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古代中國民間的鬥茶風俗

作者:彩貝一一  於 2014-6-30 17: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通用分類:詩詞書畫|已有1評論

關鍵詞:中國, 民間

古代文人鬥雞、鬥蟋蟀的癖好由來已久,在古書中有不少的描繪,對此許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鬥茶」習俗的似乎就不多了。鬥茶,又叫「斗茗」、「茗戰」,通常是指每逢清明節后,新茶初出時,各地茶鄉所舉行的茶品與茶技的比賽。它本是古時有錢有閑文化的一種「雅玩」,到了元明清時,就已經完全化為民間的飲藝風俗了。

鬥茶的起源

  「鬥茶」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北宋時期,海內晏然,統治者實行了重文輕武向文人傾斜的政策,大量的文人在朝廷擔任了一定職務,政治地位、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明顯提高。在當時安定的背景下,這種優厚的待遇、清閑的生活,刺激了文人墨客對茶藝的進一步探討,同時茶藝的發展又為生活增添了閑雅的情趣,二者互為因果,這便是鬥茶風行的內在原因。

據唐馮贄《記事珠》記載,鬥茶源自福建建安民間。以福建建安茶農為代表的世俗鬥茶,目的是通過鬥茶競選出產貢茶的機會,從而獲得更好的經濟回報。鬥茶的地點選擇在山林野外,所用茶品全部是備選貢茶,以餅茶為主,選用鬥茶專供的水,器具雖不奢華,但也務求精美。由於貢茶的影響,歷代以來從宮廷到市井,都樂於鬥茶。范仲淹有首《鬥茶歌》說得好:「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芝蘭」,說的就是鬥茶清香四溢的場面。

  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品評名茶。但是鬥茶作為排列新茶優劣順序的活動,則與平和的品茗不同,有著比技巧、斗輸贏的特點。「斗」,正是在爭鬥中逞強獲勝之意。曾經有私塾老師以「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因此這種比賽活動可謂非常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

  參加鬥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在施展各種精細技法和工序之後,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經過集體品評,在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的優劣、煮水火候的緩急等等方面評出俱為上乘者為勝。鬥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鬥茶時,常有不少的觀眾在旁看熱鬧。如在茶店斗,則附近店鋪的老闆或夥計都會輪流去觀戰,特別是當時在場意欲購茶的顧客,更可以一睹為快。

  宋代作為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文人雅士,無不好此,並且著書立說,將其理論化。據宋、明人寫的筆記記述,鬥茶內容大致可包括:鬥茶品、行茶令、茶百戲。

鬥茶之茶的製作工藝

  為了取得鬥茶的最佳效果,人們在使用工具、原料製作、鬥法技巧上都精益求精,使鬥茶逐步發展為一種高雅的文化藝術美。鬥茶時所出現的白色湯花與黑釉茶盞爭輝的直觀景象,令人賞玩不已。鬥茶的步驟一般是——鑒茶、碾茶、煎水、調膏、操作(包括「點」和「擊拂」)以及品茶湯。

鑒茶:宋代鬥茶所用的餅茶,主要為建安北苑所產,選料極為講究,加工極為精細。這樣的餅茶在製造時,有時為增加茶餅的光澤,要在茶餅表面用油膏加以塗飾,時間一長,表面會有「青、黃、紫、黑之異」,所以需要仔細鑒別茶餅的質量。辨別這種餅茶質量的高低,須「隱然察之於內」,以茶餅「肉理潤者為上」。宋徽宗趙佶總結出了三個標準:一、以色辨,要「色瑩徹而不駁」;二以質辨,要茶餅「縝繹而不浮」、「舉之凝結」,即質地縝密而不鬆散,拿在手中有一定沉重感;三、以聲辨,要求茶餅「碾之則鏗然」,可見茶餅質地堅密和乾燥,若茶餅中摻入了其它植物嫩葉,用來點茶時,湯中會有纖維狀雜物。

