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音樂隨筆(53):羅曼克魯莫夫版《黃河鋼琴協奏曲》

作者:tangremax  於 2018-3-25 07: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地溝油文學|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音樂隨筆(53):羅曼克魯莫夫版《黃河鋼琴協奏曲》
    
           紐約堂叔

作者按:《音樂隨筆》是紐約堂叔為讀者特製的一個小品專欄,專門炮製音樂以及與音樂有關的逸人趣事,為喜歡或不喜歡音樂的朋友提供茶餘飯後的談資。






孫秀葦發來她的夫婿羅曼克魯莫夫的新作《黃河鋼琴協奏曲》。

《黃河》是上世紀文革期間中國鋼琴家殷承宗、石叔誠等人改編創作的一部大型鋼琴協奏曲。它脫胎於中國人家喻戶曉的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該曲在曲式結構上融入了中國民間傳統音樂的元素。雖然是文革時期的產物,難免打上政治的烙印,但由於它史詩般的結構、華麗的技巧、豐富的層次、廣闊的意境,以及主題深刻的社會歷史性,成為國產經典同時在世界音樂史中有影響的作品。

《黃河》是由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憤和保衛黃河四個樂章組成的。各樂章可以獨立演奏。

第一章《黃河船夫曲》描述了黃河驚濤駭浪的險峻和氣勢;

第二章《黃河頌》讚歎黃河的歷史和民族的性格;

第三章《黃河憤》用深沉悲憤的語言敘述了民族的災難和痛苦;

第四章《保衛黃河》援用大合唱復調卡農手法各聲部模仿追逐表達保家衛國的最終主題。

全曲使用純西洋作曲技術。國外樂評人戲稱《黃河》是集歐洲古典派、浪漫派和現代派的雜交品種,其實是早期中國音樂人一次洋為中用大演練。

出於文革后中國文藝界的反思,《黃河》至少演變了八個版本。此處一一列出,供大家欣賞時辨析:
1971 殷承宗/李德倫/中央樂團版;

1973 Daniel Epstien/Ormandy/費城交響樂團版(在北京演出);

1980 李名強/曹鵬/上海交響樂團版;

1988 孔祥東/侯潤宇/上海交響樂團版;

1990 李堅/湯沐海/柏林交響樂團版(在德國演出);

1991 殷承宗/Adrian Leaper/捷克斯洛伐克管弦樂團版(殷承宗改編,在布拉格演出);

1999 石叔誠/陳左惶/國家交響樂團版(石叔誠改編);

2000 許宗一/陳燮陽/上海交響樂團版。


 作為旅歐多年的國際馳名戲劇女高音歌唱家孫秀葦的「中國女婿」,數年前隨愛妻海歸,羅曼也定居北京。老實交巴的路曼隨鄉入俗,不但和中國音樂結下不解之緣,而且對中國音樂有著他獨到的理解和演繹風格。我曾謔稱這對美滿伉儷是「琴瑟相和,高山流水;婦唱夫奏,男耕女織」。一時間成為京城佳話,羨煞了音樂界同仁。

鋼琴是指尖的藝術。鋼琴的魅力全在於指法。看似指間不經意中對力度、快慢和時間(長短)的微妙調節,既可以驚天地,亦可以兒女情長。



 我常常發現中國歌唱家唱洋歌時會有「醬油味兒」,這既有語言的關係也有民族氣質的問題;同理,我在羅曼的演奏中也發現了這種屬於歐陸的「麵包味兒」,尤其瑰麗奇幻的和弦處理使我印象深刻。

我曾經聽過羅曼的現場演奏。那是去年四月在北京舉行的孫秀葦獨唱音樂會上,羅曼理所當然為秀葦伴奏。整場下來不僅僅是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羅曼的伴奏根本就是觸發演唱者創作靈感的魔方。


 羅曼是瑞士人。他的西洋氣質深深地影響他的音樂表達,加上他天賦,翻雲覆雨、奇峰突起的演奏技巧以及羅曼式的音樂處理,特別是他那令人眼花繚亂的單手和雙手和弦效果,以致音樂語言呈現了盡在不言之中的「性格色彩」,正是羅曼克魯莫夫版《黃河》無處不在的迷人之處。

我因此要把羅曼的《黃河》歸位於這部傑作的第九版本。



「當羅曼合作我的第一部戲《Iris》時,不禁被他骨子裡那種細膩、浪漫和充滿戲劇化的樂感陶醉,讓我心中充滿了愛意。。。這個人豈止是低調,簡直就是靦腆。只有坐在鋼琴旁時,他才找回了真正的自己」,秀葦對我說。

請欣賞羅曼克魯莫夫最新作品《黃河鋼琴協奏曲》(中國大劇院交響樂團,陳佐湟指揮):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2-21 20: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