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說說中國傳統教育

作者:wuweibear2  於 2011-5-24 00: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移民生活|已有1評論

每一種教育的關鍵與當時環境的氛圍,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老師的言傳身教有著密切關係,很難說得清楚。上次發了貼后,發現大多評論者對中國傳統教育不甚了解,不由得生出些興趣,試說一下。

說到中國傳統教育,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私塾、科舉,這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文化的傳承,都屬於教育的範疇,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並不只有一個科舉。我受的也是現代教育,但是成年後,混了一段時間的江湖,見識過一些奇人異士,對傳統教育有一些見聞。

各位是否看過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對於程蝶衣小時候學戲的那一段,有何感覺?

它很真實地體現出傳統教育的氛圍,相信許多現代人會感覺它太殘忍,太慘無人道,滅絕人性。但也請注意另一個方面的事實,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能繼承京劇的「魂」。

看看現代的各種表演,如要從精神層面上,去評論的話,真可謂一代不如一代,越來越在形式上作文章,但演員本身的功力卻越來越差。看過去名角們的演出,和現在的表演,真是天差地別,一句話,沒那味!順便提一下,看電影也有這樣的感覺,比如,各位注意到沒有,三四十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大段時間的人物特寫鏡頭特別多,觀眾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到一個角色情感細膩的變化過程,讓人驚嘆演員的高超演技。而現在的好萊塢電影中,這樣的鏡頭越來越少,場景切換特別快,多用高科技充數。

有很多因素導致這樣的結果。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演員們受的是現代教育,他們不可能象過去那吃苦受累。過去學戲要吃的那些苦,在一個現代人眼光看來,可能已屬變態,屬於精神不正常的層次。

這就是我想說,中國傳統教育的好處,學生能將老師的精神世界完全地繼承下來。(大家最好把我這篇文章看作一種學術探討,而不要去想現實問題,在加拿大,稍稍對孩子嚴一點,就成了虐童,就算我想用傳統的教育方法,也不敢用。)

小孩子貪玩好耍,注意力不集中,這些問題都是很正常的,在電影中,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打。

打出了人命還在打。最後程蝶衣受不了,跑了。但他又是怎樣回心轉意的呢?

他逃跑出去后,參與了一個萬人空巷歡迎某名角的場景,看見了名角在舞台上精湛的藝術表演。他的內心觸動了,回到戲班,寧願挨打,也要當角兒。

有一天,師傅開講《霸王別姬》這齣戲的來歷,講得聲情並茂,講出一個叱吒風雲的英雄最後窮途末路的慘景。程蝶衣感動了,他打自己的耳光。我相信,從那時起,他真心地愛上了京劇這一行。

他演的是旦角,但他卻是個男孩。唱小尼姑思凡時,老要把這句話:我本是女嬌娥,不是男兒郎,唱錯成,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為此挨了無數的打。這反映出他內心世界的矛盾,反映出真實世界與戲劇世界的巨大鴻溝。

最終,他被「打進」了戲劇世界,達到了雌雄難辨,人戲不分的「最高藝術境界」。後來他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從戲劇的境界回到現實。

但他一生對老師的那些打罵並沒要怨恨,甚至覺得這些手段成全了他的藝術成就,不可否認,他繼承了老師的精神。

這是我想說的一點。也是我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否一定要通過這樣的殘酷訓練?我也想問每一個人。

在我探求的過程,我遇見的情況是,有這樣的經歷,最終學有所成的人都說,沒有這樣的殘酷,根本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就。他們都信奉這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因為他們自身的受教經歷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再舉兩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

某接骨高手講述他學徒的經歷。老師對他很兇,非打即罵,而且不教他東西。有一次,他鼓足勇氣,求老師教學,老師大怒,一腳把他踢出門外,他的肋骨被踢斷了,躺在地上,一動不動。老師走過來,開始給他接骨,然後說了聲,學著點,就走了。無論你怎麼說他師傅,最後,這傢伙的水平,是所有學徒中最高的一個。

還有一武功高手,給我講,幾十年過去了,他身上落下許多傷病,全都是他師傅打的,他與外人交手反而沒受過傷。按他師傅的說法是,讓別人打,不如讓我打!他師傅脾氣特暴,收了好多徒弟,都被打跑了。還驚動了一武林老前輩,親自上門勸說他師傅,少打點徒弟。師傅回答,我也知道很多時候,不該打人,可我是師傅啊!(當年,我聽到這句話特別生氣,就因為你是師傅,所以就可以隨便打人?!)

這位武功高手當年也經常被打得跑回家,每次都被他父親教育一番,又送回來。有一次,師傅叫他滾,他反而喜孜孜地回了家,哈,這次不是我要逃跑,是他要我滾。他爹一聽,大怒,師傅叫你滾,你就滾?

