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晚 宴

作者:belgiumchina  於 2011-2-19 05: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晚 宴

                ·楊 明·

我第一次見到法國詩人和畫家克羅德—吉納爾是在布魯塞爾老朋友呂克—海密的家裡。那一天,克羅德帶來一瓶精裝蘇格蘭威士忌,一本法語詩集,詩集是在巴黎出版的。

第一次見面大家就聊得很開心,這裡包括我們年齡相仿,又都喜歡造型藝術,當代繪畫還有詩歌。

克羅德年輕時去過日本,在東京生活工作過一段時間。所以他對亞洲的文化藝術有一定的了解,對漢字書寫的書法推崇倍至。他用所創作的兩幅繪畫作品換取了我寫的一幅字,十分開心地掛在他的客廳里。我也把他的一幅抽像現代繪畫作品懸挂在寢室的牆上,那是一幅以深棕色調為主的畫作,上面有一點點黃顏色和影影綽綽的藍綠色點兒,非常漂亮。有很多生活在布魯塞爾的收藏家喜歡克羅德的作品,有一次要歐盟瑞典官邸中舉辦的私人聚會中,克羅德三十幅作品被赴會人士全部買下,他顯得非常高興,我也即興背誦了一首前些年寫的詩,並翻譯成法語予以解釋。克羅德的朋友們都表達了有機會觀賞中國書法的願望,許多人還發出周末聚餐的邀請。

邀請我和克羅德的朋友們當中,有一位叫做奧麗維婭,她的工作和藝術完全無關,因為她在大學選修的課程和傳媒有關,又對哲學語言感興趣,所以就有了許多可談的共同話題。奧麗維婭約我們聚會的地點不是在她的家裡,而是去另一位我曾見過面的藝術家安娜的住處,安娜是克羅德的朋友,他說安娜的二次婚姻生了二個女兒,現在又是刁然一身。不過安娜的畫作極有特色,也是當代藝術作品,她的畫不僅僅是把色彩敷在紙上,而且有特殊處理方式,像浮雕一樣有立體感覺。

安娜長的矮胖,皮膚白晰,是一見就讓人喜歡信任的女性,但是她卻喜歡喝酒,偶爾也吸煙。認識她的奧麗維婭細高挑兒的個兒,全然不是什麼藝術家,卻有幾分學者的樣子,她喜歡談論,表達她對各種事務的見解,她好像在大學兼職。奧麗維婭曾經和一個來自俄國的猶太人結婚,但後來他們離異了,所以她也是一個人生活,並且沒有關孩子。

約定去安娜家裡赴晚宴,克羅德和我帶著買來的紅葡萄酒,興緻勃勃地上路。和平常接受朋友們的邀請一樣,選擇的紅酒無非就是那麼幾樣或者是波爾多葡萄酒,或者是布赫高涅葡萄酒。前者的瓶狀由瓶嘴到瓶頸處是垂直的,直到瓶體處是突然轉折,類似直角狀,圓柱形的瓶體盛裝的量好像比較大,彪壯的形體像健壯的男子漢,這些不同種類的酒好的都是在城堡里釀造的,品牌品質口感都是一流的。葡萄的生長和土壤、土質以及氣候都有關係,不同年份的酒大不一樣,布赫高涅酒的酒瓶從瓶嘴到瓶頸直到瓶體都是一個緩慢的逐漸過渡,像女人美妙的身體曲線,但好酒的液體都會給人立即產生快感和美感,甚至粉紅酒也是一樣。酒是一種文化,深之至矣,美之至矣。美食和盛宴是不能沒有法國美酒的。現在澳大利亞的葡萄酒,西班牙的葡萄酒,義大利還有美洲的葡萄酒都在擠占同一世界的市場,在歐洲,男男女女都能喝兩杯。奧麗維婭和安娜也是如此,而且安娜多少還有些飲酒過量,每天都要開啟一瓶,年輕輕的她已略顯發福。

安娜聽到我們按門鈴,笑容可掬地跑出門來,看到帶去的美酒越發春風滿面笑逐顏開。給她兩個小孩子帶去的是巧克力糖,這種巧克力比利時生產的是最好的,馳名全球。

安娜家中的客廳里,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她的畫作。二十世紀中期以來,整個西方流作的就是現代和當代藝術。這和巴黎通派,紐約通派和藝術史上鼎鼎大名藝術家的推動努力的結果分不開。畫廊里,博物館里,拍賣行里弄的都是這樣的藝術作品。安娜這樣的女性畫家和雕塑家算是鳳毛麟角,有是有但並不多,進入大家行列的也就那麼一、二個。西班牙大畫家達利說,女人天生不是畫家,可謂至理名言,安娜算是一個例外,既生孩子,又能畫畫。而奧麗維婭不曾生孩子,只能張開嘴巴高談闊論,談蘇格拉底,論亞里斯多德,這叫言必稱希臘,再不就是同是猶太人的斯賓諾莎。但她帶給安娜的不是一本哲學書,而是菜譜,一本西餐菜譜看上去非常考究,色彩炫,的確是美食美色的菜譜。

