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 劉力紅《思考中醫》- 頭兩章

作者:自娛  於 2012-4-25 11: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評論

關鍵詞:劉力紅, 思考中醫

作者簡介 

  劉力紅,男,1958年生。漢族,湖南湘鄉人。醫學博士、教授、廣西名中醫。1978~1983年就讀於廣西中醫學院,1983~1986年留本院溫病教研室任教,1986~1989年於成都中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師從陳治恆教授,1989~1992年於南京中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陳亦人教授。1992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廣西中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從事《傷寒論》教學、臨床、科研至今。曾於本科畢業后隨先師李陽波習醫達七年之久。其中有兩年時間與先師同吃同住,親歷了傳統的師徒生活,於傳統文化的很多領域皆受到較為深廣的熏陶,為今後的研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隨後又隨王慶余及曾邕生等師修習傳統之易道醫學。1997年晉陞教授,1999年起擔任中醫臨床基礎學學科帶頭人。2002~2003年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訪問。臨床擅以經方治療內、婦、兒等科疾病,尤於溫熱劑的應用有較深體會。研究方向:經典中醫的理論及臨床研究、中醫的哲學思考。專著《思考中醫》於2003年6月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 

序 

  作者是我眾多學生中頗具特色的一位,這個特色不是指旁的什麼,而是指他對中醫,尤其是對經典中醫那不同尋常的熱愛與追求。這在對經典的重視每況愈下,在高等中醫院校紛紛將經典改為選修課的情況下,是難能可貴的,是值得讚許的,也是最令我感到欣慰之處。作者對經典的執著與熱愛,以及作者在經典中醫方面所達到的境界,已在這部書稿中充分地展現出來。相信各位在閱讀過此書後,應該有所感,有所得。 

  誠如作者所言,經典是中醫這門學問的基礎學科,而這個基礎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東西能夠代替。因此,欲學好中醫,欲在中醫這門學問里達到較高的境界,就必須重視經典,就必須重視這個基礎學科。欲詣扶桑,非舟莫適。這是古今大師們所公認的必由之路,舍此別無他途。 

  《傷寒論》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是一部經典,是一部聖人的著述,是一部中醫史上承前啟後的巨著,是幾乎所有的成名醫家共同推崇的一部最最重要的典籍,是伐山之斧,是入道之津梁,而在我看來,更是一部論述疑難病證的專著。《傷寒論》於中醫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有目共睹的。正因為其在中醫這門學問里的獨特意義,引來了這一領域裡的古今中外的醫家們的共同矚目。有關《傷寒論》方面的著述,迄今為止,仍是中醫界嘆為觀止的。而在這眾多的著述里,能像作者這樣如此平實地將甚深的經義娓娓道來者,卻實為少見。孔子云:"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余信也,是為序。 

  辛巳十月陳亦人於南京

作者簡介 序 第一章 略說中醫的學習與研究 一、樹立正確的認識 1.理論認識的重要性 2.楊振寧教授所認識的中國文化 3.傳統理論的構建 二、學問的傳承 1.現代中醫教育的模式 2.形而上與形而下 3.師徒相授 三、尋找有效的方法---依靠經典 1.歷史的經驗 2.掃清認識經典的障礙 3.三種文化 4.學習經典的意義 5.認識經典與現代 6.如何學好經典


第二章 傷寒之意義 一、傷寒論說什麼? 1.傷寒的涵義 2.雜病的涵義 3.論的涵義 二、認識陰陽探求至理 1.認識陰陽 2.傷寒總說

第三章陰陽的工作機制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2.三陰三陽 二、陰陽的離合機制 1.門戶概念的引入 2.陰陽的開合樞 3.開合樞病變 4.傷寒傳足不傳手

第四章治病法要 一、醫者的兩個層次 1.下工層次 2.上工層次 二、臨證察機 1.何以察機 2.十九病機 3.抓主證,識病機

第五章太陽病綱要 一、篇題講解 1.辨釋 2.太陽釋 3.病釋 4.脈釋 5.證釋 6.治釋 二、太陽病提綱 1.太陽病機條文 2.釋義 三、太陽病時相 1.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2.欲解時 3.欲作時 4.總觀六經病欲解時

第六章陽明病綱要 一、陽明釋 1.陽明本義 2.陽明經義 3.陽明府義 4.陽明的運氣義 二、陽明病提綱 1.總義 2.脾約 3.正陽陽明 4.少陽陽明 三、陽明病時相 1.申至戌上 2.陽明病要 3.欲解時相要義 4.陽明治方要義 5.陽明欲劇時相 6.對高血壓病的思考

第七章少陽病綱要 一、少陽解義 1.少陽本義 2.少陽經義 3.少陽府義 4.少陽運氣義 二、少陽病提綱 1.總義 2.別義 三、少陽病時相 1.寅至辰上 2.少陽病要 3.少陽時相要義 4.少陽持方要義 5.《本經》中兩味特殊的葯 6.少陽之脈


第八章太陰病綱要 一、太陰解義 1.太陰本義 2.太陰經義 3.太陰藏義 4.太陰運氣義 二、太陰病提綱 1.太陰病機 2.太陰的位性特徵 3.太陰的病候特徵 三、太陰病時相 1.亥至丑上 2.欲解時要義 3.欲劇時相 4.太陰治方要義

第九章少陰病綱要 一、少陰解義 1.少陰本義 2.少陰經義 3.少陰藏義 4.少陰運氣義 二、少陰病提綱 1.微妙在脈 2.但欲寐 3.少陰病形 三、少陰病時相 1.子者復也 2.欲解何以佔三時 四、對AD病的思考

第十章厥陰病綱要 一、厥陰解義 1.厥陰本義 2.厥陰經義 3.厥陰藏義 4.厥陰運氣 二、厥陰病提綱 1.消渴 2.氣上撞心,心中疼熱 3.飢而不欲食 4.食則吐蛔 5.厥陰禁下 三、厥陰病時相 1.丑時義 2.厥陰方義 結語 跋

第一章 略說中醫的學習與研究 

一、樹立正確的認識 

  1.理論認識的重要性 

  對中醫的信念和感情,自然造就了我對中醫有一種責無旁貸的使命,以為中醫興亡,匹夫有責。這部書的寫作,也許正是出於這樣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所以,很希望通過這部書的寫作,切實地為中醫解決一些問題,特別是認識上的問題。 

  這部書的寫作,經歷了近十年的醞釀,應該說準備還是充分的。但是,真正要動筆了,卻還是不知從何入手。總覺得中醫的問題千頭萬緒,哪一個更重要?哪一個更關鍵呢? 

  在平常人眼裡,中醫是治療慢性病的,或者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什麼是治本呢?實在的就是大病重病,西醫幫助渡過了急、危、重等諸道難關,然後讓中醫來收尾,讓中醫來調養。因此,說到底,中醫只能用來治一些死不了的病。 

  而在另一些人眼裡,中醫只是啼鳴的公雞。你啼,天也亮;你不啼,天也亮。中醫究竟是不是這麼回事呢?我想解決這個認識,應是一個關鍵。 

  (1)中醫目前的狀況 

  上述這樣一個認識並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沒有根據的。在歷屆畢業生中,有不少都喜歡到我這裡來談體會。他們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里,對中醫還是有熱情、有信心的,很希望在畢業的一年裡能有小試牛刀的機會。可是一年的實習下來,他們幾乎徹底絕望了,對中醫的熱情也所剩無幾。為什麼呢?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他們在臨床上所看到的中醫,並不是他們原來所想象的中醫。中醫無論在中醫院還是西醫院的中醫科,都幾乎成了一種裝飾。搞中醫的人對中醫沒信心,稍微碰到一點難題,就急著上西藥,或是在西醫的常規治療上,加一點中醫做樣子。而真正想搞中醫的人,在制度上又沒有保障。 

  記得我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中醫院搞臨床,這家中醫院就有一條明文規定,發熱的病人用中醫治療,如果三日內不退燒,就一定要上西藥。中醫院會作出這樣的規定,至今我仍不明白。為什麼中醫院不規定,用西藥退燒,如果三日退不下,就必須上中藥呢?中醫落到這樣一個地步,不能不叫人生疑。 


  昨天,有一位即將臨產的孕婦到我這裡拜訪,目的是在生產前來面謝我。在她懷孕7個月的時候,因為勞累的關係,出現腹痛、陰道流血等先兆流產癥狀。經過一周的西醫治療,沒有得到改善,又因為患者過去有過流產的歷史,所以,心裡特別害怕。經友人介紹到我這裡診治。診查舌脈之後,我給她開了黃芪建中湯,第一劑葯后,出血就減少了,三劑葯下去,腹痛、流血皆止,而且胃口大開。事後,她將經過打電話告訴在北方的母親,母親聽說這件事後,第一句話就問:用中醫行嗎?患者母親的這個疑慮,反映了平常百姓對中醫的心理。 

  今年五月,我應邀參加一個中醫學術研討會,在會上就作了個"略說中醫的學習與研究"的報告,報告之後,一位與會的博士找我交談,一方面對我在這樣的年代里還能用如此大的熱情來研究經典、宣揚經典表示讚歎,另一方面,則是對我的行為感到不解。據說在他們一幫中醫博士里,已經絕少有人看經典,如果哪一位博士的案頭放上一部《黃帝內經》,那絕對是要被笑話的。博士的案頭都是什麼書呢?都是分子生物學一類的現代書。中醫博士可不可以不讀經? 

  博士這個群體,無疑是個高層次的群體。在他們身上肩負著中醫現代化的使命,所以,讀些現代的書是理所當然的。但為什麼不願讀中醫書尤其不讀經典的書呢?我想答案只能有一個,就是在他們的心目中,中醫只不過如此,經典只不過如此,難道還有什麼更多的看頭嗎?我想與上述許多問題相比,這個問題顯得尤其嚴重。大家知道,博士這個群體,將很快、很自然地要成為中醫這個行當的決策者、領路人,等到這個群體真正當政的時候,中醫會成一個什麼樣子呢?這是不難想象的。 

  所以,這樣一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出來,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中醫,我們現在認識的這個中醫,究竟代不代表真正的中醫?我們現在在各類中醫醫療機構看到的這些醫生的水平,究竟能不能代表中醫的真正水平?中醫的真正水平在哪裡?中醫的制高點在哪裡?在現代,還是在古代?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會形成對中醫截然不同的認識。如果真正的中醫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那我們值不值得花很多時間來學習她?值不值得花畢生的精力去鑽研她、實踐她?我想首先我不會的!何必陷在這個死胡同里呢?花去許多精力還只能做個配角。所以,我提出"如何正確認識"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被當今的這個局面所迷惑,從而喪失掉對中醫的信心。 

  (2)中醫理論是否滯後於臨床 

  近十年裡,中醫界提得很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中醫理論滯後於臨床的問題。對於任何一門科學而言,都是理論走在前面,實際運用慢慢跟上來。有關這一點,我在後面還要詳細談。這幾十年來,中醫的局面為什麼沒有辦法突破?臨床療效為什麼老是上不去?遇到高熱降不下來,最後還得上青霉素。為什麼呢?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局面呢?中醫的理論已經形成兩千餘年,在這期間,沒有大的突破、大的變化,會不會是因為理論的落後已經不能為臨床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指導了呢?中醫理論滯後於臨床的問題便順理成章地提了出來。 

  大家可以思考,今天我們的臨床落後,我們治病的水平上不去,是不是因為理論落後造成的?我的看法完全不是這樣。恰恰相反,理論不但沒有落後,在很多領域還大大地超前。這與其他傳統學問有類似的地方。近代著名學者梁漱溟先生提出:中國傳統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皆系人類文化之早熟品。我想中醫的情況大抵亦如此,正因為其早熟,而且早熟的跨度太大,乃至現代她仍不落後,甚至還超前。所以,在中醫這個體系裡,完全不存在理論落後於臨床的問題。你認為理論落後於臨床,你認為理論在你那裡不能指導臨床,那我就要問你:你真正弄通中醫理論沒有?對於中醫的理論,對於《內經》的理論,你把握了多少?有十成把握了沒有?如果不到十成,二三成呢?如果連二三成都不到,有的甚至搞了一輩子中醫最後竟然還分不清陰陽,那你怎能說理論落後於臨床?現在的人把中醫理論看得太簡單了、太樸素了。因為太樸素,就有點像山裡的農民。其實,樸素有什麼不好呢?樸素才是最高的境界,因為返璞才能歸真!如果你還沒有真正認識中醫的理論或者最多只是一種相似的認識,你怎麼能說中醫理論是超前還是落後呢? 

  上述這個問題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沒有認識好,那導致中醫今天這樣一個局面的癥結就不容易抓到。我們今天看到的臨床水平比較低下的狀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錯誤地把這個原因歸結到理論的落後,而去尋找理論方面的原因,那我們可能就會形成真正的倒退,真正的落後! 

  記得本科畢業后,我在附院搞臨床。一次,接治一位女性肺炎患者,患者年齡60歲,入院體溫39.5℃,WBC近兩萬,中性98%,右肺大片陰影,按照西醫的看法,這是一例重症肺炎患者。老年人患重症肺炎是很容易出危險的。但是,當初的我,初生牛犢不畏虎,總想試試中醫的療效,所以,選擇了中醫治療。經過辨證,屬於肺熱所致,遂投清肺之劑。不料服藥之後,不久即瀉,始則葯后2小時瀉,后漸至葯后十餘分鐘即瀉。所瀉皆似藥水,入院三天體溫絲毫未降,其他癥狀亦無緩解。按照院規,次日再不退燒,就必須上西藥。此時的我,心情比病人還要著急。遂匆匆趕到師父處求教,師父聽完介紹后,說這是太陰陽明標本同病,陽明熱而太陰寒,陽明熱需清,然清葯太陰不受,故服之而瀉利。此病宜太陰陽明分途而治,方不至互相牽扯。內服仍守前方以清陽明,外則以理中湯加砂仁,研末調酒加熱外敷神厥以溫太陰。我趕緊如法炮製,當晚近9時敷上,約過1小時,繼服上藥,服后竟未再瀉。次日晨查房,體溫降至正常,一夜之間,他症亦頓減。此病始終未用一粒西藥,周余時間肺部炎症即全部吸收而出院。 

  此例病人給我的影響極深,使我於長長的十多年中,在遇到臨床療效不如意的時候,從來沒有懷疑過是中醫的問題,是理論的問題。所以,對於理論是否滯後於臨床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好好地去思考。這個問題解決了,對於理論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去信受奉行。理論的先進與落後靠什麼來衡量?在遇到障礙的時候,我們會在自身的領悟上找問題,而不會去歸咎於理論。當然,如果問題真正出在理論上,確實是理論滯后了,我們亦不應死抱住這個理論。但是,根據我的經歷和觀察,大多數情況下,問題並不出在理論上,而是出在我們的認識上。 

  (3)20世紀物理學發展的啟示 

  有關上述問題,我還想從另外一個方面加以申說。理論與實際運用,理論與臨床的關係是非常明確的。有關這一點,我們只要回顧一下20世紀物理學的發展,就會很清楚。 

  19世紀末,經典物理學已經達到了人們想象中的十分完美的程度。人們也許認為,這就是解釋世界的最終極、最和諧的理論。但是,時間一跨入20世紀,這種和諧就被打破了。隨著1905年狹義相對論的創立,以及後來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人們對宏觀及微觀世界的看法產生了根本的改變。在認識上的這個改變,導致了技術應用上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宇航技術、原子能技術,到微電子技術,乃至我們今天所能感受到的一切變化,都無不與新理論的建立相關。在經典的物理學框架里,宇航技術、原子彈,以及現代通訊技術,這些都是難以想象的。回顧剛剛過去的這個世紀,我們切實感受到了理論的重要,理論確實制約著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而這樣的一種感受和經驗,能否作為我們提出中醫理論滯後於臨床的理由呢?我想這個理由應是雙重的,正因為我們看到了理論的重要性,它制約著實踐和技術的發展,所以,更應該重新來評價我們今天的認識,重新來認識中醫的理論。看看經典中醫理論的包容性究竟有多大?它的延伸性、超前性究竟有多大?它究竟還能不能給我們今天的臨床帶來指導?而不應光看到她是兩千年前的產物。如果這個理論的確落後了,的確不能適應現代,那就要毫不猶豫地打破她,在中醫這個體系裡建立起"相對論"。如果這個理論根本沒有落後,如果在這個經典的框架里已然具足"相對論"、"量子力學",那,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打破她呢? 


  現在在中醫界有一個怪現象,也是一個可怕的現象,就是對中醫經典的教育逐步在減弱。現在大多數中醫院校都已將經典改為選修課,就連成都、南京這些老牌的、原本非常注重經典的學院亦不例外。這種改變是不是一種進步呢?很值得懷疑。在我們沒有建立起新的理論前,在我們還沒有切實地發現傳統理論的破綻前,經典仍然是中醫的核心,經典仍然是中醫的基礎,經典仍然是中醫的必修。怎麼可以將核心和基礎作為選修呢?有人說《中基》不是從《內經》里來的嗎?《內科》不是從《傷寒》、《金匱》里來的嗎?而且比《內經》、《傷寒》、《金匱》更完善了,怎麼不可以用它們來取代經典呢?實在的說,《中基》與《內經》,《內科》與《傷寒》、《金匱》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相差太遠太遠了,怎麼可以同日而語呢?我想這個問題今後會有機會談到的。 

  好比新的力學尚未建立,就將經典力學束之高閣,這是一個什麼格局呢?大家可以思考。理論需要實踐來檢驗、來說明,這是普適的,東西方文化都是如此。在現代科學里,由於許多傑出科學家的工作,理論的價值顯而易見,如我們從費米的工作里可以充分體會到量子理論的魅力。扁鵲與費米有沒有可比性?但是,在我們一般人那裡,量子論、相對論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所以,理論評價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中醫的歷史里,出現過許多成功運用經典理論的人,比如張仲景,比如扁鵲。扁鵲運用經典理論成為起死回生的一代神醫,而張仲景則因為諳熟經典而最終成為醫聖。我們是否可從扁鵲、張仲景及歷代名醫那裡,看到經典理論的價值,就像從費米及許多科學家那裡領略到現代物理一樣。

2.楊振寧教授所認識的中國文化 


  1999年12月3日,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應香港中文大學之邀,於新亞書院舉辦了一個題為"中國文化與科學"的講座。在這個講座中,楊教授用了相當長的篇幅來闡述中國文化的特徵。 


  楊教授是公認的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在傳統文化方面也有相當的造詣。所以,他對傳統文化的看法應該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和影響力。楊振寧教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傳統文化是求理,而近代科學(包括現代科學)是求自然規律。傳統文化所求的理並非自然規律、自然法則,而近代科學追求的是自然規律。這樣一種劃分就使傳統文化與近(現)代科學涇渭分明了。傳統文化求理,不求自然規律,那麼,這個理又是什麼呢?楊教授解釋這個"理"就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那麼,這個"精神",這個"境界"又是指的什麼呢?難道科學沒有精神,沒有境界嗎?第二,楊教授認為在傳統文化里只有歸納的方法,而沒有邏輯推演(或稱演繹)。大家知道,在科學體系裡進行研究,需要兩種方法,一個是歸納,一個就是推演。所謂歸納,就是把許多現象歸納起來得到一個認識,一個定義,一個理論,把許多事物聚在一點上,一個認識上。原來現象上看似不同,本質上卻是這麼相近。所以,歸納實際是由外向內的一種認識。邏輯推演則是另一個重要的方法,這個過程非常嚴密,比如由一到二,由二到三,這個次序只能這樣。現代科學既有歸納,又有邏輯推演,而邏輯推演是它的標誌。中國文化里只有歸納卻沒有邏輯推演,這又將傳統與現代區別開來了。第三,傳統文化里缺少實驗,缺少自然哲學。在很多場合,許多人都認為中醫與其說是一門自然科學,倒不如說是一門自然哲學。而楊教授在講演中卻以中醫為例,認為傳統文化中缺少自然哲學,這顯然與許多人的觀點相左。在現代科學領域裡,實驗是非常重要的,離開實驗幾乎寸步難行。即便是審視科學的部門也是如此。當年我讀博士的時候,管理博士這一層次的機構就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除了文獻博士外,其餘的都要搞實驗研究。所以,我這個博士算是僥倖得的,因為我並沒有做實驗研究,這要得益於我的導師。 


  在中醫歷史里沒有實驗,我們沒有看到黃帝問岐伯,你的陰陽理論是怎麼發現的?是不是通過小白鼠實驗發現的?確實沒有。所以在中醫乃至其他傳統科學里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實驗,這是合乎實際的。以上就是楊教授對中國文化的大體認識。 


3.傳統理論的構建 


  這一小節的內容主要是就傳統文化與中醫的問題跟楊振寧教授商榷。 


  楊教授的上述認識是具有代表性的,但是不是很正確呢?是否真正表述出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呢?這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傳統文化雖然有許多分支領域,但是,中醫是最具代表性的。下面就以中醫為例,次第講述我的觀點。 


  (1)何為理? 


