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人的筆記中,記載了這麼一個「催熟」牛肉的辦法。
當時有些奸商,將青竹蛇殺了后,磨成粉末,和藁桔攪拌,用來喂牛。這玩意兒,就跟增肥劑一樣,牛吃了,從此胃口大開,吃嘛嘛香。用不了幾天,牛就會迅速增肥,胖得連牛媽都認不出來了。每長一斤肉,對奸商來說,就是多了白花花的銀子。這麼一來,還不讓奸商笑得下巴都掉地上了?
相對於傳統的增肥法來說,這種方法無疑多了點技術含量。傳統的增肥,無非是多提供點吃的喝的,讓牛兒來個自然肥,將來好多掙點錢。而這種增肥劑的辦法,讓牛的增肥有了質的飛躍,上了一個新台階。
傳統的增肥法,倒也不算什麼黑心牛肉。海吃海喝的牛兒,肉是鬆了點,沒有嚼勁,口感也較差,但畢竟沒什麼有害身心的問題。可若是用青竹蛇催肥的牛肉,可不僅是口感問題,嚴重的還會中毒。
被餵食過這種粉末的牛,本身的肉中就會有點毒性。人吃了后,會有輕微的中毒跡象,如發熱之類的。等到覺出異樣,賣牛肉的人早已不知去向。對於奸商來說,狡兔三窟是必須的。打一炮換個地方,這才是黑心生意可持續發展之道。
所以呀,有利可圖的事兒,哪怕會受到嚴懲,但利之所趨,前仆後繼的人還是比比皆是。古人可是吃足了這些苦頭,才將之訴諸於紙,以警戒後人。要知道,在以農為本的古代,牛可是挺稀罕的,是農家的重要資產,不會輕易宰殺。吃一頓牛肉,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可謂奢侈。勤儉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有了頓牛肉吃,卻發現是毒牛肉,這叫古人怎麼咽得下這口氣?
看來,食品安全,真是古今皆有的難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