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羅姆尼為什麼要撼動大陸權貴的「核心利益」?

作者:飽暖思平等  於 2012-11-1 04: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美國大選候選人為什麼競相「抨擊中國」?

2012-10-31 15:30:58

顏昌海

美 國結束了總統候選人第三場辯論。這是一場有關外交議題的辯論,從表述上看,具有四年外交經驗的現任總統奧巴馬佔了上風。尤其,開篇談到利比亞局勢。關於美 國大使遇害事件,事前和事後,奧巴馬當局出現明顯的管治失誤。但羅姆尼未能把握機會,未能在辯論中予以痛批,反而轉了話題走了題。此外,通觀整場辯論,兩 名候選人都奮力一博,言辭爭鋒,勢均力敵,難分勝負。

辯 論的最大聚焦,還是美國的中東政策。顯示的差別,僅在於,對待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羅姆尼更強調與以色列的盟友關係。其他方面,差距並不大,尤其在阿富汗 撤軍、伊拉克穩定、敘利亞局勢等議題上。如果說有差距,那也不過是因為,兩位候選人競爭總統寶座,有必要挑剔對方,硬要說對方的政策不足以符合美國的安全 和利益。

辯 論前,外界一度以為中國會是關鍵話題。原因之一,是中國崛起和國際影響力日增。但縱觀辯論,中國話題所佔分量並不大,且在最後一段才被提起。而談到中國部 分,話題也僅僅局限於經濟和貿易。意識形態、人權、民族、以及區域衝突等問題,都沒有擺上檯面。兩位候選人都強調,與中國的合作與對立關係並存。羅姆尼雖 重申上台後將把中國定義為「貨幣操縱國」,但調子比預期的緩和。這預示,即便羅姆尼上台,對中政策也不至於全面翻盤。

辯 論前夕,世界貿易組織有關美中特種鋼訴訟案的裁決,輿論上有利於奧巴馬。世貿組織再度裁決,中國對美國特種鋼徵收不公平關稅,中國因而敗訴。實際上奧巴馬 上任以來,已經九度就中國產品採取行動,從汽車輪胎到鑽桿產品,從特種鋼到風電項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奧 巴馬對中政策,外柔內剛,外圓內方,不僅貿易如此,軍事和政治也是如此。奧巴馬制訂的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明顯見效。大陸官方試圖主宰亞洲格局的圖謀嚴重受 挫,並再度陷入戰略上的孤立與包圍。眼下,因應大陸軍艦在日本附近海域的頻繁出沒,美國航母編隊也更頻密地穿梭於東海與南海之間,不言而喻的對陣。大陸官 方試圖打破亞洲區域平衡,美國則竭力維持亞洲戰略均勢。可以預見,美中對亞洲主導權的爭奪,將曠日持久。

歷經布希時期的十年戰爭,奧巴馬對外政策,是韜光養晦、以退為進,這在客觀上,符合美國階段性國情,休生養息,養精蓄銳。應該說,過去四年,奧巴馬的對外政策相對成功。最近,英國一家叫做「全球掃描」的民調機構,調查了21個國家的民意,結果表明,多數國家民眾希望奧巴馬連任,顯示奧巴馬在國際上贏得好感。被調查的中國人里,希望奧巴馬和羅姆尼勝選的,分別占28%和9%。或許,這些中國人更希望美國維持奧巴馬的溫和路線。

反 觀美國國內民意,則大不相同。在近期美國國內的多項民調中,奧巴馬和羅姆尼的支持率不相上下;一些民調還顯示,羅姆尼支持度超出奧巴馬。這種有趣的內外民 意落差,恰恰顯示,奧巴馬當政四年,外交政策成功而國內政策失敗。奧巴馬未能解救低迷不振的美國經濟,在債台高築之下,反而硬推成本高昂的全民健保政策。 如果說,韜光養晦和以退為進,在對外關係上,切合現階段美國國情,是為明智;但推銷大政府,擴大社會福利,在對內發展上,就背離了現階段美國國情,是為不 智。

歷來美國大選,國內經濟形勢好壞,都是支配性因素。卡特末期如此,老布希末期也是如此。具有成功經商記錄、成功管理冬季奧運會經驗、並擁有成功治理大州資歷的羅姆尼,讓許多美國人看到了重振經濟的希望。

2012年 的美國總統選舉在美國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一般要當美國總統,需是信仰基督的白人。奧巴馬有黑人血統,羅姆尼信仰摩門教,這真是說明美國的選民已經有最大 的忍耐力和無所謂精神,能打動選民就是一張嘴。總統競選人都拿競選團隊當一個公司機構來運作,誰集資多也在競選中佔了先機。奧巴馬當初能在民主黨初選時打 敗希拉里,多得益於他有一個出色的籌資團隊,充分利用網路優勢取悅小選民,集資竟然超過了希拉里。