  首先,我們要來認識的問題就是什麼是"理"。傳統文化孜孜以求的這個"理",是不是僅僅是一個精神和境界的問題,還是包括了精神和境界?我們可以先從文字的角度來考究這個問題。 


  《說文》曰:"理,治玉也。"所謂治玉,也就是雕刻玉。玉石開採出來以後,經過我們的琢磨,經過我們的精雕細刻,形成我們所需的形狀,形成一個藝術品。所以,理的原意,是指的這樣一個過程。在古人眼裡,所有的物質中最緻密的東西是什麼呢?是玉。為什麼玉看起來很冰清、很細膩呢?就是因為玉的紋理非常細潤的緣故。大家知道歷史上有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解牛,目無全牛。為什麼呢?因為他非常熟悉牛的理,每一塊肌肉的走向他都非常清楚,順著這個走向、這個紋理去解牛,既快捷,又不費刀。那麼,玉的理當然就要比牛的緻密多了。所以,治玉更要加倍地細心,更要清楚這個理,順著這個理去琢磨,去雕刻,就可以弄出我們所喜歡的藝術品,要是逆著這個理去雕刻,玉就會被損壞。理的原意就是這樣。引申出來呢,就是你要這樣走才行得通,那樣走就行不通,為什麼呢?因為理在這裡發生作用。大家想想看,這樣的理不是自然規律又是什麼呢?自然規律,自然法則是不能違背的,違背了就行不通。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理的意義就在這裡。你要順著走,路子才走得通,這就是理。人理也好,天理也好,自然之理也好,都是這樣。自然之理就是我們要順著這個理與自然相處,才行得通;人理就是我們如何跟人相處才行得通。所以,理不光是精神和境界的問題。理是一個很實在的東西,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你這樣走就行,那樣走就會碰壁。而精神有時是虛無的、飄渺的,沒辦法把握的。 


  我們說在中醫裡面,更顯得上面這個理、這個規律、這個法則的重要,而這個理、這個規律、這個法則是什麼呢?就是陰陽四時!所以,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說:"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這裡為什麼要用"得道"這個字眼呢?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得道這個詞在古人那裡用得很多,得道可以升天,連天都可以升,還有什麼不能的呢?那因為什麼得道呢?因為你明白了這個理,順著這個理走,當然就得道了,當然就步入坦途了。現在的宇宙飛船為什麼能夠升天呢?不就是因為我們弄清了相對論這個理嗎?所以,這個理,這個道,這個道理都是很有義趣的詞語,古如是,今亦如是。 


  (2)歸納與推演的結合 


  傳統文化的建立是不是只有一個歸納呢?這一點上我也是不同意的,在《素問·上古天真論》里明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這裡的知道者,也就是得道者。得道者,當然必須是明理者。這裡的理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陰陽,一個是術數。所以,這就有兩個問題,陰陽表示的是歸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裡將天地萬物,將一切事物的變化、生殺都歸結到陰陽里,所以,就歸納的角度而言,天下沒有比陰陽更完美的歸納法。那麼,術數呢?術數所表述的顯然就是推演的一面,顯然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邏輯的一面。談到推演和邏輯就必須聯繫數學,所以,楊教授認為在中國古代沒有數學產生,只是到16、17世紀西學傳入后,才有了數學的苗子。而真正意義上的數學則到20世紀才有,這要以清華、北大於20世紀初開設數學課程為標誌。那麼,中國文化里究竟有沒有數學呢?答案是肯定的,術數就是關於數學的學問。《四庫全書總目》在談到術數的定義時,有下面一段文字:"物生有象,象生有數,乘除推闡,務究造化之源者,是為數"當然,這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數理邏輯系統,但是,它屬於推演的部分卻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要想成為知道者,要想真正把握傳統這門學問,就既要把握陰陽,又要明於術數。因此,傳統文化是歸納和推演的結合,二者缺一不可。 


  (3)理性思考與內證實驗 


  傳統文化里沒有實驗,這個問題楊振寧教授只說對了一半。確實,在中國文化里我們看不到像現代的這樣一類實驗研究。就醫學而言,運用人體以外的東西,如用大白兔、小白鼠或其他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驗,這樣的實驗的確沒有。但是,在傳統文化里,存在很細微、很精深的內證實驗,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正是因為這個內證實驗和理性思考的結合,才產生了傳統文化,才構建了中醫理論。內證實驗是任何一個有志於研究中醫的人所不能迴避的。當然,內證實驗這樣一個問題確實不容易說清楚,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內證實驗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小白鼠,你看得見,摸得著,它完全是通過自身修鍊來實現的一種能力。一旦具備了這一能力,就可以自在地進行各種有別於在機體之外進行的各種實驗。所以,這個問題不好談,但是,不談不行。如果講傳統文化迴避了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就要按照上面的路子理解傳統文化。這就會出現兩種情況,要麼,中醫是不具備理論結構的經驗醫學,要麼,中醫的理論是僅憑思考得出來的結果。大家可以想想,光憑一個思考得出的理論,值不值得我們完全地去信受?大家也可以想想,中醫的許多理論,中醫的許多事實,光憑一個思考行嗎?比如經絡、穴位這樣一些東西,你能夠思考出來嗎?比如風池、風府這個問題,你憑什麼思考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特定的穴位要叫做風池、風府?你憑什麼思考出少陽經是這樣一個循行,太陽經又是那樣一個循行?我想無論你如何聰明,這些東西也是思考不出來的。不信,你就思考出來一個看看。顯然,如果沒有內證實驗的參與、沒有非常精微實驗的參與,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傳統文化,特別像中醫這樣的學問,在其理論的構建過程中,是既有思考,又有實驗的。傳統文化中沒有實驗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我們只有理由來區分內證實驗與現代的外證實驗,而根本沒有理由來否定內證實驗。這個問題不應該含糊。 


  因此,理性思考和精微實驗是傳統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理論是完全可以信受的。問題在於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認為傳統文化里有試驗。因為我們很難想象內證實驗是個什麼東西,比如說經絡,李時珍曾經說過,經絡隧道,若非內視返觀者,是難以說出道道的。內視返觀是什麼呢?內視返觀就是典型的內證實驗。具備這個內證能力,經絡穴位都是看得見的東西,可是在現有的科學實驗那裡看不見,甚至動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也難以看見,那你完全可以不相信,所以,困難就在這裡。 


  要進行上述的內證實驗,需要主體具備一定的素養,一定的能力,在我們本身不具備這種內證實驗的條件與能力的情況下,你有沒有這樣一個直覺?科學也需要直覺。愛因斯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直覺的信奉者。離開直覺,科學研究就少了一條腿。我想在我們許多人里,也許會有人具備這樣一種內證的能力,也許一個也沒有。但你相不相信呢?這是學中醫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有人問我,學中醫需要什麼條件?我想就是需要這個條件,在你做不出來的情況下,你相不相信有這麼一個存在? 


  內證實驗究竟是什麼一個情況呢?梁啟超的一句話說得很好:"心明便是天理。"這也是楊振寧教授在講座中引用過的一句話。心明不是普通的心裡明白,要獲得這樣一個心明是很不容易的。心明實在的就是已經具備了內證實驗的這麼一種狀態。心明就可以內視,就可以返觀,經絡隧道就可以一目了然。你就可以進行內證實驗的操作。為什麼說這是內證實驗呢?因為它不是在人體外部進行的。 


  大家知道,張仲景在《傷寒論》序言中提到過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胎臚葯錄》。過去認為,既然有一本《顱囟經》是講小兒疾病的,現在又用一個胎字,所以,《胎臚葯錄》自然應該是講小兒用藥的書。如採用現代的語言來翻譯,或者可以叫做《兒科用藥全書》吧。但是,我們翻開歷史就會清楚,東漢以前會不會有一本專講小兒用藥的書呢?《神農本草經》只分上、下、中三品,而不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就是到明代的《本草綱目》也只分木部、草部、石部、獸部,等等。所以,有這些常識,就不應該這樣來思維《胎臚葯錄》。那麼,《胎臚葯錄》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胎,不是指胎兒,而是講的胎息,是一種回復到胎兒時期的特殊呼吸狀態。人一旦進入到胎息的狀態,心明的狀態也就自然產生了,內證的條件也就具備了,這個時候內證實驗室就可以建立起來。此時,你對藥物的感受是實實在在的,藥物服下去以後,它的氣味如何,它先走哪一經,後走哪一經,在這些部位發生什麼作用,這些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古人講藥物的氣味,講藥物的歸經,並不都是思考出來的,而是真正試驗出來的。所以,《胎臚葯錄》就是在能夠進行內證實驗的條件下,對藥物在體內運行作用過程的一個記錄。 


  因此,傳統文化,特別是中醫理論的構建,完全是在理性思考與內證實驗的結合下產生的。所以,光有思考,沒有實驗這樣一種認識是不能接受的。可以接受的是,中醫確實沒有像現代一樣的外證實驗。 

  (4)理論的運用 

  中醫理論產生以後,它是怎麼應用的呢?理論應用就有一個技術問題。在現代科學領域裡,我們可以劃分為三大塊,就是基礎學科、技術學科、應用學科。技術學科是什麼呢?就是基礎理論與應用之間的一個橋樑,一個中介。現代科學是中介科學;傳統科學是非中介科學。為什麼現代科學往往是科學技術並稱呢?就是因為這兩者的相互影響太大,有些時候科學決定技術,有些時候技術決定科學。比如物質結構的研究,沒有理論不行,但是要突破理論,沒有高速度、高能量的碰撞機也不行。所以,科學與技術是相輔相成的。但,在傳統文化里,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在理論與應用之間,缺少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技術,理論與應用之間沒有中介,沒有橋樑。我們看現代醫學,理論與應用之間有一個龐大的技術中介,整個現代科學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都在為這個中介服務,這使得醫學理論的應用變得非常方便。現在,醫生很少再用望觸叩聽去診斷疾病,而代之的就是上面這個龐大的技術中介,這一系列的理化檢測手段。而中醫呢?我們沒有這樣一個中介。中醫是一門沒有技術學科的醫學。理論的應用,理論價值的實現,這一切都得靠我們自己去心領神會,靠我們自己去把握,這就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所以,要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的差別,我想最大的差別就在這裡。現代科學里,理論與應用之間有一個技術中介來幫助實現理論的價值,而傳統文化,特別是中醫,完全沒有這個中介。理論的應用只有靠主體直接來把握,主體能夠把握多少呢?像現代科學這個技術的過程完全可以由科學精英來創造,而技術一旦創造出來,就可以進行大批的複製,這個過程是可以由普通技術工人來進行的。錢學森搞原子彈,並不需要他親自去造原子彈,電腦的專家發明電腦後,也不需要他一台一台地去造電腦,技術就可以幫助他們完成這個過程。所以,現代技術是很方便的東西,它可以幫助我們,使再高深的理論都能夠變成現實。所以,在現代科學面前,精英是可以複製的。但是,在傳統的領域裡就沒有這樣一個方便。這樣一個理論再好,如果你不能把握的話,還是等於零。就像我們現在拿到相對論,我們能搞出什麼明堂?大家可以想想,一個相對論擺在你面前,你可以搞出些什麼東西?我很難想象這個問題。如果你搞不出什麼,是否就能說這個相對論太落後,愛因斯坦太糟糕呢?所以,中醫所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它落後就落後在這樣一個環節上。並不是說它理論真正的落後了。因為歷史上已經有非常多的精英成功地運用了這個理論,成功地運用它造出了"原子彈",造出了"計算機"。所以,我們應該有一個很清醒的頭腦,要好好地思考上面的問題。思考清楚以後,我們就會發現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是出在理論的環節上,還是出在其他的環節上。 

  通過上面這些討論,大家是不是能建立這樣一個認識,中醫這門學問,現在並不是理論出了問題,並不是理論滯後於臨床,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中醫的理論,你一旦進去了,你就會有感覺,你就會有受用,怎麼還會說她滯后呢? 

  現在,如果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共識:中醫的問題沒有出在理論上面。既然沒有出在理論上,那為什麼會出現我們今天的這個局面呢?這就需要從我們自身上去找原因。我們對中醫理論的領悟如何?我們是否真正把握了中醫理論的臨床運用?記得1987年,我的師父曾經接治過一例血氣胸的病人,患者經過一周的西醫保守治療,病情不見緩解,仍高熱不退,呼吸困難,左肺壓縮2/3。在這種情況下,西醫只有求諸手術治療。但,患者本人及家屬並不願放棄保守治療的希望,於是轉而求治於我的師父。師父診后,認為這是陽明病,屬陽明不降所致,只要設法恢復陽明之降,血氣胸的問題就可以解決。於是處了玉竹120克、陳皮120克、白芷120克、大棗120克,共四味葯。服藥以後出現大量腹瀉,自覺癥狀迅速緩解,第四天,體溫恢復正常,治療一周血氣全部吸收,左肺復原。血氣胸與陽明又有什麼關係呢?看來這完全是一個領悟和運用技巧的問題,而不是理論本身的問題。經典的這個理論不但能夠解決20世紀的問題,而且能夠解決21世紀的問題。

二、學問的傳承 


  接下來我們要談一談學問的傳承,具體地說就是中醫這門學問的傳承。我們在這裡用"傳承"這個詞,可以說比較的古典,一門學問要流傳下去,它靠的什麼呢?靠的就是這個傳承。所以,學問的傳承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下面我們分兩部分來討論。 


1.現代中醫教育的模式 


  傳承用現代的詞語說就是教育,我們首先來看一看現代的中醫教育。什麼是現代中醫教育呢?這個"現代"的界限應該是中醫高等院校建立以後的這麼一個年限。中醫高等院校是1956年開始籌辦的,那麼,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年了。回顧中醫所走過的這四十多年的教育,我們能夠看到她的一些利和弊。 


  首先,從形式上來說,大家在這麼一個高等學府里學習,我們所採用的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基本上與醫科大學沒有什麼差別。大家現在同時學兩套,既學中,又學西,從形式上大家想想有什麼區別呢?沒有什麼區別。在中醫傳承問題上的科學主義的制約。所以,所謂的現代中醫教育,實際上是模仿了現代醫學的一種教育。那麼,現代教育有些什麼特色呢?教育這個問題是與學科相關的,學科的性質決定了教育應該採用一種什麼樣的模式。前面第一部分,楊振寧教授曾談到現代科學有別於傳統文化的一個很特殊的方面,就是它的數理邏輯體系,它的推演體系。這個邏輯體系是很嚴密的,而且公理性很強,透明度很大,所以,在教育的時候就有很容易趨於接受的一面。另外一個有區別的方面,就是現代科學是一門中介性科學,這一點我們前面已經多次談到,它是現代科學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中介具有儲存的功用,具有複製的功用。人類的思維,人類的智慧都可以聚集在這樣一些中介體上,如電腦這樣一個中介體。然後再由中介來認識事物,改造事物,服務人類。所以,我們把現代科學叫做中介科學。有了這個中介,就有了複製的可能。我們的電腦從"板塊"設計出來以後,就可以批量生產。這就是複製的過程,而不再需要我們一台一台地重新設計,重新製造。所以,它的複製性很強,複製性就決定了它的規模性。現代教育之所以有這樣大的規模,就是與現代科學這個特性相應的。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現代科學的分科非常精細,這也決定了現代教育的分科性極強的特性。 


  近現代科學的這些特徵,也充分體現在西方文化的各方面,比如繪畫藝術,我們看到西方的一幅油畫,它給我們一種什麼感受呢?它給我們一種實實在在的感覺,比如畫人體,它是裸露的,整個人體充分暴露在你的面前,有時甚至每個毛孔也清晰可見,而反過來看中國畫呢?中國畫不畫人體,展開一幅通常的國畫山水畫,總給人一種煙雨蒙蒙、飄飄渺渺的感覺,就像《老子》說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用行家的話說,西洋畫重寫實,中國畫重寫意。一個一目了然,一個朦朧可見。這就構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別,亦正是這樣一個差別,促使我們去思考,中西文化的教育,中醫西醫的教育應不應該有所區別? 


  從現代中醫的教育,我們看到她的分科愈趨精細,中醫傳承上的問題。有的甚至嘗試將一本《中基》劃分為數個學科,將針灸也分為經絡學、俞穴學、灸刺學。這種學科的分化是否提高了原本這些學科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呢?從規模上講,中醫教育確實步入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時期,培養出了大批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特別是現在許多中醫院校相繼升級為大學,---規模上去了,教育的內涵上去了沒有呢?這些年都有大四的學生在實習前請我作講座,講什麼題目呢?還是講前面的"如何學好中醫",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對中醫還是覺得困惑,還是覺得不清楚,不知道用什麼去對付實習?4年的時間應不算短,過去學醫3年出師,像蒲輔周那樣,15歲隨祖父學習,3年後即獨立開業行醫。我們現在4年了,還困惑,還糊塗,問題出在什麼上面呢?是不是出在教育的路子上?這是我們很自然就想到的原因。前面我們提到學科的性質決定教育的模式,我們是否充分考慮了這個問題。 


2.形而上與形而下 


  以下我們從內涵結構的角度繼續上面的問題,現代文化明確地將世界劃分為兩個,一個是物質世界,一個是精神世界。現代科學研究的範圍主要限於物質世界,對精神世界的東西涉及並不多,所以,唯物主義肯定物質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那麼,這個物質世界又是屬於一個什麼範疇的東西呢?這一點我們可以暫時放下,而先來看一看古人對這個世界的劃分。在古代有這麼一個"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區別,"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注意:這裡的"形而上"不是所謂的形而上學。所以,世界就分一個形而上,一個形而下,一個道,一個器。什麼是器呢?器就是有形質的東西,有結構的東西,所以,叫做形而下。很顯然,現代科學所探討的物質世界,就是這個形而下的器世界。所以,現代科學所探討的範疇就是這個"形而下"的範疇。那麼,什麼是形而上呢?有形之上的東西,那當然就是無形的東西了。這個無形的"形而上"的東西,就稱之為道。道世界的東西是否就是精神世界呢?這個問題還有待三思。但,至少在範疇上有相近的地方。 


  上述的這個區別,關鍵在於"形"。《素問》裡面對這個"形"有很具體的描述,那就是"氣合而有形",或者說"氣聚而成形"。形是怎麼構成的呢?氣聚而成形,氣合而有形。氣聚合以後就可以構成有形質的東西,形而下的東西,器世界的東西。那麼,氣還沒有聚合以前呢?這是一個什麼狀態呢?顯然這就是一個無形的,形而上的狀態。所以,按照上述的這個劃分,現代科學討論的領域,實際上是氣聚合以後的這個領域。比如物理學,她探討物質的結構、物質的組成。因此,就有基本粒子這樣一個概念。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由分子,分子又由原子,原子又由原子核、電子,後面又有質子、中子、介子,介子後面又是什麼呢?是夸克!夸克是現代科學目前所發現的物質最微細的結構,儘管它很微細,但,它仍屬於形而下的這個層面。 


