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釋迦牟尼不是印度人,而是神農的後裔——中國人(下)

作者:一葉秋風  於 2018-1-7 12: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佛經佛典|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釋迦牟尼不是印度人,而是神農的後裔——中國人(下)

                               釋迦牟尼中華血統新證(下)

六、從佛經中的文獻記載看佛陀的故土情結

在佛教經籍中,記載了大量與中原文化有關的文獻資料。筆者選擇了西晉以前的佛經譯本進行研究和探討,從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等視角加以考證和對比,並對佛經中相關的語言、辭彙進行分析和考釋,冀從中探尋佛陀的故鄉情結和對遙遠東方故國描述和記載。

在天文學與氣象學方面,佛教經籍與《周易》中記載的星宿、時令等有許多相同之處。《周易》記載,天體的運動、日月的替轉和星辰的偏移,都會影響到地球的時令變化,使之形成寒暑交替和四季二十四節氣。我國傳統的曆法是以月亮的盈虧和星座的運轉周期為觀察依據,這在《周易》中可以尋見許多論證。《豐卦·彖辭》謂:「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繫辭上》亦云:「揲之四以象四時,歸奇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具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文中所記載的五年二閏,跟後世曆法中的十九年置七閏已非常接近。或曰,五年系取用整數,乃是虛指的文體數字,在事實上已完全掌握了置閏的準確方法。此外,在《周易》中還記載了星宿(如北斗七星、輿鬼五星等——據聞一多考證)、月食、日食、天球的赤黃道等內容,如書中載錄的星宿有:尾、角、亢、井、女、牛、危、虛等。同樣,在佛教經典中,也記載了豐富的天文學和氣象學內容。在印度所在的南亞次大陸,一年中主要有雨季和旱季,並不像中原地區那樣一年四季分明。佛教中的季節與時令的內容,很多是受到了中原地區文化的影響。《藥師經疏》「……三月是夏,三月是秋,三月是冬,三月是春,是十二月……一歲四時……有善醫師隨順四時……多風病者,夏則發動;其熱病者,秋則發動;等分病者,冬則發動;其肺病者,春則增。……八王日。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亦名八節。」 《大方等大集經》第四十二卷記載了大量關於星宿與健康的內容。我最初在佛教經典中看到二十八宿時,很自然地聯想到中華文化中的二十八宿,當時並未曾留意他們之間的聯繫和差異。後來,通過對比分析,覺得兩者不僅名稱基本相似,而且內容也非常之接近,確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群,即二十八宿,其分法為將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佈的一圈星宿分為四組,東西南北四方各七宿。東方青龍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婁、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佛教經典有二十七宿的劃分方法。它是將黃道分成二十七等分,稱為「納沙特拉」,意為「月站」。當時以昴宿( 即「剃刀」Krittica,中國稱為昴宿)為第一宿。這個體系一直沿用到晚近。佛經二十七宿的劃分方法是等分的,但各宿的起點並不正好有較亮的星,於是他們就選擇該宿範圍內最高的一顆星作為聯絡星,每個宿都以聯絡星星名命名。佛經也有二十八宿的劃分方法,即在位於人馬座α和天鷹座α間增加一宿,名為「阿皮季德」梵文意為「麥粒」宿(中國稱為牛宿)。佛經中表述的傳統宇宙觀念,與中國古代的蓋天說較為接近。後來,漢唐之間的譯經大師們逐漸將中國古代與佛教文獻中星宿名稱進行對應翻譯,故在後世的佛典中已很難區分出他們之間的細微差別了。

關於佛經記載的天文學與中國天文學的關係,在《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一書中有著詳細的論述。本經卷上曰:「昴圖。昴六星,形如剃刀,火神也……(景風曰:中國天文,昴七星。主胡兵,西方之宿也。……) 畢圖。畢五宿,形如半車,缽闍缽底神也。……(景風曰:中國天文,畢八星主邊兵,西方之宿也) 觜圖。觜三星,形如鹿頭,月神也。……(中國天文,觜三星,主軍之士,西方之宿也)參圖。參一星,形如額上點,魯達羅神。……(景風曰:中國天文,參十星主將軍,西方之宿也)。」(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監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詔譯)

