下面,既便你無比正確、光明和偉大,也不要把公眾之言論置之一旁而不予理會,因為公眾之思想、觀點、看法及說法,皆代表其頭腦之認知,其文明開明程度及覺悟高低可以有待提高;而其中最為關鍵者,乃下面人必須長腦袋且有腦子,即公眾百姓、幼下者,皆有文化、有思想、有覺悟,這才是文之道及君於子之道其施行之目的,而不是把下面人變成無腦之禽畜;那些把理念強行往下輸灌而使盲聽盲信盲從並廢止杜絕下面之言論及思想者,恰是愚弄欺壓蠱惑百姓之臣子之道、小人之道、奴才之道,其篡改宗教經文而把下面人馴化成禽畜之所為者,恰是衣冠之禽獸!
任何宗教之教義乃公禮,皆奉行於覺悟者自覺悟而人者自主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