  夸克這個名字起得相當幽默,它反映了科學家們對尋找物質最終結構的一種心態。夸克原本是西方神話中的一種神鳥,這種鳥的叫聲就像"夸克"、"夸克",這個鳥平常不輕易叫,它一叫太陽就要落山,大地就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了。科學家們對現今發現的物質的最細微結構賦予了"夸克"的名字,看起來他們不願再尋找下去了,再尋找下去又有什麼結果呢?太陽落山了,天黑了,什麼也看不見了。在這一點上,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按照這樣一個模式去尋找物質的最終結構,我們什麼時候能夠找到這個結構呢?看來遙遙無期!在這個遙遙無期,難有希望的問題上,古人沒有駐足,他只講"夫有形者生於無形",而不去追究這個最有形的東西,最形而下的東西。所以,《老子》講:"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前面我們談到現代科學的研究領域大概屬於"形而下"的範圍,也就是"有"的範圍。那麼,中醫呢?中醫屬於一個什麼範圍呢?很顯然,她既有形而上的成分,又有形而下的成分。她是道器合一的學問。所以,《老子》也好,《內經》也好,都強調要形神合一,形氣合一,要形與神俱。所以,中醫所探討的,既有夸克以前的東西,又有夸克以後的東西。 


  中醫是不是一門道器合一的學問,這一點有太多太多的證明,就以五藏而言,在五藏的心、肝、脾、肺、腎中,我們不難發現,它有一個很重大的區別,就是肝、腎、脾、肺都有一個月旁結構,而心沒有這個結構。"月"這個部首,《說文》把它歸在"肉"部,"肉"當然是有形質的東西。所以,古人對肝腎脾肺的定位是非常明確的,它屬於形而下這個範疇,屬於一個形器結構。那麼,心呢?心就不同了,它沒有這個"肉"部,也就是說它沒有這個"形器",它是形而上的東西,而非形而下的東西。心的定位不但是對中醫的定位,也是對整個傳統文化的定位。五藏的這個定位,不是一個簡單的定位,不是一個輕鬆的定位,實在的,它是對整個中醫的定位,是對整個傳統文化的定位。這個定位我們也可以從五行的聯繫中去認識,像金、木、水、土這些都是有形有質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往下走的,因為它有一個重量,都受萬有引力的作用,都屬於器的範圍。而火呢?惟獨這個火,我們很難用形質去描述;惟獨這個火,你放開后它是往上走的,難道它沒有重量?難道它不受引力作用?這就是所謂的"形而上",這就是道。 


  現在我們知道了,中醫光講肝、腎、脾、肺行不行呢?不行!還要講心。所以,中醫肯定是一門既講形而下,又講形而上的學問。那麼在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一個輕重的區別呢?這個答案也是很明確的。我們看一看《素問·靈蘭秘典論》就可以知道,《論》中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君主"意味著什麼呢?我想大家應該很清楚的。而《靈蘭秘典論》的另外一段話,也很值得引出來供大家參考:"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從這個五藏的關係,從這個十二官的關係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文化、傳統中醫,雖然的確是道器合一的統一體,雖然,它強調要形氣相依,形神合一,但是,總的側重卻在道的一面,神的一面,氣的一面。所以,她是一門以道御器,以神御形,以形而上御形而下的學問。 


  有關上述這個側重的問題,我們還可以用一個更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就是醫生的等級。《內經》里將醫生劃分為兩個等級,即上工與下工。上工指的是非常高明的醫生;下工呢?當然就是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醫生了。上工、下工怎樣從更內在的因素去加以區別呢?《靈樞》在這方面給出了一個很具體的指標,就是"上工守神,下工守形"。神是什麼?神是無形的東西,屬於道的範疇,屬於形而上的範疇,上工守的就是這個。換句話說,就是能夠守持這樣一個範疇的東西,能夠從這樣一個層面去理解疾病,治療疾病,那就有可能成為上工。反之,如果守持已經成形的東西,從形而下的這樣一個層面去理解疾病,治療疾病,那隻能成為一個下工。所以,《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守神就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的病,在未成形的時候你拿掉它,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嗎!等成形了,甚至等它牢不可破了,你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那就會吃力不討好。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是從未病到已病,從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西醫的說法,就是任何一個器質性的病變都是從非器質性的階段發展而來。在非器質性的階段治療是比較容易的,而一旦進入器質性的階段,治療就困難多了。因此,為醫者不但要善於治病更要善於識病。疾病在未病的階段,在未成形的階段,你能否發現它,截獲它,使它消於無形。像扁鵲望齊侯之色一樣,病還在皮膚就發現了,在皮膚就進行治療,應該不費吹灰之力。而張仲景為侍中大夫王仲宣診病,提前20年作出診斷,並提出相應的治療措施。這就是見微知著的功夫,這就是防微杜漸的功夫。等到晚期癌症了你才發現它,又有多少意義呢? 


  目前現代醫學的診斷技術從總體上來說還是處於診斷已病的水平階段,也就是說這個診斷技術再先進,也只是診斷出那些已成形的病,對於未病,對於尚未成形的病,現代的診斷還無能為力。但是,到了基因診斷,檢查嬰兒,甚至胎兒的基因,就能發現將來的疾病,到了這個階段,就應該是知未病了。所以現代醫學從總體上說,還是向傳統中醫這樣一個方向發展。 


  現在大多數人對中醫的認識,都是從已病的這個層次上去認識,都是從形而下的這個層次去認識。從這個層次上去認識中醫,當然覺得中醫處處不如西醫。我經常打一個比方,比如一個心梗的病人,心梗發生了,你會往哪個醫院送呢?是往中醫院送,還是往西醫院送?我看100個人會有100個人要往西醫院送,也許就是張仲景再世,他也會建議你送醫科大附院,而不送中醫學院附院。憑著這個,搞西醫的人個個挺胸抬頭,搞中醫的人個個垂頭喪氣,以為中醫確實糟糕,自己入錯了行。如果這樣比較,那中醫確實不怎麼樣,要甘拜下風。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我治的這個病人,我治的這個冠心病,根本就不發生心梗,乃至根本就不發生冠心病,我是使它不發生,你是發生了以後去救治,這兩個如何比較呢?對社會,對國家,對家庭,對患者個人,哪一個更有利益?我想100個人里,也會有100個人是贊成我的。如果我們從這樣一個角度去比較,也許我們就會有信心。現在人們對中醫的認識是從"渴而穿井,鬥而鑄錐"角度,這能夠反映中醫的真實嗎?中醫講究治未病,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的開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我們這門醫學的出發點,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鬥而鑄錐的,可現在許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醫較勁,搞什麼中醫急救醫學,這就叫做不自量力,這就叫做以己之短擊人之反映中醫的長。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你怎麼可能和現代的速度相比呢? 


  所以,上面這個問題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中醫是這樣的一門醫學,它整個地是偏向於形而上的一面,是以形而上統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統治已病。而我們現在卻在完完全全地用形而下的眼光去看待它,把它當作一門完完全全的形而下的學問,治已病的學問。我們提倡科研,提倡現代化,提倡現代中醫教育,完全就是用現代科學這個"形而下"的篩孔去對中醫進行過濾,濾過去的是"精華",是可以繼承的東西,濾不過去的東西,就是"糟粕",就要揚棄掉。大家想一想,這個通不過篩孔的部分是中醫的哪一部分呢?必定是形而上的這部分。對上述問題我們思考清楚了,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我們所採用的現代教育方式,我們所採用的現代中醫教育路子,只是一條培養造就下工的路子! 


  大家也許不會同意我的看法,認為這太偏激。但是,我們需要解釋,為什麼用這個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對中醫沒有多少信心?為什麼臨床醫生碰到一點困難不在中醫里想辦法,而急著上西藥?中醫里有許許多多的辦法,不是開兩劑葯就了事。除了時代造成的客觀因素外,我們怎麼去解釋當前中醫的這個現狀?我想原因不外兩個,一個就是教育上、傳承上出了問題;一個就是中醫自身的問題。可是,只要我們回顧歷史,看一看這些有成就的醫家,我們就會發現,問題並不出在中醫身上。 


3.師徒相授 


  既然傳統中醫是這樣一種學問,它的確有許多有別於現代科學的地方。如果我們照搬現代科學這樣一個教育模式,那勢必就會在這個過程中丟失掉許多東西。而丟失掉的有可能恰恰是傳統中醫所注重的東西。這就使我們要思考,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最適合於中醫? 


  (1)訪雨路老師 


  中醫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學問的傳承上有著豐富的經驗,有些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這個經驗就是師徒相授。我想這樣一種模式比較有利於中醫這樣一門特殊學問的傳承。 


  這裡我先講個故事,1998年上半年我到北京開會,到京以後,就向朋友打聽,有沒有中醫方面的"高手"?當然,我打聽"高手"並不是要跟他"過招",而是想找個地方討教。因為自己感覺自己中醫的火候還太欠缺,而我的恩師又在1991年去世了,所以,每到一個地方都很迫切地想找一位高人指點。這個心情有些像金庸武俠小說中描述的那樣。朋友給我介紹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雨路老師,雨老是搞溫病的,他是某位著名老中醫的開門大弟子。某老是我國老中醫里非常了不起的一位,他的父親、祖父、曾祖三代皆為朝廷御醫,所以,家學淵源很深。雨路老師是個悟性很高的人,而且勤於表達,隨師三年,深得某老家學三昧。但,由於其他各方面的因素,以後的師生關係處得並不融洽,甚至到了見面都不打招呼的地步。我在拜訪雨路老師的時候,他給我談到許多學問上的見解,我也請教了不少問題。在臨送我出門的時候,雨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劉老師,中醫這個東西要想真正學好來,只有兩個字,就是要有'師傳'"。 


  這次造訪,給我最深的一個感受就是臨別時雨老師送我的這兩個字。什麼是"師傳"呢?師傳是個傳統的字眼,就是要有師父的傳授。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現在這樣一個教育規模里,在我們這樣一個教育模式里,有沒有"師傳"呢?可以說沒有師傳!這個模式里只存在工具式的老師,卻不存在師父。雨老師與某老的關係有這樣不愉快的經歷,可是他還是要送這句話給我,這就說明了師父對他的影響之深。我想雨老師的這句話對中醫的學習、中醫的傳承,應該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這是我有同感的。 


  (2)師者,人生之大寶 


  下面談談我的從師經歷。現在,我之所以能在這裡向大家談出一些感受來,能夠在中醫這門學問里繼續不斷地鑽研下去。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已是廿個春秋了,在這麼些春秋里,我能孜孜不倦的學下去,從未回過頭、歇過氣,不管什麼浪潮,經濟浪潮,做官的浪潮,還是西醫浪潮,始終都沒有打動過我。為什麼呢?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的師父。 


  我是1983年畢業后,於1984年元月8日拜於我師父門下的。師父名叫李陽波,現今已經去世十年余。我跟師父整整8年多的時間,前面的兩年半是跟先師同吃一鍋飯、同睡一鋪床,有時甚至是通宵達旦地討論學問。8年的從師生活,使我在中醫這個領域裡開了些竅,也就是師父把我領進門了。常言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的確是古今過來人的行話。門確實是需要師父領進的,沒有領進門,你始終是在門外兜圈子,這一點非常重要。有的人為什麼努力一輩子還是摸不到"火門",有的人為什麼在學問之道上堅持不下來,很可能就是因為缺少這樣一個關鍵的環節。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跟師父的這個過程,感受是很深的。這個世間的人無不是厭苦求樂的,你說光是苦沒有樂,誰都不想干。所以,光是講"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一句話,已然將很多人嚇在學問門外了。實際上,學問一旦做進去了,一旦進了門,並非全都是苦,至少是苦樂參半,甚或樂多苦少。所以,《論語》的開首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而不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古來都說"窮學富商",做學問的必定是窮,做生意才可能富。但,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搞學問呢?就是因為有這個"不亦說乎"。搞學問是精神上的富有,搞生意是物質上的富有。能夠給人真正帶來安樂的,到底是物質還是精神呢?大家可以思考這個問題。但是,上面這個"不亦說乎"並不是輕易就能得到的,我想這個正體現了"師傳"的意義,師父可以指引你找到這個"說"、這個"樂"。傳統的學問為什麼要講究師徒相授?而在傳統文化的其他領域,"師傳"的這個意義就更為突出了。這是我在傳統文化,在中醫領域裡,經歷過的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上面這個感受,值得大家參考。 


  教育也好,傳承也好,它有三方面的意義:一是知識的傳授;一是知識的運用;再一個就是創新。我們說知識,實際上就是指的這一剎那前,已經知道的這些見識,這些常識。因此,知識實際上是已經過去的東西,我們學習這個已經過去的、舊的東西,總是會感到厭煩;所以,人總是有喜新厭舊的一面。但是,這個厭舊的一面是必須克服的,你不學習舊的知識,你怎麼可能利用它去開創新知?因此,搞學問必須做到"喜新而不厭舊"。《論語》中提到做師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溫故而知新","溫故而知新,乃可以為師"。"故"是什麼,"故"就是舊有的東西,就是知識;"新"呢?新就是創造。有創造就有新,有新就有樂。所以,你是不是一個稱職的老師,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東西,你的學問做不做得下去,也要看你有沒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什麼呢?就是學樂!有了學樂,學問之道就會(苟)日新,日日新,你的學問就能深入下去,就能堅持下去。沒有它,學問總是枯燥的,你就會轉而去求物質財富,這就轉學為商,下海了……學樂從哪裡來呢?從師處來!為師者能夠"溫故知新",必能使你也因故知新,這也是一種克隆。學問傳承應該是更值得研究的克隆。 


  (3)在瀘沽湖的意外收穫 


  我的先師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曾使一些非常詆毀中醫的西醫人反過來信奉中醫。他靠的什麼呢?就靠的臨床的功夫。但,在我從師以後,先師的工作重心已經轉移,他試圖完成愛因斯坦在現代科學領域未完成的任務,企圖在傳統文化這個領域建立一個"統一場論",因此,工作的重心從臨床轉到了理論的建立。所以,我從師以後更多得到的是理論上的熏陶,而臨床上則感到比較欠缺。先師去世后,我在理論上仍努力不斷在深入,而臨床上,總覺得思路打不開,心裡沒有底,效果不穩定。有些時候聽人說,劉力紅真神,那麼頑固的病,到他手裡,幾劑葯就好啦,有些時候卻聽人議論,劉的理論還可以,臨床卻不怎麼樣。對這些情況我內心很清楚,特別對有些遠道而來的病人,人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可我又未能解決問題時,心裡特別感到困惑和難過。心裡明白,我又到了一個坎上了,也許還要有師父的提攜才能邁過去。前面我提到,為什麼每到一處就急著打聽有沒有"高手"呢?其實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 


  1999年8月,我應美國波特蘭國立自然療法學院中醫系主任付海吶教授之邀,前往雲川交界之瀘沽湖為該系的部分研究生及本科生作《傷寒論》講座。付海吶是一位漢學家,為復旦大學的文學博士。學成回美國后,哈佛大學曾聘請他去做教授,可是因為一個特殊的因緣,他迷戀上了中醫,於是他放棄了哈佛大學教授的這個職務。大家應該知道,在哈佛這樣一所大學謀到教授這個職位將意味著什麼?可是付博士放棄了這個職位,而轉過來學中醫,教授不做,反而來做學生。這個經歷對我們這些本來就學中醫的人應該有所觸動。我們許多人是被迫學中醫,是在痛苦中學中醫,而不是有幸能學中醫,這個對比太鮮明了。我在瀘沽湖給他們做了十多天的講座,聽講的這幫人有雙博士、有碩士、有本科生,還有幾位根本沒接觸過中醫的詩人、畫家。開始幾天只安排上午講,下午他們自己安排,可三天下來,他們覺得光講上午不過癮,要求下午連續講。十多天講座結束了,每個人都依依不捨,都豎起大拇指稱我是greatman。這些人的稱讚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偉大,也使我感到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上,只要方法恰當,是可以超越語言文化這個障礙的。 

  在這次講座中,付博士的感受也非常深。出於感謝,他將他的學醫經歷告訴了我,並特別介紹了他的師父曾榮修老中醫。曾榮修老中醫不是科班出生,開始是自學中醫,以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為特殊的機緣得以親近成都名醫田八味。大家聽到田八味這個名字一定會感到很刺激,真像有些像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不過,田老師的確是一位醫林高手,田老師臨證善經方,用藥不過八味,故此得名。田老之臨證尤精脈診,因為應診者極多,日看三四百,故常無暇問病,而多以脈斷之。有是脈則定是證,而用是方,臨床療效極佳。曾老從師田八味后,也漸漸體悟到脈法的重要,加之自己的實踐琢磨,對《傷寒論》中許多方證的脈象也有了很獨到的體會,臨證往往也是有是脈用是方,療效亦多高出同道。付博士的這番介紹令我興奮不已,我搞傷寒雖然多年,在理論上已有一定的感受,但在經方的臨床運用上,總覺還不自如。搞傷寒,卻不能用傷寒方,那叫什麼搞傷寒?我感到曾老的這些正是我當時最最需要的,於是我請求付博士,一定要將我引見給他的師父。就這樣我們從瀘沽湖回到成都之後,付博士就帶我去見了他的老師。見面后我表達了這個拜師的請求,曾老是個直爽的人,也覺得與我投緣,加上有付海吶的引薦,便欣然接受了我的請求。2000年11月,我把曾老接到廣西,跟他抄了一個禮拜方。這一個禮拜的學習對我的幫助太大了,前面所講的那個坎,被曾老這一帶,就輕輕地邁過來了。使我再一次切身感受到要學好中醫,師父的這個意義太重要了。雨路老師送我的那兩個字,真正是他的肺腑之言。 

  經過上面這個從師過程,現在應用起經方來雖不能說得心應手,但比以往要自如多了,治病的把握亦與以往不同,從臨床的療效上看,也在穩步上升。前些天為一位同行看病,病的是左顴部位紅腫癢痛,已經用過西藥抗菌治療,但效果欠佳。這麼一個病擺在大家面前,你會怎麼思考呢?又是紅,又是腫,又是癢,一定是要清熱,要解毒,要祛風,要止癢吧,過去我可能會是這樣一個思路。當時我為這位病人號脈,脈浮取可見,但有澀象,不流利,這是一個什麼病呢?這還是一個太陽病,是由於表病汗出不徹,陽氣怫鬱所致。《傷寒論》48條就專門討論到這個問題,治療的原則是"更發汗則愈",於是我開了一個麻黃桂枝各半湯的原方,一劑葯后紅腫痛癢消大半,兩劑葯后平復如初。麻黃湯桂枝湯本來是治療感冒的方,你為什麼用來治療我的左顴紅腫呢?這位同道感到驚惑不已。的確,要是在過去,我頂多想到左顴屬肝,紅腫屬熱,應該用瀉肝的方法。我可能會用龍膽瀉肝湯,而不會想到用這個麻黃桂枝各半湯。我想我今天有這樣一個進步,這樣一個思路,與受曾老的指點是分不開的。這一擺又把師傳的重要性擺出來了。為什麼呢?這確實是由它這樣一門學問的性質所決定的。這樣一門特有的學問確實沒有現代科學那樣的通透性,特別是在技術的應用上,它不是通過中介來實現的,而必須靠我們這個主體自身去用功。所以,這樣一門學問的教育過程,有些時候確確實實需要言傳身教。大家想一想,這樣一種言傳身教,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本質上一對一的師父行不行呢? 