         左圖:中國二十八星宿圖         右圖:佛教二十八星宿造像

在語言辭彙與人物的載錄方面,佛經中記載了大量的與中原文化有關的內容。現就醫學而言,列舉五則如下:(1)寫到了針灸。《正法華經·藥草品》:「采四品葯哺咀搗合,以療其盲目便見明。又加針灸消息補寫,斯人目睛內外通徹。」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關於佛醫針灸學,筆者將另有專著論之。(2)寫到了陰陽五行。

《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五行失序,陰陽交錯。」(大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譯)陰陽五行雖是儒家、道家和中醫學術體系的重要內容,但佛經中也偶有涉及。(3)寫到了四山五嶽。《佛說菩薩本行經》:「日月星辰,四山五嶽。」(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四山,爭議較多,我認為當指喜馬拉雅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和橫斷山脈中的四座名山,即珠穆朗瑪峰、天山、昆崙山、玉龍雪山;五嶽,分別指北嶽恆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東嶽泰山和南嶽衡山。(4)寫到了漢地王子。

《大莊嚴論經》:「我昔曾聞:漢地王子眼中生瞙遍覆其目。」先秦也有漢的說法,但不普及。這裡的漢地,當是譯經者對中國的稱謂,與漢朝成立的時間沒有關係,不必糾結於時間的對稱問題。(馬鳴菩薩造,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5)寫到了中華上古名醫岐伯和扁鵲。《修行地道經·五陰成敗品》:「調牛、岐伯、醫徊、扁鵲,如是等輩,悉療身病。」(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岐伯為黃帝時名醫,系神農之孫與黃帝之相。調牛、醫徊,中外文獻均無記載。這裡的扁鵲是指黃帝時期的名醫扁鵲,而非春秋時期的扁鵲(秦越人)。


七、彼之不欲,勿施於人

世界上的事就是這麼奇怪:印度越是不承認佛教,我們有的人越要把佛教強加到印度的頭上去。印度越是把釋迦牟尼當作外人,我們有的人越是要證明釋迦牟尼就是印度人。就好像我們越反對西方的傳教士,西方人越要把傳教士看作是中國人一樣。說起來好像是很荒唐,但我們有的人到現在一直還是轉不過彎來。以致尼泊爾的同仁忍不住拍案而起,厲聲疾呼道「釋迦牟尼是我們尼泊爾人,不是印度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於佛教與印度的關係來說,當改為「彼之不欲,勿施於人」。

當今的印度,有信婆羅門教的、有信印度教的,還有信錫克教的,惟獨信佛教的人非常少。佛教創造了平等和諧的氛圍,立下普度眾生的宏願,有著慈悲博愛的情懷,可印度有時就連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身上血統最低賤的種姓,他們都沒有信奉佛教,都沒有將釋迦牟尼尊為聖人,這一直讓我感到十分困惑、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現在我才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玄機。原來,印度社會的主流大都將佛教視為外來文化,對佛教採取排斥的態度。這景象猶如我們中國人反對西方傳教士一樣。可是,我們中國人卻一直將佛教視為印度的國教、將釋迦牟尼視為印度最偉大的聖人。這種奇怪的現象卻一直沒有人去點破,或者說是有人知道了不敢點破。我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兼容並蓄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更不能排斥本來就屬於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東西。

                                             吳哥窟

我去泰國參觀考察的時候,在湄南河畔看到許多家庭都畫有先祖的肖像,以證實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國。也許是清朝、也許是明朝,也許是更早的朝代。雖然語言不通了、皮膚晒黑了、入鄉隨俗了,但他們祖祖輩輩對故土的眷念沒有改變,他們身上流淌的血脈沒有改變。當我們表示理解的時候,他們的眼眶裡閃著激動的淚花。這種真情的流露,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永遠不變的故土情懷。

因此,我們應當理直氣壯地說:釋迦牟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聖人。至於在印度那裡被不被承認、被不被理解,都絲毫不會影響釋迦牟尼的歷史地位和歷史功績。

八、佛教文化是中原文化與南亞文化大碰撞的智慧火花

前已述及,中國文化圈以四海為界,影響面積達3000多萬平方公里。文化的影響包括人口遷徙、相互征戰、貿易往來以及通婚、圖書、語言文字、生活習俗等各個方面。佛教文化的形成,是中國文化圈與南亞文化圈的大碰撞的結果。喜馬拉雅山脈以其特有地理位置,使得東方兩大文明在這裡交相輝映、相互滲透。因此,佛教的智慧火花在這裡誕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或許有人會說:我還是理解不了。語言不通、文字不同,怎麼影響呢?