安娜的大餐桌鋪著淺綠色花布,上面綴滿小白花瓶圖案——餐具也相當講究,湯盤左右是匙子和刀叉,仔細排放在盤子左右,還不止一件,她大概準備了一下午才做好如此豐盛的一頓晚餐。她的殷勤熱情好客的確給人以美好的印象,看來她不僅是一個出好作品的畫家,也還是個挺不錯的主婦。酒是克羅德打開的,那是旋轉式酒瓶啟子轉入木塞子里再用力一提才能開瓶,欣賞倒酒的動作,那麼熟練麻利。克羅德說他在東京時,就曾在法國飯店裡工作過。東京這樣的大都會,吃什麼可口飯菜都少不了包括西餐。可是在溫馨的家庭晚宴里,那全然是另一種氣氛,另一種體驗。湯是第一道要細細品位,味道鮮美,還帶有香味兒。然後是一道拼盤,是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作法,據說大畫家塞尚和在巴黎時期的畢加索最愛吃這道菜。然後是煎牛排,法語里叫做夏都布瑞揚,是牛肉里質地最好的部分,法國大文豪的名言是非此即彼,他在下定決心當一名作家時,說的就是這種牛排一樣的法國作家名字,雨果和巴爾扎克在法國文學史上雙星並耀,但兩個人的性格經曆命運完全不同,雨果即使流浪到布魯塞爾寫《悲劇世界》還照樣吃上好牛排,喝波爾多紅葡萄酒。

我們喝的紅酒乾的也很快,因為克羅德、奧麗維婭和安娜都喜歡。我們聊天的話題先是從工作開始,談歐洲共同體僱員不上稅的工資和他們的貢獻是否成比例。又談到一些法語名稱中稀奇古怪的稱謂源自拉丁語以外哪些國家外來語。談到哲學宗教又說起聖經和猶太人的希伯來文。奧麗維婭講的最多,她也詫異於中國人對這一切並不陌生。其實歐洲人和以色列人不止一次說到中國古代開封的猶太居民,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運到上海避難的那批猶太人。猶太人中出現了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不是偶然的。奧麗維婭雖然和俄國猶太人結了婚又離了婚,但依然處處維護猶太人。馬克思也是猶太人,當年研究的是古希臘哲學,後來接受了黑格爾的東西,還有爾巴哈的東西,馬克思最後的興趣是研究撰寫經濟學著作。奧麗維婭從她的俄國丈夫那裡了解到很多蘇聯社會生活的情況,她說無神論者也可以創造出政治和社會運動派別,一種意識形態成為主流思想,也會被宗教化從而被異化。馬克思生前曾說過他從來就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並且歐洲在那時很快就產生了影響更大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潮從而影響國家建構,但是蘇聯在波匈事件之後,逼迫一批又一批東歐知識分子逃到西歐,包括奧麗維婭的前夫。柏林牆倒坍了,蘇聯也已垮台了,德國人再也不必為尋求自由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是種族和文明的衝突,宗教和意識形態的衝突依然存在,人們在為信奉的觀念爭鬥,那些想法真的成了絕對觀念。

奧麗維婭樂于思考,又曾經和俄國人生活在一起,說起來滔滔不絕。安娜是一個畫家,她的情感表達方式是把在畫卷上,用廣義的形象和色彩來表達。只有我對這種理論思維的討論最感興趣,甚至克羅德也僅僅是禮貌的原因,一邊嚼著美食,一邊飲著紅酒,偶爾朝講話的人點頭微笑,他的興趣全然不在無聊的時事和政治,他的興趣集中在女人身上,在藝術之美的冥想當中。