只好又回到師傅家,站在門口半天,不好意思進去。良久,聽得裡面一聲怒喝:給我滾進來!

最後,只能兩個人繼承了師傅的衣缽,他是其中一個。

既然師傅這麼暴,為什麼還跟他學?他是這麼回答的,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性。他師傅能練到這麼高的功夫境界,正是因為性格使然。對於他過去挨打的經歷,他也有著類似的回答:沒有師傅這麼打罵,哪有我現在的一身功夫!

當年聽這些事,只是當故事聽。現在有了孩子后,開始意識到其中的教育價值。傳統文化在塑造人的性格、心靈上,非常有方法的,對於精神方面的教導有很多獨到之處,可惜在北美,很多方法不敢用,只能看到孩子性格上的缺點慢慢地發展著,無法紀糾正。

再說一下私塾讀書。

先講點寫文章的體會:

描繪同一件事,可能一個人啰啰嗦嗦地寫了一大段還沒講清,而另一個人幾句話就講清了,甚至只用一兩個字就道出了其中的神韻。這兩者的差別,並不僅僅說明後者的表達方式更簡潔,更說明後者的思維更凝練,觀察力更深刻。能用簡短的幾句話就講清一件複雜的事,說明他的思想能一下抓住事情的本質!

以前我文章的毛病是口水話特多,自己不覺得,自己覺得寫的每句話都很重要,這也反映了我的思維方式比較混雜,不夠清晰。後來嘗試著用古文寫作,自然而然地,用語開始精簡了,思維也越來越清晰,當這樣的寫作成習慣后,再用白話文寫作,就很容易了。

因為常人都是用「白話文」在說話,那麼腦海中的念頭也就是白話文,也即,思考也是用白話文,寫成文字,如果不刻意的話,也就是白話文。

當我經過文言文的訓練后,才發現人思維的效率是可以大大提高的,人的語言是一維,而思維完全可以變成二維(畫面思考),多維(場景思考)。如果人的思維沒經過訓練,他的思維方式往往與他的語言方式一樣,這樣的思維效率就太慢了。

用文言文寫作,是提高思維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因為它要求你用一個短句,甚至一個字,表達出一個場景,當你在用這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心境時,相應地,思維的過程也就會變得越來越簡潔,最後思維就會擺脫語言的束縛,高速地飛轉起來。

進入這種狀態的人會有一個特點,就是對於一個問題,他一瞬間就想明白了,但他卻要花很多時間,去表述出來,讓別人明白。這是語言表達的無奈,但至少說明他的思維已經擺脫了語言的束縛。

如果各位能明白上述的道理,再講私塾的教學方法,就容易了。

它的過程是這樣,孩子五六歲進學堂,死記硬背各種範文(背不出來就要打手板,打屁股,這是現代人對此抨擊得最厲害的一點。)到了十多歲后,老師才開始講解。

這種教學方法的原理是這樣的:
古人的文字是精練的,範文更是如此。孩子腦子空,容易接受。通過這種背誦的過程,孩子們的語感、思維會潛易默化地吸收這種用語方式。這一過程也就是讓孩子的思維從日常用語,白話文的方式,進入更精練,更高速的文言文方式。稍長大后,他的腦海已經背了幾百篇這樣的範文後,思維初具規模。當老師開始講解,將其中的關鍵一一點破后,他就會豁然貫通,過去背的那些名言警句,微言大義,心領神會。因為他已經能進入古人的思想境界,他的思維方式能與古人相通。不象很多現代人看古書,總是用現代人的思想去理解古人的思想,這樣的解釋如同隔靴搔癢。

這裡有個關鍵,就是最後要待高師講解,點破。如果沒這一過程,那就是畫龍不點睛,一點用處也沒有,甚至是負作用,(讓學生只知道死記硬背。)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是關鍵。你得講出其中的趣味,意境,就象程蝶衣的師傅講戲一樣,讓人身臨其境。

當年我的國學老師講陸遊的詠梅時,一句話一個意境,一句話一個情節,一句話,一個轉折,引人入勝。一堂課聽下來,比看什麼大片都精彩。

順便說一句,現在師範學校培養出來的語文老師,如果他僅是把語文當作飯碗,沒有心靈上的投入和共鳴是不可能勝任這一角色的,是不可能講出眾多古文的神韻。

我很多在大陸的朋友從小讓小孩背唐詩宋詞,背了很多,可惜長大后,沒有名師高人講解意境,點破其中的關竅。孩子們長大后,也就忘了,還落下個學習死記硬背的毛病,真是太可惜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kusabana 2011-5-24 12:49
同意!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0: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