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歷史上真有公孫策其人嗎?

作者:雅安雄起  於 2016-6-26 23: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公孫策,複姓公孫名策。原本是一名落泊的秀才,學問淵博,滿腹經綸,但卻屢試不第名隕孫山,流落大相國寺,幸得包拯伯樂識馬,並委以重用成為包拯身邊的智囊。開封府六品主簿,包拯的得力助手。開封府三口銅鍘的設計製造者,懂醫術,心思縝密,性格和善;是《包青天》系列的電視劇中頗為重要的人物!
  
  在《包青天》系列中,公孫策以文人的形象出現,外貌溫文儒雅、清秀絕倫,而且有些仙風道骨。他性格沉靜、穩重、謙遜,和包拯對話時通常自稱「學生」,而包拯和展昭等人都尊稱他為「公孫先生」。公孫策微服出行時則常打扮成算命先生。而在《少年包青天》系列中,公孫策則與包拯為同齡人,形象英俊帥氣,性格不羈。雖然一開始他對包拯並不服氣,而且兩人更是死對頭,但是在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之後,公孫策成立包拯的得力助手,兩人更是成了摯友。
  
  雖然,各個版本的影視作品對公孫策都有著不同的描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公孫策是包拯的得力助手,他才貌雙全,與展昭一文一武形成互補,更是包青天的文膽智囊。
  
  那麼,歷史上的公孫策是不是和影視劇中的形象是一樣的呢?
  
  其實,根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公孫策此人。他是古典小說《三俠五義》中的文學人物,是完全被架空的虛構人物。而包拯,歷史上卻真有此人!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他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清代的石玉昆以包拯為原型創作了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三俠五義》。而虛構公孫策這一角,實際是為了增加包拯傳奇色彩罷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07: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