  中醫既是形而上與形而下二合一的學問,它的教育,它的傳承就應該圍繞這兩方面來進行。前面我們已經談到過,我們現今所採用的這套教育模式只能適應形而下的部分,那麼,形而上的部分呢?這就要依靠真正意義上的師傳,就要依靠師徒授受這樣一種古代的模式。所以,中醫的教育應該包括這兩種形式。本來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恢復應是一個可喜的苗頭,導師就有點像是師父。但是,現在看來不行了,這個制度已經流於一種形式。隨著眾多名老的謝世,中醫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師"還會有嗎?加之具有師傳經驗的導師相繼退位,而代之以完全科班出身的。這批人少有師傳的法脈,他們很難體會師傳,亦不知道何以授徒。現在的研究生,不管是碩士這個層次,還是博士這個層次,管導師叫什麼呢?叫老闆!為什麼叫老闆呢?這應該不是偶然,應該事出有因。老闆與師父怎麼樣都想不到一塊來。

三、尋找有效的方法---依靠經典 

  思想的問題解決了,信心就很自然地會生起來,加上有了師傳的條件,那麼,剩下來的,我覺得就是如何去尋找更有效的方法。我有一個認識,中醫這門學問,要想真正搞上去,要想真正抓住她的價值,除了純粹醫學的技術成分外,還應關切和體悟她的科學層面,哲學層面,以及藝術層面。而要真正地做好這一點,不借重經典是不行的。 

  我們提出要依靠經典來學好中醫,這個方法好像不合時宜,因為現在大多數中醫院校已將經典改為選修。從必修淪為選修,經典的這個地位大大地下降了。它給人們的信息就是對於中醫的學習來說,經典已經不是必須的了。為什麼會發生經典的這個變動呢?首先一個理由就是中醫已經發展了二千年,時代在進步,一切都在進步,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死抱住這些經典呢?其次,後世的這些東西,像現在的《中基》、《方劑》、《診斷》及臨床各科不都是從經典里總結出來並賦予了現代的意義,有這些就足夠了,為什麼我們還要抱著經典不放?再次就是我們有關部門的調查統計。這個調查統計顯示出很多人都認為經典的學習沒有太多的意義,學也可,不學也沒有太大的損失。基於這樣一些原因,經典的命運便有了上面這樣一個改變。而我的體會則與上述這個認識截然相反,經典的東西不但不能削弱,而且還應該進一步加強,為什麼呢?下面就來講述這個依靠經典的理由。 

1.歷史的經驗 

  經典對於中醫的學習和把握究竟重不重要?究竟應不應該必修?這一點如果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它,就會很清楚。翻開歷史,我們看一看從張仲景開始直到清代,在這長長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凡是在中醫這個領域有所成就的醫家,我們研究一下他的經歷,就會發現,大多數醫家都是從經典中走出來的,大多數醫家都是依靠經典而獲得了公認的成就。中醫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現象,不得不使我們去思考,經典為什麼會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儘管東漢以後,中醫的著述汗牛充棟,儘管這浩如煙海的著述無一不自稱是來自於經典,但是,從一定意義上說,它們無法替代經典,無法超越經典,甚至有時會成為我們認識經典內涵的障礙。所以,到了清代,陳修園和徐大椿這兩位大醫家,竟然呼籲要燒掉後世的這些書。當然,陳、徐的這個觀點過於偏激,但卻不妨礙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中醫經典的意義。 

  從上面這個歷史事實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古醫家出經典。古人的經歷如是,那麼,近人、今人呢?只要我們翻閱周鳳梧等編著的《名老中醫之路》就會有相同的感受。就以大家最熟悉的蒲輔周老中醫為例,蒲老初出茅廬時,求診病人頗多,然有效者,亦有不效者。為此,蒲老毅然停診,閉門讀書三年。蒲老的三年閉關。將中醫的經典熟讀、精思、反覆揣摩。三年後,復出江湖,遂能於臨證得心應手。以致成為新中國成立后首屈一指的大醫家。對這段特殊的經歷,蒲老深有感慨地說:"當時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認為我閉戶停診是'高其身價',實際是不懂得經典的價值。"無獨有偶,著名中醫學家秦伯未先生亦強調,要做好一個中醫臨床醫生,每年應拿出三個月的時間來溫習經典。蒲老、秦老的經驗與誡訓,值得我們重視。 

  已故名老中醫林沛湘教授是我非常景仰的一位老師,林老不但理論上有心得,而且臨床的療效卓著。臨床上除內科疾病外,還善治婦科、兒科,甚至五官科的疾病。但,林老從未讀過內、外、婦、兒、五官這些臨床各科的書籍,他就憑一本《內經》治病。在一次講座中,林老深有感慨地說:"《內經》的東西,只要有一句話你悟透了,那你一輩子都吃不完。"經典對於醫者的切身受用。林老的這個意思很清楚,《內經》的東西,一個問題,一句話你搞明白了,你一輩子都受用無窮。這是經驗之談、這是肺腑之言啊!大家想一想,這是不是經典獨具的魅力呢?一句話悟清了,都吃一輩子,那麼,兩句話,三句話,甚至整部《內經》你都搞清了,那會受用多少輩子呢?從林老的這個切身感受,我們看到經典的這個后延性實在太大太大,它確實是一個早熟的文化,它確實是歷久彌新的東西。 

2.掃清認識經典的障礙 

  要說服大家把這個逐漸被放棄的東西,把這個已經改為選修的東西,重新重視起來,是不容易的。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用現代科學的思路來思考問題,總認為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我們怎麼會認可經典能夠超越時空,超越時代,超越後世呢?這簡直是難以置信的,但,又是在傳統的許多領域中存在的事實。 

  我們要消除上述這個認識過程的障礙,仍然還得從理論的構建談起。前面我們討論過,中醫經典不是光憑一個理性思考構建的,還有一個內證過程,是兩者完美結合的產物。正是這樣一個完美的結合,構成了梁漱溟先生所稱之為的---人類未來文化的早熟品。而且這個未來,這個早熟的跨度異常之大,以至於我們現在還無法完全地理解這個理論,比如說形而上的這個領域,現代科學的涉及就相當少,很多東西我們無法說明,於是都歸之為迷信和偽科學。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只是它已經超出了形而下這個器世界的層面,它的認識半徑不完全局限在形而下這個器世界。所以,你完全地用器世界的眼光來看待它,就難以完全地發現它。而造成這樣一個差異的原因,就在於它的這個實驗不是常規的外證實驗,它是內證實驗。 

  前面我向大家表述過,內證實驗的問題不好談,但是,要真心探討中醫,這個問題不得不談。這裡是對內證實驗的進一步申說。這個實驗不是靠買多少設備、多少先進儀器構建起來的,不是一個有形的實驗室擺在那兒,讓你看得見摸得著。它完全是通過艱辛訓練而構建起來的,是超越有形的東西。這就關係到一個潛能的問題。前些天翻閱《發現母親》這部書,作者叫王東華,這部書收集的資料很豐富。其中一個章節專門談到人的潛能問題,書中以植物為例,相同的種子,由於培養的條件不同,培養的過程不同,得出來的結果會相差很多。比如一棵西紅柿,我們在農村呆過的人應該有經驗,一棵西紅柿能結出多少個果呢?在沒看到這則資料以前,根據我以往的農村經驗,我在想,一棵西紅柿苗頂多可以結幾十、上百個,如果再培育得好一些,充其量不過幾百個吧,可一看到經過日本育種專家所培育的一棵西紅柿,竟然長出一萬三千多個果,不禁為之咂舌。當時這棵經特殊培養的西紅柿在日本展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創造了一項新的吉尼斯紀錄。大家可以思考這個現象,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潛力!同樣一粒種子,由於栽培的方法不同,結果有這樣大的差別。從植物種子所包含的巨大潛力,我們可以聯想到,人的潛力有多大?大腦的潛力有多大?這個大是難以計量的。 

  所以,從理性上我們完全可以推斷這個內證實驗的存在,經過特殊的"培育"過程,這個內證的條件是完全可以獲得的。有了這個條件,就可以自在地進行建立經典所需的各種內證實驗。內證實驗加上理性思考,這個經典就建立起來了。但是,經典的理論形成以後,後世的人往往就只學習這個理論,而不去親身感受這個內證實驗過程,久而久之,由於沒有有意識地培養這個內證能力,內證的條件逐步喪失,人們甚至不相信有內證實驗的存在。但,在早期,像張仲景的那個時代是不會懷疑這樣一個內證實驗的。所以,張仲景在《傷寒論》的序言中以"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來結尾。張仲景這裡的方術,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指的內證,這一點是有史可查的。我們可以查閱《漢書》、《後漢書》的方術列傳,就可以知道,方術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談內證的術。 

  時代越往後走,人們對這個內證術,這個內證實驗過程就越來越模糊,宋明為什麼會有理學產生呢?很顯然,到了這個時候,對內證的認識已經很不清楚了,所以,只能在理上,在思辨上繞圈子。理學的產生究竟是不是由於內證的失傳,這可以從宋明人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來作出判斷。"格物致知"在這裡不準備作申說,但有幾個基本的原則應該弄清楚。首先"知"不是通過學習或深入分析而得到的一般性知識。這個知是覺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講的心明的狀態。知是覺的意思。就是要靠這個心明,這個覺,才能進入內證的狀態,才能進行內證實驗。那麼,這個心明怎麼來?通過格物來,格物不是像宋明人說的窮究物理,格物是要遠離物慾(顏習齋嘗釋格物之"格"同"手格猛獸"之"格"意),這是一種精神境界,只有獲得了這個境界,才有可能進入內證的狀態。"格物"是遠離物慾;"致知"就是致智。這個境界儒、釋、道都有。孔子說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其實就是講的這個境界。《大學》里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家想一想,這個止,這個定,這個靜,這個安,如果不"格物"行不行?你不"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成天的物慾橫流,想著這個股票要漲了,那個股票要跌了,你能夠止、定、靜、安嗎?不能的話,怎麼能得?怎麼致知?在道家那裡,老子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損什麼呢?實際上就是損物、就是格物。而格物在佛教里,則顯然指的是遠離一切世間八法。所以,格物在儒、釋、道里都有所指,所指的層次雖然有差異,但大體的意義上是相近的,這個與宋明的認識顯然是兩碼事。要獲得內證的能力,格物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這個條件不具備,或者弄錯了,內證就無從談起。 

  宋明人將格物作細微地分析講,作窮究講,僅此一途,已見他們不明內證,已見他們沒有實驗了。 

  所以,到現在我們就容易看清楚,為什麼中醫的有些問題我們不容易弄明白?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正視經典的價值?對中醫的很多東西總是抱有懷疑,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少了內證這隻眼睛。這實際上是造成我們認識障礙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我們要想對中醫,特別是對中醫的經典,獲得一個比較公正的認識,首先得從思想上掃清這個障礙。 

3.三種文化 

  前面我們強調了理論認識的重要性,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問題呢?因為現在與過去不同,過去許多名醫走上學醫的道路,並不先需要一個理性過程,他們是直接從感性開始的。感性這個東西很奇怪,力量很大,一旦感性的動力確定了,其他問題都好解決。古人大都是從這上面走上學醫道路的。像張仲景一樣,他是"感往昔之淪喪,傷夭橫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而《針灸甲乙經》的作者皇甫謐以及其他醫家都有類似的情況,都是從這樣一種感性中獲得動力,從而發奮學醫的。 

  但是,現在大家來分析一下自己,看看我們有沒有這個動力?我看大家並沒有這個動力,即便有,也是模糊的。大家看看自己是怎麼到中醫學院來的。高考分數達不到清華、北大,達不到重點線,甚至入不了一般高校,於是就上了中醫學院。考分不爭氣,無可奈何,這就上了中醫學院。有沒有能上清華、北大的分數而來報中醫學院的呢?我看沒有!大家就是以這樣一種心態來學中醫的,一種良性的感性動力根本就沒有,這個中醫怎麼能學好?現代科學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中醫也需要高素質的人才。 

  我師父曾經多次跟我談到,中醫不是一般人所能學的東西,必須具有北大、清華這樣的素質才有可能學好中醫。而宋代的林億、高保衡亦持如是觀點。他們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中言:"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傳之以至下至淺之人,其不廢絕,為已幸矣。"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高素質的人對中醫不屑一顧,低素質的人,壓根兒又學不好中醫,所以,其不廢絕,為已幸矣!這種情況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中醫怎麼繼承?怎麼發揚光大? 

  高素質的人為什麼瞧不起中醫?這與環境的關係很大。現在大家身邊所感受的都是現代文化的氣息,都習慣了用一種文化視角去看待問題,去思考問題,所以,從感性的層面講,很難產生對傳統、對中醫有利的動力。正因為如此,我們強調理性,要從理性的層面來分析,通過這個分析,幫助我們尋找傳統的感覺,建立感性的動力。 

  文化實際上是多元的,不局限在一種模式里,只是現在大家業已習慣了這麼一種模式,就用這麼一種模式的東西去看待一切,其實,這是局限的、片面的。大家現在已經習慣了的這種文化實際上就是現代科學文化,或簡稱科學文化。這種文化有它鮮明的特點,就是它的時代性很強,時代進步,它也進步,真可以用日新月異這句話來形容。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自己身邊的一切是不是這樣?看看前十年跟這十年有什麼差別?差別太大了。正因為我們很鮮明地感受到了這一切巨大的變化,所以,我們會很自然地認為一切文化都是如此,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時代進步了,一切文化都在進步,新的文化總比舊的文化強,古老的東西落後於今天的文化,這是必然的。有了這個認識他們怎麼會瞧得上中醫?怎麼會重視經典? 

  我們說文化的多元性,就是說文化不僅僅局限在上述這樣一個模式里。當然現代科學文化在迄今為止的這樣一個階段里,都讓我們感受到它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的。是不是其他任何文化都有這個特性呢?比如藝術文化,是不是時代進步了,藝術這門文化也一定進步了呢?我們不用專門從事藝術研究,只要粗略地回顧一下中外的藝術歷史,就可以確定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以詩詞為例,比如說唐詩,以唐詩這樣一種格律體裁的詩,在唐朝這幾百年裡已佔盡風光,是不是到了宋代,這樣一種詩又有進步了,又有發展了?當然不是這樣。古人知道,詩寫到唐的份上,詩機已然讓他們佔盡,要想再超過唐詩,幾乎不可能了。於是宋人學聰明了,他們不再在唐詩里繞圈子,而轉往另一個方向,宋詞也就這樣形成了氣候。同樣,元曲也是類似的情況。這是詩詞方面。那麼,音樂呢?繪畫呢?情況也差不多。在維也納,每年元旦都要舉行新年音樂會,音樂會演奏的都是什麼曲目呢?幾乎都是大小施特勞斯的作品。演奏這些曲目並不僅僅為了紀念,作品的水平擺在那兒。像貝多芬、柴可夫斯基,這樣的頂級音樂家所代表的音樂水平,是不是過若干年、幾十年、幾百年就一定有發展,就一定會有超過這個水平的音樂出現呢?至少搞音樂的人都很清楚,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這樣的階段。音樂也好,繪畫也好,詩歌也好,在這些領域的文化,確實不像科學文化,存在線性發展的規律,它們往往是非線性的。一個高峰出現后,若干年、幾百年,或許會出現另一個高峰,但,這個峰的峰值並不一定能超過前一個。一個是線性,一個是非線性。一個是直線向前發展,一個是曲線徘徊。很顯然,這個文化的層面和模式都很不相同。 

  除了上面兩個層面的文化以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文化,就是古代形成的一些文化,比如佛教文化。佛教文化誕生於公元前四百餘年,由印度的悉達多太子釋迦牟尼所創立。與其他文化,特別是與科學文化截然相反,釋迦佛沒有預言他所創立的這門學科會不斷發展壯大,相反的,他以一種反常規的模式預言了他的學科的三個不同階段,那就是正法時期,象法時期,末法時期。此處我們暫且不去從專業的角度分析,為什麼這樣一門特殊的學問會走這樣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子?這個原因我們暫且不去討論。我們只要清楚這個現象是確鑿的就行了。另外,像道家的文化,儒家的文化,實際上,它也跟佛教的這個模式差不多,它也是創立以後就處於實質性的鼎盛階段,然後逐漸走向衰落,乃至於到現在名存實亡。 

  所以,文化是多元的,並不僅僅局限在一個模式裡面。若都是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那也不一定符合事實。在上述這些文化層面里,中醫究竟屬於哪一個層面的東西,或者三個層面兼而有之,這一點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去思考。我的意見,中醫至少不是局限在科學文化這一個層面的東西。所以,光從這一個層面去看待它,研究它,就難免會出問題。對於中醫,有些時候需要向前看,有些時候需要向後看。我常說,中醫究竟屬於什麼樣的文化,我們觀察自身也許就會有答案。你可以觀察,在你那裡,中醫究竟是一個么情況?是發展了,還是倒退了?你是高等學府的畢業生,甚至還是研究生、博士生,如果你的中醫很棒,理論和實踐都沒有問題,對經典的理解無有障礙,那也許中醫在你那裡是發展的,是一種線性的模式。如果情況反過來,你的中醫不怎麼樣,理論不怎麼樣,臨床也解決不了問題,特別對於經典一竅不通,那中醫在你那裡就成問題,就倒退了,就是另外一種模式。所以,在這裡要特彆強調自知之明。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對於經典的認識,對於經典的評價,那是要講受用的,對經典沒有覺受,那說出來的必定是空話。所以,我奉勸那些欲對經典發表意見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後言。否則你的底線在哪兒,人家一望便知。對於這個問題的認識,孔子在《繫辭》中的話說得很好:"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經典的東西確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然,還有一句話,在這裡不好說出來,不過,大家可以仔細去琢磨。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愚者見之謂之愚……現在經典改選修了,為什麼改選修呢?當然是它的重要性、必要性下降了,當然是在某些人眼裡,經典的"仁"、"智"成分不夠了。另外一個支持經典改選修的依據就是搞民意調查統計,弄幾百份,甚至上千份問卷,要大家在上面打"√"或者打"×",結果許多人的確在經典的一欄里打了"×",這個結果經過統計處理好像有意義,因為多數的人認為經典的意義不大,可以改為選修。但是,如果按照孔子的標準,這樣的調查有可能沒有絲毫意義。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門見仁見智的學問,你是仁者你方能見仁,你是智者,你方能見智,如果你什麼都不是,你怎麼見得到經中的"仁"、"智"?那你當然會說經典沒啥意義,甚至選修都可以不要。前面我們不是說學習經典要有覺受嗎?覺受沒有生起你絕不會說經典的好話。所以,這個對象問題很重要,不是你隨便拿一個人來問話,都可以反映真實。 

  舉個例子,像中國古代的四大文學名著,"三國"、"西遊"、"水滸"、"紅樓",前三部我都讀過不只一次,可是"紅樓"呢?我很想讀它,也看過不少名人的讚許,特別毛澤東就非常推崇這部名著。可是我每次讀它,讀到幾回,最多十幾回就讀不下去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所以,至今我連這部名著也沒能通讀一遍,只知道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設想如果紅學的東西問到我,那會是什麼結果呢?我前面曾經跟大家介紹過我們學院的已故名老中醫林沛湘教授,在林老那裡,現代的內、外、婦、兒這些書可以不讀,但是《內經》卻不可以不讀。林老不讀內、外、婦、兒,他就憑一部《內經》。可是內、外、婦、兒的病,他都治得很漂亮。如果問卷問到林老那裡,大家可以想一想他會是怎麼回答。 

  所以,像經典這樣一些見仁見智的學問,我們在徵詢它的意義時,一定要注意對象,不是你認為經典沒什麼就沒什麼,你認為經典沒什麼,恰恰證明了你在經典中沒有得到什麼。人家下海發了財,成了百萬富翁,偏偏你下海不但沒賺到錢,反而虧本,那你當然說下海不好。經典的意義實際上也是這麼回事。

4.學習經典的意義 

  (1)不是守舊 

  上面我們從文化層面的角度來談經典,目的就是想說明,經典的年代雖然久遠,但,它不一定就過時了,就落後了。所以,大家不要輕易地否定它,遺棄它。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現在強調二千年前的經典,大家還是會擔心,這是否在守舊?因此,對於新、舊這樣一個概念,大家還是應該從多層面去看待。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的序言中談到:"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張仲景在這段文字所顯示的資料,提醒我們注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正值經典產生,或愈是接近經典的年代,名醫、大師愈多?而為什麼一旦遠離這個時代,名醫、大師就"未之聞也"?這個現象值得我們去思考。所以,我們現在強調經典的重要,並不是為了其他什麼,而是明知我們在時間上離經典愈來愈遠了,但是,能否通過有效的學習,使我們在實質上接近它呢?接近它,其實就接近了這些大師,我們通過學習經典,最後把我們自己造就成了雷公、少俞、少師,這有什麼不好呢?我想這是我們學習經典的最根本的意義。 

  張仲景在序言的下一段文字中接著談到:"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到,仲景在1700年前已經清楚地說明了什麼是守舊,什麼是創新。當時的醫生中,各人只抱守家傳的一點經驗,這就叫守舊;而反過來呢?能夠"思求經旨,演其所知",這就是創新。所以,我們學習經典,學習《內經》、《傷寒》這些著作,完全是為了"演其所知"。演是什麼意思呢?演就是推演、擴大、發展、延續的意思。能夠把我們那點局限的知識發展、拓寬開來,能夠發揚光大它,這個東西就是經旨。只有真正地把握傳統,才能真正把握現代。現在我們老說中醫要創新才有出路,但,你憑什麼去創新呢?所以,搞經典完全不是守舊,而是為了創新。這一點你學進去了,你就會有體會,這個過程究竟是不是創新,你會有感覺,臨床實踐上也會有印證,光是口說還不行。 