安娜站起身來,又到廚房略做準備,就端上一大盤切好的各式各樣的乳酪,她得意地說這裡既有瑞士的也有法國和荷蘭的不同乳酪,歐洲人品嘗這些東西是最開心的,就像中國善於品茶的人,對龍井、鐵觀音和普洱茶和不同品級弄得了如指掌,中國人倒不怎麼懂咖啡,更不懂乳酪,更不用說足球文化了。有了新開啟的紅酒和乳酪,奧麗維婭的談興更高。我對她說,這也是精神的饗宴嘍,既然有如此美好的物質基礎,有談興如此高昂的女哲人和藝術家在捧場。克羅德插嘴說精神的物質的還應當有東方人講的陰陽的男女,還沒說完他自己先哈哈笑起來,然後將杯中的剩酒一飲而盡。近年來,他很少有過如此開懷大笑的時刻。克羅德也是猶太人的後代,細細端詳他的面孔,就知他有猶太血緣的明顯特徵。但是他說他們家族從西班牙移民到法國是猶太人的另一支脈,好像後來生活在荷蘭的哲學家斯賓諾莎也是這樣,一看那名字的尾綴就是如此。幾千年前,猶太人離開埃及遍及全球,那已是摩西之後的故事了,甚至現在又可以看到黑皮膚的住在衣索比亞和摩洛哥的猶太少數族裔,至於伊朗這樣的國家也不用說了。在紐約、在阿姆斯特丹,還有比利時安特衛普,他們專門從事的是珠寶鑽石行業,這一行業幾乎被壟斷,像鑽石這種高附加價值的奢侈品,易於攜帶,這是幾十個世紀猶太人轉徒於世界的傳世經驗。現在他們終於有了在美國人支持下建立的家園,並且從一九九二年以後還飄揚起中國的紅色旗幟好不得意呀!一個猶太人說,想想看,原來只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現在居然也可以和小小的以色列談生意,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世道真的在變呀!克羅德嚮往東方應當說是從梵高的畫作開始,從一支毛筆、一瓶中國墨汁開始,那是藝術最具體最敏感的部分。他已經厭倦於談論宗教和種族之間的衝突了。他不像他哥哥是一位成功的醫生,或者歐美的大學教授,甚至好萊塢的大導演。在歐洲也見得到猶太人左翼人士,他們反對猶太民族以色列發動的戰爭。但是奧麗維婭卻說,突出猶太人在科學經商等等方面的優越,其實也是種變相的歧視。可是我至今沒有明白她說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好像也問過她為什麼在諾貝爾各種獎項當中有不少猶太人,優秀的種族,卓越的智慧究竟是否存在?接著又開始爭論德國希特勒對待猶太人的態度,又說到哲學家海德格和他的猶太人女學生的曖昧關係,還有米蘭昆德拉《生活中不能承愛的輕》拍攝成獲得奧斯卡電影獎中浪漫和激動人心的床前鏡頭。德國人佔領蹂躪捷克,蘇聯的坦克履帶也在布拉格碾過。但捷克人已經忘記了這一切,因為他們加入歐盟,又加入北約,只有猶太人對過去的歷史耿耿耿於懷,銘記在心,他們甚至在德國首都柏林也建起讓德國人世世代代蒙羞的紀念碑,顯爾易見,這種無比醜陋的水泥塊子形成的立體只能讓人聯想到醜惡的納粹集中營和瓦斯室。我和奧麗維婭談到都看過的一本法語書,研究希特勒為什麼如此仇恨猶太人,除了一般人知曉的原因,還包括他本人就有血緣和親屬上的連帶關係造成心理層次的病態行為。德國這樣一個充滿思辨與理性的民族,也會被矇騙,被希特勒戈培爾的動宣傳而歡心鼓舞群情激昂,義無反顧地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我和奧麗維婭說,我曾遇到過一對德國男女青年學生,他們說他們深以為德國人為恥,但是有多少人有相同的感覺呢?克羅德在日本生活過,日本老兵當中,姦殺過中國人深感愧疚,但歷史有時就是一筆算不清的糊塗帳。中國人遠不像歐洲人那麼講原則,講國際法的戰敗國賠償和補償原則,據云蔣介石不願意考慮美國的建議把琉球群島割讓給中國做為戰後賠償;一九七二年中日建交后,也沒把中受害者賠償當回兒事予讓嚴正交涉,弄到後來就是中國人零星地到東京地方法院打官司,每每敗訴。這些故事,我面前的幾個歐洲人不太了解,醉眼朦朧的克羅德更是心不在焉,他只對面前的兩個美女感興趣。歷史畢競是歷史,那是昨天的故事。聊到這裡,安娜又端來其它飲料,還有一虛茶,不過那是用英國立普頓牌的印度茶泡製的,她還拿了一隻印有日文的白瓷杯,問上面寫的什麼意思,我說那是一個安字。上面是和家字一樣的部首,下邊是一個女人,有女則安,有一女則安矣。我又聯想到另一個宴字,我說克羅德曾有過日本女朋友,這個宴字就有家裡在有一個日本女人呀!克羅德開心地笑了。奧麗維婭問那家裡沒有一個男人嗎?我和她開玩笑說,男人都到田裡出力去啦,家底一個豕字,那分明是一頭豬嘛!你呢,奧麗維婭你家裡連豬也沒有,當初你和俄國佬生活在一起,就沒有背後和別的男人幽會嗎?奧麗維婭有點兒不高興,反問道:你也喝多了嗎?安娜和克羅德只看熱鬧,也不插嘴。奧麗維婭接著說,今天女的做了飯,男的應該刷盤子洗碗,男女平等喲!克羅德倒不在乎,他說那就洗吧。

出門分手時,克羅德對我說,你誇獎奧麗維婭漂亮時,安娜立即露出不悅的表情。本來今晚可讓一人摟抱一個美女,可你的一句話就弄砸了。

□ 寄自比利時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8 18: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