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初級階段的問題。凡是我們遇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說教育問題,我們就說我們是初級階段,現在還不能普及;遇到諸如礦難頻發以及弱勢群體受到種種不公平待遇,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的狀況等,我常聽到以「初級階段」來解釋,甚至有人說是初級階段的「原始積累」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我就覺得這個問題需要理清幾個方面的思路,什麼是原始積累?什麼是初級階段?原始積累是指資本的原始積累,這個過程我自己我體會到有幾個特點:
資本是需要積累的,不集中起來辦不了大事,這是肯定的,但是這個過程是自發形成的。舉一個例子來說,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很殘酷的,這個過程里當然有失地的農民,也許犧牲掉了一部分人,但是有一部分人從農民變成了工人階級。我舉這個普通的例子,說明所謂的原始積累,第一是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第二,這個過程是完全自發的,不是說政府下一個命令,說我要積累了,有一個什麼樣的政策,所有的農田收歸國有,然後改成牧場。它都是在私有的情況下發生的原始積累。
還有一個特點,這個原始積累的過程里,幾乎和政治改革、思想創新、宗教改革是同步的,一邊是資本的積累,一邊是政治制度開始改革,憲政、民主制度逐步形成,一邊還要普及義務教育。這些都是同步進行的,並不是等到一切都積累好了,都變成大的壟斷資本,才開始有義務教育,或者開始有制度的創新,不是這樣的。原始積累的過程里、資本積累的過程里,政治制度各方面都在同時、同步的進行。
因此,說我們國家還是在原始積累下我覺得有一點講不通,究竟是社會主義積累還是資本主義積累?因為社會主義應該是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向平等方面傾斜,為了糾正資本主義的不平等。現在以「原始積累」來解釋我們許多非常不平等、非常不合理的現象,這在理論上、從邏輯上就說不通。第二,我們已經有了國家壟斷資本了,已經有很大的資本了,怎麼還要原始積累呢?我覺得從發展階段上來說就不對頭。
我們國家從1949年之後,假如說有一個原始積累過程的話,這個過程已經完成了。後來回過頭來,原來計劃經濟的路行不通,因此要搞市場經濟,實際上我們的市場經濟還是很不完備的,因為權力並沒有退出市場。我說權力退出市場,跟政府政策的宏觀調控是完全兩回事。我說權力不退出市場,是直接的權錢交易的問題,因此現在我們的市場經濟還不是完全的,法治也不完備。
在這樣的情況下,把一切不合理的現象都歸之於我們還是原始積累階段,就說不通了。但是大家說來說去說了很多遍之後,就似乎成立了,可以把本來應該大力改造的事情,說成是合理的事情,可以等著慢慢來,一句「初級階段」就解釋過去了。
世界已經進入21世紀,而且是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還要重新回頭去經歷資本主義國家在三四百年前經歷過的,這是說不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