  我經常談到,做學問要學會"喜新而不厭舊",這也是孔子的一個思想。孔子所說的,做學問的一個關鍵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大家好好琢磨這句話以後再來做學問,不管你做什麼學問,西醫也好,中醫也好,我看就會有著落。 

  學,學什麼呢?學就是學習過去的、現在以前的東西,實際上就是舊有的東西,只是這箇舊的程度有不同而已。光學現有的東西行不行呢?這種為了學習而學習,孔子認為那是罔然。所以,光是學了很多東西,知識積累了很多,哪怕你成了一部活字典,那還是不行。有知識,不一定有學問。古人的這個認識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孔子說學了還要思,思是什麼呢?思就是一個組合的過程,通過這個組合,各種材料,各個部件逐漸碰撞、接觸,融合成新的東西。因此,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創新的過程。"喜新"這是每個人的習性,但,新不能憑空來,新是從舊中來,所以,"思而不學則殆"。沒有材料,我們怎麼搞建築?學習經典亦是如此,要想有收穫,就得這樣去做。不這樣做,光學不思,你哪會有收穫,當然是白打工,罔罔然!現在聽許多人說《內經》、《傷寒》沒什麼,不是丟在一邊,就是束之高閣,心裡面很是難過。這樣寶貴的東西,他們卻說沒什麼,怎麼不叫人痛心。所以,學經典必須要即思即學,即學即思。 

  (2)萬變不離其經 

  我們說經典的意義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這是有實義的。這裡我想給大家講兩個我經歷的故事。 

  1998年上半年,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結識了南寧附近賓陽縣上的一位老中醫,老中醫名叫廖炳真,我喜歡稱呼他廖老。廖老從醫幾十年,在某些病的治療上有獨到的經驗,但更使我感到佩服的是廖老的醫德與人格,所以,我很喜歡去拜訪廖老。而廖老亦視我為忘年交,有什麼心得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一次,廖老給我講蛇傷的治療,在舊社會,有些江湖郎中治療蛇傷往往都會留一手,這一手的方法很巧妙,讓你根本沒有辦法察覺。郎中給你治蛇傷,很快就把蛇毒治住了,讓你沒有生命危險,很多癥狀也消除了,可就是有一點,傷口老不好,隔上一段時間傷口又腐爛,你又得到郎中那兒買些葯,管上兩三個月,就這樣拖上一年半載,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江湖上,這叫郎中釣病人,病人養郎中的招數。但是,這個竅門被廖老從父輩那裡探知了。竅門就在忌鹽,如果讓病人忌鹽幾天,再吃上幾劑解毒、生肌的葯,傷口很快就長好,而且不再腐爛。就這麼一點奧妙,可要是你不知道,你會被折騰得夠嗆。 

  聽過廖老的這席話后,我就在琢磨,這不就是《內經》的東西嗎?《素問·金匱真言論》上說:"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溪,其味咸,其類水,其畜豕。其谷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腎家的臭是腐,所以,凡屬腐爛一類性質的病變都與腎相關。腎病需要忌鹽,"多食鹽則傷腎",這既是《內經》的教證,也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識,蛇傷引起的傷口腐爛,忌鹽幾天,再吃幾劑普通的中藥,傷口便從此癒合,這是一個多麼神秘而又極其簡單的事實。經典的東西就是這樣,沒有揭開時,它非常神秘,揭開了,又這麼簡單,這就是至道不繁!這些東西,百姓日用而不知。像這些江湖郎中,他絕不知道,他留的這一手,原來是《內經》的東西。這就是君子之道。 

  還有一件事,就是廖老治骨癌的經驗,骨癌在所有的癌症里,疼痛是最劇烈的。而且這個疼痛往往很難止住,就是用上麻醉劑,效果也不見得理想。而廖老對這個疼痛有個撒手鐧,雖然骨癌最後不一定都能治好,但是,這個疼痛卻能很快地消除,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廖老用的是什麼葯呢?就是在一些草藥裡面加上一味特殊的東西,然後煎湯外洗患處,洗幾次以後疼痛就能逐漸消除。這味特殊的東西很靈驗,加上它就很快止痛,不加它完全沒有這個效果。得其用者,腐朽亦能神奇。這樣特殊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棺木的底板上長出的一種東西。過去人死了,用的是土葬,把屍體放在棺材里,再埋在土裡,埋下去以後,這個屍體就逐漸腐爛,腐爛的這些東西就往下滲,滲到棺木的底板上,連同木質一同腐壞,上面這個東西就是感受這個腐氣而生的。大家可以閉目沉思片刻,在所有的腐氣裡面,還有比人的屍體腐臭更厲害的嗎?所以,說到腐字,應該到這裡就打止了。既然這個東西是感受這樣一個腐氣而生的,那麼,按照上述《內經》的教言,它與腎的病變就有一種非常特殊的親緣關係,所以,用在骨癌上有這樣特殊的療效。後來我問廖老,是誰告訴您用這個方法的?廖老也說不出所以然,這個方法既沒有傳承,也沒有理論的依據,廖老只是覺得骨癌是個怪病,而上述這個東西也是個非常的東西,那就以怪治怪吧,可萬沒想到有這樣好的效果。當我將上面的那段經文翻給廖老看時,廖老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又是《內經》的東西。 

  上述這兩個事例,雖然都比較特殊,但,都可以從《內經》裡面找到教證。當然,這個過程是被動的,事情發生了才去找依據,但這個被動的過程讓我們感受到了經典的內涵,經典的潛力。讓我們對經典的每一句話都感到不可小視,如果我們對經典建立了這樣的信心,然後變被動為主動,利用經典去主動思考一些東西,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所以,我堅信,我們從《內經》裡面,必定能夠找到解決艾滋病的方法。 

  另外,我再講一件相關的事情,幾年前有兩本書曾經引起很大的轟動,一本是美國人寫的《學習的革命》,一本是日本醫學家春山茂雄博士寫的《腦內革命》。尤其是後者引發了世界範圍內的腦研究熱潮。《腦內革命》這部書的一個焦點問題就是探討如何提高大腦的效率,喚醒腦細胞的巨大潛能。而這個焦點又集中在如何引發大腦的α波,如何激活內啡呔的分泌。在增加內啡呔的分泌,使大腦處於更多α波狀態這個關鍵環節上,春山茂雄博士總結並提出了許多有效的方法,其中包括運動方面,飲食方法和調節心身方面。在飲食方面,春山茂雄博士的研究顯示,在日本所有的常用食品中,惟獨有一種日本人很鍾愛的食品,在促進內啡呔分泌方面獨佔鰲頭。這種食品,類似於中國的豆豉,就是大豆經過發酵以後製成的,這是日本人每天早餐必備的食品。這種食品為什麼對提高大腦功能有這樣獨特的作用呢?打開經典我們才發現,答案還是在《內經》裡面。 

  上過《中基》大家都很清楚,這個屬於神經系統的腦,與腎的關係最密切,有道是:"腎主骨生髓,髓通於腦。"所以,要想改善和提高腦的功能,從中醫的角度來思考,就要設法從腎入手。這是一個基本的方向和原則。這個方向確定后,那就好辦了。還是上面的《素問·金匱真言論》的那段話,腎的谷為豆,其臭為腐。腎之谷為豆,這個很好理解,大家只要拿一顆豆瞧一瞧,你就明白了,豆的外形與腎怎麼樣?簡直一模一樣,只是縮小了。所以,豆與腎有一種非常的關係,這是不難理解的。另外,經過發酵的豆,使上述這個"親情"關係又密切了許多。為什麼呢?因為發酵,實際上就是一個腐質化的過程。所以,發酵以後的豆,對腎的作用更大了,對腎的作用大,當然對腦的作用就大,這就從經典的角度印證了春山茂雄的研究。 

  上面這段短短的經文我們已經用它來說明了三個事情。當然,還可以繼續地說下去,從這個過程,我們應該可以感受到一些經典的魅力。事情不管你再複雜,不管你再怎麼變化,似乎都沒有逃出經典,這就叫"萬變不離其經"。 

  (3)讀經開智 

  講到經典的意義,我還有一個切身的感受,就是經典與智慧很有關係,它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問題。如果大家以為研習經典僅僅是為了增加一些知識,那經典的意義當然就不大了。 

  知識多了不一定就有智慧,知識多了,也不一定學問就高,這個關係大家應該搞清楚。知識和智慧的區別。而讀經典卻確實能夠提高智慧和學問。所以,我經常說,學問是從讀經開始的。在這一點上很多人都有共識。 

  現代的腦科學研究認為,人的左腦是邏輯腦,主管語言文字、邏輯思維,人類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左腦。而右腦是直覺腦,這右腦大部分時間是在閑置,當然,這與科學講求邏輯是有關聯的。近些年的腦科學研究表明,人們已漸漸地把目光瞄向右腦這塊處女地,如上面提到的春山茂雄的《腦內革命》就較多地闡述了這個問題。實際上,大腦處在較多的α波狀態,就是一種喚醒激活右腦的狀態。 

  對於上述這個左右腦,我喜歡用另外一個概念來描述和定義。左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邏輯腦定義為現代腦;右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直覺腦定義為傳統腦。所以,左右腦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就是現代與傳統的關係。 

  具體地說,現代腦的涵義是什麼呢?所謂現代腦就是這一世的腦,或者稱現世腦,自從你生降到這個世間,與你相關的一切信息就貯存在這個腦里。所以,如果從信息的角度來看這個左腦,它的信息容量有多大呢?就與這一輩子的經歷有關。經歷的時間長短,這個要看每個人的壽命,經歷事情的多少,這個要看每個人的閱歷。但,總起來說,與它相關的信息就只是幾十年,至多百年。這是左腦的大體情況。那麼,傳統腦呢?傳統腦的信息要大得多了,可以說人類歷史上所經歷的一切,都有可能與右腦發生聯繫。所以,右腦所貯存的東西,或者說與右腦發生聯繫的這些信息,這些經驗,就不僅僅是這幾十年,這百年。這個信息關聯的跨度可能是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甚至若干億年。而且這個信息,這個經驗不是個體的,有可能是整個人類文明的整合(這有點像道金斯所謂的"覓母")。如果我們借用一個藏傳佛教的概念,這個右腦,也可以叫做伏藏腦。什麼叫伏藏呢?伏就是埋伏潛藏,藏是寶藏,人類無始以來的文明寶藏都潛伏在這個右腦里。如果從意識的角度,我們也可以說,人類無始以來的意識寶藏都埋伏潛藏在右腦里。我們這樣來對比左右腦,就知道這個差別太大,大到難以形容的程度。只可惜現在大多數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只知道現代腦,而沒能認識傳統腦,進而想方設法去開發它。 

  大家可以思考,認識右腦,進而開發右腦,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是真正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們站在這個基礎上往前走,與我們僅僅依靠個體的,非常局限的這幾十年,這是一個什麼量級的差別?所以,認識、研究左右腦,這個意義太大了,大家不可小視它,也不要當作天方夜譚,這絕不是天方夜譚!我們從《腦內革命》的研究,已經可以看到這方面的可喜苗頭。而更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卡緬斯基在近期得出結論,人的記憶除了我們所知的神經記憶之外,尚有一種遺傳記憶和免疫記憶。其中,遺傳記憶又被稱為"自然界的儲備基金",這與我們前面所稱的"伏藏腦"有極為相似的地方。人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體。 

  學醫的人都大體知道大腦的結構,在左右腦之間有一個溝通和聯結兩側大腦的結構,這個結構叫腦胼體。腦胼體的存在說明左右腦之間的聯繫是必然的,右腦的信息完全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交換到左腦而為其所用。所以,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也是必然的,這裡面有生理結構作基礎。我這一節的題目叫"讀經開智",閱讀經典為什麼能開智慧呢?其實這個意義就體現在上述這個過程。有效地閱讀經典、研究經典,可以幫助我們挖掘伏藏,可以幫助我們打開上述的伏藏腦,從而讓人類文明的共同寶藏源源不斷的流向個體。這個過程如果實現了,大家想想,怎麼會沒有智慧?怎麼會沒有學問呢?大家如果從這個高度去認識經典,經典就有意義了,經典就容易學進去了,這是真正的源遠流長啊!願意開取你的伏藏嗎? 

  當然,現在許多人不但不會對我們上述的觀點表示讚許,而且還會嗤之以鼻。因為他們一提到傳統就喜歡跟現代對立起來,以為傳統的東西都是阻礙現代的,都應該拋棄。其實,這樣的認識是沒有真正地認識好傳統。在門外談傳統,對它望而生畏,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台中師大的王財貴教授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到位:"凡是將傳統看成是包袱的人,不是懦弱者,就是敗家子!"希望大家能以懦弱者和敗家子為戒。傳統怎麼可能是包袱呢?它是資本!通過適當的"投資",它可以發展和壯大我們的事業。

5.認識經典與現代 

  下面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經典,可以分三方面談: 

  (1)保守性問題 

  一提起經典,一提起傳統,大家都免不了會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文化的保守性問題。以為現代文化必然都是開放性的,而經典的、傳統的文化,必然帶有保守性。中國為什麼落後?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近現代科學?甚至中國的科學家為什麼沒有拿到諾貝爾獎?這些似乎都與我們的文化有關,都是我們文化中固有的保守因素造成的。這樣一來,傳統的東西當然就成了障礙。但,事實究竟是不是這麼回事呢?如果我們對傳統的文化持這樣一種見解,那就是太不了解我們的文化了。1998年度,又有一位香港的華裔科學家摘取了諾貝爾化學獎的桂冠,在一次座談會上,楊振寧博士專門就此談到了大陸的科學家為什麼至今仍未有一位問鼎諾貝爾獎。他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受儒家文化保守性的影響。在中國,諾貝爾獎的缺失究竟是不是儒家的責任?在這裡,我想單就儒家文化的保守性問題提出來與楊振寧博士商榷。 

  認為儒家文化有保守性,我想楊教授的這個觀點是很有代表性的。現在要是抽問10個人,起碼會有9個人這樣回答。但是,儒家文化究竟有沒有保守性呢?有保守性,你要拿出證據;沒有保守性,你也要拿出證據。這個證據從哪裡找呢?當然要從孔子那裡找,當然要從正宗的儒教文化里找。 

  《論語》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經典,我們翻開《論語》,哪一點體現了儒家文化的保守性呢?這一點我們似乎看不到。而相反的,我們看到了它的另一面,它的開放性。 

  《論語》的第一篇是"學而",也就是談論學習方面的問題,一門文化它有不有保守性,它是不是固步自封,很重要的就是看這個學習的方面。在"學而"篇里,孔子開篇即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開篇的這段教誨,實際上道出了治學的三大竅訣。 

  第一竅訣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大家不要小看了這個竅訣。它不僅僅是學習了知識,要經常安排複習的問題,大家都經歷過複習,大家回想一下,學習了,複習了,是不是就產生了快樂呢?是不是就有喜悅呢?當然,時習之還不僅是指複習的問題,更多的是指實踐的問題,用的問題。儒家的學問就是重行的學問。大部分經驗告訴我們,學習這個過程是枯燥的,要不然,怎麼會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呢?所以,在學問海里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去。為什麼呢?因為沒有見到"悅"。沒有見到"悅",那學習就是件苦差事,吃力不討好,哪個願意去做?前些年為什麼那麼多人下海經商,原因就在這裡。海裡面有"悅",書裡面沒有"悅"。有幾個人能見到書中的玉女,有幾個人能見到書中的金屋呢?所以,學問能不能真正地活到老學到老,關鍵的就要看他有不有這個"不亦說乎"。這個"不亦說乎"在學問上叫"學樂",要有學樂融融,在佛道里叫"法喜",要法喜充滿。初學的修行僧,為什麼叫苦行僧呢?因為這個過程非常苦,幾乎沒有樂趣可言,全靠一個信念在維持。所以,這個階段戒律很重要,要靠這個戒律來約束,否則堅持不下去。而一旦邁過了這個階段,學以致用了,在用中有了樂趣,有了感受,真正產生了法喜,到了這個境界,那完全就不同了。你不用再擔心你的信心會退失,不再需要用什麼東西來強迫你、約束你修持,你會自然而然地去行持菩薩道。修行變成了你的生命,修行變成了你的生活。這又叫無勤而作。所以,學問能不能做下去?修行能不能搞下去?這個"學樂"、這個"法喜"是非常關鍵的因素。這第一個竅訣就是講的你要設法獲得這個東西,這樣你的學問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學習為什麼一定要講興趣呢?興趣就與這一竅訣有關。 

  第二竅訣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學而"篇里講"朋",顯然這個朋不是講的一般的酒肉朋友,或義氣朋友。這個朋友是與學習有關的朋友,是有志於學問的這麼一幫人。古人講:同門為朋,同志為友。但,這個同門我們不應該狹隘地去看,同一個師門才叫朋,這個同門是廣義的,同一個學門都叫朋,也就是凡有志於學問的都是朋。朋從遠方來,這個遠方有可能指省外、有可能指國外,有可能來自秦國,有可能來自趙國,當然也可能是楚國、燕國,甚至是偏邦。這些來自不同國度的學人自然帶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學問。與他們在一起交流,吸取新鮮血液,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嗎?按照今天的地理觀念,這個遠方為什麼不可以指西方,為什麼不可以指美國呢?所以,孔子的這第二個竅訣明明是在講學習就要善交流,就要有開放。保守和自封會有什麼後果呢?孔子告誡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是第二竅訣。 

  第三竅訣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個竅訣也很重要,它講的是做學問要能耐寂寞。這個竅訣對於做傳統的學問,特別是像中醫這樣的學問尤其重要。學中醫要是不能耐寂寞,三年二年就想出名,就坐不住了,那我勸你儘早改行,改個什麼金融或電子,也許會更適合你。學中醫要能夠沉潛下來,十年、二十年人不知你都不慍,這樣才有可能學好中醫。 

  做學問一要講興趣,要有學樂,學習要想堅持下去就必須有這個東西;二要開放,要交流,不能固步自封,孤陋寡聞;三是學問要做得深,要真正成為學問家,就必須能耐寂寞。大家想一想,這三條能夠少嗎?一條都不能少!從孔子給出的這三大竅訣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儒家文化哪有一點保守性呢?根本沒有! 

  以上我們是講道理,講理論依據,下面我們可以擺事實。大家知道中國文化主要有三大塊,就是儒、釋、道。其中儒、道是土生土長的本土文化,而釋家則是完完全全的外來文化。三者之中,儒家始終是主導文化。講三家文化,大家就應該留意一個問題,釋家文化是怎麼傳入我國的?這個異域文化的傳入說明了什麼? 

  儒教祖師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出生年代亦大致相近,約在公元前565年。佛教最早傳入中國的時間,約在公元前2年,即西漢哀帝元壽元年,距孔子不過400餘年的時間。這正是儒家文化非常鼎盛的時期,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皇帝老子就以這家文化來治理天下。可以說,在這個時期,儒家文化是說話算數的。大家不妨思考一個極簡單的事實,如果儒家文化是一門保守性很強的文化,如果儒家文化固步自封,那麼,在這個時候,佛教這個異域文化有可能傳入中國嗎?簡直一點可能也沒有!就憑這個事實,已經足以說明儒家文化是一門開放性、吸納性很強的文化。哪有一點保守可言?說儒家文化保守,很顯然,這個儒家文化已然不是孔子所創立的這個文化,而是被後世的這些徒子徒孫們歪曲了的這個文化,這哪能算是儒家的文化呢?所以,要了解儒家,就一定要到孔子那裡去了解,這才算正宗。同樣,要學正宗的中醫,也一定要從經典著手,這就避免了以訛傳訛。這是我們強調學習經典的另外一層意義。 

  (2)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 

  談到經典的特殊,以及它與現代的差別,我們可以作一個很形象的比較,就是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關係。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古典音樂與流行曲在現代是一個什麼情況? 

