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資中荺:腐敗會必然產生又自然消失嗎?

作者:DubheA  於 2011-11-29 18: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國文化思考系列|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腐敗是全民所詬病的,從上到下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是大力反對的。但是也有人認為,腐敗每個國家都有。有一種研究,說根據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人均GDP到多少美元的時候,腐敗最厲害,就是說原來不太發展的時候就不太腐敗,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就特別腐敗,然後再接著發展下去,慢慢腐敗就下降了。

這是非常似是而非的說法,首先,一百年前的GDP,每人一千美元和現在每人一千美元價值完全不相等,購買力完全不一樣,起碼要乘15到20倍以上。另外說腐敗可以隨著生產的發展自然消失,我覺得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我要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話:「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動跑掉」。不進行大力的鬥爭,腐敗不會消失,只要有錢有權的地方,腐敗就會滋生,不會自然跑掉的。我覺得這就是對外國歷史的誤讀,這些發達的國家,在發達的過程里都有腐敗的現象出現,但是都有非常強有力的反腐敗的鬥爭,而且是鍥而不捨的鬥爭,才能遏制腐敗。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對美國的情況比較熟悉一些。美國在二十世紀初,有一個工業化突飛猛進的時期,同時腐敗現象也很嚴重,是在它制度特色下的錢權交易。美國的特點是國會議員特別容易腐敗,因為他掌握立法權。當然還有比如說政治獻金,還有州政府的腐敗,因為它掌握地,私商要建設鐵路,政府可以批給它地,批地的問題是一個腐敗很重要的來源。

美國這些腐敗的現象,如何得到遏制和治理的呢?有一個過程。二十世紀初的時候,美國有一個「進步主義」運動,反腐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靠什麼東西呢?說起來,第一個就是群眾運動,罷工是非常厲害的,這是底層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輿論的監督,我相信在座有很多是媒體人,一定都聽說過「耙糞運動」,專門揭醜。一本著名的書是一個女記者寫的,深入調查洛克菲勒家族的標準石油公司,把它怎麼小魚吃大魚,怎麼樣用不正當的手段巧取豪奪揭露無遺。當時這成為一種風氣,所有的雜誌、報刊都是以揭醜為主要的內容。當然這裡面也有商業的考慮,因為可以使雜誌、報紙的銷路非常廣。不論主觀動機如何,客觀上威力非常大的,被揭露對象,無論是官還是商,都坐不住了。問題在於它的基礎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憲法保證的四大自由,無論哪一屆政府、哪一個權勢集團都不能封報紙,不能對媒體施加壓力說你不能報道這個或者不能報道那個。這個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美國報紙,還不僅僅是美國報紙,西方報紙就是報憂不報喜,哪一個官克盡職守做了好的事,那是應該的,納稅人養著你,如果不盡責就撤了吧,所以沒有報紙說某某部長好得不得了。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出現醜聞就進行揭露,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威力比較大。同時被揭露者不能「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因為各級議員是選出來的,如果太臭了就選不上了。然後改革派的人物得到群眾的擁護,選入各級的議會組織,慢慢使議會得到凈化,這是一個過程。我們一提起民主很容易就想起選舉,但是光靠選舉,選民沒有知情權,是盲目的,民主是不完整的,是表面的。民主制度是整個配套的機制。

所以,決不是說經濟越發展,就自然而然不腐敗了,那些既得利益就都收心都做好人了,不是這麼一回事,也不是好人與壞人的問題,這是一個制度的問題,使得腐敗的成本特別高,而不腐敗的好處特別大。另外還要有非常剛性的法律,就是任何人沒有特權能夠逃過這個法律,而且這個法律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的。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腐敗還是不斷的。這麼大力的鬥爭,鍥而不捨的鬥爭,醜聞還是要出。如果都捂起來,那就更加要發酵腐爛了。只要有錢、有權的地方,必然總會產生腐敗的,只有靠全社會鍥而不捨大力的反對。所以我認為腐敗無害論,或者自然而然等到經濟發展就會消滅腐敗,這是不可能的。

別的國家醜聞不斷,不等於大家彼此彼此、半斤八兩,不是這樣的。有很多國家的廉潔度是非常高的。有一些國家,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一有事情全世界都知道。我曾經在一篇文章里提出過一個公式:社會自我調節程度=醜聞/醜事×時間係數,也就是社會黑暗面被揭露出來的比例越高,就越有助於解決和杜絕,社會就越有希望。這就是輿論監督作用,所以稱之為社會凈化劑。如果有很多醜事,卻沒有醜聞,不聞於世,這就很成問題了,有病不治,慢慢就會在不見天日的情況下爛掉了。

監督機制有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古今中外的政府設置中都有監督機制。例如中國皇朝時期都有御史、監察史以及皇帝派欽差大臣下去檢查地方官。但是腐敗的孳生本身離不開權力,歷史證明只靠內部監督效果不大,必須有外部監督,乃至全民的監督才有效果。

另一個問題:市場經濟是不是腐敗之源呢?有的人認為,當初我們沒有搞改革開放之前,挺好的,沒有那麼多的腐敗。一般的老百姓里就有這樣的想法,當時劉青山、張子善一貪污多少錢,毛主席就把他們槍斃了。現在有腐敗,就是因為改革開放鬧的,有了貧富懸殊、錢權交易。還有人認為,私有制是腐敗之源,國有企業的改制是造成腐敗的原因。

確實國有企業的改制問題比較多,但是更重要的,為什麼問題比較多,主要不是市場,而是因為權力,並不是說市場經濟就沒有問題,但是我們現在腐敗的原因不是市場經濟的問題,而是市場經濟不健康、不完備、法治不完備的問題。是不是都國有化了就解決了問題?誰代表國家或「全民」掌管這些企業呢?是完全超脫於利益之上的「特殊材料構成的人」嗎?我最近看到一些文章,說很多國有大企業在國外投資,大部分是賠錢的。當然我對此沒有調查,但是不管是賠了還是賺了,我們老百姓都不知道,這怎麼是全民所有呢?都不向我們報告是怎麼一回事?現在這些私營經濟是腐敗之源嗎?我覺得恐怕不是這樣的情況。我覺得這是邏輯的混亂,說來說去,追根溯源,腐敗都跟權力有關係。比如說土地,很少國家跟我們一樣土地是完全國有,但是既然是完全國有,國家完全有權力可以進行支配,使得它最有利於廣大人民,但是為什麼一大片寶貴的地就開發只能極少數人享用的高級娛樂場地?怎麼就不建低價房廣庇天下寒士呢?我覺得好像不是市場經濟之過,而是政府也變成了市場,而政府是最應該超市場、超利益集團的。正常情況下,員工的待遇不應取決於這個部門有多少收入。而我們現在政府部門行業之間的待遇差別非常之大,有一些部門是「肥缺」,有一些部門是「清水衙門」,政府變成了市場的一部分,這不是市場的問題,而是完全扭曲了的權力與市場的關係。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20 07: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