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我來貝殼村沒多久,卻看到了幾場罵戰和聲討大會。有教養的小孩子都懂得要互相尊重,可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也會忘了幼兒園阿姨的教導,作出粗野的表現而又能找出對方該罵該批的理由。在民主社會中生活了幾十年,我知道對異已的容忍是大家和平共處的必要條件。誰都是天使,誰都是魔鬼,誰都不是魔鬼,誰都不是天使,誰都有權在社會中生存。誰比別人更有道德?臭罵「不道德」的人,是否就顯示自己有道德了?有道德之人,道德已成其血肉,根本不用把道德掛在嘴邊,就像美麗的花兒從不言美一樣。
牡丹不言美,人皆知其美。我把以前拍的那種名花貼出來,並貼出舊文,希望大家欣賞牡丹的美貌,也欣賞她容許其他花草與之並存的民主精神。
從小就知道牡丹是名花,但我在故鄉沒見過,離開中國之後才在異鄉一睹芳容。
以前,牡丹在溫哥華難得一見,近年來華裔移民大增,那種落葉灌木也來此地大展其國色天香。不過,本地園藝店賣的主要是來自日本的牡丹,品種並不多,目前在庭園裡種牡丹的居民一般只種二三株。當然,酷愛天姿國色的人不會只種二三株,我的一位朋友就種了二三十株,其中有中國名貴品種「豆綠」、「二喬」等。
牡丹的名貴品種艷麗奪目,普通品種也各有特色,使人感到這種被中國人注視了一千多年的名卉在形狀和色彩方面毫不單調。賞花人注重牡丹的花色花型,按花色把它為為紅花系、黃花系、白花系、紫花系等,並按花型把它分為單瓣型、繡球型、菊花型、荷花型、金環型等等。
給牡丹劃分類型,並評優選勝,那是人的行為;自依本意開花,不去投人所好,這是牡丹的價值。這種小灌木有了「自由意志」,才有千姿百態。書上說,僅僅在山東省的荷澤市,就有四百八十多種牡丹。我見過的品種有限,難以想象幾百種牡丹會組合成怎樣的畫面;但是,假如看到好幾百個品種齊集園中,所見無一不是牡丹,我一定會鬱悶,因為我知道世間植物品類繁多,牡丹品種再多也代替不了「她」的眾多兄弟姐妹。
地球上環境多樣化,導致植物品種多樣化。每一種植物都是環境的選擇,每一種植物都向環境展示其生存價值。在我接觸到的環境之中,牡丹不常見,在我接觸到的牡丹之中,花兒不常開;但是,我不會感到遺憾,因為我常常看到雖非天姿國色,卻能各保特色的其他花木。對花木,我會一見鍾情,但又絕不專一。我愛牡丹,也愛睡蓮,還愛大樹小草、山蕨海藻……
曉臨
2008.8.15
影集:鄰家芳容──攝於鄰里的花木
牡丹 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英語俗名:Tree Peo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