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旅行天下 英國篇 (倫敦) (二零一二年十月秋) 曹小莉 ...

作者:shirleysaq  於 2013-3-18 03: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2評論

旅行天下 英國篇 (倫敦) (二零一二年十月秋) 曹小莉

從細雨霏霏的溫哥華來到細雨霏霏的倫敦,金秋十月,沒有感到換了一個國家,連時差都沒有,昨晚剛到,今天就來到大笨鐘下會見朋友.


 

兩個月前倫敦奧運會就在這裡舉行,如今濃郁的秋色中,一片藍天.後面是著名的"LONDON EYE"

到倫敦第二天被一位七十多歲印度裔南美後代請去見面吃飯沿泰晤士河散步,他是倫敦著名建築教授專家,他主編的海外蓋亞那名人集寫進了蘇阿冠.他是蓋亞那印度契約勞工第三代,大學期間五十年代被父母送回印度尋根留學,作為加勒比海的外僑生被邀參加一個著名大會,他講他見到周恩來,當時會場上印度人叫著"中國!兄弟!中國!兄弟!"非常友好,周給他留下風度翩翩的君子印象,他記得好像是一九五六年.

 


可惜他不適應"祖國"印度的風氣和習俗,他被認為是海外歸來洋化不會說母國語言的外來人,而他也不能接受那種種姓制度和貧富分化,他講許多有錢的印度子弟比他還要洋化,但是是一種膚淺的模仿,他在加勒比英國殖民地長大,至少他認為蓋亞那早就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所受的教育是英國式的,至少講"FAIRNESS" (公正)後來他父母還是讓他去了倫敦,這似乎是蓋亞那印度人華人葡萄牙人黑人歐洲人的後代青年學子的共同道路,他和阿冠在微風斜雨中合影,後面就是倫敦大笨鐘,他已經在這個城市生活了半個世紀,我問他對自己一生感覺怎樣,他講非常幸運和幸福,他感謝英屬蓋亞那,培養了眾多的人才,給了他家族幾代人的和平安康問他為什麼要離開生活三代的地方,印度裔在蓋亞那占幾乎一半人口,獨立后是執政黨.華人只是百分之一,紛紛移走可以理解,他說印度裔和非洲裔兩大族群在政治上爭鬥太厲害,偏見太深,阿冠想起一件事,他在中學里參加歌劇演出,有一次黑人領袖接見他們,他對其他學生都握手,就是對其中一位白人學生視而不見,其實這個孩子也是土生土長的,很無辜.後來他們都到英國上了大學,現在這個白人是溫哥華的一位高級工程師和政府官員,有時在附近公園散步時遇到他還會高歌一曲,他至今的愛好還是歌劇.

他們兩人談起這些往事都很感慨,政治和普通老百姓沒有太大關係,但卻影響著人們對自己前途去留的重大選擇,他們遍數著蓋亞那流失的精英人才,這位教授編攥的名人集就是明證,基本上全在英國,加拿大和美國.

旅行日記 英國篇 (二零一二年十月秋) 曹小莉 - 溫哥華老三屆知青博客 - 溫哥華中國老三屆知青博客

三十年代末好萊塢風靡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電影就是以這座橋命名,"WATERLOO BRIDGE ",中國人譯為"魂斷藍橋",橫跨在泰晤士河上,漢語譯名如此優美,和費雯麗的絕代美艷相映生輝,走進這座橋也不過如此,是泰晤士河上眾多拱橋之一.

最後分手時這位老教授對蘇阿冠講,永遠別忘了一百多年來庇護我們兩個民族--印度苦力和中國勞工的這一片和平的南美土地,使我們幾代人避開了戰火貧窮和死亡,也由於這是一個英語國家,使我們毫無困難地移居到世界上最自由民主的幾個英語國家居住和發展,我們是蒙福的成功的一批人.

 

在倫敦的有名Camden Lock 市場,西班牙店主是一年輕小伙,極力推薦一件毛紡織外衣給我"這是世界上每一位小姐女士都夢想穿的衣裳",並認定我身上穿來的外套大衣(左邊掛的第一件)是一年前秋天他賣給我的,我好像覺得可能是他,經不住他巧舌如簧,象烏鴉聽信了狐狸的美言,於是離開時我身上就穿著這件西班牙出產的衣服了,照照鏡子發現真是有點畢加索風格,這件淡灰色的毛針織長毛衣,上有藍綠紫黃紅各種顏色的拼圖點綴,有點另類,有點特色,配上我帶來的淡灰色針織圍巾,在倫敦的金秋季節穿上真有點異國風情.