  碾茶:上碾之前,先用乾淨紙包起,捶碎,碾時,要「熟碾」,即細碾,要用力而時間不能過久,且捶碎的茶餅要立即碾用,否則會導致茶湯「色昏」。要將餅茶碾為茶末,要碾茶末,必要用到茶碾,茶碾分碾槽與碾軸兩個組件。將捶碎的餅茶置於碾槽之中,手握碾軸順勢左右而動,碎茶餅就在吱吱呀呀的聲響中,逐漸化為細碎的茶末。碾后的茶末,再放進茶羅中羅,務求末細,這樣得到的茶末如煙塵般輕盈細膩,入水后能浮起,湯花也能勻細凝結,水痕才能長久,也可以「盡茶之色」。

煎水:碾茶、羅茶過後,便要煎水準備沖茶。煎水所用的器具,古人稱之為「急須」。急須,即古代所用的水壺,質地多為瓷或石。與唐用的敞口釜不同,宋代一般用細頸的瓶煎水,瓶的邊緣有留口,這樣一方面便於倒水,另一方面可以依靠水的沸聲來辨別湯候適度與否。一般熱水燒開后先注入急須,再以急須向茶盞內注水。調膏:看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沸水,調和茶末如濃膏油,以粘稠為度。調膏之前,還須「溫盞」,再注入沸水。蔡襄《茶錄》云:「凡欲點茶,先須熁盞令熱,冷則茶不浮」。

點:要想創造出鬥茶的最佳效果,關鍵還在於人的操作。主要動作是「點」和「擊拂」。點就是把急須里煎好的水注入茶盞中。宋人詩文中往往把鬥茶叫做「點茶」,可見「點」在鬥茶整個過程中的重要性。執壺往茶盞中點水,要有節制,落水點要准,不能破茶麵。蘇虞《十六湯品》中,有三品「注以緩急言者」,專論點水注湯。這三品為:「中湯」、「斷脈湯」、「大壯湯」。「中湯」最佳,「中」是和諧調適之意。「中湯」要求注時有節制,該注時注,不該注時就停下來,注時水從壺嘴噴勃而出,形成水柱,不得斷斷續續;不注時,一發即收,不得有零星水滴淋漓不止,因而要特別注意持盞腕臂的靈活運轉,這樣才能注出「中湯」。「斷脈湯」,是指注湯時手臂顫抖,一次不能注夠適量的水,時斷時續,時有時無,如「人之百脈氣血斷續」,不能達到茶湯「勻粹」的要求。「大壯湯」。當時要求鬥茶時一盞中茶末最多不過二錢,一盞所注之水不得超過整個盞容量的十分之六,才算合宜。如果注湯時不加節制,一注盈盞,就破壞了茶末與水、茶盞與水的比例關係,所以叫做「大壯湯」。

  擊拂:「擊拂」相當於唐代煎茶中的「攪」,但不象唐代用筷子一類東西在茶釜中攪拌,而是用特製的小掃把一般的工具——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手持茶筅擊拂茶湯,叫做「運筅」,往返運筅,或擊茶湯,或拂湯花。人們進行點和擊拂,是一手執壺,一手執筅,幾乎同時而擊拂稍後,兩相配合,以創造出鬥茶的最佳效果。在《大觀茶論》中,趙佶記述了因點和擊拂不當而失敗的情況。一種叫「靜面點」,一種為「一發點」。「靜面點」,就是在調膏時,茶末和水還沒有十分交融,就急急忙忙地注水,注水時又不加節制,這樣茶膏的色澤就煥發不出來;同時,另一隻手持筅擊拂水面又太輕,這樣茶麵沒有蓬勃湧起的足夠湯花,不能凝結成粥面粟紋那樣的效果。所以叫「靜面點」。「一發點」,是邊注水邊擊拂,操持過重,無輕重緩急之別,不懂得指繞腕轉地使用茶筅,以致還沒形成粥面而茶力已盡,雖然在擊拂時也有湯花,但注水擊拂一停,湯花立即消退,出現水痕,故叫「一發點」。要創造出鬥茶的最佳效果既要注意調膏,又要有節奏地注水,同時茶筅擊拂,也要視需要而有輕重緩急的不同。

