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新書《上海浮生若夢》剛剛在亞馬遜全球平台上架銷售, 我只在微信朋友圈裡上進行了這本書的推廣。 非常幸運的是,
經過很多朋友的熱情捧場購買, 一個星期後,這本書被亞馬遜選為「中文傳記文學新書第一名」。
《上海浮生若夢》最早在我的博客里進行了投石問路的連載, 獲得了大家的熱捧和好評, 也讓我也倍感鼓舞, 最終啟發了出書的年頭。
凡是看過我在博客上看過《上海浮生若夢》連載的朋友都記得, 這是一本根據我姥姥和母親在上海的真實經歷撰寫的傳記文學,講述了我她們母女倆在上海二十年代初到四十年代末的獨特經歷,她們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命運,揭示了大時代背景轉換下的小人物的命運與悲歌。這本書跨越了三十多年的歷史與時代背景,揭示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個人經歷,包括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場、中西女中、滬江大學、華北人民革命大學、神秘的總參二部、解放軍軍事外語學院等等,都是第一手資料,並配以精彩的老照片。
此次出版的《上海浮生若夢》刊出了全部的內容, 包括在博客裡面沒有透露的一九四九年之後,我外婆與母親到了北平之後的生活與工作的遭遇,
以及我母親三十多年之後與前來尋找她的初戀情人的好友重逢的故事。
上海是我姥姥與母親生活過二三十年的城市, 是我外婆將心永久留下的地方, 也是我母親出生長大,渡過青春最美年華與愛情的地方, 因此上海對於她們來說是一個刻骨銘心的都市,在她們的記憶中佔有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
因此,也在我的心目中成為一個難以忘懷的地方。
1949年離開上海后, 我母親北上北京, 進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受訓后,成為建國之初成立的北京外國語學院的第一批學生。畢業之後, 我母親參軍四年,從事情報工作。
退伍後進入外事局做翻譯。 從此我母親與父親的生涯開始定格在北京這個他們生活了近四十年的城市。 可以說, 他們是見證上海解放, 北京重新建設的一代, 也是隨之而來的各種政治運動的犧牲品。
我從小與姥姥長大, 深受她的影響, 對上海有著情有獨鐘的情感。
在我少年時期, 姥姥的那本記錄了她上海生涯的相冊,以及她對上海經歷的追溯都成為了我因遠離父母而倍感孤獨的暗淡生活中一個亮點。 多少年之後,我一直盼望著有一天可以將她的故事全部寫出來,
讓所有她曾經為之自豪的年代再次鮮活在所有也許有著類似經歷的人們眼前。
我父親去世的早, 只活了五十九年。 他的逝去成為了我心中的一塊隱痛,
多少年來都沒有辦法平復。 如今,通過撰寫《上海浮生若夢》, 我彷彿又跟他走過了他年輕的道路, 跟著他來到北京生活了一段時間, 讓我原來的隱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舒緩。
我姥姥於九十年代初期在北京去世的時候我已經在紐約,無法回去看她。
但是,我心中從來沒有忘記過她。 曾經許諾她,有一天我會寫一本關於她的書的諾言終於在今天成為現實, 總算讓我舒了口氣, 感到可以告慰她的在天之靈。
《上海浮生若夢》不過是我家族的一個時期的生活與人生片段, 是他們生活道路上的一個非常難忘的階段。為了復原他們人生道路的全部歷程與不同凡響的經歷,
我還在努力撰寫這本書的下集, 我父母以及他們的親屬在上海與北京四十年經過不同政治運動的生存記錄。
《上海浮生若夢》的英文書名是」Shanghai, Forever Lost」, 雖然沒有中文的那種深藏不露的寓意,
但是也非常符合我家族的過往。 畢竟, 曾經的上海不再, 但記憶長存, 關於那段時期的往事通過這本書的出版會長存人間, 成為很多有著類似經歷, 感受過類似痛苦的人們的共鳴。
歡迎大家購買這本書, 並給我提出寶貴意見, 萬分感謝。

《上海浮生若夢》亞馬遜購買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