美 國人最洋洋自得的便是他們可以投選自己的總統。美國按照每個小鎮或者每個小區作為投票的基地,每個地方都會有一個固定的投票點。選民在每年十一月的第一個 星期二進行投票,風雨不變。通常每四年美國才會有一次大選選美國的總統。但是每兩年美國要選一次眾議院成員,每六年要選一次參議院成員,這樣交叉開來,偶 數年十一月的第一個星期二,選民都不會閑著,總是有人可選。大選年不僅僅是換選美國總統,選舉時通常是連地方政府一起換屆的,所以州府郡府官員一起選,好 不熱鬧。每年投票日選民去投票的時候,裡面都有一台像汽車休息站里自動售賣機的投票機器。選民進去將門一關,然後便可在機器上勾勾點點,在你滿意的候選人 的名字上畫圈或是投棄權票。隨便你怎麼做,沒有人知道你到底選了什麼鬼東西,這是美國人的自由。

但 也不是每個美國人對自己的自由珍惜,每次的投票率最多也只是百分之三十幾,如果能達到一半,便是破天荒了。不是每個選民都樂意投選。一是時間不對,選舉日 在每年的十一月第一個星期二,這個日子不是公共假期。但將選舉日定為公共假期,很多人都會請假去度假,自然更沒有人去選舉了。

在 選舉人,大多數人都要工作,尤其是白領階層,讓他們忙裡偷閒,利用工作之餘去選票,不是每個人有此雅興的。另外便是新一代的美國人很極端,有些對政治極其 熱衷,另外一半則是極樂主義,對政治感到痛覺,覺得那不過是少數政客玩樂的東西。其實這樣的選舉對於共和黨十分有利,通常保守的人或是喜歡按規矩辦事的人 都傾向於共和黨,他們也最樂於去投票,因為這似乎成了每年的慣例。一些人時間相當自由,總是可以抽出時間來,去投票。

聽 來的消息是許多入籍的亞洲人可能並不在乎究竟要不要去選什麼人。中國城似乎是一個十分獨立的社會,美國的經濟風雨似乎和唐人街的生意好壞沒有關係。美國股 市再好,對華人的生意也沒有什麼猛升,經濟再差,華人的買賣也依然興隆。選民的概念對許多在美華人來說,是置身於外的事。但對中國大陸來說,似乎比旅美華 人更關心總統選舉,因為對中國政策,是兩黨候選人辯論焦點之一。

記得美國大選第二輪電視辯論中,除了「工作崗位」、「經濟」之外,出現頻率最多的單詞就是「中國」。據美國周刊《紐約客》報導說:「辯論中提及『中國』的次數達24次,比『社會保障』、『阿富汗』、『中產階層』、『醫療保險』之和還要多。」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共和黨大選候選人羅姆尼在辯論中競相強調自己對中國更強硬。奧巴馬錶示:「我上調了中國低價輪胎的進口關稅,創造出1000個工作崗位。」羅姆尼表示:「就任第一天就要將中國指定為匯率操縱國。」奧巴馬攻擊稱:「羅姆尼過去曾在中國投資外包企業。」羅姆尼回擊稱:「您持有的養老金也有可能投資中國。」也就是說,兩位候選人都主張「和中國有關的所有投資都是不好的」。

「中 國」成為美國大選中的最大負面話題源於對中國崛起為可以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力量」的警戒心理,同時也帶有強烈的大眾迎合主義色彩,目的是迎合「美國經濟危 機錯在中國」的大眾情緒。但是,即使美國的低費用製造業工作崗位不轉移到中國,也會轉移到其他發展中國家,而兩位候選人均未提及這一點。

兩 位候選人之前提出的競選承諾中,中國也是主要話題,但沒有具體內容,只是強調了「強硬立場」。羅姆尼的中國政策很強硬,可稱為「封鎖」,奧巴馬的中國政策 雖然包括「在朝鮮等問題上可以成為夥伴」等內容,但還是帶有強烈的「施壓」色彩。據美國專家預測:「對於美國來說,中國已經成為解決經濟、伊朗、朝鮮等世 界焦點問題時不可或缺的國家,因此,選舉期間出現的這種『抨擊中國』現象不會關係到實際政策。」

