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老式的雪佛蘭把一位記者送到家門口。正當他在逗著一隻貓的時候,突然,一輛新車在他身後嘎然而止,幾個女孩邀他去玩。這一上車可了不得,一換頻道,雪佛蘭開進了21世紀。時空變換,物轉星移,紐約的夜景讓記者看得目瞪口呆。接著他們又到舞廳去跳舞,女孩熱情奔放,燈光變幻陸離,但舞曲卻是他熟悉的 - 30年代的舞曲「東方搖擺」(Oriental Swing):
到如今,在傅滿洲的故鄉, (Now, in the land of Fu Manchu,)
女人們都在跳著Suzie-Q,[注1] (The girls all now do the Suzie-Q,)
在舞池當中拍著手, (Clap their hands in the center of the floor,)
說,「親親,雜碎,再多搖擺一會!」(Saying, "Ching, ching, chop-suey, swing some more!")
故事的最後,記者從嶄新的雪佛蘭Trax走下來,贊到:「這車太棒了!」。

通用汽車廣告的劇照
聽上去是個很不錯的故事,不是嗎?的確,這是2013年通用汽車公司(GM)給它的新車Trax做的電視廣告。應該說是很有創意的,至少比我見過得大多數汽車廣告要好。可沒登幾天,通用汽車就把它撤了。因為有人抱怨其中有種族主義的味道。
很多人可能看不出問題,但對於來美時間長了的老僑們來說,廣告中的種族主義的痕迹是相當明顯的。不,不是說 「親親,雜碎」。學廣東人講話腔調的做法有點讓人反感,但無傷大雅。真正問題出在「在傅滿洲的故鄉」 (In the land of Fu Manchu) 那句上。在傅滿洲的故鄉是哪裡?當然是中國了。那傅滿洲又是誰呢?那話就長了,且聽我慢慢道來:
傅滿州和花露水
中國人在海外不被人待見,很大程度上是傅滿洲的錯。
「傅滿州」是個中國大壞蛋,也被很多人認為是文學和電影史上最種族主義的符號。創造這個人物的是英國作家薩克斯·洛莫爾 (Sax Rohmer)。從1913年的《傅滿洲博士之謎》開始,他寫了一系列有關這個邪惡的犯罪頭子的小說。
洛莫爾筆下的傅滿洲算得上是最早的中國留學生,精通多國語言,在海德堡,索邦和愛丁堡等歐洲大學有學位。傅滿洲的殺人的方法以晦澀難懂而出名。他不屑使用槍支或爆炸物,更喜歡綁架勒索,謀財害命,以及指揮秘密集團的成員持刀作案,或使用蟒蛇,眼鏡蛇,真菌 ,桿菌等古怪的動物或自然化學武器。
傅滿洲外形瘦長,高聳肩膀,長著豎挑眉,留著兩撮下垂鬍子,有點像魔鬼撒旦。因為形象刻板醜陋,冷漠兇殘,詭計多端,傅滿洲被稱為「歷史上最邪惡的亞洲人」。被西方視為黃禍的擬人化形象。

傅滿洲
在1932年的電影中《傅滿洲的面具》里,傅滿洲把一個金髮女郎奉獻給一群狂吼亂喊的追隨者們。「你想要這樣的處女做老婆嗎?」他說。「那就征服並且繁殖。殺死白人,搶他們的女人!」(kill the white men and take their women)。這可能是他最有名的一句台詞。
電影《傅滿洲的面具》相當成功,這個形象深入到30年代流行文化之中。黑人歌手Lil Hardin Armstrong在她的「東方搖擺」就首先發明 「在傅滿洲的故鄉」一詞。這首歌後來又被別人翻唱,在各處的舞廳中使用,使得這個刻板形象傳播的更加廣泛。公平地說,Armstrong在寫歌的時候並不一定是刻意要醜化中國人。更可能的是她剛看了電影,Fu Manchu, 又同Suzie-Q押韻。她哪裡想的到,80年後通用汽車又把她的歌給翻了出來,鬧出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傅滿洲還有一個同俄國女子生的女兒 – 名字不詳,世人只知道她的小名「花露水」(Fah lo Suee)。在《Si-Fan疑雲》一書中是這樣描寫花露水的,
「再次嘆了口氣,不由自主地,我抬起了頭......目光接觸的是一對奇妙眼睛的凝視。在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眼睛。卡拉深色的眼睛美妙和秀麗,傅滿洲博士的眼睛陰險而難以忘懷,但這個女人,我去倫敦的旅伴,她的眼睛是難以置信的。我沒法忍受他們的注視,他們是美杜莎的眼睛![注2]」
但在驚人的美貌之下,卻藏著付蛇蠍心腸。同她老爸一樣,花露水也是一個罪犯頭目。據有多重性格,常用假名,而且會使催眠等妖術。花露水經常琢磨著要推翻傅滿洲在犯罪集團Si-Fan中的地位,而且常同傅滿洲的內外敵人串通。但與壞透了的父親不大一樣的是花露水似乎具有雙重性,經常被正派男性特別是白人男子所吸引(白露為霜註:白人的優越感!),有時不惜背叛她的父親。當她得不到的時候,會用毒品等方法迫使他們就範。
華裔演員黃柳霜(Anna May Wong)和白人女星茂娜·羅埃(Myrna Loy)等都演過花露水這個角色。在美國流行文化里中國女人既有異國情調的獨特魅力,又有複雜多變,難以琢磨,有時甚至心狠手辣的特點。這也許同「花露水」脫不了干係。

