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你沒商量 [2011/08]
- 轉貼!轉貼!您的小孩也在國內嗎?恐怖的就醫經歷 [2011/07]
- 3歲前必須重視糾正的幼兒性格問題 [2011/07]
- 脫軌的國度---韓寒新博客 [2011/07]
- 寶貝,讓你嘗嘗奶以外的東西 [2011/06]
- Il ne manquait que toi --- 我只在乎你 [2011/06]
- 寶貝終於會翻身了 [2011/06]
今天早晨吃自家麵包機現做的麵包,把五個半月的樂樂照例放在飯桌邊兒的高腳凳上。通常他都是參觀者的身份,但今天,很明顯他眼巴巴瞅著我,饞吐水吧嗒叭嗒的往下淌。我於是掐了一小撮麵包芯子,在自己嘴裡潤潤濕,然後塞進他的嘴角。他皺著眉頭咂吧了兩下,居然吞下去了。然後興奮異常揮舞著雙手,眼裡火花亂竄!!我就勢又送了五六口給他,然後適可而止。「好東西就需要多回味回味」,很高興兒子今天又一項進步。這可是固體食物啊!你有見到誰家半歲不到的寶寶開始吃麵包的嗎?
上網查了查,老外的觀點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已經對食物感興趣,就可以開始誘導他自己掰著吃了。像麵包這樣的東西,放進嘴裡正好被他豐富的唾沫給浸濕,不會黏在喉嚨口的。
到目前為止,發現小傢伙對所有澱粉類的食物都比較能接受了。
可是前段時間,照著中國人的傳統路子,給他喂的蘋果泥、香蕉泥、地瓜泥、胡蘿蔔泥,他都是用嘔吐的形式表達了不滿。只好再等等看吧。
原來中國人和西人在帶孩子上頭的分歧真的是很多很多的,例子舉不勝舉。比如什麼時候添加輔食;怎麼個添法;在家該給穿多少衣服;發燒該怎麼處理;睡覺該怎麼個睡法;什麼時候鍛煉他坐起來或者走起來,你問十個人,可以得到差不多七八種答案。
而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寶寶發展的每個階段的細微問題,我都會去四處尋找意見,最後發現,偏聽偏信,還不如不聽。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按部就班的發展節奏,無論快慢,他總會漸漸長大的。只要不是天生的弱智或自閉症,你見過誰一大把歲數還不會走不會說話的?
記得幾年前看過倪匡的一本小說《生命密碼》,說每個人的人生都被設定好了的,几几年幾點幾分生出來,什麼時候生老病死,都清清楚楚羅列在每個人特定的數字密碼。世界上沒有任何人的數字密碼是重複的。
有鑒於此,我決定,以後要戒驕戒躁,遇事首先要「淡定」。決定任他自由發展,不再強迫他皺著眉頭吞下他不喜歡的東西,哪一天他饞了,自然會讓他嘗嘗味道。
凡事講究個自然,不是嗎?
liuyushi18:可愛的寶寶~您也看倪匡的科幻啊,有時間咱們可以好好交流一下。我基本上把他衛斯里系列70多本都看完了,寫得挺精彩,想象力豐富啊!
綠水潭: 真好!![]()
記得我家寶貝小時候的兒科醫生說,四個月起就可以嘗試燕麥粥蔬菜糊之類的固體食物了。
樂番天下: 好呀。他的科幻小說真實度比現在的那些網上的架空小說要高多了。我總覺得很多書里寫的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