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的觸電經歷

作者:Duffy  於 2016-1-17 15: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學校生活|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13評論

 
我的觸電經歷

你還演過電影了?沒有,我沒演過電影,但還真是有一段直接「觸電」的經歷。

我們小學的隔壁就是原北京電影譯製片廠的前身——北影譯製片部。記得每年十一或春節等節假日,兩個單位都會舉行一些聯歡等活動。我們會去表演一台唱歌跳舞節目或者叫「活報劇」的小型話劇,他們的演員會來演一些小品,歌舞劇,舞台劇。平時,他們也會邀請我們去參觀譯製片的製作過程。我原本就很奇怪,為什麼電影里的外國人都能說一口標準的中國話。其實,中國的譯制電影可謂中國一大特色,國外一般是很少有電影配音的,大都採用字幕方式。我的一個台灣朋友就告訴過我說,初次看大陸的譯製片時總感到怪怪的,外國人張口就說中國話,很不習慣。哪知後來越來越喜歡中文譯製片,反倒覺得邊看電影還要邊看字幕,反而很不習慣了。可是在中國,一部再好的外國電影,如果沒有譯制配音,市場佔有率必將大打折扣,因此中國的電影譯製片可與電影製片廠媲美,成為一大獨立電影產業。
不要以為配音演員只不過是坐在那裡,給電影配音就行了。其實不然,一部完整的譯製片製作過程,除了沒有攝影,剪輯等環節之外,幾乎和拍一部電影一樣,譯制導演,配音演員,譯制編劇,錄音製作等等,缺一不可,配音演員則要和原版電影里的演員一樣,完成一切表演動作,表情和對話(當然用的是中文啦)。
配音演員和普通電影演員的最大區別就是,普通電影演員是用面部表情,動作和對話來「演「戲,而配音演員只能用語言一種方式來表達人物性格,情感和故事情節,要演得好,其實可能表演難度更大一些。一個優秀的配音演員,對同一句台詞,可以用十幾或幾十種不同嗓音,音調和語氣來表現奸詐和誠懇,表現蕩婦和貴婦,表達不同人物,不同性格,適應不同情感需要和劇情發展。例如,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的配音演員畢克為著名日本演員高倉健配音的多部電影,幾乎成為配音經典之作,把高倉健所扮演角色的冷峻,剛毅,勇敢,正直,通過配音表現得淋漓盡致。同為上影譯制廠的李梓所配音的「簡.愛」,「巴黎聖母院」,「葉賽尼亞」等優秀配音作品,給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整整一代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因此把優秀的電影配音稱為「靈魂再塑」一點都不為過。
大約是六歲那年,前蘇聯電影「走向新岸」的譯制導演到我們學校挑兩個同學做配音,因為雙方都有一定了解,很快選定我們十多個同學,男女各半,到譯制廠進行培訓和做最後篩選,記得曾經上過什麼課,更多的是觀看已經選好的譯制演員的錄製表演。最後則是導演給大家每人一份台詞劇本,要求回家一晚上全部背熟,第二天要在一堆導演和演員面前,表演這一段台詞,不但台詞要準確無誤,還要配合相應的語調,表情和動作,真正就是在「演」一出獨角戲,導演沒有任何限定,全憑自己發揮創造或自然流露。最後我和另外一個女同學被選定為譯製片「走向新岸」做配音演員。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還沒有採用同期錄音,錄音都是在後期製作時加上的。我們開始時,就是背台詞,在舞台上按分劇本表演,就跟演話劇差不多。最後合成時,在一個巨大的表演間和錄音室完成,中間有一面牆那麼大的一塊隔音玻璃隔開,表演間里空空蕩蕩,沒有什麼道具服裝之類,四面都是吸音材料,以避免迴音,其中一面是銀幕,可以放映無聲的原版電影,我們配音演員則要求表情,動作,台詞面面俱到,偶爾可以偷瞄一眼銀幕,掌握節奏。錄音室則配備好幾台錄音設備和大型磁帶機。譯制配音最後階段還有一個重要步驟是「對口型」,因為翻譯成中文的語句長度和外文原文對話一定有時間差,要用適當改變中文譯文長度,以及控制對話語速來調整時間差,這就全憑譯制導演了。
配音工作前後大約用了一個多月才完成。配音完成以後,我們學校獲得一大筆片酬,其中一半留給班級做班費,另一半給我們買了一大堆禮品,我最喜歡的是一隻筆尖100%點金的美國「派克鋼筆」(據說美國總統簽署法案就用的是這種鋼筆),還有好幾套小人書,一套24色彩色鉛筆等,連老師都說從來還沒用過這麼好的鋼筆。


高興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3 個評論)

回復 yulinw 2016-1-17 16:10
   錄音有留下么?
回復 月光明 2016-1-17 19:47
看來您的聲音不錯!   當年最喜歡許廣寧那把聲,特迷人。
回復 法道濟 2016-1-17 20:18
這可是有年頭了,50年代?
回復 sugela 2016-1-17 21:47
好久不見兄台了。問好。
回復 ChineseInvest88 2016-1-18 00:27
被標題誤導了,漲姿勢了~
回復 Arnika 2016-1-18 01:56
找找網上有沒有這部譯製片,聽音如見人。
正好最近有一疑問,為啥國產電視劇,還要配音?
回復 Duffy 2016-1-18 02:03
法道濟: 這可是有年頭了,50年代?
感謝惠顧。
是有年頭了,1952。
回復 Duffy 2016-1-18 02:06
月光明: 看來您的聲音不錯!      當年最喜歡許廣寧那把聲,特迷人。
當時只是童聲。
我也特喜歡許廣寧的聲音,以及與她同時代的喬榛,童自榮等。
回復 Duffy 2016-1-18 02:07
sugela: 好久不見兄台了。問好。
感謝惠顧。也向您問好。
回復 Duffy 2016-1-18 02:16
Arnika: 找找網上有沒有這部譯製片,聽音如見人。
正好最近有一疑問,為啥國產電視劇,還要配音?
中國的大眾影視作品除了一些地方台特別節目,以及劇情需要,一般是必須使用普通話的。而一些著名演員的普通話並不太標準,因此在後期製作時要加上配音。再有一個例外是,所有的動畫片都自然必須要有配音演員配音。例如著名的美國Disney 動畫片「花木蘭」的大陸版,就是由著名演員許晴,成龍和陳佩斯等配音的。
回復 法道濟 2016-1-18 02:18
Duffy: 感謝惠顧。
是有年頭了,1952。
那您有70歲了?!
回復 海外思華 2016-1-18 06:24
這段經歷真好!永生難忘!
回復 玉米穗 2016-4-15 23:59
很有意思的經歷。我也喜歡上影廠的那些配音演員,畢克,邱岳峰,尚華等老一輩的特別好。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 12: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