 

從街上到博物館,從嬰兒到成人,裸體雕像比比皆是.

難怪歐洲人比中國人多情種,原來他們從小就練習呀.別小看這個小胖男孩,長大就是愛神丘比特,我們男男女女,人生一世,總會在某一時刻被他的神箭所傷.記得魯迅寫的詩:靈台無計逃神矢,我以我血薦軒轅.這支神矢就是丘比特之劍.



我們住在這兒,這是蘇阿冠堂哥倫敦公寓的客房,供公寓屋主來訪的親友租用,和酒店比,價格低廉而實用,我們去年和今年都租了這個套房,公寓有健身房,大的會客室,圖書室,種著花卉帶涼亭的園子,如有可能,每年我們都希望來一次,這個城市的歷史和古迹,博物館,公園,宮殿,沒有幾個月的停留,無法窺見一斑.阿冠堂哥住在三樓,我們在一樓.出門就是小型市場,汽車站,四通八達,適於退休人士居住.

 

我今天清晨出去買來鮮花和報紙,儼然像一個倫敦主婦.我們也有英國國籍,要是住在倫敦,我會很適應的,東西略貴,但牛奶乳酪肉類都比溫哥華便宜,蔬菜和水果貴一點,在這兒生話不需要汽車,每天都有很多的地方值得參觀,買東西沒有稅,明碼實價,飯館也沒有稅,感覺真好.

 

跑了一些博物館,公園,和蘇阿冠的堂兄堂姐們聚會,在倫敦的地標建築大樓鳥瞰城市,有一個阿冠讀者請客,她就在這座大樓上班,身居要職,是混血的華人第五代女士,她的父親早年在愛丁堡醫學院畢業,是英國眼科專家,有八分之一印度血統,第一任妻子是德國人,三個孩子分別娶和嫁了德國人.第二任妻子是英國人,三個孩子娶了和嫁了英國人和澳大利亞人,這位女士是第二任妻子生的.他們六個兄弟姐妹除了有中國德國和英國血統外,都有十六分之一的印度血統.

 

她的曾爺爺來自中國,一百多年前娶了印度妻子,血濃於水,血緣的召喚使她的一個同父異母姐姐對印度產生神秘感,特地去印度朝聖,現在和德國丈夫定居美國,而她也在二十幾歲時去北京學習,她的丈夫是澳大利亞人,在英國讀博士,祖先是愛爾蘭人,回老家尋根留下來了.

 


這份法國餐兩道菜帶一杯紅梅汁,花費是一人五十五英鎊,(英鎊比美元加幣歐元都貴得多)我們可不是皇室成員的胃口,像小鳥一樣,琢幾口就飽的主.


海倫非常感謝阿冠的書,送了我們倫敦畫冊,請我們吃飯,這是我們旅途中最昂貴的午餐,比起美國法拉盛的平民小吃,價格簡直是天壤之別,但都同樣可口美味,白白冤枉了她的英鎊.領會了那些中看不中吃的法國大餐,是如何把這些高級精英們的錢包掏空.

 

在倫敦的各民族美食街上,有很多物美價廉的各國飯菜.這樣的中國飯菜是五英鎊一份,其它的各國快餐也大概如此價格.倫敦是個豐儉由人的地方.上圖要的是情調,陽春白雪;下圖吃的是實惠,下里巴人.兩者兼而有之.

 

 

 

 

由於紐約世貿大樓的災難,進入這座像一個大松球的建築比登美國飛機還嚴格,就怕恐怖分子對英國的爆炸.肯定選這樣的地方下手.事實上十年前她服務的總公司美國分部就在紐約世貿大樓,九一一慘劇美國分部六百多人死了五分之三,大部分是美國人.阿冠的一位遠親之女也是如此精英,蓋亞那華人與印度父母的唯一女兒,就被活活燒死在八十幾層的樓上.談到這些,海倫女士在這座樓上班也深感危機,怪不得這座樓對每個訪客都要嚴格檢查,幾乎是搜身一樣.我們剛剛在最高處享受了午餐,鳥瞰了市容.