  我們可以設置一個問卷,在年輕人當中,甚至擴大到整個人群中去調查,看喜歡流行音樂的有多少?喜歡古典音樂的有多少?我感覺這個問卷不問即知,喜歡流行音樂的占絕大多數,喜歡古典音樂的寥寥無幾。大家可以看一看港台歌星,大陸歌星的演唱會,歌星往台上一站,眼睛一閉,台下人山人海,群情亢奮,有時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而演奏古典音樂呢?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演奏廳里靜悄悄的,人也少得多,最多在一曲終了,有些掌聲,這個反差太大了。 

  現代的人為什麼喜歡流行歌曲?為什麼不喜歡古典音樂?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反映出了現代人的內心世界。透過這個現象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問題。流行歌曲在過去叫做下里巴人,它是一種很淺白的音樂。比如唱愛情的歌,它似乎把什麼都唱出來了,愛得死去活來,愛得發瘋,不管你在什麼時候,什麼心態下,你一聽都會知道它是首愛情歌曲。可是古典的音樂呢?情況就不同了,比如我們聽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你不靜下心來,你不認真的去感受,你根本就不知道這首樂曲的主題是什麼。 

  音樂和歌曲都是為了抒發內心,表達志意。流行歌曲較古典音樂在表達上雖然更加直截了當,但是,正如古人所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對於很深沉的內心世界,對於複雜的感情,這種很淺白的旋律是沒有辦法表達的。可是大家為什麼還要這樣偏愛它呢?從這樣一個喜好,我們可以感受到,現代人的浮躁心理,現代人的急功近利。他們只喜好吹糠見米的東西,做什麼都要立馬見功,而不願意靜下心來感受什麼,體悟什麼,這種情況令人憂心。 

  在中醫界,為什麼要取消經典?為什麼對經典的重視程度日益下降?中醫界的這個情況正好可以用上面這個例子來說明。經典就好比古典音樂,而現在的這些書籍,包括各種教材,就好比流行歌曲。經典的東西不像現代的教材這樣白,拿起來什麼就明了,它需要你去感受,需要你去悟。這個過程與聽受古典音樂十分相近。要真正感悟出"味"來,並不那麼容易,而一旦你感悟出這個"味"了,你才真正知道它的意義,你才知道音樂的真正生命力在古典音樂那裡。同樣,中醫的真正生命力亦存在經典裡面。 

  諸位還是"吃茶去"!大家應該都喝過茶,喝過飲料,茶與飲料有什麼區別呢?飲料很方便,打開來就能喝,而且立馬可以嘗到它的滋味。可是茶就不那麼方便了,它講究沏泡,特別是功夫茶,這個過程很講究,而且味要慢慢品,這個比飲料要麻煩得多。所以,很多人沒這個耐心,寧可去喝飲料。但是,飲過以後的回味,飲過以後的感受,飲料是沒法跟茶比的。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讀經典與讀後世的書就有點像品茶與喝飲料,大家可以認真琢磨,看是不是這麼回事。所以,我們不能用喝飲料的眼光去看茶,同樣也不能用流行歌曲的標準去衡量古典音樂,如果我們把茶當成飲料來喝,這個味你是品不出來的。 

  (3)《中基》能不能取代《內經》 

  經典為什麼要改成選修?甚至很多人乾脆主張取消經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現在不是有《中基》教材嗎?《中基》不就是從《內經》里來的?而且較《內經》更清楚、更明白。所以,《中基》為什麼不可以取代《內經》呢?應該完全可以。 

  《中基》取材於《內經》,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中基》能否真正涵蓋《內經》?進而取代之呢?茶杯能盛得下茶壺嗎?我們想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第一個是病機,病機這個概念是中醫一個很關鍵性的概念,它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綜觀《內經》全篇,就是這一章討論這個問題。這樣一個問題放在"至真要"里來討論,已足見它的重要性。與之相對應,在《中基》里,病機亦立了專門的章節,而且在章節下羅列了許多內容。可是你看完這整個章節后,你就會感到這是在掛羊頭賣狗肉。為什麼呢?因為真正的《內經》中的病機,它隻字不提。用《內經》的病機做名,可實際上《內經》中那麼豐富的病機內容卻不提,這個差別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此其一也。 

  另外,就是《中基》對病機這個概念的解釋。這裡我們引用它的原文:"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病機能不能作機理講?這個差距有多大?我們可以從文字上去考究。病,這裡當然可以作疾病講,當然與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有關,但是,"機"作什麼講呢?機是不是機理?我們翻《說文》、翻《康熙》,都看不到這樣的解釋。機的原義我們可以從說文那裡看到:"主發謂之機。"箭在弦上要發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機,只有觸動這個機,事情才會發生,不觸動這個機,其他的條件再多,也沒辦法引發事件。機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它是事情發生的最關鍵因素。它是點,不是面。可是觸動這個點,就能帶動面。所以,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最關鍵因素,這個關鍵與機理顯然不是一碼事。這就讓我們看出了《中基》與《內經》的不同,《中基》有些時候很難說明《內經》。這是第一個例子。 

  第二個是"肺主氣,肺主治節"。我們靠什麼來天人合一。我們首先來看"肺主氣",在《中基》里,這個氣指的是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肺所主的這個氣究竟是不是指的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呢?從《內經》里我們知道,肺主氣實際上說的是"肺者,氣之本",這段經文出自《素問·六節藏象論》里。《六節藏象論》在講說肺的這一重要功能前,首先探討了氣的概念。讓我們來看一段黃帝與岐伯的對話,黃帝問曰:"願聞何謂氣?請夫子發矇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帝曰:請遂聞之。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上面這段對話是很關鍵的對話,但也不失幽默。黃帝說我很想知道氣這個概念是說的什麼,請夫子給我發矇解惑,好讓我清楚它。可這一問觸到了岐伯的難處,這個問題本來不應該輕易說出來,這是"上帝所秘"的東西,是先師單傳下來的,可是碰到黃帝老子問起來,又不能不回答。沒辦法,只好如實言之。什麼是氣呢?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也就是十五天,這個十五天的周期就叫做氣。大家算一算一年有多少個"氣"呢?一年有二十四個氣。原來這個氣指的就是節氣。這不很簡單嗎?現在讀小學都能背二十四氣歌,翻翻日曆我們也知道,2月4號立春,再過十五天就是雨水,再過十五天就是驚蟄,似乎沒什麼稀奇。可是大家想一想,在當時這可是一個要命的問題,你如果知道了它,老天的奧秘你就知道了,天地變化的節律你就知道了。所以,這不是一個小問題。 

  中醫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整體觀念,天人合一。天人怎麼合一呢?說白了就是天地在變化,人也要跟著變化,這個變化的節律要能夠同步。從上面這個氣的概念中,我們知道了天地變化的基本節律就是氣,也就是十五天一個變化,十五天一個變化。在這個節律上,人也要有一個類似的同步變化,這個變化跟上了,天人就合一了。那麼,在人體內,具體是哪個部門負責這個基本節律層次上的天人同步變化呢?就是肺。所以,肺者,氣之本,說的是這麼一件事。這個氣與呼吸之氣,與一身之氣又有什麼關聯呢?顯然沒有什麼大的關聯。 

  再一個就是"肺主治節",《中基》里把這個"治節"說成是"治理和調節",這個差距似乎就更大了。"治節"不宜解作"治理和調節"。什麼是治節呢?治節這個概念出於《素問·靈蘭秘典論》,它與後面的氣之本是相呼應的。我們前面講的這個三候為一氣,實際還是一個籠統的稱呼,細分起來,一個月的兩個氣,一個叫節氣,一個叫中氣。所以,統稱為二十四節氣。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了節與氣實際上是非常相近的概念。治節當然是治的這個"節",怎麼會扯到治理和調節的問題?即便它是調節,調節什麼呢? 

  有關上面的"肺主氣"、"肺主治節",我們還可以從其他一些方面來思考。肺處胸中,其外包以肋骨,大家數一數,肋骨有多少根呢?左十二,右十二,一共是二十四根,正好是二十四節氣這個數,這是巧合還是必然呢?是一年先有二十四節氣變化,還是先有二十四根肋骨呢?大家可以思考這個問題。 

  另外,節與關節也有關聯,我們先看一看人的四肢大關節一共有多少?一共有十二個,每一個關節由兩個關節面組成,合起來還是二十四個面,這裡一個面與節氣相應,一個面與中氣相應。四肢應四時,每一肢有六個關節面,正好應"六氣為一時"。關節與節氣相關,與天氣變化有關,這是平常老百姓都知道的。我們可以問一問周圍上年紀的人,特別是一些關節有毛病的人,她們對天氣變化的敏感程度往往超過氣象儀器。氣象預報說有雨,她可以說沒雨,結果真的就沒雨。她為什麼敢這樣斷言呢?因為她的關節有反應,這個反應與天氣的變化是十分相符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關節看做是人體對天氣變化的一個感應器。而這個感應器是由肺來掌管的。 

  弄清了肺與節氣的這層關係,肺的意義也起了根本的變化。天人相應,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就落實在這個"肺主氣"、"肺主治節"上面。但是,我們看一看《中基》,卻根本沒有談到這方面的問題,如果現在就急著用《中基》來取代《內經》,大家想一想會是一個什麼結局?

6.如何學好經典 

  (1)直覺與工具的重要 

  學習經典必須有方法,而基本的一個方法就是要懂得借重工具。"咬文嚼字是中國文化之最高境界。"經典至少產生在東漢以前,由於特殊歷史條件的限制,它必須用很精練的語言文字來表述它那深廣的內涵,這是經典的一個特色。我們現在學習經典,你憑什麼去了解經典深廣的內涵呢?別無他法,惟有從文字開始。了解文字就要借重工具。所以,學習中醫經典要有像樣的工具書,光是《新華字典》還不夠。 

  古人云:文以載道。我們要明白道,當然就要首先知曉文。所以,《康熙字典》始終是案頭翻動最多的一部書。翻弄多了,對文字你就會有感受,你就會覺得中國的文字的確有很多優越的地方,你就會對它生起感情。 

  中國文字是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的,很注重形義之間的關係。所以,看到一個文字,除了查閱工具外,你還要分析它的結構,形部的結構需要分析,聲部的結構也要分析,兩者都與義有關聯。 

  以"味"字為例,味是由口去感覺的,所以,它用一個口字作形部部首。聲部呢?由未組成。義除與形部有關外,與聲部似乎有更特殊的關聯。未是十二地支之一,它位於文西南方,西南這塊地方在五行中屬土,屬長夏;後天卦中屬坤;五藏屬脾。弄清了未的上述涵義,我們就知道"味"字為什麼要用它來作聲部。在古漢語研究領域,"右說"已是被廣泛確認的觀點。這個觀點的中心內容就是強調漢字右文(多為聲部)的語義學作用。 

  學過《中基》我們懂得,脾開竅於口,脾和口方能知五味。也就是說味覺是由脾來掌管的,而脾屬土,土在西南,未所屬的這個方位正好是由脾來主理的。所以,用一個未,已然將與脾相關的這樣一些生理全包括進去了。這是其一;其二呢?味在古代涵義很廣,在《內經》里稱五味,實際上,凡屬食物一類的東西都歸於味,當然也包括藥物。大家可以考慮,大地生長的食物,特別是糧食一類,主要成熟於什麼時候呢?在長夏。味成熟於長夏,這個成熟顯然又與未有關聯。另外,未處西南,在我們國家,西南這個地方由四川所居。四川還有一個特別的稱呼,就是"天府之國",為什麼叫做"天府之國"呢?因為這個地方的物產特別豐富,味特別豐富。而我們反過來思考,為什麼這個地方的物產豐富,味屬豐富呢?因為它屬未,屬西南,屬土,土生萬物。所以,從文字的造字,從文字的結構,我們可以感受到,它裡面的涵義太深太深了。像這樣一個味字,它的形、聲、義結構已然將許多很深沉的理論包含進去了。一個文字包融這樣深廣的內涵,這在其他文字是難以做到的。"漢字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 

  因此,要想深入經藏,文字就是一塊敲門磚,一把鑰匙。而要解決文字,當然就得依靠工具,依靠對文字結構的一種直覺。二者不可缺一。 

  (2)曾國藩的讀經竅訣 

  對於經典,熟讀強識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這個口訣尤其適用於經典的學習。學後世的書,我們不用讀百遍,有時一遍就行了,而對經典,非讀百遍不行,尤其是像《傷寒論》這樣的典籍。 

  有些人讀經一二次就想過關。一二次沒有感悟,就以為經典沒什麼,丟在一旁了。這哪是讀經典呢?這是把茶當飲料喝了。你把巴赫的曲子當成了"冬天裡的一把火",你怎麼會感受出味道呢? 

  有關讀經,我以為曾國藩的經驗很值得借鑒,他在道光二十三年給其諸弟的一封信中有下面這樣一段記述:"窮經必專一經,不可泛騖。讀經以研尋義理為本,考據名物為末。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曾國藩的這個"耐"字訣,可謂深得讀經三昧。當然,對於曾氏的這個訣我們也可以靈活地看,不一定這句不通,就不讀下句。但是,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這是一定要做的。總之,讀經不是三年、二年的事,更不是三月、二月、一個學期的事,讀經是一輩子的事。經要放在案頭,更要常置心頭。經典是一輩子的必修課,你要想真正學好中醫,學好經典,就必須做這樣的打算。 

  (3)基本條件 

  學好經典需要注意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要具備一個基本條件,或者說一個基本的素質,這就是信受奉行。"信是道源功德母。"現在很多人學經典是帶著一種批評的眼光來學,覺得經典這也不科學,那也不科學,你比經典都高明了,那你還學什麼經典呢?你以一種抵觸的情緒,認為經典過時了,那你怎麼學得進經典?所以,學經典這個態度很重要,你必須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後再思考怎麼按照經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這樣,經典才學得進,只有這樣,你才會有收穫。經典經過了那麼長時間的考驗,那麼多人依靠經典成了名醫,你有什麼擔心呢?所以,對於經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 

  這裡為什麼要提出這個條件和素質呢?因為它太重要了。不具備這個條件,經典的學習整個就成了障礙。記得在讀《本草綱目》的時候,談到白朮這一條時,李時珍引了張銳《雞峰備急方》的一則案例:"察見牙齒日長,漸至難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朮煎湯,漱服即愈。"大家看到這個案例,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呢?我想很多人會不相信。牙齒長到一定程度就定型了,怎麼會越長越長,以致進食都困難呢?這太離譜了。即便有這個髓溢病,牙齒那麼堅硬的東西,怎麼用白朮漱漱口就能縮回去呢?簡直太不科學了。但,我不這麼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後,再來思考它的道理。 

  首先,這個病名很有意思。牙齒為骨之餘,由腎所主。腎主骨生髓,骨與髓乃是異名同類的東西。牙齒日長,就好像是髓滿了在往外溢一樣,所以,叫做髓溢病。現在要考慮的是這個牙齒為什麼會日漸長長?髓為什麼會往外溢?這一定是約束骨、髓的這個系統出了問題。骨、髓由腎所主,腎為水藏,故骨髓亦屬水類,明白了這層關係,就知道對骨、髓的約束功能是由土系統來完成的,這亦是前面所講的土克水。現在土系統出了問題,土虛了,當然就會發生水溢,當然就會發生髓溢。髓溢了,牙齒自然會日漸變長。這個道理明白了,用白朮來補土製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簡單的事了。這是我對髓溢病及其治療的思考過程。 

  1991年接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雙跟都有骨刺,疼痛厲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腳來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難。我按常規的思路,用了補腎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的其他方法,但,都沒有獲得明顯的療效。正在我感到進退兩難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上面的這個案例。骨刺病也叫骨質增生,是由於骨鈣流失到骨面,形成骨性贅生物所致。骨鈣流失形成骨性贅生物,這與髓溢有什麼差別呢?應該沒有差別。於是我如法炮製,用白朮煎湯,讓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20分鐘。出乎意料,不數日,痛即大減,足跟能夠落地,堅持近月,病即痊癒。 

  上面這個例子給我的感受很深,什麼感受呢?就是對這個"信受奉行"的感受。對這件事我首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有可能去進行上面的思考。如果對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麼會有以後的思考?沒有這些思考,就不會想到要用白朮來治療跟骨骨刺。所以,相信是第一,只有這一步做好了,才有可能為今後的研究帶來機會。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絕了,一切的機會就沒有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麼回事。因此,這一節里講的這個條件,也是學習中醫必須具備的一個條件。以上這一章,我們從宏觀的方面,理性的方面,和從某些感受上談了中醫學習和研究的一些基本問題,只有從思想上把這些問題真正解決了,學習中醫才沒有障礙,學習經典才沒有障礙。

第二章 傷寒之意義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 

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一、傷寒論說什麼? 

  從這一章開始,我們將進入《傷寒雜病論》一些具體問題的討論,在討論這些問題前,應該首先弄清楚這部書是一部什麼樣的書。我想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論題,通過書名來解決。"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 

1.傷寒的涵義 

  傷寒,是我們討論的這部書的核心,有關它的涵義我們應該很清楚。傷寒這個概念,在《素問·熱論》里有很明確的定義:"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這個定義說明了傷寒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那就是發熱的特徵。凡是屬於發熱性的疾病,或者說凡是具有發熱特徵的疾病都屬於傷寒的範疇。 

  《內經》對傷寒的這個定義,是從最基本的點上去定義的,但是,擴展開來卻顯得很泛化,不容易把握。為此,到了《難經》的時候,又給它作了一個更具體的定義。《難經·五十八難》云:"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難經》的這個定義說明了,這個具有發熱特徵的傷寒常見於五類疾病里,哪五類疾病呢?就是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稍稍具有臨床經驗的人就能感受到,《難經》給傷寒的這個定義確實很具體,臨床所見的發熱性疾病,大多也就見於這些疾病裡面。所以,要研究傷寒,就應該著眼於上述這五類疾病。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難經》中談到兩個傷寒,第一個傷寒當然是總義的傷寒,也就是《素問·熱論》講的傷寒,現在的教材又叫它廣義傷寒;后一個傷寒是分義的傷寒,又叫狹義傷寒。而我們這個論題上,書名上的傷寒,當然是指第一個意義上的傷寒,這一點不容混淆。這個問題弄清了,我們就知道張仲景並不偏重於談寒,他也談濕溫、熱病、溫病。 

2.雜病的涵義 


  傷寒是《傷寒論》或者《傷寒雜病論》這部書的經,但,還有一個緯,這就是雜病。雜病與傷寒相比,它具有什麼意義呢?這裡先講一個"文化大革命"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期間,王洪文當上了黨的副主席和軍委副主席,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個保衛幹事,能有什麼特別的才幹?有一次當時的副總理鄧小平就問王洪文一個問題,說中國到底有多少廁所?讓王洪文告訴他。王副主席一聽這個問題,當時就愣住了,這個問題我怎麼回答?我又沒有作過具體調查,毛主席不是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看到這個尷尬的局面,總理便在一邊解圍說,這個問題不用作調查,中國就只有兩個廁所,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這雖然是個玩笑,但是,哲理卻很深。聯繫到傷寒與雜病的概念,如果我們從發熱的角度去認識天下所有的疾病,那麼,天下的疾病也無外乎兩個,一個就是具有發熱特徵的疾病,一個就是不具備這個特徵的疾病。天下的所有疾病中,要麼是發熱的,要麼是不發熱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麼回事?現在,既然發熱的疾病讓傷寒佔去了,那麼,不發熱的這一類疾病就非雜病莫屬了。所以,一個傷寒,一個雜病,已然將天下的疾病佔盡了,這就是傷寒與雜病的真實涵義。 


  弄清了上面這個涵義,可以解除我們許多的顧慮。過去我們常會擔心,光搞一門傷寒會不會太局限了?擔心搞傷寒的只會治外感,不會治內傷;只會治傷寒,不會治溫病;或者只會治內科,而不會治其他各科的病。現在我們知道了《傷寒雜病論》是一部什麼樣的書,知道了它的研究範圍。這些問題清楚了,怎麼還會有上面的擔心?所以,讀古書,對書名的理解是很重要的。 


3.論的涵義 


  書名的最後一個字是"論",大家也別小看了這個字。論在古代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一個與經相對應的概念。所以,要搞清楚論,必須首先搞清經。 


  "經"是什麼?經就是經典。中醫有中醫的經典,道家有道家的經典,佛家有佛家的經典。這個經典意味著什麼呢?它往往代表某一門學問里最權威的東西。經典產生的時代,往往就是這門學問最成熟的年代。這與現代科學的發展模式是不同的。經典的這樣一個特性決定了我們要研習這門學問,就得依靠它,這一點我們前面已經討論過。而經典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的作者。經典的作者是很講究的,像佛家這門學問,只有釋迦牟尼所講述的那些著作能夠稱經,其他後世的這些著述統統不能稱經。儒家的學問也是如此,只有孔子的著述,或孔子刪定的詩、書、禮、易能夠稱經,而後世的那些同樣也不能稱經。經典作者的這樣一個特殊性,使我們發現,他們都是這門學問的開山祖師,只有開山祖師的東西才能稱經。開山祖師亦稱聖人,像儒家這門學問,只有孔子能稱聖人。所以,孔子又被稱為"大成至聖先師",而孔子以後的人統統不夠聖人的條件,要稱的話,最多勉強稱作亞聖、或后聖,亞於聖人、後於聖人。 


  那麼,上述的這些聖人,上述的這些經典的作者滅度以後,後人便要對這些經典進行詮釋,進行發揮,這些對經典進行詮釋和發揮的著述就稱之為論。所以說論是與經相對的概念,沒有經就沒有論。我們從手頭的這部書叫論這個名字,就知道它是詮釋和發揮經典的著述。上述這個關係清楚后,我們就會發現,在中醫界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把造論的作者當成了醫聖,反而作經的黃帝、岐伯沒有稱聖。這個現象當然有它的原因,張仲景對中醫的貢獻太大了,他於危難之中拯救了中醫,中醫之所以能夠延續到今天,張仲景是功不可沒的。正是張仲景的這個功績,他被越稱為醫聖,他的論亦成了經。但是,作為張仲景自己,他是很謙虛的,他並沒有把他的著作叫《傷寒雜病經》,這一點他要比後世的皇甫謐、張介賓高明。 


  有關經論的上述涵義,我們還可以用另外一個關係來說明,那就是"體"與"用"。經為道之體,論為道之用。經以言體,論以明用。沒有體不行,如果我們沒有強健的身體,那一切的理想都會落空。所以,體是基礎,沒有它不行。同樣,用也很重要,有體而無用,那這個體的意義怎麼體現出來?我們光有強健的身體,卻不去發揮作用,那麼這個身體有什麼意義呢?還不是臭皮囊一個! 


