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日本災民處災不驚的根源 (ZT)

作者:sweets  於 2011-3-23 11: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就事論事|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本文為 Reuters 路透社日本站記者3月23日發自日本重災區_陸前高田市的報導,原文標題是《 日本災民處變不驚的根源何在?》

地震、海嘯、核泄漏,三重災難近期連襲日本,數以千計的人喪生,一萬多名失蹤者也凶多吉少。但連日來,全世界都見證了災難倖存者令人不可思議的堅韌不拔。

許多倖存者是居住在鄉村的老年人,他們忍受著家園毀壞、親人失喪和嚴寒刺骨的痛苦,仍堅強地活著。其中一位是85歲的老嫗 Sakiko Kono,她目前在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的一個避難中心棲身。

Kono 在海嘯中失去了一名兄弟。她說,自己原來獨居在海邊的家中;海嘯發生後,她拚命從家中跑了出來,保住一條性命「 每個人的日子都很難過,所以我只能堅持,」她說。

即便對已經習慣 「 極強責任感 」 民族標籤的日本人來說,災民們這次表現出的勇敢頑強也不禁讓他們反思,日本民族性格究竟是怎樣的。

但這種堅韌不拔與其說是與武士道精神、遵守秩序和極端禮貌的名聲有關,不如說是源自一個更簡單的事實。這場災難讓日本重新與自己的農業根基相連,該根基與高科技現代日本的面貌大相徑庭。

確實,我們在發生此次災難的日本東北部看到的這種堪稱 「 宿命主義 」 的堅韌不拔,應該追溯到作為日本民族根基和源頭的農夫和漁民,而不是武士和商人。「 農業社區的核心特點就是人們意識到,不管你怎樣辛苦勞作,一場天氣突變就能讓你傾家蕩產,」 作家 Kundo Koyama 說。「 這是一種 『 無助者 』 的文化。」

抗拒外援

Koyama 是 2008 年奧斯卡得獎影片 《 入殮師 》 的編劇,電影故事就發生在本次大地震的受災地之 一 山形縣。他相信,正是上述農業文化根基塑造了災民們守望相助的應對災難方式。「 他們的本能就是存貯資源、相互幫助、自給自足從而生存下去,」 他說。即使在背井離鄉的情況下,日本人也更傾向於向 「 內部 」 尋求力量,甚至會對外界伸出的援手感到羞愧。

住在倫敦、孩子們在英國學校受教育的日本人 Tomoko Hirai 說:「 我們儘管十分禮貌,但很抗拒接受外來援助。」「 不管是這一次,還是( 1995年 )阪神大地震,我國政府都是如此表現的。」 阪神大地震導致 6,000 多人死亡。

53 歲的志願消防員 Takao Sato 在獲悉一名親人和自己的頂頭上司均已失蹤後,並沒有考慮停下工作去尋找他們。他作為副手接過了消防隊長的角色,繼續搜救工作。「 我對社區有責任,」 他說。

日本北方人素以低調堅忍和 「 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 的態度而聞名,本次災難再次驗證了這一點。

岩手縣山田町 47 歲的汽車商人 Sakari Minato 說:「 在這種情況下,我不想對別人說不好的話或責怪他們。」 他的房子被海嘯沖毀,全家現住在親戚那裡。「 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人際關係,」 他說。

63 歲的老歌手千昌夫 ( 日本名曲 「 北國之春 」 的作者及演唱者 ) 是陸前高田市人,他這次回到家鄉,來到當地避難中心為鄉親們加油鼓氣。「 日本不會陷入恐慌,不會陷入混亂,」 他說。「 其他國家 ( 如果遭遇地震、海嘯、核泄漏 ) 可能會發生趁火打劫,但這裡的人民素質就是如此之高。」(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13: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