 

倫敦街頭一景,這樣的街道幾百幾千條,濃蔭滿城,我九五年第一次來這裡,就愛上了這座城市.學生時代和知青年代讀過的莎士比亞,狄更斯,湯姆斯哈代的小說戲劇故事就湧上心頭,走在那磚塊和鵝卵石鋪就的街道上,有種夢裡曾經的感覺.

 

 

到處是宮殿古迹,我們每天步行,上下地鐵,飽覽風光.在博物館中瀏覽,在運河中乘舟,在綠野秋風裡深思,在酒吧飯館中與各國遊客交流.

 

文質彬彬的酒店侍者,英國紳士派頭.食物里可能生長激素荷爾蒙較少,這兒人比較苗條,沒有北美尤其美國那麼多大胖子.大部分人不開車,行走匆匆,地鐵里上上下下,健步如飛,倫敦女人的腿是一大美景,無論修長或豐滿都富有線條,一點贅肉沒有.穿著時髦得體的褲襪和長靴,飄然瀟灑而過.

 

到處都是這樣幾百年前建造的街道,仍舊庄嚴氣派.

銅馬英武,秋風蕭瑟,倫敦市場,逍遙遊盪.

在倫敦著名的市場遇上憨豆先生,如假包換,他用小熊逗我開心.

 

接下來幾天豐富多彩,在海德公園見識了每星期日的自由辯論.從一八六六年起,各種思潮在此交匯辯論,除了許多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作家,思想家光臨此處,馬克思,列寧也曾經是這裡的常客,至今仍是一個世界上最自由的場所,每個星期天的早晨到日落,聚集著幾百人群,成為倫敦的傳統,多麼希望溫哥華也有這樣的地方.可是至今溫哥華只有聚集幾百人跳舞的場所.

今天下午一點半鐘已經聚集了各色人種,包括我們這樣聞名而來的旅遊人士.

我也恨不得來個振臂一呼,作個演講,一展華人風采.但說些什麼呢?還是擺擺樣子吧.

 

六七個挺拔英俊的白人小夥子輪流站在凳子上演講,他們穿著制服和短褲,身上裝飾著荷蘭國旗,一口漂亮的英語,對保護自然環境,喝酒年齡和阿姆斯特丹的著名紅燈區作了講解,在場的人們好像不感興趣,"我們的國家是世界最自由的地方,可我們的犯罪率卻不高.."一位伶牙利齒的年輕人打斷他的話頭"我就知道你是從一個窮國家來的,從你的衣服上能看出來."觀眾大笑.時尚小伙也訕訕地樂了.發言者的上衣又皺又破,故意弄成鶉衣百結的樣子.

我問他們是否屬於某一組織或是某一大學,他們說是國際政治外交系大學生,到這兒來實習政治辯論和社會調查,其中一位向我表示,本來想在此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可是卻沒遇上什麼對手,看來口氣不小,將來他們當中出個政治家也說不一定,他們一個一個輪流上場,真是後生可畏.拍個照留念吧.

 

又有一處在討論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問題,一個帶純正倫敦音的白人溫和地解釋,六十多年過去了,仍未獲得和平諒解,他曆數問題的起因,猶太人回到祖先的聖地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權利,他們二千年來被迫害被驅趕,希特勒納粹更是殺死了六百萬歐洲猶太人,他們無處可去,四八年建國是聯合國通過的,可是馬上被宣戰的阿拉伯六國包圍,歷盡幾次戰爭,越戰越勇,六十多年來一直在戰爭和生死威脅中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民主強國...這些話不斷被阿拉伯穆斯林打斷,有一個小夥子氣憤填膺"你為什麼不談談巴勒斯坦人,猶太人闖進他們的家園,把世代居住在那兒的人趕出去當了難民,這公平嗎?美國英國都支持猶太人,他們的錢買下了全世界."

有人說中東問題主要是阿拉伯人搞恐怖主義,不與以色列合作,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同種同祖先,是血緣兄弟,現在成了世仇,冤冤相報何時了.幾位阿拉伯人揮舞著手臂,青筋暴漲,出語激烈.有人堅決地叫著,只有以色列人離開才能最後解決,要不就只能把他們趕到海里去

 

穆斯林小姑娘聽得樂不可支,她們未必了解問題的真諦,只是來聽聽.

