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阿蘭·德博通(Alain de Botton)說,人們遇見美的時候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希望擁有它,把它納入自己的生活,並有一種慾望要向外界表明:「我去過那個地方,那是我親眼目睹的,而且它觸及了我的靈魂。」
然而,美是漂泊不定的,往往出現在我們可能永不回歸的地方,或者只是出現在季節、光線和天氣的偶然巧合的剎那間,怎能捕捉?
在德博通說來,我們照相,或者在名勝景點刻寫自己名字 -「xxx到此一游」,都表現了這種對美的追求,這顯示我們想要擁有美,想要把自己同美聯繫在一起。
他說,我們每次按下照相機的快門,都會因此而減少一些因為美的喪失而產生的惶恐。
你若和我一樣活到現在尚未察覺出這種感受,下次出遊拿出相機時不妨留意,悟一悟。*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John Dryden說:「天才與瘋子比鄰。從天才到瘋子,僅有一步之遙。」 看過電影《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我才明白這句話。所謂的天才,大多有很瘋狂地一面,愛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難與人正常交往的;35歲辭世的「音樂神童」莫扎特,其鋼琴曲蘊含著一絲淡淡的哀愁;又如梵高,曾因為表達內心的悲痛,用鐮刀割斷了自己的耳朵,終因精神疾病的困擾,開槍自殺,時年他才37歲。
2012年底最後的一個星期五下午我和假小子來到了紐約。紐約當正值寒冬節日季節,市內高樓大夏反射下來的冷風陣陣襲人,然而在現代藝術博物館現場呈現的卻是霓虹閃爍、人山人海、熱氣沸騰的繁忙景象。陣陣而來的凌冽寒風呼呼地吹著,卻吹不散圍著博物館排了四個路口一圈的人們對藝術渴望之情。友人和我在室外排了一個小時隊后,我們3人終於能進入博物館登上到五樓欣賞梵高的代表作《星夜》。




據維基百科解釋,《星夜》(Starry Night) (荷蘭語:De sterrennacht)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於1889年在法國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作的一幅著名油畫,作為表現性的後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梵谷生前非常欣賞日本浮世繪《冨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衝浪里》,而《星夜》中天空的渦狀星雲畫風被認為參考並融入了《神奈川衝浪里》的元素。


在現代的一項科學研究中,科學人員發現梵高的後期作品,包括《星夜》在內,包含有一種物理上稱為「湍流」的神韻,並推測此神韻來源於梵高由於長期處於癲狂狀態中而得到超於常人的感悟能力和繪畫表述能力。而在2004年3月4日,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公布了一張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太空照片,並稱「這幅太空攝影作品與梵高的名作《星夜》有『異常相似』之處。」其中,哈勃太空望遠鏡所拍照片為一顆名為「麒麟座V838」的恆星周圍的景象。該恆星位於麒麟座方向,距離地球2萬光年。(Wiki ZT)

不知為什麼毎次我在觀看梵高的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梵谷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

像在Norton Simon博物館掛這名為桑樹The Mulberry Tree的畫內,梵高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以下是我今年和去年欣賞過一些梵高的畫,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以上是名為"農夫的畫像"在洛杉磯Norton Simon
博物館展出. 連被太陽哂紅了臉色都被描畫出來

以上是名為"Iris"在洛杉磯Getty
Center博物館展出, 據說這畫在1997年用5千7
百萬美元買回來的.

以上是名為"Bedroom"在芝加哥藝術
博物館展出

以上是 "
自畫像" 在紐約大都會藝術
博物館展出

以上名為"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是在紐約大都會藝術
博物館展出

以上是名為"Cypresses"在紐約大都會藝術
博物館展出

以上是名為"The Olive Trees在紐約現代藝術
博物館展出

以上是名為"The Large Plane Trees" 在Cleveland
克利夫蘭藝術
博物館展出

以上是在
Toledo托萊多藝術
博物館展出
總之,梵高的畫是用他全身心的感受,用他的生命來畫的,他的畫也有不少顏色深沉,真實反映了他在當時社會悲慘生活的感受。他的作品如此美麗、有深度......是的,梵高的畫總是充滿靈氣的!
後序:以下
這首很著名《Vincent》(《文森特》)是1971年Don Mclean為飽受苦難的偉大畫家文森特·梵·高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