茂娜·羅埃演的「花露水」
傅滿洲探源
很久以來我一直很想知道洛莫爾是怎樣創作這個角色的,是憑空杜撰還是有些根據呢?雖然號稱為「東方學家」,洛莫爾從來沒有去過中國,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是相當膚淺。但是他創作的傅滿洲身上還是有些中國人的影子,不然的話他的系列也不可能經久不衰。
洛莫爾對中國人有限的了解實際上來自於倫敦萊姆豪斯區(Limehouse)的唐人街。1911年,洛莫爾曾經受一本雜誌委託,調查萊姆豪斯區的一個華裔黑幫大佬叫金先生(Mr. King)。警方懷疑他捲入走私毒品以及其他非法活動。
在調查中間洛莫爾同一個唐人街的飯店老闆交上了朋友,在他的幫助下洛莫爾搞清了金先生的住所。他於是躲在車裡觀察這個住所的動靜。一連幾天都沒有發現什麼,正當他準備撤退,一輛Limo在街口停了下來,用洛莫爾自己的話來說:
「一個高個兒,氣宇軒昂,身穿皮衣頭戴皮帽的中國人走了進來,他身後跟著一個身穿灰色皮衣的阿拉伯女孩。。。燈光從一扇開著的門照射出來,我看見了這個頭戴皮帽的人的臉,就在這一瞬間,我想象中的魔鬼一下子活了起來。。我知道我看見了傅滿洲博士。。他的臉就是撒旦的化身。」
原來傅滿洲的原型就是倫敦的黑幫老大金先生。
但很多人依舊不理解為什麼要把這個開賭場妓院的小毛賊誇大成如此邪惡的魔鬼。的確,上個世紀初是西方鼎盛而中國積弱的時期,隨便一個西方小國都可以欺負中國。西方哪有怕中國人的事情?中國自然不缺黑幫頭子,江洋大盜或者土匪軍閥,但謀取世界霸權?殺白人奪取他們的女人?借給黃金榮,杜月笙三個膽子也想不出這個主意。
有關這個人物產生的歷史背景,洛莫爾在回憶自己最初的創作動機時說過:「我常想為什麼在此之前,我沒有這個靈感。1912年,似乎一切時機都成熟了,可以為大眾文化市場創造一個中國惡棍的形象。義和團暴亂引起的黃禍傳言,依舊在此間流行,不久前倫敦貧民區發生的謀殺事件,也使公眾的注意力轉向東方。」
洛莫爾在《傅滿洲博士之謎》里就提到一個神秘的地下組織叫「塞番天道會」(The Celestial Order of Si-Fan)簡稱Si-fan,這個組織在以後的書里有不斷出現。傅滿洲是此會的組織者,目的是征服西方世界,恢復中國的地位,而讓他成為世界的主宰。回過頭來看,義和團同這個所謂「塞番天道會」的聯繫是相當明顯的。洛莫爾雖然沒有明說,他的助手Cay Van Ash猜測傅滿洲出生於清朝皇家,其家人曾經支持過義和團,在義和團失敗后遭到整肅,因此同西方結下了血海深仇。而傅滿洲則收編了義和團的殘餘勢利,演變成「塞番天道會」。
義和團殺洋人的口號在西方社會產生了相當大的震憾。雖然八國聯軍將義和團血腥地鎮壓下去了,但恐懼並沒有消失,洛莫爾則是利用這種不安和恐懼,創造了傅滿洲這樣的人物。故事裡面真真假假,有點史實穿插,更多的是胡編亂造。但不管怎麼說,洛莫爾的小說轟動一時,後來又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連環畫等,他也賺得盆滿缽滿。從市場學的角度來說,洛莫爾做的非常成功。
結局
邪惡的中國人就是這樣打造出來的。洛莫爾也許想的是賺錢,但對華人的形象的負面影響卻是真實的而且長遠的。刻板的種族形象一旦成型可以是非常頑固,它們會一遍遍改頭換面地出現。其背後的信息卻是一致的,那就是「他們」和「我們」不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類種族主義神話就是為了按照種族來分化人群,並維持不合時宜的「白人至上」的優越感。
傅滿洲的鬼魂顯然還沒有絕跡。這次雪佛蘭的汽車廣告 – 其背景音樂稱為中國為「傅滿洲的故鄉」,那裡的人說「親親,雜碎」,只是種族主義的刻板形象又一次借屍還魂。
自三月份在加拿大播出以來,這個命運不濟的廣告一直遭到投訴。雪佛蘭的高管後來悄悄地將歌詞刪了,並將修改過的廣告重新發出。上星期三(五月一日)通用汽車乾脆將全球的廣告宣傳撤消,並且為它所造成的傷害而道歉。
傅滿洲終於又被送回他該去的地方 - 墳墓。。。不用說,像任何不死的殭屍一樣,他還會回來的。
[注1]:Suzie-Q - 一種舞步
[注2]:美杜莎 - 希臘神話中的美艷女妖。直視她的眼睛會變成石頭。
「傅滿洲的新娘」劇照

「傅滿洲的面具」的劇照

「傅滿洲的面具」封面

「傅滿洲的新娘」劇照之二
「傅滿洲的面具」的視頻片段
通用汽車公司新車Trax電視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