記得在北京大學上學的時候,有一位歷史老師給我們講了這樣一件事:他對墨西哥等美洲國家的印第安人進行考察,結果發現他們的語言與風俗跟我們中原地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他們的講話的聲調保留了很多中原地區的古音,他們製造的工具(如陶器)與中原地區也十分接近。甚至有的長者還說自己的祖先來自那遙遠的東方。因此,從音譯的角度分析,「印第」與「殷地」讀音十分接近,印第安人很可能就是殷商時期到美洲開拓疆域的先民。他們從中原出發,從白令海峽的冰面上東渡到美洲大陸,並成為了那裡最原始的居民。或許,先民東渡美洲的時間可能會更早,大約在公元5000多年前。

                                              白令海峽

遠隔千山萬水的美洲,我們先民的足跡都能夠到達,何況是厚度才幾十公里的山體。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我們的先民前往南亞次大陸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從喜馬拉雅山脈沿著山體的走向直接前往,此為中線;二是翻過蔥嶺(帕米爾高原)由西折回,此為西線;三是由雲南進入緬甸再繼續西行,此為東線。到了唐代,又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水上通道,此是后話。

逃避戰亂、逃避災害、逃避瘟疫是先民遠徙他鄉的三大緣由。應該說,古代民族的遷徙比較頻繁、也比較簡單。說到頻繁,這是因為當時的生產力還比較落後,哪裡更適合生存,就可能隨時往哪裡遷徙,這對游牧民族來說更是如此。說到簡單,這是因為只要部族的首領一聲令下,就可能一夜之間就舉族外遷。此外,隨著部落或家族的不斷龐大,新的族群分支為了尋找自己的領地,往往都遠徙到他鄉,以期擁有更加充足的自然資源,同時也可以避開部族之間的爭鬥。

因此,中原地區的上古先民移居到南亞次大陸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事實上也是如此。我國早在距今約8000年伏羲氏開始,就已經進入開創文明的時代。在這以後遷徙到世界各地的先民,或多或少都打上了華夏文明的烙印。隨著部族的不斷繁衍和遷徙,同祖同宗在語言上的差異會越來越大,記事符號也會有千變萬化,但唯一不變的是身上膚色、是血管中流淌的血液,是那對故土深深的眷戀,同時還有那根植於心靈深處的思想元素。所以,我們在佛陀的身上流淌著中原的血脈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東亞與南亞的國家中,日文誕生於公元10世紀(相當於北宋時期),但官方文書還是以漢字為主;韓文誕生於公元14世紀中葉(相當於明朝時期),但長期以來一直作為民間的拼音使用,上流社會一直沿用漢字,直至二戰結束後漢字才退出法定文字的地位;越南從公元1世紀開始一直將漢字作為官方文字,現在的越南文(拼音文字)是法國佔領越南之後,由天主教傳教士為他們編寫的文字,時間大約是十九世紀的七八十年代,1945年之後才得到全面普及。在國內,藏文創立於公元7世紀(唐朝),即松贊干布統一西藏之後,下令於1300年前創立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們不能用現代的語言、文字和國家的概念,來看待中華文化圈和中華歷史與文化版圖。

當我們打開世界地圖的時候,會驚奇地發現,釋迦牟尼的出生地,正好與古埃及的文明遺址、中國寧波的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多年)和長沙的馬王堆文化遺址(雖為漢代,但也反映了先秦的文明成就)恰好為同一緯度,都在北緯28度這條線上。所以,佛經上才對西方與東方推崇備至,將宇宙中最美好樂土分別給了西方極樂世界和東方凈琉璃世界。由此可知,釋迦牟尼對東方文明和埃及文明十分推崇,這裡不能排除他對故土的眷戀、讚美和期許。

而南方呢,正是古印度的廣大區域,釋迦牟尼卻惜墨如金,從來不去描繪這裡的宏偉藍圖。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釋迦牟尼認為南方是愚昧之地、無明之邦,需要用慈悲去感化他們、用智慧去啟迪他們、用言行去開示他們。什麼是娑婆世界?佛教認為,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住世時的世界。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堪於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這與我們的東方凈琉璃世界有著天壤之別。所以,釋迦牟尼將傳道的重心選擇在恆河流域,有著非常良苦的用心。如果我們據此就將釋迦牟尼看作是印度之人,那必定會貽笑大方,同時也使我們中華民族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聖賢。