猶太中學生憤慨無比,大聲抗議,情不自禁


 

有人告誡這幾個白人女孩,你們要是在穆斯林國家,一個男人就把你們全娶回家了,你要是還敢和你的前男友勾搭上床,馬上就會被街頭群眾石頭砸死,女孩子聽了只是嘻嘻笑.接著他回身對一個激烈發言的中東男士說,你當然喜歡穆斯林教義了,你一人娶四個老婆,哪個男人不喜歡這樣,但是"人權.人權,你懂嗎?讓你來這兒就是要你學會懂人權."

馬上那個穆斯林男人就反駁:"你在胡說什麼呀,你們西方人吸毒亂倫而我們重視道德傳統,比如我們要求這些女孩結婚時應當是處女,這有什麼不對."

另一處有一個戴著黑帽的穆斯林手捧可蘭經向人們宣傳真主是最偉大的,可蘭經是最接近人心深處的信仰,但是阿拉伯世界被人誤解被人攻擊,他們的生活方式受到質疑,這是不公正不公平不合道義的.他們一定要力爭捍衛自己的宗教權利,無論他們走到哪裡,祖先的習俗不能輕易放棄.

耶穌是我們的真理,是我們的道路,是我們天上的父王,黑人聲如洪鐘,一派領袖氣勢,"阿門"聲從人群中響起.伊拉克老伯豎起手指,當眾宣布,這個邪惡的世界,只有阿拉才能拯救,看看這個男不男女不女亂倫的西方社會,跟著他你能上天堂?

黑人講得正歡,耳朵還挺靈,聽了這話,馬上手向下一戳,可是跟著你肯定下地獄,歡聲笑語一片.有一個專門搗亂的阿拉伯人大叫,耶穌有爸爸嗎?接著說出一些大不敬的胡言亂語,馬上有幾個老人和他吵了起來.辯論角SPEAKERS』 CORNER 好像已經蛻變成吵架和脫口秀的地方了,他們漫罵基督教,攻擊以色列,有點太口不擇言了,在一個民主的國家,卻公開支持恐怖分子.

 

小夥子你要有良心,別攻擊我們基督教.我們沒說你穆斯林真主的壞話

想想我們的寬容,但你也不能這麼胡說八道,褻瀆我們的天父耶穌.

 

還有一傢伙印了一份手冊,把人按照皮膚顏色分為幾十等次,說在英國不是宗教錢財能力決定地位,而是皮膚決定,自命為顏色警察.我好奇地要看看我屬於那一類,於是他立刻問我是日本人華人韓國人還是某個亞洲地方的人,我說是華人,這傢伙馬上問是那一類,是台灣香港新加坡泰國是中國東南亞是混血還是土生....我答是中國北京來的,人群里又是起鬨,叫著這是純種的華人,最純正的中國人,快來見識一下,不是假的冒牌的.

 

中東來的穆斯林們很厲害,連我都忍不住與個別傢伙交鋒.那個最討厭的又起鬨,問我為什麼中國人算黃種人,是不是雞蛋炒飯吃多了,我問他是否吃串羊肉吃太多了,一臉煙熏火燎灰不溜秋的樣子,眾人大樂,他又做出打乒乓球的樣子,被我一個抽球動作震得連退三步,作出抱頭鼠竄的樣子,說中國人不好惹,現在即將征服全世界,逗得人群大笑.

這位退休教授告訴我他從年輕時起就經常來.現在的議題和以前不一樣,時代在變遷.人種在變化,英國也不是以前的樣子了.

 

這家父母很冷靜,孩子們像過節一樣來玩,等他們懂事後會站在哪一邊呢.

街上可以看到把自己包得只露兩隻眼睛的女人,一身黑,通常好幾個同行,英國的大門開的很大,阿拉伯人很多,海德公園讓我見識和深思.宗教的衝突將是很尖銳的矛盾.

 


我們在泰晤士河上乘遊艇去格林威治歷史名鎮,那天船上上下兩層幾百個座位,只有我們和另外一對英國老夫妻,加上服務人員,但遊船還是正點出發.想一想就在不久前八月倫敦舉行奧運會時,這艘游輪會是多麼擁擠,如今十月上旬,如此冷清,美了我們倆,獨享河上風光.

