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時,每日閑逛,總喜歡把自己認為好的景象記下來,象是怕自己忘了,也象是要給自己留個念想兒,誰知道呢,或許是更怕自己丟了那份兒心境兒吧。其實在微信上一直是隨拍隨貼的,被秋收看了問,挺好的照片應該貼來給大家看看,原本正有此意,這一來,對秋收有了個交待,對自己也是個交代。
在北京時的天氣很不錯,沒遇到想象中的霧霾,響晴薄日的挺暖和。河邊兒上不少的「魚瘋子」,看起來讓人覺得十分有趣。

老姨家住的離舊城牆不遠,去老姨家騙吃騙喝時,便義不容辭的到老城牆邊兒走走,一來算是逛了古迹,二來是消化消化吃得太飽的腸胃。

放風箏的處處可見,但凡是個冬陽暖日,稍稍留心,北京的天上就會看見這各式的風箏飛著。

官園兒的魚市兒早就成了歷史,十里河周六的早魚市兒異軍突起。天津的魚販凌晨便趕來,鐵架子支起,卡賓爐燒高壓鍋充熱氣在管子里順著鐵架子供暖,熱帶魚在冬天裡的買賣也是紅紅火火的引了無數的魚民。

長城的扶手上,一溜溜的鎖頭,看著有些年頭了。看到時,心裡不由得祝願著,願每個鎖頭后的祝願都能長長久久。

798的變化不大,處處依然是革命的藝術和摩登意識和諧的衝撞著。也不知為什麼,每每看到這衝撞,便讓我想起那慶豐包子的主席套餐來。

永遠的故宮,隨著時間的久遠,依然能讓人痴痴的敬慕著。

那日和戶主閑逛至天壇,樹木肅然的立著,讓人不由得氣定神閑。遠遠的看著,樹上釘著小牌兒,戶主說:「看,人家都叫吉樹,多有文化。」 我虛眯著眼看著回:「怎麼像是寫的杏樹呢?」 於是,我二人掏出眼鏡戴上,原來那牌上寫的是--古樹。

一直喜歡看老夫妻,走在爺爺奶奶身後,心裡想,也許這才叫「愛你一輩子」的完美愛情。此次回去,給爺爺奶奶帶了個團圓,這就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