  評判茶品的標準

  共鬥茶品,主要是品評茶的兩個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麵湯花色澤。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麵泛起的泡沫。除顏色外,決定湯花的優劣的標準是湯花泛起后,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淳淳光澤」,湯花均勻適中,民間稱其為「粥面粟紋」,意即湯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結時的形狀,並且像白色粟紋一樣細碎均勻。湯花保持一段時間后就要散退,此時盞內沿就會出現一圈水痕,以先出現水痕者為負。正如祝穆《方輿勝覽》中所說:「斗試之法,以水痕先退者為負,耐久者為勝」。如果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散逸較快,那麼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會露出「水痕」(即一道茶色水線),稱「雲腳渙亂」。

  鬥茶的比賽制度多為兩人捉對「廝殺」,經常「三斗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說兩種茶葉的好壞為「相差幾水」。

有好水,才不褻瀆好茶。看似一場朋友間互嘗茶味的社交活動,如果能帶著一桶從某處名泉打來的泉水前去,就足以表示你對茶葉的尊重,對味覺的挑剔和負責。鬥茶者對源水的要求極為嚴格,特別講究用水的功夫。一般的鬥茶者多選用泉水、江水等活質水源,高雅一點的也用植物瀝水。有時茶質雖略次於對方,但用水得當,也能取勝。所以有的比賽要求用同樣的水煎茶,這樣最能檢驗茶質和技法的優劣。這種鬥茶,必須了解茶性、水質,以及煎後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鬥茶佳器「兔毫盞」與「鷓鴣斑」

  要使湯色純白,湯花咬盞,除了茶品要新,用水要活,器具的選用也是一門學問。宋朝任福建漕司(監製貢茶事)的蔡襄在奉旨修撰的《茶錄》一書中,對黑瓷兔毫盞同品茶、鬥茶的關係說得很明確:「茶色白,宜黑盞」,因為「鬥茶先斗色」而茶色貴白、青白者受水昏重。蔡襄又雲「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出他處者,火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之不用」,宋徽宗也曾說:「盞以青綠為貴,兔毫為上。」蘇軾《送南屏謙師》詩又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味手。忽驚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瓮鵝兒酒」。這些詩句都說明在適宜鬥茶的黑盞中,兔毫盞是最為合適、頗為名貴的一種。這種盞的釉內含有豐富的鐵,燒制的過程中,含鐵的釉順勢融化垂下,一絲一絲拉長變細,如同兔毛,當年許多日本人來到浙江天目山進修,將黑釉兔毫盞由天目山帶回日本,從此統稱為「天目盞」,供之如國寶,極為珍視。

還有另一種杯盞叫做鷓鴣斑。據北宋陶《清異錄》記載:「閩中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鷓鴣斑就像鷓鴣鳥羽毛,頸上、背上、胸和腹部顯著的雲狀和塊狀斑點,呈紫、藍、粉青、黃、暗綠,諸色相雜,猶如節日夜空的禮花五彩繽紛。鷓鴣斑用含鐵量很高的不同的兩種紫金土來配製黑釉,使釉內含鐵量高達6—8%,黑如漆,再在生坯上掛釉兩次,以稍低於燒制其他結晶釉的溫度焙燒,因較多的鐵元素在釉里結晶,黑色釉面便形成了酷似鷓鴣羽毛一樣盡善盡美的花紋,故名「鷓鴣斑」。又因為色陰沉也被稱為「鬼臉藍」。宋作者黃庭堅詞中也曾吟詠道:「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詞中是說紅巾翠袖,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金縷鷓鴣斑茶盞,侍奉身前,堪稱一時雅事。以其紋色「金縷鷓鴣斑」代指「鷓鴣斑」茶盞。可見「鷓鴣斑」茶盞極珍貴。反映了宋代人飲茶不僅要有好茶葉之外,還要有好水,好茶具,好的捧盞人,這才是品茶之道。