 

倫敦格林威至,我們在泰晤士河上乘遊艇到達,古色古香的地方,充滿歷史遺跡,這是山頭一景,從這裡眺望倫敦城.天空象一幅油畫"九級浪".

 

黃葉飄零,顧影自愛,今日倫敦瀟灑客,明朝北美自由人.

 

海德公園真大,夕陽西下,優雅的天鵝是我一生最愛,走累了,和它們玩玩.倫敦的綠地真多,天空也藍的明凈,哪裡有霧都痕迹?.

地鐵里孤獨的提琴手,人們來去匆匆,他低頭拉著優美的曲子,不卑不亢,自己欣賞,讓音符飄散在空氣中,感動著我這遠方來客.

倫敦街頭到處都有的小雜貨店,價錢和溫哥華差不多,牛奶比加拿大便宜,而且是自然Organic的,奶牛吃青草產的奶.我們每天都吃新鮮的無花果,節令已過,一英磅兩個到三個,甜的像蜜一樣.這是另一種牛油果,汁水較多較清甜,我還是喜歡含植物脂肪量多的那一種,深色外皮的,名副其實的奶油果.旅行時保持健康最重要,水果蔬菜不可缺少,這是大自然的饋贈,最物美價廉的營養品.

 

跑遍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民生,下地鐵快步匆匆,等汽車見縫插針,巧梳妝忙中偷閑.路途中凡是能照見人影的東西都要利用,清水池,光牆面,汽車窗,發亮的皮鞋....更不要說如此免費的大鏡子,連跳舞練功都夠用了.

小鴿子快來,我的背包里有麵包屑,別怕,我吃完剩下都給你.

能夠打起背包就出發自由旅行的日子,在公園裡喝點果汁野餐而不胃疼的日子,在飛機上火車裡汽車上能打盹睡覺的日子,能健步如飛敏捷四處遊動無病無災的日子,六十歲以後能有幾年?一定要享受這種自由.

 

穿過海德公園.來到維多利亞女皇的丈夫的紀念塔.暮色中一走就是數公里,發思古之幽情,生今朝之感慨,惜此刻之幸運.

 

在倫敦街上接頭的特務?還是回想六十年代英倫留學時周末當汽車售票員的青青歲月?

 

阿冠和堂哥和趕來的堂姐一家見面,他們三人的父親是親兄弟.右邊是堂姐的女兒和女婿.

明天啟程去荷蘭阿姆斯特丹,再見倫敦,明年一定再來.

二零一二年十月底於英國倫敦



Read more: 旅行天下 英國篇 (倫敦) (二零一二年十月秋) 曹小莉 ... ... ... ... ... - 加拿大曹小莉的日誌 - 貝殼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

回復 Laile 2013-3-18 04:37
那個辯論角很有意思。
回復 病枕軛 2013-3-18 04:43
海德公園的自由辯論大大有名啊~
回復 無為村姑 2013-3-18 08:32
海德公園的辯論角最有意思~中國文革時有點這個架勢啊~
回復 真言 2013-3-18 09:03
圖文並茂。寫得好!
回復 月光明 2013-3-18 09:49
無為村姑: 海德公園的辯論角最有意思~中國文革時有點這個架勢啊~
是的呀,我也想到文革那時的樣子了呢
回復 秋天的雲 2013-3-18 09:56
幸福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吧~~
回復 無為村姑 2013-3-18 10:13
月光明: 是的呀,我也想到文革那時的樣子了呢
呵呵,心有靈犀?
回復 leahzhang 2013-3-18 10:50
好文章,照片也很精彩。謝謝分享。
回復 冰雪一剪梅 2013-3-18 11:44
倫敦就是要這樣慢慢品味才能欣賞到她的別緻。謝謝分享。
回復 opa900 2013-3-18 11:45
去倫敦時與海德公園擦肩而過。
回復 月光明 2013-3-18 20:42
很有趣的遊記
回復 liuguang 2013-3-21 22:36
大姐很時髦,兩件外套都很好看;大姐的文很有趣,文中的人和事活靈活現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22: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