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升空。獵鷹重型火箭最牛掰的地方在於這是一家私人公司開發的,可以重複利用,大推力,價格低廉。中國長征五號2016年也才成功發射25噸負荷,據中國專家說如果立項中國可在2030年左右發射大推力火箭。SpaceX獵鷹重型火箭無疑遠遠超出了各國當前的技術水平。是不是美國人真的一片歡呼倒一點都不重要了。那麼除過重型火箭外,在中國窮追猛趕的情況下,美國科技在其它方面還有啥牛逼的地方嗎?
下面這張圖是中國和美國在33個工業領域的科技實力雷達圖,圖片將這33個涵蓋主要工業生產的領域分為科學研究型、工程技術型、客戶中心型和效率驅動型四個大類,圖片中紅色三角形為美國,藍色菱形為中國。

從圖片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國在家用電器、建材、鐵路和高鐵技術等少數領域領先美國,但在其他20多項技術領域都遠遠差於美國,特別是前沿行業中的商業航空器、半導體、生物機器、特種化工和系統軟體等核心技術領域,和美國差距在20至30年左右。2015年,在全世界100個熱點科學研究前沿和49個新興研究前沿領域中,美國在143個前沿領域都有核心論文入選,且在108個前沿的核心論文數都排名第一,中國在16個前沿的核心論文數為第一名,除了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中國的貢獻度超過美國之外,世界科學研究的前沿突破基本上有8成來自美國。以上文字和圖片取自於權威部門的資料。
我個人一直在電子行業從業。對中美在電子和半導體領域的差距我體會最深。
2017年3月,中興通訊因違反美國政府的貿易禁令,被人家罰款12億美元,中興是中國僅次於華為的通訊巨頭,世界排名第四。面對如此重的罰款,中興認罰。為什麼?因為如果不認罰,美國政府斷了中興的晶元供應的話,中興只有關門歇菜一條路。
我們經常吹噓中國的手機產業碾壓三星,中國的手機暢銷世界,可是中國所有的手機廠商大概都採用美國高通公司的晶元,接受高通的技術授權,交給人家專利費,當然近兩年華為開始使用自己的核心晶元。
就我所知,中國所有商用電子整機系統都是採用美國公司的高端晶元。中國產業信息列表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半導體晶元1—11月累計金額為US$18,248,077,000 (中國海關信息)。所有在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中中高端的CPU全部進口。
中國政府從八十年代初就開始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發力,巨額投資,反覆引進,瘋狂購買設備,但將近四十年過去后時至今日全球前十家半導體企業排名完全沒有中國企業的影子,要知道全球整個半導體行業的肉都是讓這些排名最前的企業吃去了。不僅如此,在中國半導體企業里所採用的流程,所使用的高端設備也都統統進口。從政府開始引進半導體生產線將近四十年了! 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卻如此尷尬!過去一個電影里有個台詞說「讓美國佬先走」,這表示美國人優越,他國人連行路都要讓著美國人一點;現在我們可以改一下台詞說「讓美國佬先賺錢」,沒辦法,技不如人啊!
中國的企業也想發展,可是想買人家的企業,沒戲;想買人家的技術,沒門;靠自己研發,黃花菜早就涼了;想挖人家的工程師,也是困難重重,台灣企業就流傳這樣的段子,「防火,防盜,防陸廠」。台積電張忠謀說「高端技術,出再多的錢都不賣」。 半導體器件是現代電子的核心,如果在半導體器件方面上不去,吹噓自己在電子行業的任何成就都是無知和瞎掰。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尷尬處境不僅僅是別人的技術封鎖,也不完全是中國缺少技術人才,很大程度是共產黨政府急功近利,決策和導向失誤造成的。如果說中國科技不如人的原因是人才問題,那麼經過近四十年,中國還沒有培養出足夠的半導體頂尖人才就很難說得過去了。要知道高通公司,就是2017年世界半導體第五強,並給全世界的手機廠商提供技術授權的那家美國公司也才是1985年創立的啊。
中國這些年在科技領域確實發展很快,我們沒有必要去詆毀。我這篇文章想表達的意思是,當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一點進展后,媒體不要愚蠢,盲目地瞎吹,更不要用「把別人嚇尿了,別人慫了,甩過別人多少條街」這些夜郎自大的語言。我們這些在國外討口飯吃的人也並不是想唱衰中國。有詩為證「道路漫漫其修長,不可狂妄學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