  因此,體與用、經與論就是這麼一種關係。這樣我們就知道了,要學好中醫,經必須讀,論也必須讀,而《傷寒雜病論》呢?《傷寒論》是一部經論合一的中醫典籍。它既具有經的一面,又具有論的一面,它既言體,又明用。就是這麼一部著作,大家看應不應該讀?應不應該把它作為依靠處?

二、認識陰陽探求至理 


  上面的論題搞清以後,這就開門見山了。接下來的是要提出三個問題:第一,《素問》里講:"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明明熱病就是熱病,怎麼要把它歸到傷寒呢?寒與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這是為什麼?第二個問題,它與第一個問題也有聯繫,傷寒就是傷寒,就是一個病嘛,《難經》為什麼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一個傷寒怎麼會包括這麼多病,這是一個問題;第三呢?張仲景為什麼以傷寒為經?後世的王叔和為什麼徑直用"傷寒"來作書名?上面這三個問題,是我們在讀《傷寒論》前必須搞清的問題,這三個問題弄不清,《傷寒論》你沒法子讀通。 


  那麼,上述的這三個問題,我們如何才能搞清呢?這裡可以借用清末四川名醫鄭欽安的一個竅訣:"學者苟能於陰陽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門也。"因此,學者若欲在仲景這門學問里真正的深入進去,那就必須把陰陽的問題放在首位。 


1.認識陰陽 


  中醫里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中醫里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麼?方方面面都要圍繞它,離開它就不行的這個東西是什麼?這就是陰陽!中醫理論最核心的東西是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開首即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素問》的這段話對陰陽作了高度的濃縮和概括。我們做任何學問,尤其是中醫這門學問,離不開天地,而陰陽是天地之道;陰陽是萬物的綱紀,一個萬物,一個綱紀,大家可以掂量一下這個分量,有什麼東西還能逃過這個陰陽;它是變化的父母,我們探討事物,無非是探討它的變化,時間的變化,空間的變化,而是什麼導致這個變化呢?是陰陽;我們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社會的東西也好,自然的東西也好,不論你是動物還是植物,是有機物還是無機物,是宇宙還是銀河,它的整個過程無非就是一個生生殺殺的過程,那麼,這個生殺是怎麼產生的呢?它的本始還是陰陽;另外,就是神明之府,神明就是講精神講思維,所以,這一條與人類自身的關係特別大,那麼,神明怎麼來,還是與陰陽有關;最後,就要談到治病求本的問題,現在人都知道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當我們問一句中醫怎麼治本?或者中醫通過什麼來治本呢?這就回答不上了。其實,這個本還是陰陽,還是要在陰陽裡面尋求。陰陽就是這樣一個關係到方方面面的,最本始的東西。 


  不知大家對陰陽有一個什麼樣的認識?是否達到了《內經》的高度?我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時都喜歡提這個問題,而同學們給我的回答也就是《中基》教材的那幾條,什麼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等等。而再往下問,答不出了。學陰陽,光懂這些還不夠。怎麼個對立,怎麼個互根互用,這些你都要有真實的感受。對於任何事物的變化,你都能落實到陰陽上面,甚至一舉手、一投足你都能分辨出陰陽來,都能感受出陰陽來,只有這樣,陰陽才能為你所用,你也才能用陰陽解決真正的實際問題。 


  (1)陰陽的關係 


  陰陽談的是陰與陽兩者之間的事,既然是兩者,就有一個相互的關係問題,這也是陰陽這門學問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上述這個關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里有很精闢的論述,就是"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這句話基本上將陰陽的主要方面包含進去了,因此,只要弄通了它,陰陽的學問也就可以基本解決。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主要是講的一年裡的陰陽變化以及萬物的生長情況。陽生陰長主要講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陽漸漸生,陰漸漸長,兩者的關係非常協調。聯繫到具體的自然,春日以後,白日漸長,氣溫漸高,我們隨處可以感受到陽氣的不斷增長。那麼陰呢?陽化氣,陰成形,這些成形的,屬陰的萬物也隨著這個陽的增長而不斷地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榮。這個過程真正是陽在生,陰在長,夫唱婦隨。與我們以往所說的對立的、消長的關係好像不同,並不是陽產生了,萬物反而消滅,完全不是這麼一個情況。如果用現代一些的語言來形容這個過程,那麼,陽氣就好比能量,我們可以設想在天地之間有這樣一個能量庫,而在春夏這兩季,能量是處在一個釋放的過程,隨著能量的釋放,萬物得到這個能量的供給,便逐漸的生長,繁茂起來。否則,萬物憑什麼會生長繁茂呢?就是因為這個陽氣的釋放,這個能量的釋放造成的。這是陽生陰長。 


  那麼,陽殺陰藏呢?這是講秋冬的變化。大家不要把這個"陽殺"看成真正的殺滅,"陽殺"與"陽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既然春夏的陽生指的是陽的釋放,能量的釋放。那這個釋放是不是會無休止的進行下去呢?應該不會。這好比我們拳擊,拳頭伸展打出去了,如果拳頭還老是停留在這個狀態,那就沒辦法進行第二擊。所以,必須先把拳頭收回來,才能打下面的一擊。陽氣也是這樣,老是生髮,老是釋放行不行?不行!這樣就不能持續。所以,生髮、釋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漸地轉入到收藏,這個陽氣的收藏相對於釋放而言,就是"陽殺"。陽殺了,能量收藏起來了,天地萬物得不到這個能量的供給,萬物的生長就趨於停止,而且漸漸地凋零、枯萎,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秋冬景象。所謂"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就是講的這個肅殺的狀態,就是講的這個收藏的狀態。 


  欲成大醫,能舍《易》乎?上述的這個過程是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又要開始新一輪的生髮、釋放。這便是《素問》所講的"重陽必陰,重陰必陽"。陽指的是生髮、釋放的這個過程,陰指的是收藏的過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指的也是這個過程。用《素問》的"重陽必陰,重陰必陽"來闡述上面的這個轉換,是非常形象的。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結合一些《周易》方面的知識。《周易》是一本專門講陰陽變化的書,而且這個陰陽的變化它用一個二維的圖象表示出來,這就使陰陽的變化更為直觀、更為清晰。特別是描述一年的陰陽變化,它有專門的"十二消息卦",即:復、臨、泰、大壯、(訣去訁)、乾、姤、遯、否、觀、剝、坤,如果用一句詩來記憶十二消息卦,就是"復臨泰壯(訣去訁)乾姤,遯否觀剝坤二六。"其中復卦對應的是老歷十一月的變化,依次類推,臨為十二月,泰為正月,大壯為二月,聎為三月,乾為四月,姤為五月,遯為六月,否為七月,觀為八月,剝為九月,坤為十月。 


  上述的十二消息卦,在易系統里又叫別卦,它是由兩個經卦重疊而成,經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八卦系統,別卦也就是常說的六十四卦系統。從十二消息卦里,我們可以看到,除了乾坤兩卦以外,其他的十個卦都是陰陽爻混雜在一起,既有陰,也有陽。而乾坤兩卦不同,它是純陰純陽。乾卦由兩個純陽的經卦(乾)重疊而成,所以,又稱重陽卦。坤卦由兩個純陰的經卦(坤)重疊而成,所以,又稱重陰卦。從復卦開始我們可以看到,陽爻在逐漸增多,標誌著陽氣的生髮、釋放在不斷地增強,一直到乾卦,變成六爻皆陽,變成重陽,陽的生髮、釋放也到了最大的程度。再往下去怎麼樣呢?重陽必陰。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姤卦的時候,上述這樣一種陽的格局就起了根本的變化,陽不再增長了,而陰卻悄然而起。 


  姤卦所對應的月份是五月,而姤卦對應的這樣一種重陽必陰的轉換則發生在五月的夏至節上。"至"不是到來的意思,"至"的意思是極限。夏為陽,到夏至這個點上,陽的增長已經到了極限,而物極必反,所以就有這個"夏至-陰生"的變化,就有這個陽極生陰,重陽必陰的變化。姤卦以後,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格局,陰不斷在增長,而陽不斷在萎縮,直到坤卦,變成六爻皆陰,變成重陰。而重陰必陽,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復卦,又重新轉入陽的格局。於是我們又看到了一個陽爻不斷增長,陽氣的釋放漸漸增強的過程。這裡為什麼要起複卦這個名呢?復就有重複、來複的意思,到了這個點上,又開始新一輪"陽生陰長,陽殺陰藏"的變化,所以這一卦取名為復。 


  在上述這個變化過程中,我們還應留意另一個問題,這就是重陰必陽的變化,一陽生的變化並不發生於立春,而是發生在隆冬。同樣,重陽必陰的變化,姤所涵的一陰生的變化,也沒有發生在立秋,而是在盛夏。這又反映了陰陽的另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陽生於陰,陰生於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從上面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討論陰陽,討論中醫,如果結合《周易》來談,會顯得更方便、更直觀,更有助於我們了解她的確切內涵。所以,歷代都有人強調醫易的關係,尤其孫思邈指出:"不知易不足以為大醫。"這一點我們應該引起重視。 


  (2)主導問題 


  通過上述討論,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種陰隨陽生而長,陰隨陽殺而藏的關係,這就要求我們明確兩個更具體的主導問題。第一個主導,是陰陽之間協同為主導,而非對立制約為主導。這也是前面所講的"夫唱婦隨"的關係。陰陽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更為具體的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婦,就是一個家庭關係。大家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家庭中,夫婦兩個以對立為主,一個面南,一個面北,水火不相容,那這個日子怎麼過,連基本的日子都沒法過,更不要談事業了。所以,家庭的關係,夫婦的關係,陰陽的關係應該以協同為主導。 


  第二個主導是陰陽之間陽為主導,這個主導實際上已經包含在第一個主導里。這個主導說明在陰陽之間,陽的變化起主導的作用、決定的作用。作為陰它是隨著陽的變化而變化。有關這層主導關係,我們可以在自然、社會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前面《素問》所說的"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生、長、收、藏。生、長、收、藏雖然用於表述一年裡萬物的變化情況,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但更實質的東西,更內涵的東西,則是陽的變化。是陽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才導致了這個萬物的生、長、收、藏。有關這一點,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里說得很清楚:"物隨陽而出入,數隨陽而終始。……陽者歲之主也,天下之昆蟲,隨陽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隨陽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隨陽而改正。"大家考察一下自然,看是不是這麼回事呢?確實就是這麼回事。草木也好,昆蟲也好,植物也好,動物也好,它確實是在隨著春、夏、秋、冬的變化而變化。而春夏秋冬怎麼來?春夏秋冬由什麼來決定?大家知道是由太陽的視運動決定的。太陽沿黃道運行一周,就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因此,春夏秋冬即反映了時間的變化,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陽的狀態。什麼叫春呢?春實際上就是陽氣處於生的狀態所佔的時段,依次,夏就是陽氣處於長的狀態所佔的時段;秋就是陽氣處於收的狀態所佔的時段;冬為陽氣處於藏的狀態所佔的時段。由陽的變化產生了春夏秋冬,而萬物又依著這個春夏秋冬的變化而變化,它們之間就是這麼一種關係。從社會的角度,陽(男)作為主導的地位就更為明確,這一點大家有目共睹,不需多談。 


  上面我們談陰陽用了十二消息卦,看到這些卦象的變化,也許大家還是容易將陰陽分開來,對立來看。比如從復到乾這個陽局的變化,明明是陽日增,陰日消,我多你少,你死我活,這個對立好像很鮮明。其實,我們不能這樣看。陽日增,說的是這個陽的生髮,釋放的增加,陰日少,不是說隨著陽的增加,有另外一個獨立的東西(陰),它在慢慢的減少。如果我們這樣來理解陰陽,那就會出根本上的問題。陰日少,我們確實看到這個陰爻從復卦以後,在慢慢減少,直到乾卦減為零,那,我們是否可以說在乾所主的這個時候,是純陽無陰呢?一點陰都沒有,那不成了孤陽!《內經》說:孤陽不生,孤陰不長。可是我們看到夏三月的景象是萬物蕃秀,真正的一派繁榮。可見我們不能這樣來理解陰陽。 


  上述這個陰日少,說的是隨著陽氣生髮、釋放的增加,陽的收藏自然就日益地縮減,前面我們不是申明過,陽的收藏狀態為陰嗎?釋放增加了,收藏自然地就減少,不可能又釋放,又收藏,就像我們的拳頭,打出去再收回來,收回來才能再打出去,不可能在同一個時候,又收回來,又打出去。這就是陰陽的消長關係。所以,雖然是在談消長,其實說的還是一個問題,即陽氣的變化問題。 


  十二消息卦的另一個層面,也就是陰局這個層面,也非常容易發生誤解。大家看從姤卦以後,陰爻日增,陽爻日減,很多人就認為這是陰日盛,陽日衰,是一個陰盛陽衰的過程。我們從卦上看,從表面看,好像是這麼回事。但,究竟的思維一下,就知道這個看法有問題。 


  為什麼說這個看法有問題呢?大家可以思考,從姤以後,也就是從夏至以後,一陰始生,陽氣逐漸由釋放轉入收、轉入藏。那麼,這個收藏的目的是什麼呢?就像我們的拳頭打出去,要收回來,收回來的目的是為了重新打出去。同樣,陽氣要收藏,收藏的目的是為了能夠重新釋放。如果收藏以後,陽氣反而衰減了,那它怎麼能夠再釋放?實際上釋放就會有消耗,就會有衰減,而收藏的目的正是為了補償這個消耗、這個衰減。因此,從量上來說,這個秋冬的過程,這個陽氣收藏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前面認為的這個"陰盛陽衰"的過程,陽氣的量不但沒有衰減,反而得到了補償,得到了增加。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經過收藏以後再發動新一輪的生髮、釋放。聯繫我們人體,白天工作的過程,其實就是陽氣釋放的過程,而晚上的休息,則是陽氣的收藏過程。休息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白天更好地工作,是為了獲得更旺盛的精力,如果通過休息,陽氣反而衰減了,那麼這個精力怎麼旺盛?那還有誰願意睡覺、願意休息?所以,我們只要一思考,上面這個問題就不難解決。 


  陰陽的問題是一而二,二而一。分開來好像有兩個,一個男、一個女,好像是兩個確鑿的、獨立的東西。但,合起來的實質卻是一。所以,陰陽的問題如果我們只能分開來看,而不能合二為一,那就很難看到點子上。如果我們用硬幣來比喻陰陽,那麼陰陽是不同的兩枚硬幣呢,還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就比如寒熱這個問題,寒熱如同水火,很難把它們扯到一塊。這應該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無論如何都不能把它合二為一。可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我們看到的這個截然不同,只是顯現上的不同,如果進一步從深層去考慮,發現它還是一個陽氣的問題。 


  前面我們說過,陽氣好比能量,好比熱能。春夏的天氣為什麼溫熱?就是因為這個陽氣的釋放造成的,屬熱的東西釋放出來了,那天氣當然就變熱了。到了秋冬,秋天的天氣為什麼涼?冬天的天氣為什麼寒冷?熱的東西不釋放了,收藏起來了,天氣當然就變得寒冷。也就是說,寒熱是伴隨陽的生長收藏的一個表象,陽氣釋放了,天氣就變熱,陽氣收藏了,天就變冷,並不是在熱之外又有一個獨立的屬寒的東西。 


  上述這個問題,一個談實質,一個講顯現,對這個過程我們應該多思維之,善思維之。要是這個過程我們思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陰陽的問題可以說基本地解決了。《素問》強調:"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這個"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其實就是講顯現,是從現象上講。而這個不可勝數的顯現,就其實質而言卻只是一個。知道了這個實質,就可以一言而終,就可以"能知一,萬事畢",而不知道這個實質,則必會流散無窮。 


  上述這個陰陽變化,上述這個主導關係,我們還可以從最原始的天文測算過程去體悟。大家知道《周髀算經》這本書吧,這部書記述了最原始的測量太陽運行軌跡,也就是一年二十四節氣的方法。就是在日中正午的時候,在太陽下立一個八尺的圭表,圭表的投影叫晷影,測量這個晷影的長度,就能夠知道太陽運行到了什麼地方,就能夠確定出二十四節氣。 


  《周髀算經》告訴我們,晷影最長的長度是一丈三尺五寸,最短的長度是一尺六寸。大家可以思考,最長的這個晷影應該對應哪一天?最短的這個晷影應該對應哪一天?最長晷影的這一天應該是冬至這一天,相反的,最短晷影的這一天就是夏至這一天。晷影也就是太陽的陰影,盛夏的時節我們外出,大家總是喜歡走在樹陰下面,或者總是希望來一片青雲,為什麼呢?因為樹陰把太陽遮住了,青雲把太陽光收藏起來了。所以,我們馬上就會感受到清涼。因此,我們可以把上述的這個晷影當作是陽的收藏狀態的一個尺度。為什麼冬至的晷影最長呢?因為這個時候陽的收藏最厲害。冬至一過,我們看到這個晷影就日漸縮短,這反映了陽的收藏在減弱,隨著這個收藏的減弱,陽氣自然日益顯露,日益生髮、釋放。所以,冬至以後,白天也一日一日增長,黑夜一日日縮短,這些都是收藏與顯露,收藏與釋放的變換。 


  上述這個日益短縮的晷影到了夏至這一天,縮至了一尺六寸,一尺六寸與一丈三尺五寸相比,零頭都不到。這個時候的陽氣充分顯露出來了,幾乎沒有什麼遮攔,這就使得陽氣的釋放達到了最大的程度。然而重陽必陰,所以,夏至一過,這個晷影就一天天地變長。與之相應,白天也一天天地縮短,黑夜一天天地延長。陽氣在充分地釋放以後,又漸漸轉入到收藏。 


  由上面這個晷影的伸縮,我們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變化,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其實就是陽氣收藏與釋放之間的變化。我們抓住了這個主導,陰陽的方方面面就會自然地連帶出來。 


  (3)體用關係 


  陰陽除了上面的這些關係外還可以從體用的角度來談,體用是傳統文化里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是談基礎,用是談作用,談應用。沒有體,這個用不可能發生,而沒有用的體,那這個體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意義。 


