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繼承了父親4億元財富而破產了六次的人不是商人,而是騙子。(」黃乎乎」婦人之見)
最近十幾天隨著全球性反種族歧視的示威活動展開,美國各地開始了消除為奴隸制度戰士建立白人銅像和聯盟旗運動。此舉是黑人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殺后的重要政治變革,那麼聯盟旗和銅像到底有著怎樣的意義,黑人為何要求它們被撤下呢?為什麼以"使美國變白和搞復辟」為競選口號的騙子趕快從地堡爬出來極力反對呢?
首先,在我們華人看來,美國南方現在還能使用內戰時的聯盟旗,是很匪夷所思的,但它確實擁有很獨特的歷史淵源。在美國內戰結束后,由於聯邦政府沒有禁止使用聯盟旗的法律,所以聯盟旗得以沿用下來。最初,南方的白人只是在紀念活動和老兵聚會時使用聯盟旗,並以聯盟旗代表的是南方的傳統和文化,而不是種族仇恨。
隨著這種解釋逐漸被聯邦政府默許,南方人又開始為聯盟旗尋找新的象徵,說它代表南方士兵的英勇和為信念造成的犧牲。但無論如何,南方人都不願承認聯盟旗與奴隸隸屬制度有關,甚至對於內戰,南方人也認為是由於州級權力與聯邦權力衝突而起,與種族問題無關。
就是在密西西比州,喬治亞州,南卡州,德州還是當地州(均宣布叛變)的內戰宣言中,都直接提到脫離聯邦是為了維護奴隸制度。 另外,聯盟國副總統亞歷山大·斯蒂芬斯(Alexander H. Stephens)更是公開發表演講,指出種族優越性是人類的自然狀態,也是南方農業利益的「基石」。
正因為這段不光彩的歷史,美國黑人對聯盟國十分嗤之以鼻,多年來倡導南方民眾和政府不要繼續使用聯盟旗。然而遺憾的是,聯盟旗在南方卻更加流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的發生。
20世紀中葉,為了抗議南方的種族隔離和各種不公平的政策,美國黑人開始組織民權運動,並得到了幾位總統的支持。這股力量使南方白人感到了極大的威脅,他們決定重新掛起聯盟旗,作為對民權運動的反擊。
就是在這段時期,美國的種族衝突迅速加劇,而聯盟旗的使用率也達到了頂峰,在騙子上台後,更可以堂而皇之地掛在騙子競選大會上。
後來,民權運動取得了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種族矛盾,讓南方變得更加通融。但是聯盟旗依然受到極右翼和種族主義團體的頂禮膜拜,比如本次支持黑人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殺的川粉們就一直將聯盟旗奉為最高象徵。因此,現在撤下聯盟旗和為奴隸制而戰的銅像的意義是很深遠的,意味著種族主義思想終於被南方拋棄。而對於此事產生的其它效應,還值得我們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