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個
的地方很奇特,其實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除了民國那一小段,從來就沒有在上海駐留過。宋室南渡以後,確實把南中國建設成了相當有文明水平的地區,但是這個
中心,也從來不在上海一帶,論農業產出,兩湖兩江兩廣廣大地區都很富庶,論航海貿易,福建泉州和嶺南廣州一帶更加繁榮。元朝就不說了,元后的明朝更是很快
把首都遷移到北方,清朝前期中期的統治重心就更不用說了。上海的真正發家,是清末西風東漸和洋務運動以後的事情。這個港口地區,一躍成為中國的新知識新技
術新思維的中心,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接受的,都是洋人的東西,包括好東西和壞東西。
所以我從來認為,跑到上海這個地方的人,是最沒有資格談什麼「三代出貴族」之類的事情的,因為三代往上數,不外都是些松江邊滿腳大糞的菜農,或者崇明島沒
穿過鞋的漁民而已。子子孫孫扔下鋤頭和槳櫓,跑到上海灘討生活,見識了西方文明,於是搖身一變成了中國人近代的先知,注意,這是先知不是先進,先進是要自
發地產生一個可持續的創新體系的(比如同時代的日本)。而這個先進,民國時代的上海,不論經濟政治文化科技,都是非常欠奉的。所謂民國江南名士的范兒,也
不過就是些比普通中國人更加通曉洋務洋信息的一些范兒罷了。這些披著開司米圍巾整天匹克尼克的范兒,如果既不能幫助陝西老農多種點樹,也不能讓閘北的包身
工多吃幾粒米,還不能讓河北當兵的多幾桿槍的話。我看,不要也罷。這些看上去很美的范兒,完全是一個虛弱國家的肥肉累贅,而不是紮實的筋骨。而肥肉是很容
易消失的,民國黃金十年積攢起來的肥肉,被日本人的幾聲槍響,就先嚇掉了一大半。記得當年置身「東方巴黎」的上海人,似乎很看不起東京的土鱉樣,可是吳淞
口的幾條掛著太陽旗的航母一來,那副魂不附體的尷尬,不提也罷。那不單是上海的恥辱,也是全中國的恥辱。
一個全國95%人口的赤貧的國家,照我看,還是把范兒收一收吧。認識到東方文明真的衰落了,要振興就要從每個黑手黑臉的老農和瘦骨嶙峋的孩子作起,而不是
談論如何一身洋貨的貴族官氣來救國。這個淺顯的道理,好像在老蔣逃到台灣去那陣兒,就很明了的了吧?60多年以後,居然又拋出來,難道所謂江南的「士
人",真的是這麼沒出息,光記吃不記打?還是說,那根本就不是什麼士人?不過是一些菜農的重孫子灰孫子,在緬懷爺爺當年的爆發罷了?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