  上面這個體用的關係怎麼說明陰陽呢?具體地說,陰陽之間,哪一個屬體?哪一個屬用?很顯然,如果我們把陰陽看作一個整體,那麼,反映用的主要是陽,反映體的主要是陰。在《中基》里,當談到肝的功能時,有一個體陰用陽的概念,實際上,不但肝如此,整個陰陽都是如此。我們從一年來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這個春夏的過程主要就體現了陽的作用,我們看春夏的陽光,看春夏的溫熱,看春夏的繁榮,這一切都反映了陽氣在積極發揮作用。所以,春夏為陽,這個陽是講用,這個問題不難理解。這與前面講的釋放狀態相應。那麼,秋冬呢?秋冬這樣一個寒冷的、凋零的景象,顯然與陽的作用不符。為什麼呢?因為陽用收藏起來了,你看不見了,所以,你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這就關係到體的問題。體是基礎,體是本錢。而秋冬的陰,秋冬的收藏,正是為了培植這個基礎,蓄積這個本錢。基礎鞏固了,本錢增加了,上述這個用才能更好的發揮。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體與用,陰與陽一點不相違。兩者相輔相成,互根互用。缺一不可。 


  陽的用這一面,我們很容易感受到,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前面對陽的強調而忽視了這個體的意義。應該知道,它與強調陽用並不矛盾。所以,光強調男權不行,還要談女權。現在不是有一句流行的語言,"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成功的女人"嗎?這句話講得很實在,很多情況確實是這樣。只是現在很多男人成功之後,就把原來助他的女人拋棄了,這個不但不道德,而且很愚蠢,將來註定他要遭挫折。 


  陽講用,這個用可以反映在很多方面。首先一個就是陽生陰長,這個化氣的陽,能夠促成萬物的生長。春夏的景象為什麼發陳?為什麼蕃秀?就是因為這個因素。第二個用,陽為壽命之根本,《素問·生氣通天論》講:"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因此,陽用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反映在它與壽命的關係,人的壽夭就要落實在這個陽氣上面。長壽的人陽氣沒有不充足,相反,若陽失其所,則有折壽短命之虞。第三,"陽者,衛外而為固",這也是陽用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這個身體牢不牢固,能不能抵禦外邪的侵襲,就要看這個陽的衛外作用。這個作用與健康的關係很大。我們說人身最大的問題除了事業以外,就是一個健康,一個長壽,而陽用就反映在這個上面。 


  陰講體,這個體的意義表現在什麼地方呢?比如一個家庭,尤其是過去的家庭,婦女只會生兒育女,操持家務,怎麼來體現女人的作用呢?就看你這個男的有沒有出息。男的搞得好,說明你家的內助不錯。為什麼叫內助?幫助的意思,助陽的意思。也就是說,陰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助陽方面,怎麼幫助陽去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個就是陰體的意義。陰為陽體,陽為陰用。"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兩者就是這麼一種關係。 


  陰為體,它的一個很突出的方面就是它的藏精作用。那麼,精是什麼呢?《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什麼叫"精"?實際上,精既不是陰,也不是陽。現在很多人在概念上搞混淆了,把上面這個精作陰來看,所以,習慣就稱陰精。如果精就是陰,那這個藏精怎麼講,它還怎麼藏精?這從邏輯上講不通。從嚴格的意義上說,"精"實際上指的是陽氣的蓄積狀態,能量的蓄積狀態就叫"精"。某樣東西暴發的能量越大,說明它陽氣的蓄積狀態越好。當然,在《內經》里,在《中基》里,精還有許多其他的解釋,我這裡是從最基本的義理上去分析。 


  精是陽氣的聚集態,而不是釋放態。而陰的藏精就體現在幫助這個聚集的過程。陽氣能不能聚集?能不能由釋放狀態轉入蓄積狀態?就靠這個陰的作用。那麼,具體地說,這個精藏於何處呢?《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蟄是藏伏的意思,腎是主藏的,所以,又稱作封藏之本。封藏什麼呢?封藏陽氣,封藏精。這個精,這個聚集態的陽氣就被封藏在腎的領地里。所以說"精之處也"。腎在一年裡屬冬,冬主藏;腎在五藏屬陰,屬陰中之陰。這就與上面這個陰體,上面這個藏精相應了。所以,上面的這個體,上面這個陽氣的蓄養過程,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實在這個腎上。精能否封藏好?陽氣能否得到充分的蓄藏,休養生息?就要看這個腎的功能。只有蓄養好了,釋放才好,精力才會旺盛。所以,人的精力如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腎。 


  陰講體的這一面清楚了,體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用,這樣人們就不會再把陰陽的關係對立起來。應該從統一中去看對立,而不應該像過去那樣,由對立看對立。 


  陰陽的體用關係,我們還可以從生活的許多方面去感受。比如說休息,過去我們對休息的理解也許比較籠統,以為坐下來就是休息,睡覺就是休息。其實,細分起來,它仍然是談的兩個方面。上面這個籠統的方面實際上包含在"休"字里,休就是指的這個過程。休者休心也,停下手中的活小歇一下,叫做休,而停止一天的活動,上床睡覺更叫休。所以,休字從人從木,人躺在木床上是謂休。那麼,休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晚上睡覺是為了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午休的目的也如此。有午休習慣的人,突然哪一天不午休,那整個下午都會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來。因此,休的這個作用就落實在"息"上。什麼叫"息"呢?現在大家在銀行里存錢,為的什麼呢?為的就是這個"息"。早十年我們在銀行存錢,年息是9%、8%,也就是一萬塊錢一年下來,就變成了一萬零九百元,增加了整整九百元。正是為了這年息9%,大家都願意把錢存在銀行里。因此,這個"息"就是增加的意思,通過存錢使利益增加了,所以叫利息。休息呢?很顯然,就是通過這個休的過程,使我們在工作中消耗掉的精神體力得到增加,重新恢復精力充沛的狀態。所以,休息也包含著體用兩個方面,也包含著陰陽兩個方面。 


  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實際上是講春夏為用,秋冬為體。用的發揮怎麼樣,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這個體好不好。所以,春夏的用如何,就要落實在秋冬,尤其是冬這個體上。《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過去許多人對這個養陰養陽不理解,以為春夏養陽豈不是火上加油,秋冬養陰豈不是雪上加霜,《中醫雜誌》還專門就這個問題組織公開討論。其實,我們從體用的角度看,這有什麼疑問呢?春夏養陽就是促進用的發揮,秋冬養陰就是把體涵養得更好。這是從體用的角度來談陰陽,大家尚可以引而伸之,推而廣之。

2.傷寒總說 


  以上我們講到了兩個關係,一個主導,一個體用。陰陽的這些東西弄清以後,就可以解答上述的那三個問題。 


  (1)寒為冬氣 


  首先,我們來看寒,寒是冬日的正氣,這一點我們在《中基》裡面已經學過。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怎麼會產生寒呢?這一點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陽的本性是屬熱的,春夏的陽氣處於釋放狀態,熱的東西散發出來了,所以,天氣變得溫熱。但是,春天釋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春天的溫度要比夏天低。到了秋冬,陽氣由釋放轉入到收藏,熱的東西收藏起來了,關閉起來了,天氣也就變得漸漸地寒冷。但是從程度而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氣溫更為寒冷。這是寒的一個根本意義。從這個意義我們可以看到,寒實際上是反映陽氣的收藏狀態,是陽氣收藏的外在表現。所以,寒不但是冬之氣,其實也是藏之氣。 


  現在我們暫且放下時間,來看一看空間方位的情況。在我們國家,大家都很清楚,西北的氣溫要較東南低得多,我們每年冬天看天氣預報,北方有些地區都零下十幾度了,南方還在零上二十多度。這個反差太大了,要是海南的人到北方出差,上飛機前穿襯衣,下飛機就要穿皮襖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大的差別呢?看一看《內經》就清楚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西北方陰也,東南方陽也。"陽就是用,就是釋放,陰就是體,就是收藏。從地域方位的角度而言,整個西北方以收藏為主,整個東南方以釋放為主,所以,就產生了這個氣溫上的懸殊。這就提示我們一個問題,學中醫不但要注意時間,也要注意空間方位。時空在中醫里是同一的,是統一的,這個觀念必須牢牢記住。 


  前面我們提出過,陰陽的問題要真正弄清,不能光停留在書本的那幾點上,要有切身的感受。什麼事情都要養成用陰陽來思維,比如我們生活在南寧的人,時間都快到春節了,身上卻還穿著襯衣,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我們不從陰陽這個角度去思考,去弄清它,那作為一個學中醫的人,你就麻木了,就憑這個麻木,你要學好中醫,我看沒多少可能。陰陽問題也要活學活用。 


  (2)何以養藏 


  知道了寒的屬性、寒的意義,也就知道了冬日的寒,並不是一件壞事。我們根據這個寒的表象,這個寒的程度,就可以推斷這個陽氣的收藏情況,就可以看到這個"體"的情況。 


  冬日的天氣應該寒冷,也就是冬日的陽氣應該封藏,這個體應該涵養。因此,《素問》專門提到了一個養藏的問題。冬三月養藏,秋三月養收,實際上就是秋冬養陰的互辭,這是很明確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就是討論這方面問題的專論。這裡我們只看相關的冬三月。論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素問》的這一篇講"四氣調神",四氣,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氣,就是指的生、長、收(殺)、藏之氣。調神呢?這個講的是人的因素。人怎麼在春三月適應這個生氣;怎麼在夏三月適應這個長氣;怎麼在秋三月適應這個收(殺)氣;怎麼在冬三月適應這個藏氣。這就提出了要養生、養長、養收、養藏。現在的人只講一個養生,養長、養收、養藏都不管了,這是很片面的。 


  上面這段經文主要講養藏。冬三月怎麼養藏,怎麼適應這個閉藏的狀態呢?關鍵的一點就是"無擾乎陽"。冬三月屬陰,《素問》又明確指出"秋冬養陰",而這裡卻點出"無擾乎陽",可見春夏秋冬的這個生長收藏確實是圍繞著陽的這樣一個主導。無擾乎陽,就是指的冬三月這個過程已經在閉藏了,什麼在閉藏呢?陽氣在閉藏。既然已經閉藏了,就不要再打擾它,這就叫"無擾乎陽"。就像我們住賓館,睡覺的時候要啟動一個"請勿打擾"的按鈕。睡著了,再被打擾醒,會是什麼滋味呢?相信大家都會有體驗。那麼,怎麼實現這個"無擾乎陽"呢?上述的經文談了四個方面。天人合一的四大要素。 


  其一,慎起居。冬三月的起居應該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是反對睡懶覺的人,而且一貫也沒有睡懶覺的習慣。但是,冬三月卻可以例外,要早一些睡,晚一些起,太陽出來再起床也沒有關係,這是《內經》的教證。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中醫學院的作息表,不應該搞什麼夏時制,而應該搞四時制,就根據這個《四氣調神大論》來制訂作息的時間,這樣才與中醫相應,這樣才叫四氣調神。我相信冬天搞"早卧晚起",搞"必待日光",大家都會很歡迎,冬天有幾個不想晚起?說不定就從這裡你喜歡上了《內經》,喜歡上了中醫。 


  冬天為什麼要早卧晚起呢?這個就是為了適應養藏。睡覺這個過程的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藏的狀態,那麼,現在冬三月要強調養藏,這個睡眠的時間就當然要適當的延長。我們看冬三月,白天的時間短,夜晚的時間長,再看看上面說過的晷影,冬天長到一丈多,而夏天只有一尺多。晷影也好,晚上也好,都是反映一個藏的狀態,人要跟這個藏相應,那就必須早卧晚起。我們嘴上常說天人相應,怎麼個相應呢?冬日養藏就是相應,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相應。 


  要講相應,時間就很重要,天地在這個時候收藏。你也要在這個時候收藏,天地在這個時候釋放,你也要在這個時候釋放。落實到具體的問題上,睡覺就是收藏,工作勞動就是釋放。現在許多人習慣晚上工作,白天睡覺,這就不相應了,就陰陽顛倒了,這個對身體肯定不利。年輕的時候也許沒關係,到老了你就會有感受。學中醫的人應該避免這個顛倒,避免這個不相應。 


  其二,調情志。冬三月的情志應該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這裡的志有兩層意思:一是講心志,就是心的志向,《康熙》云:心之所之謂志;二是講我們平常說的情緒,《左傳》裡面將喜怒哀樂好惡稱作六志。所以,總起來我們把它稱為情志。這個時候的情志應該"若伏若匿",伏也好,匿也好,都指的是藏。所以,這個時候的情志應該收藏一些,不要那麼開放,不要那麼顯山露水。平常我們都勸人要開朗一些,但,這個時候則應該趨於內向。"若有私意"有什麼話,有什麼打算不要告訴別人,藏在心裡就是了。"若已有得",這個東西好像已經得到了,不用再到外面去尋求,可以悄然安住。總之,這個心志,這個情緒,應該伏匿,不應該張揚,這樣才有利於養藏。 


  其三,適寒溫。冬三月要"去寒就溫",這一點很重要,以上我們討論的許多問題都要落實到這一點上。為什麼要去寒就溫呢?我們本來說過寒為冬氣,寒為藏氣,養藏不是應該更寒一些嗎?這裡為什麼要去寒就溫?其實這個並不矛盾。大家都清楚,夏天我們不僅穿襯衣,而且穿短袖,女的還要穿什麼一步裙,反正能暴露的都暴露無遺。這樣的穿著不但為著涼爽,也是一個相應。因為天地在這個時候也在充分的顯露,你看這時的白天特別長,大地能長出來的東西也都長出來了,與這個相應的穿著就是養長。可是冬天就不同了,特別是在北方,人們都棉裹裘衣,不但手套帽子,還要圍圍巾,封閉得嚴嚴實實,這個衣著不就是一個"藏"嗎?不就是一個"去寒就溫"嗎?將整個身體封藏起來了,閉藏起來了,這個也是相應,與冬藏相應,這就是養藏。但是,現在風氣不同了,冬天女的還穿裙子,這個時候還要露,中醫不贊成這個做法。所以,我的朋友里要是冬天穿裙子,我會勸她們別穿。現在年輕你可以頂過去,年紀稍大,關節痛了,骨質增生了,那就悔之晚矣。當然,去寒就溫還包括了其他保溫防寒的方法。 


  其四,節動靜。冬三月應該"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泄皮膚也就是皮膚的開泄。大家知道,什麼時候皮膚會開泄呢?當然是激烈活動的時候。皮膚開泄了,自然汗出,汗出多了,就會耗氣傷陽使氣亟奪。冬三月是陽氣閉藏的時候,這個時候皮膚也應該相應的閉藏,不要做過多地開泄。這就提示冬天的運動,冬天的活動應該避免像其他的時候一樣,應該有它的特殊性。是不是運動都有益於建康?特別是喜歡運動鍛煉的人應該注意這個問題,冬天的鍛煉應該避免過多地開泄皮膚,應該多做靜功,這樣才能與冬相應,這樣才有利於養藏。 


  (3)傷寒即傷藏 


  上述這四個方面都是與冬相應,都是養藏之道。它們都圍繞一個原則:無擾乎陽。那麼傷寒呢?傷寒為什麼這麼重要?它核心的問題就是破壞了這個原則。《傷寒論》最核心的問題--傷寒即傷藏! 


  冬主藏,寒就與這個"藏"相伴,所以,冬日的寒非常重要。如果冬日不寒了,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陽氣還在釋放,沒有收藏。因此,冬季應寒反暖,農民就知道不是好事情,第二年的收成就不會好。要是用古人的話說,就會"米貴長安"。 


  我老家湖南有句鄉話:雷打冬,九個牛欄十個空。雷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響呢?應該在春季。立春以後的第三個氣叫"驚蟄",應時的春雷就應該在這個時候打響。春雷一聲震天響,就將這些蟄藏的萬物從沉睡中驚醒過來。春雷的打響意味著陽氣真正地全面啟動,全面的釋放出來。而雷在冬天打響,這又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冬雷的響動將整個的閉藏打破了。閉藏打破了,陽氣非時的釋放,使陽氣不能蓄積,陽氣的這個體得不到應時的涵養。體不足,用怎麼發揮?所以到了來年,真正應該陽氣發揮作用的時候,它卻發揮不了作用。萬物得不到這個陽氣的作用,整個秩序就打亂了,不但天災,而且地禍,不但植物受影響,動物也受影響,怎麼不會"九個牛欄十個空"呢? 


  民間還流傳另外一句話,叫做"瑞雪兆豐年"。瑞雪怎麼預兆豐年呢?現在的說法是下雪以後,病蟲害凍死了,所以,可以給來年帶來好的收成。當然,這也是一個方面,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冬日的瑞雪反映了陽氣處在很好的蓄藏狀態。陽氣蓄藏得好,體就能夠得到很好的充養,體充則用足,來年的釋放就會好。萬物得到這個充分的能量供給,怎麼不會"五穀豐登"呢?另外,這個瑞雪也反映了陰陽的秩序很好,秩序沒有破壞,自然的災害就會減少,所以,瑞雪兆豐年。 


  上述這個過程我們還可以從經典的角度來教證,《素問》有句名言:"善養生者,必奉於藏。"或者說:"奉陰者壽。"大家看到這個"奉陰者壽",也許就覺得她與前面講的陽用有矛盾。陽是反映和主宰壽命的,怎麼不說"奉陽者壽",反而是"奉陰者壽"呢?現在大家只知道養生,只知道生命在於運動。可是生怎麼來?生是從藏中來!水生木這個道理難道大家不清楚嗎?大家看一看自然界,特別是動物界,那些喜靜的動物往往壽命長。像龜、蛇、仙鶴,這些動物壽命都比較長。而相反,那些喜動的東西反而壽命不長。道家講致虛極,守靜篤;儒家講燕坐,講知止;佛家講禪定。這些都是強調靜,強調藏。所以,大家不要只知道運動,應該動靜結合。 


  以上這些道理無礙了,我們就可以回到前面的關鍵問題上來。冬日氣寒,這個寒是天地陽氣在蓄藏,人要與天地相應,所以,這個時候人的陽氣也要藏。冬日的氣候本來寒冷,這個時候陽氣本來應該更多地釋放來為機體取暖,怎麼反而在這個時候要收藏,這個矛盾怎麼解決?這就要靠我們主動地去做好"去寒就溫"的工作。這個時候應該穿得很嚴實,甚至要把取暖的設備打開。我們依靠這個人工製造的環境,就能夠讓陽氣安然地休養生息。陽氣蓄養的這個過程做好了,那以後就能正常地發揮作用。如果"去寒就溫"的工作沒有做好,機體"傷寒"了,那會是一個什麼後果呢?大家可以想一想,這個時候,陽氣是不會坐視不管的,它會從"沉睡"中"醒"來,它會馬上轉入釋放。陽氣被擾動了,這樣一個"養藏"的格局就被徹底打破,"體"的涵養程序遭到破壞,那"用"的方方面面就會受到影響。大家看一看,從這樣一個角度去思考,傷寒重不重要?太重要了!傷寒實際上就是傷藏,它把整個"養藏"給破壞了。陽氣的"體"受到傷害,這個基礎不牢固了,用怎麼發揮?陽用不能發揮,不能作壽命的保障,不能衛外而為固,那不但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要發生,百病都會發生。所以,傷寒不但可以有五,還可以有十、有百、有千、有萬。 


  一個傷寒,就將上述的兩個關係,一個主導,一個體用都破壞了,從這樣一個層面去思考,我們就知道傷寒的意義究竟有多大?對於本節開始提出的三個問題,《內經》為什麼將熱病歸傷寒?《難經》為什麼把傷寒分五?張仲景為什麼以傷寒作書名?就迎刃而解了。而通過這樣一個主題的探討,又將一系列相關的問題連帶出來。這是經典的開端,也是學習經典的一個方法。

轉自豆瓣讀書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自娛 2012-4-25 12:01
對不起諸位看官,小的轉帖的目的是收藏起來,好自己慢慢看,所以就不貼全了,完整版sina share和豆瓣都有,文章最後也有鏈接
回復 香林坐久 2012-4-25 14:55
這本書值得一讀,有些認知已經超出中醫的範圍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2-24 00: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