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山隨筆 (請點擊看介紹)
談談中國的改革和改革的難度
【前注】這是在天涯追風的一篇文章《轉貼:《紐約時報》:中國已經陷入了「權貴資本主義」的泥潭》的跟貼引出來的文章。
「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獲得了足夠的發展,這靠引入資本主義體制。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各路官員,從中央到地方,太過重於搜刮自己的財富,把本來引入資本主義而導致的分配不均推向極端。這個苦果,只能自食其果!」
改革什麼?
從中央到海外的民主人士,都在談改革,都說不改革,中國的路就走不下去了。那麼,改革什麼?有有識之士曾經談過嗎?改革,改革,改革,改革什麼?
對海外和民間的民主精英來說,改革,最好是一步到位,建立三權分立,一人一票的英式或美式民主制度(無論是內閣制還是總統制)。
這可能嗎?站在共產黨的立場上,這就是顏色革命,就是戈爾巴喬夫道路,是應該徹底避免的。最近,在天使 島,看到國內有組織幹部觀看《居安思危》黨內系列教育參考片第三部——《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俄羅斯人在訴說》,可見前蘇聯的垮台,正作為反面的教訓,在黨內被敲響警鐘。
既然這個根本制度不可改,那麼還能改什麼?我看,有兩方面要改:
一,在過去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中國經濟的年增長平均速度達到10%以上,2003年三年,達12%。然而今年下降,已經降至低於8%。為了繼續保持中國經濟的強勁的增長速度,進一步地引入資本主義機制,對國有化壟斷的銀行,鐵路等行業進行私有化,激發其競爭的機制,已經刻不容緩!
二,由於目前的貧富分配極度的不均,伴隨著如火如荼的群體事件,光靠維穩已經捉襟見肘,必須從制度上限制貧富的加大與保障貧窮弱者的基本權益,這個,要求至少在分配上引入社會主義機制,比如用稅收調節,以縮小差別;用制度化的勞保,以保障最底層人民的生活,等等。
簡言之,改革,在所有制上,要進一步引入資本主義機制,進一步私有化,以激發競爭促進生產;在分配上,要完善社會主義機制,縮小最高收入與最低收入的差距,以防止貧富兩極分化(注意,這個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是做到了)。
改革可行嗎?
銀行等國有企業的引入私有化,引入競爭,受到相應利益集團的抵制,而增加社會主義成份,在分配上(用稅收調節),縮小差別,是與權貴的利益背道而馳,受到所有既得利益者的抵抗!
共產黨其實不是沒有辦法,但現在已經太晚了。
記得,1998年,江澤民,限制軍隊經商。那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決策,不然,共產黨可能都走不到今天。
可是當時,江澤民有有利條件,雖然宏觀上,是共產黨自己限制自己。但是微觀上,江澤民本人沒有利益(涉軍事並不深),兒子也不在軍隊。他是限制別人,好辦!
現在情況不同了,胡,溫,李鵬,朱鎔基,江澤民,鄧小平,。。。,其他的頭兒,一個個的都是家族在攫取最大利益,怎麼可能限制自己呢?
所以,人們說的改革改革,就是把這些人的利益,分出來給弱弱勢群體,這怎麼有可能呢?或者說,這麼做又有何其難!
回想,當年共產黨,推行土地改革,贏得了農民的支持,取得了天下。國民黨為什麼做不到呢?因為土地改革直接觸動了國民黨自己的利益。而到了台灣,同樣的土地改革,造就了國民黨的新生,為什麼可以進行呢?因為在台灣土地改革,革命是針對別人,國民黨坐收漁利。
由此看來,改革,改到自己的頭上,限制自身的利益,將是何其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