九、考古史料與現實傳承的互相證實

我把佛陀祖籍的故里鎖定在現在的雲南省,這是有充分的歷史和現實依據的。我們可以非常自豪地說:彩雲之南就是佛陀的故鄉。

雲南是我國古人類遺址和上古文明遺址最完備的省份,這裡先後發現了距今1400萬年到1000萬年的「開遠拉瑪猿」、距今約800萬年的「祿豐拉瑪猿」、距今約400萬年的「蝴蝶拉瑪猿」(或稱「蝴蝶人」)、距今170萬年左右的「元謀猿人」、距今600多萬年的「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距今約5萬年左右的「西疇人」和「麗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系列相當完整,代表了古人類進化的各個階段。有歷史、有文化,有輝煌的文明,也才可能誕生偉大的人物。

大約在殷商時期,佛陀的先祖舉族從雲南由瀾滄江順流而下,經南亞次大陸(今之緬甸、印度)到達現在的尼泊爾地區,並在那裡生活定居,並建立起城邦式的國家。我有多位從尼泊爾考察回來的朋友說,釋迦牟尼家族的後人告訴我們,他們的家族一直沿襲一個說法,他們的祖先來自遙遠東方,來自孔雀的故鄉。這裡就是美麗的彩雲之南。釋迦牟尼家族從來不承認自己是印度人,並對被掛上印度人的標籤至為反感。當前,共產黨(毛派)在尼泊爾的廣大地區很受歡迎,甚至影響了全國70%以上的國土面積。這絕非是偶然的事件,而應該從血脈的因果關係來理解和認知。

要舉族遷徙,就必須具備相當的文化基礎和物質基礎。在文化基礎方面,雲南地區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區域性古國的存在。在物質基礎方面,青銅器的使用是一個重要的標誌。出土文物證明,雲南地區在商周時期就已開始大量使用青銅器具了。

                                               雲南青銅器

雲南青銅器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二百多年前,該省青銅器出土遍布七十多個市縣,共有兩百多個地點的青銅文化遺址,現已出土的青銅器總數在萬件以上。在此,舉兩例以說明之。

2006年3月發現的雲南省澄江縣金蓮山墓葬群,分佈面積達四萬平方米,墓葬數量在一千座左右,墓葬遺骸達數千具,是迄今為止雲南青銅文化考古中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墓葬群。自2008年10月開始,雲南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對雲南澄江縣金蓮山古墓葬群進行了研究性發掘,截至目前共發掘222座墓葬,出土青銅器、陶器、玉器和鐵器等文物四百多件。專家認為,金蓮山古墓群中埋藏著的「青銅王國」,是保存古滇國文明的一座寶庫,是解開雲南發展之謎的一把鑰匙。通過出土的青銅器,專家學者們了解到了大量史書上難以盡數的滇人生活細節。而金蓮山墓葬群中出土的大量基本保存完整的人骨,在雲南還是首例,這些人體骨骼除了呈現出複雜而獨特的喪葬習俗,具有深遠的文化研究價值以外,還可推測出當時的族群、所處的時代環境、人們的飲食習慣等等。

                               雲南省澄江縣金蓮山墓葬群

2012年10月8日,保山市昌寧縣田園鎮龍泉村的兩名村民在大甸山為附近的磚廠取土時,無意中從推土機下發現了一個長約60厘米、形似彎月狀的青銅器。這一偶然發現,揭露了一個大型古墓葬群。經省、市、縣三級考古專家聯合組成的考古隊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后,古墓葬群已發掘面積2000多平方米,搶救性發掘墓葬100餘冢,出土各類器物近200件套,其中人面紋飾彎刀、銅柄銅鉞、藤編護腿、琥珀串珠、藤指護等在雲南省為首次發現。隨後又將發掘的面積擴展到5000多平方米。昌寧大甸山大型古墓葬群是一個可以上朔到春秋末期,下線至漢代,年代跨度延續時間近1000年的古墓葬群。而在這一時期,在保山和昌寧一帶正是哀牢古國生存和繁衍的時期。經專家判定,這些青銅文物距今2300~2600年之間,正好涵蓋佛陀生活的時代。


