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城筆友會近期的講座是關於易經的。我對國學知之甚少,因此很好奇,便和幾個朋友相約,一起去聽。途中一個新朋友介紹自己是環境工程領域的研究人士,我忍不住問她,為什麼也對易經感興趣?她說,她小的時候就喜歡文科,對文學、藝術和哲學感興趣。只是父母教導她「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她就順了父母的意,選擇了理科,因而從事著現在的職業;這次去聽易經講座,完全是自己的興趣。我很高興有這樣的朋友在身邊。大家年齡相仿,都經過了同樣兩種語言文化的浸潤,都在沿著歸真的人生路,慢慢向自己的心靠近,向真正能給自己內心帶來快樂的東西靠近。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感到很多之前被自己奉為信條的東西,需要重新審視和思考。在加拿大學習並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我感受到,這邊的教育文化非常強調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人只有掌握了批判性閱讀和思考的能力,才能不受現有知識體系的制約,才能推進人對自然、對社會、對人自身的認識。在加拿大的職業生涯讓我從書本里學到了批判性思考的認知能力;回首人生,我漸漸領悟,這何嘗不是人生智慧的積澱呢。
我們從小都降生在特定的環境中,在初期長大的過程中,都不知不覺按照家庭、學校、社會的期待規範著自己的生活。再後來有了個人意志以後,我們需要首先考慮生存問題。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生活的人,在50、60、70后的群體中,大概所佔比例偏少。移民以後,我們面臨新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為了生存,我們需要重新尋找、定位自己在陌生的社會環境中的立足點。但是,那個心底的聲音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它的呼喚,只有現實生活回應了這個聲音,我們才會感到由衷的快樂!就如和我一起去聽易經講座的這個朋友。她回應了那個潛藏在她心底多年、一直在呼喚她的聲音,她的神采隨之飛揚起來,行進的步伐也快捷輕盈起來。
擁有快樂生活,除了注重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東西之外,我們要常常關注自己的內心。你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只有在現實中不斷地回應這個聲音,我們才會活得更自然,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