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劉剛事件
——顧曉軍主義:「先帝」曰·二千九百八十二
劉剛事件——劉剛釣魚顧曉軍和顧粉團的事件,已經結束了。按理,我得寫個總結性的文字,但,我又懶得正經寫,如是,我想還是用「讀網筆記」的筆調寫,就算作是「讀網筆記(九)」。
說實在,以劉剛、和劉剛的《顧曉軍是先知先覺》作誘餌,確實是一個超級的大手筆!其高超,在出其不意。而我,也確實沒有想到;迄今,都覺得自己不值這麼個價。
但,誘餌貴重,不等於我就會喪失警惕(這個警惕,用黨的話說,該叫「具有超強的反偵察能力」吧)。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透露:在劉剛的釣魚實施不到一周時,我就有提醒大家的《劉剛(事件)備考》。其後,有《給劉剛和曹長青》中的「調侃之作」、《讀劉剛博客記(三)》中的比華夏黎民黨等、《劉剛大敗溫雲超》中的「還是石三生聰明,石三生膽不肥」等等。
而顧粉團的警惕,則當數形成文字的勞力的《劉剛向諾貝爾獎推薦顧曉軍如何?》和後來的《「推薦」是個試金石》吧。
警惕、始終的警惕,是這次顧粉團沒有在「劉剛事件」中翻船的根本原因。
當然,我顧曉軍和顧粉團沒有翻船,不等於劉剛不努力(請黨不要怪罪與懲罰劉剛)。劉剛一直在努力,從《顧曉軍是先知先覺》中的「卧龍和雛鳳」「美周郎」,到《再答顧曉軍、石三生:三駕馬車、三足鼎立、桃園三結義》,乃至《答顧曉軍(N):桃園論劍,煮酒論英雄》,劉剛一直在挖一個個坑;只不過,我不肯跳罷了。
第一目標無法實現,劉剛便退而求其次——離間石三生。離間石三生的局,也從頭到尾都存在著,如「石三生大獎」等;而最明顯的,則要數「去掉了『顧曉軍思想』、『顧曉軍主義』、和『諾貝爾獎』,我可以說,石三生的文章煞是好看,喜笑怒罵皆文章,還要痛貶當代文壇萬戶侯,從韓寒到魯迅,從瞎子到艾未未,從鄧亞萍到何清漣,從朝陽大媽到小腳偵緝隊,沒有不敗在石三生筆下的。」
在面對「石三生大獎」等時,石三生一直是清醒的。漸漸,石三生被劉剛灌醉——如「打倒魯迅」是我的標誌性行為,「揭露韓寒」是我苦戰多年的結果,「揭露艾未未」也是我先「挺」后倒的藝術,與何清漣的「撕逼大戰」更是與石三生沒關係,「朝陽群眾」與「海外地下黨網站」則是我最近存心搞臭的兩個……而這些,全都被劉剛慷慨奉送,也全都被石三生欣然笑納。
石三生決計要走,一口一「劉爺」地把《桃園三結義與煮酒論英雄》寫到了「(五)」之多,然而,「劉爺」劉剛卻在「沒辦法,我這才想激將顧曉軍和石三生能公開批判我」的煙霧彈下開溜了,讓石三生飽嘗了一回「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的滋味。
石三生的錯,一是沒有看清大局,二是看高了自己。
我先說這次,由劉剛、和劉剛的《顧曉軍是先知先覺》為誘餌的局,究竟是勝了,還是失敗了?我以為:是貌似勝利,而卻還是失敗。因為,這次這個局的誘因,是《一個中國,兩個政權》、是「龍應台是狗」、是《推薦蔡英文、顧曉軍聯袂共逐諾獎》;甚至,直接觸發的誘因,是我欲搞臭「海外地下黨網站」和搞臭「朝陽群眾」等。當然,最原始的因素,是《向諾貝爾和平獎推薦顧曉軍》和《向諾貝爾文學獎推薦顧曉軍》,是害怕「公正是第一價值觀」和「平民主義民主」走向世界。
而這次這個局的行動路線,是由劉剛與溫雲超分別出演紅臉與黑臉的「公開信」。這次這個局的關鍵點,是欲把我和石三生及顧粉團攪進「公開信」;而後,一網打盡。
幸而,我早有防備,也早有責任的釐清;更可喜,那時的石三生、還沒有被灌醉。因此,劉剛空有六四的名頭,設局者也空有這一超級的大手筆。
至此,石三生當能看清楚——這次這個局、這次這麼大一餌(劉剛),不是為你而設,而是為我。
正因為不是為石三生設的局,所以,設局者沒有收購石三生的計劃與具體準備;當石三生欲投時,便沒有結果,不了了之了。不是我要逞能、而是我為石三生生存計,我要批評設局者——你們就不能變通一下嗎?先收購了石三生,而後、再作下一步的打算嘛。
以上絕非我危言聳聽,而是「一盤很大很大的棋」,且有行動代號。君不見,那荒島英男的博客也被封殺了?荒島,是受我啟發后、批楊恆均的。
顧曉軍 2016-4-9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