十、佛之中國與中國之佛

在佛教經籍中,可見及大量關於「中國」之說。究竟佛經中的「中國」和以中原為中心的中央帝國有沒有關係?是同名同事?還是同名異事?本節將著重討論這個問題。

(一)上古「中國」之內涵

筆者對《四庫全書》進行全面檢索,發現論及「中國」一詞者有1.5萬餘條。由於佛經的漢譯始於東漢而盛於晉唐,故對「中國」一詞也當以先秦為源而論之。

兩漢時期,五經之地位非常重要,所謂「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即始於西漢。因此,許多典故及詞語,往往必尋根於五經之典。現就詩、書、禮、易、春秋關於「中國」之論述引證如次。

《易經》類著作載曰「中國、夷狄,二民共事一君」(《周易鄭康成注》)、「猶人君出政敎,以動中國之人也」(《周易集解》卷十)、「四夷交侵,中國諸侯不臣」(《周易口義》卷一)。《尚書》類著作載曰「大天已付周家治中國」(《尚書註疏》卷十三;周,指周王朝)、「蒲姑,齊地,近中國教化之」(《尚書註疏》卷十六)、「當堯之時,水逆行於中國,泛濫天下,率土成江河,人民為魚鱉」(《洪範口義》卷上)、「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尚書說》卷五)。《詩經》類著作載曰「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採薇以遣之」(《毛詩註疏》卷十六)、「四夷交侵,中國微矣」(《毛詩註疏》卷十七),《左傳》引用曰「詩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春秋左傳註疏》卷四十九)。禮類著作載曰「天子家,天下人;中國民,吾民也」(《周禮訂義》卷十六)、「春秋傳云: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言。執玉帛,則是惟謂中國耳。中國而言萬國,則是諸侯之地」、「殷湯承之。更制中國,方三千里之界,亦分為九州,而建此千七百七十三國焉。周公復唐虞之舊域,分其五服為九,其要服之內,亦方七千里」(《禮記註疏,》卷十一)、「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禮記註疏》卷十二)。春秋類著作載曰「夫差欲霸中國,尊天子,自去其僭號而稱子,以告令諸侯」、「中國諸侯,皆宗於吳」(《春秋左傳註疏》卷五十九)。此外《禹貢》、《呂氏春秋》等諸多先秦文獻也多有述及。《禹貢說斷》卷二曰「商之末世,蓋有西侵中國之地而居淮水之上者矣」。《呂氏春秋集解》卷九曰「楚攘外患救中國之功始著也」。

                                    《呂氏春秋集解》書影

從上述的論述可以看出,「中國」在先秦時期主要有四種含義:一是周天子之屬地,二為全中華大地,三為全世界之中心,四為華夏民族。

為什麼古人將現今之中華大地稱為中國?《周禮訂義》寫得非常明白:堯帝以天之中立國,西周以地之中立國,歸根結底以天地中和之氣立國,故稱之為中國。正如《周禮訂義》卷十五所云「史氏曰:虞以璇璣玉衡齊七政,求天之中;周以土圭正日景,求地之中。中於天地者,為中國。先王之建國,所以致意焉。然必以玉為之,以其溫潤廉潔,受天地之中氣,以類而求類也。」

通過以上論述,我相信大家對古代之「中國」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二)佛經「中國」之內涵

在佛教經籍中,有許多關於「中國」的論述,且與佛陀之身世密切相關。佛經中的「中國」,一指位於「世界中心」的中央帝國——西周王國;二偶指中天竺,南亞次大陸中的一個小國。在佛教經籍中,有關中國的記載約近200處。有的地方或可解釋為「中天竺」,有的地方用「中天竺」是根本解釋不通的。我認為,對此當指遙遠的東方——中原地區。由於距離遙遠,加之佛陀的故土情結,在記述時則洋溢了讚美之詞。現根據經文的記載,擇要分析如次,以便智者有著更加深切的理解和認識。

關於佛陀之出生,《出曜經》卷第二十二卷載:「佛興出世,要在閻浮利地。生於中國,不在邊地。」(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七雲「比丘當知:如來出世,甚為難值,聞法亦難;受四大形,亦復難得;諸根具足,亦復難得;得生中國,亦復難值;與善知識相遭,亦復難得。」(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這裡的出世,講的是緣起。即佛從什麼地方來,要在什麼地方興,此地就是中國!出世者,主要是針對精神層面而言。

                                         《出曜經》書影

不僅佛陀如是,其他諸佛也是如是。《出曜經》卷第五雲「一時,中間生處人中,處在中國平正之土,得種善本。無有山河石壁,饒出珍奇異物。得信堅固於佛法,眾有反覆心。慈愍一切殖眾德本,諸佛出生皆與此國。雖處中國,亦是過去,不得久住。」(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經中認為,諸佛的出生,多與中國有關。針對「亦是過去,不得久住」之說,有人據此認為佛陀肯定來過中國。