美中兩國貿易額去年達4300億 美元。兩位候選人都清楚中國的重要性,但卻佯裝不知。對於美國大選候選人競相「抨擊中國」的現象,中國指責這是「選舉言論」,但同時也表露了不悅之情。中 國《人民日報》網路版指出,奧巴馬和羅姆尼兩位候選人沒有對如何改善美國經濟提出任何實質性承諾,只是一味攻擊中國。新華社將兩位元候選人的電視辯論稱為 「一場夾雜詭辯的舌戰」,並指出:「辯論歸辯論,而經濟現實依然嚴峻。」

對 中國持更強烈批判態度的羅姆尼受到不少負面輿論的攻擊。上海企業交易專家徐燁在推特上留言說:「如果羅姆尼當選總統,美中關係會再次惡化。」而湘潭大學教 授李開盛則表示:「羅姆尼的對中強硬論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比任期內一直通過重返亞洲戰略壓迫中國的奧巴馬可能好得多。」

中 國大陸人知道,美國民眾不滿美中巨大貿易逆差、以及因中國低價傾銷而流失的美國製造業和工作機會,普遍要求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迫使它遵守平等貿易規 則。基於如此強烈的美國民意,羅姆尼誓言,他當選總統的第一天,就將宣布中國是貨幣操縱國,這意味著,他將提高中國輸美產品的關稅;奧巴馬政府目前的做法 是,通過「穩定的外交壓力」促使中方讓人民幣升值,但收效有限。

美 國民眾認為,二十多年來,北京通過操控人民幣匯率、對外低價傾銷、補貼國有企業進而排斥外國商品、縱容大規模抄襲、盜版、剽竊外國產品和技術,一躍而為經 濟上的暴發戶,從中不僅公然違反世界貿易規則,而且嚴重擾亂國際市場經濟。為此,羅姆尼的共和黨黨綱直指:「中國是公平貿易的最大違規者」,「是美國專 利、品牌、技術和知識產權最大的外國竊賊。」

地 緣政治與軍事方面,奧巴馬政府以重返亞洲、調整海軍部署以重兵布防亞洲、聯合亞洲國家等策略,圍堵大陸官方。應該說,奧巴馬以「巧實力」阻擊大陸官方,成 本低,見效快,相當成功,以至於大陸官方在一年之間,就丟失了十年的外交成果。但羅姆尼認為,奧巴馬還做得不夠,除了「巧實力」,美國還應該強化「硬實 力」。羅姆尼尤其反對奧巴馬削減軍費的舉措,他表示,將從其他方面節省開支,繼續保持美國的強大軍力,以「應對中國軍事力量的加速發展」、「遏制中國對鄰 國發起的任何挑釁或壓迫行為。」

人 權方面,奧巴馬和民主黨採取的是與大陸官方對話、給北京留面子的做法,從幕後施加壓力,有時甚至將人權議題押放在經濟等議題之後;羅姆尼則主張,要更直 接、更強勢地向北京施壓,他指出:「如果美國擔心得罪中國當局而減少對中國異見人士的支持,只會讓中國當局更加有恃無恐。絕對不能把關乎自由前景的問題放 在次要位置。」

羅 姆尼的言論和政策,顯然讓中國大陸官方感到不安。官媒一邊自我安慰說「早已對美國政客這一類的競選說辭習以為常」,一邊卻對羅姆尼展開攻擊,接二連三地發 表社論或評論,說羅姆尼政策「令人擔憂」、「更加具有挑釁性」,甚至譴責羅姆尼「毒化中美關係」。隨著美國大選臨近,大陸官方對羅姆尼的攻擊不斷升級,字 里行間,流露出「羅姆尼恐懼症」。

官 媒聲稱,羅姆尼的對中政策,是「冷戰思維的過時表現」。問題是,官方堅持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本身就是冷戰思維和過時表現;要告別冷戰,官方首先需要普及人 類普世價值,與世界文明接軌。官媒聲言,如果在南海爭端等問題上,美國對其他亞洲國家提供支持,「將會導致中美兩國的正面衝突」。但實際上,中美衝突一直 在進行,尤其在意識形態領域根本對立,這是中美衝突的根源;至於「正面衝突」,即軍事攤牌,也不過是遲早的事,大陸官方也在為這一天做準備。

羅姆尼明確表示,要向台灣出售先進的F-16戰鬥機(奧巴馬當局暫時凍結了這一計劃),大陸官媒警告,羅姆尼「已經踩到一條危險的界線,因為那涉及到中國核心利益。」然而,所謂「中國核心利益」,不過是「權貴核心利益」,說得更具體一些,就是權貴集團的既得利益:貪污、腐敗、中飽私囊、向外國轉移和藏匿其不法所得。

正是由於權貴利益的倒行逆施,才釀成這一大堆死纏難解的中國問題。

而美國總統大選之所以世界矚目,不僅因為美國是全球超強,更因美式民主最體現憲政優勢,能給世界以借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3 18: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