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逼格分裂到人格分裂
習總日記(2015,4,15)
蜚聲中外揚名古今的著名導演張藝謀,於2002年執導了一部影片《英雄》。記得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子的:
兩千多年前的東亞大陸,一個名為「逼國」的國家正處在打大老虎的關鍵時刻,突然遭到秦國入侵。
逼國外交部立刻照會對方大使,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詢問對方為何發動侵略戰爭。
駱家輝扮演的秦國大使熱烈友好地回答了逼國政府和逼國人民所關心的問題:為了統一大業,為了實現中國夢。
秦國大使的回答字字千鈞,逼國全國陷入沉思。
是啊,自古以來,一切分裂祖國破壞統一的都沒有好下場。逼國處在要分裂還是要統一的十字路口。
孫子兵法曰: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上策也。秦國大使決定,召開逼國人民招待會,以三寸不爛之舌連哄帶騙說服逼國投降。
逼國甲問:秦國何故發動侵略戰爭?
秦大使答:春秋以來,周室羸弱。各諸侯國互相征伐,死傷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饑寒交迫。我秦國國君以仁義道德治國,不忍天下蒼生受戰禍荼毒,決起義兵,一統天下,永葆和平。
逼國乙問:難道你們秦國忘記了去年與我們逼國簽訂的「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的友好條約?
秦大使答:你們雖然逼裝穿在身,但你心依然是中國心。我們共同的祖先軒轅黃帝,已經把你我的一切,烙上永不磨滅的中國印。聽哪,流在你們心裡的血,澎拜著中華的聲音,就算你生在逼國,也改變不了,你的中國心。
逼國丙問:聽秦大使是意思,只要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無論秦、魏、韓、楚、逼、魯國人,或者香港台灣人,為了中華民族,統一大軍一到,都必須乖乖投降?
秦大使答:嗯,這個,話糙理不糙。
逼國丁問:尊敬的秦國大使,逼國是個小國,小國寡民的日子過慣了,我們不想統一。
秦大使答:秦孝公之前,秦國貧弱,屢遭魏國侵略,退守洛水以西。孝公時,通過商鞅變法秦國逐漸國富兵強,奪回了失去領土。孝公之後,秦歷代國君志存高遠,不滿現狀,提出「一掃六合,投降共贏」的外交方針。
燕國人荊軻問:按照秦國的邏輯,只要秦國國君心存統一天下志向,凡欲行刺秦王者,便是中華民族的叛徒,凡英勇抵抗秦國侵略者,便是破壞統一的歷史罪人?
秦大使答:大抵不錯。
大俠無名問:請教秦國大使閣下,若齊國國君也同樣心存統一大業,該如何啊?
秦大使答:呵呵,俺們秦國早已向聯合國申請「統一」為秦國知識產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向世界各國申請了註冊商標。統一中國的權利,已屬秦國獨家擁有。其他國家任何涉及統一中國之言行,均屬非法。
明白了這些道理后,逼國君臣和百姓一致同意向秦國無條件投降。
鏡頭反覆切換,一幅幅包括逼國在內的亡國人民群眾夾道歡迎秦國人民解放軍的熱烈場面。
明明是秦國的野蠻入侵,偏偏要說成是統一偉業。
以上便是逼格分裂。
逼格分裂的2.0版,是國格分裂。
1279年,漢人的王朝南宋亡於蒙古人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漢人史學家羞愧之下集體發大招----國格分裂:明明是漢人亡國,偏偏把蒙古入侵者的國家元朝,奉為自己的國家。
1644年漢人國家明朝被起義者李自成大順推翻,同年李自成被清朝打敗后,漢人第二次全面亡國。漢人史學家羞愧之下第二次集體發大招---國格分裂:奉滿族入侵者的國家清朝為自己的國家。
既是亡國奴,同時也是國家的主人。這就是國格分裂。
逼格分裂的3.0版是人格分裂。
經過逼格分裂、國格分裂熏陶后,發生基因變異,產生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有多種表現形式,最普通最常見的表現有,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移民海外,熱愛祖國;白天歌頌共產黨,夜裡辱罵毛主席。
逼格分裂的4.0版本是網格分裂。
電腦網際網路社交網站發明誕生后,逼格在網際網路上的體現為網格分裂。
網格分裂主要表現是,現實中的言論與網路上的言論所表現出的立場思維,呈現明顯背離、割裂。網格分裂現象主要發生在網路匿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