一切諸佛如是,有大福報者亦如是。《出曜經》卷第二十三記載:「廣及一切不自為己,后獲其福不可稱限。是故說曰為福雖少后受大福也。當獲大報如種獲實者,后受天人自然之福,顏色從容。恆處中國,不在邊境。」(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中國之西周,是當時最令世界企慕的中央國度,是佛經中所描繪的、令人嚮往的「極樂世界」。由於西周起自西岐,故有西天之說。所謂的西方極樂世界是西岐之地物產豐富、民風淳樸的升華描述。所謂東方凈琉璃世界,則是西岐的湘楚雲桂之地。

關於藥師佛,因其故里在中國,故其最嚮往之地就是中國。唐代高僧義凈大和尚,在其所譯的《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中作了十分肯定的回答。《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記載:「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造眾惡業不信三寶,隨虛妄見,棄背正理,愛樂邪徒,謗毀佛經,言非聖說,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當墮地獄,無有出期。設得為人,生八難處,遠離正道,盲無慧目,如是之人,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臨命終時正念現前,解脫眾難,常生中國,受勝妙樂。」(大唐三藏沙門義凈於佛光內寺譯)

佛法的修習,以中國之人最容易開悟,這既有文化的元素,也有血脈的因素。《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九曰「云何四成法?謂四輪法。一者住中國,二者近善友,三者自謹慎,四者宿植善本。……而有眾生,生於中國」。(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二載「不生中國,諸根不具。或於佛法,心不愛樂。」(龍樹菩薩集,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詔譯)

            《佛說長阿含經》書影

有人說,佛經中的「中國」指的是中天竺。此言謬矣!《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卷下之「四葯受凈篇」雲「僧祇云:若為比丘殺者,一切七眾不應食,乃至為優婆夷殺,七眾不食亦爾。今學戒者多不食之,與中國大乘僧同例」;《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卷下之「瞻病送終篇」雲「若依中國本,傳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沒處為無常院,若有病者,安置在中。……傳云:中國臨終者,不問道俗親緣,在邊看守。及其根識未壞,便為唱讀一生已來所修善行,意令病者內心歡喜,不憂前途。便得正念不亂,故生好處。」;《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亦謂「若今學戒食肉飲酒猶為細行,更行粗惡不足言之。中國學大乘者,皆依《梵網》、《楞伽》、《涅槃》等制。」 此外,《高僧傳》卷第一亦載「安清,字世高,安息國王正後之太子也。……高游化中國,宣經事畢。值靈帝之末,關雒擾亂,乃振錫江南。」(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很明顯,上述的「中國」,毫無例外指的都是「東土」(即中華之疆域),與中天竺沒有任何關係。

(三)佛與「中國」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隋代慧遠大和尚在《大乘義章》卷第十三中寫道:「禪者,是其中國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五言四輪者:一生中國,二依善人,三自發正願,四宿殖善根。生於中國,宿殖善根,能離報障,依止善人,能離業障,自發正願,離煩惱障。」這裡的中國,慧遠也認定就是以中原為中心的中華帝國。為什麼禪門出自中國?為什麼中國人傾心於佛教?慧遠依照佛典作了回答:生在中國是學佛的第一要,依靠有大智慧的人是學佛的第二要,立下宏大誓願是學佛的第三要,內心有善良的種子是第四要。因此,作為中國人,學佛、禮佛、崇佛、弘佛、用佛是要中之要,這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業」,故有「佛即中國,中國即佛」之說,佛已成為我們思想與靈魂不少或缺的精神。將「思惟修習」譯為禪,也是中國人的偉大創舉。名正則言順,正因為立有禪之名,才有後來的禪之實。有人說「禪」就是中國的「佛」,斯言或有一定的道理。

在當今之中國,不管是否信佛,任何人但都無法擺脫儒釋道思想對各自價值觀念和認知思維的影響。因為現在的佛教是中國化的佛教、現在的佛法是中國化的佛法,其間融匯了大量的儒家智慧和道家智慧,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果」。其「因」,緣於佛陀與中國的血脈關係,源於佛教思想的許多要素根植於西周文化的樂土。不管佛陀在傳教時用的是什麼語言,也不論佛經最初是用什麼文字記載的,都無法迴避其宗族來自中國這一根本的事實。因此,中國民眾相信佛教思想和弘揚佛教精神是天經地義的事,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逃脫和迴避的。