惠州斗烹茶

  曾經有一說鬥茶起源於惠州,這很可能是因為惠州人「食茶」的歷史十分古遠。東晉裴淵的《廣州記》說:「酉平縣出皋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為飲」,所謂「皋盧」也就是苦丁茶,這酉平縣為後之歸善縣,古時即屬惠州,但是茶在中國的廣泛普及卻是在唐代以後,這與佛教的興盛頗有關係。唐人《封氏聞見記》便說南方的寺僧「習禪務於不寐,又不餐食,皆許其飲茶。人身懷挾,到處煮炊,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到了北宋,惠州民間形成了「鬥茶」的風習,唐庚貶惠州,作《鬥茶記》,則曰:「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某閩人其所齎宜尤高,而又次之。」寄傲齋和龍塘,故址都在今之子西嶺;「齎宜」,是指攜來佐茶的菜肴(另一說是用作調味用的姜蒜蔥韭等碎末)。惠人「鬥茶」 的情形,於此約略可見。一個「烹」字,更說明那時惠州所「斗」之茶,非建安所斗的點拂之茶。東坡詩謂「薄薄酒,勝茶湯」,之所以叫茶湯,是因為當中除茶葉外,還有其他配料如姜蔥椒鹽米豆油麻等。享用這種連渣帶水煎烹而成的茶湯,古人說「喝」,惠州話說「食」,都不為無理。「採茶作餅,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烹茶配料因具體條件而有所不同,故有咸茶、菜茶、藥茶等眾多名目,但惠州鬥茶烹制的方法卻與上述古法大體無異。

  茶葉是一種神奇、有靈性的草木。鬥茶,儘管是茶葉與茶葉的爭鬥,但是卻如同風雲際會的華山論劍一般,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內里氣場的較量卻暗藏機鋒。蘇東坡有:「斗贏一水、功敵千鍾」的佳句來盛讚贏家的功不可沒;又有一代名相范仲淹在其《鬥茶歌》中云:「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風飛」。鬥茶的雅俗以其獨特的魅力迅速風行開來,成為一種時尚,不僅各地的城鎮墟市建立了許多專門用來鬥茶品茗的場所茶室,連處在深山老林里的佛門靜地也大興鬥茶之風。

  源於唐末的鬥茶,在北宋時期達到了頂峰,至南宋時期已漸衰微,歷經元明之後終成一代絕響,但鬥茶的風俗卻在南宋開慶年間,漂洋過海傳入了日本。日本茶道協會負責人森木司朗在其編著的《茶史漫話》一書中說:「是中國宋代的鬥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事實上,中國鬥茶的實質精神其實並沒有完全斷絕,在當今各種名優茶品評比中,仍遺存有鬥茶的痕迹和文化基因。悠揚絲竹,博袖輕舒,望色、聞香、沏茶、品茶……重古往今來道論,會天南地北茶人。當悠活、慢活、樂活的生活方式開始大面積流行,飲茶作為一種健康自然的象徵、心靈與身體的雙修,再一次成為主流社會所熱衷倡導的生活狀態。

幾百年的光景流逝而過,鬥茶所成的丹青水墨已散於輕揚的茶煙中,然而那些古人手中握過的茶碾,爐上暖過的急須,唇邊觸過的茶盞,仍舊安靜的講述著一段豐富而鼎盛的「茶生活」。品茶是一種心境,在某個秋風乍起的午後,邀三五好友,傾談,聽曲,細細品味,那將是「洗盡古今人不倦,別有一番賞茶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風天 2014-7-1 08:31
耶,斗個你香我醇啦。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 04: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