十一、佛教正本清源的時代到了

從今天開始,我們不要再提佛教來自印度了,因為此印度非彼印度,代表南亞次大陸區域名稱的印度已經成為了過去,而作為一個國家稱呼的印度已成為當今公認的語詞。或許,是歷史給我們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或許,是先哲給我們撒了一個彌天的大謊,使得我們沒有認識和感悟到事實的真如本相。我們可以說佛教來自尼泊爾,我們可以說大乘佛教出自中國。按照當今的話來說,佛教總的源頭在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佛陀是具有中國血統的尼泊爾人。

在中華三大語系佛教的傳承中,藏傳佛教傳自於巴基斯坦,巴鐵才是藏傳佛教思想的發源地。著名的佛教大家如蓮花生大師、無著大師、世親大師等都出生在巴鐵。可以說,沒有蓮花生大師,就沒有現在的藏傳佛教。在藏傳佛教中,蓮花生大士是最偉大的大成就者,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公元八世紀,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入藏弘法,成功創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他教導藏族弟子學習譯經,從巴基斯坦迎請無垢友等大德入藏,將重要顯密經論譯成藏文,創建顯密經院及密宗道場,開創了在家出家的兩種聖者應供軌範,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礎。藏傳佛教尊稱他為咕汝仁波切(意為大寶上師)、鄔金仁波切(烏仗那寶)。通稱貝瑪迥乃(蓮花生)。歷史的疆域非常複雜,不同的時代有不一樣的稱謂,我認為按照現代的疆域來劃分比較合適。因此,我們將藏傳佛教的思想根源確定在巴基斯坦是合理的。

                                          蓮花生大師唐卡

南傳佛教思想的發源地在斯里蘭卡。因為斯里蘭卡從佛陀時代開始,法脈一直就沒有中斷過,並保留了佛陀時代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思想傳統。沒有斯里蘭卡,就沒有現代的上座部佛教(或稱南傳佛教)。為什麼斯里蘭卡的僧俗對中國人那麼親切?因為共同的信仰把我們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漢傳大乘佛教思想的發源地在中國,在長安。大乘佛教是佛教中國化和中國佛教化的重要特徵,是漢民族對佛教文化的再創造,是佛教文化的進一步升華和飛越。在大乘佛教中,有道家的思想成分、有儒家的思想成分、還有魏晉玄學的思想成分,尤其是禪宗的普及和傳播,使佛教完全融入了中華文化的血液之中。因為,真正的佛教大乘思想,是佛教文化與中華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晶。

印度是什麼?印度是佛陀的弘法地,是佛陀的匆匆過往之地,不是佛陀的出生地,更不是佛陀血脈和思路的發源地。就像達摩來中國弘法一樣,我們不會將達摩看作是中國人。同樣,我們也沒有理由說佛陀是印度人。佛教是佛陀在印度的一段心路歷程,而不是佛陀般若智慧的本源。我們可以非常自豪地說,佛陀是中華民族的聖人,佛教在中國溶入了骨髓和血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非常明確地得出這樣的結論:古代的印度不是國家的概念,釋迦牟尼不是印度人,佛教不能在印度得到廣泛傳播是印度本土文化盲目排外的結果。由於山高路遠與信息閉塞,我們至今對海外的中華文明血脈缺乏足夠的了解和研究,不僅將釋迦牟尼等偉人視為外族,而且將許多優秀的文明與傳統拱手讓與他人。我們在困惑、在反思的同時,也不禁要發問: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何時才能徹底回歸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我們盼望佛祖能夠早日東歸,我們更期望普度眾生的偉大情懷不斷得到發揚光大。

主要參考文獻

1. 紀昀等編纂,文淵閣四庫全書(1~79337卷),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86.3
2. 釋永信,李良松主編. 中國佛教醫藥全書(1~101部).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11年3月
3. [日]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策劃編纂. 大正新修大藏經. 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3月
4. 釋一誠總主編,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精裝本).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8年1月
5. [英]渥德爾. 印度佛教史.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1月
6. 柏楊. 中國人史綱.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7. 王惕. 釋迦牟尼傳.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8月
8. 任繼愈,杜繼文. 佛教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5月
9.其他相關資料與信息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責任編輯:二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02: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