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心悅你我他第一課--大家互相認識-教師版

作者:天國蜜女  於 2025-4-17 01: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讀經心得新書作品集|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教師版:第一課:筆尖相逢|感恩之光
課程標題
筆尖相逢|感恩之光
課程經文
經文
含義解釋
應用方向
詩篇 107:1
「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這句經文宣告神的恩典永不改變,感恩是回應神的愛的起點。
邀請學員通過分享和寫作,記錄神的恩典,培養喜樂的心。
腓立比書 4:4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保羅在困境中仍呼籲喜樂,感恩讓我們在任何處境中經歷神的平安。
鼓勵學員在認識彼此時,以感恩建立肢體連接,開啟心靈活治。
課程目標
  1. 心理輔導:通過教師見證和互相認識,打破陌生感,釋放緊張情緒,建立安全的心靈空間。
  2. 寫作技能:通過簡短感恩短文,培養真誠表達能力,為後續課程奠定基礎。
  3. 文化學習:介紹19世紀美國基督徒感恩日記傳統,激發中國學員對文字感恩的興趣,體驗神的恩典。
  4. 靈性成長:通過分享、禱告和音樂,邀請聖靈引導學員踏上醫治之旅,成為福音見證者。
破冰問題
  • 你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特別的興趣或故事想分享?
  • 最近一件讓你感恩的小事是什麼?(如家人陪伴、陽光明媚)
  • 教師引導
    • 說:「今天是我們旅程的起點,讓我們像家人一樣認識彼此!請分享你的名字和一件感恩的事,放心,這裡是安全的空間。」
    • 教師先分享(如「我叫張老師,感恩今天能與你們相遇」),示範簡短回答。
    • 課堂管理
      • 若學員害羞,允許只分享名字,或用「傳遞燈籠」方式(後述)。
      • 準備小卡片,學員寫下名字+感恩,貼在「感恩之樹」板,增加互動趣味。
      • 時間控制:10-12分鐘,15人每人約30秒。
教學導入
  • 目標:點明感恩主題,連接課程呼召,激發參與熱情。
  • 方法(5分鐘):
    1. 故事引入
      • 「19世紀美國基督徒常在燭光下寫感恩日記,記錄神的恩典,如孩子康復、一頓晚餐。他們相信,感恩是心靈活治的起點。相比之下,中國春節我們說『恭喜』,但書面感恩更能沉澱內心。今天,我們用文字開啟與神的旅程!」
      • 提問:「如果把感恩寫下來,會不會讓你更喜樂?」(無需回答,激發思考)
    2. 課程呼召
      • 「《寫作與文字,心靈讚美操》不是普通的寫作課,而是一場與神同行的醫治之旅。無論你帶著傷痛、期待,還是好奇,聖靈都會通過文字、分享、音樂,醫治你的心,塑造你的生命。讓我們一起踏出第一步!」
    3. 經文連接
      • 朗讀詩篇 107:1:「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
      • 簡述:「感恩讓我們看見神的愛,今天我們從認識彼此開始,點亮感恩之光。」
  • 課堂管理
    • 用溫暖語氣,觀察學員反應,若沉默可補充例子(如「感恩一杯熱茶」)。
    • 投影日記樣本(如「主啊,你賜我平安」),或展示紙質樣本,增加直觀性。
    • 若學員不熟悉聖經,解釋「慈愛」是神的關懷,貼近日常語言。
  • 對應學生版:支持引言,奠定感恩與認識的基調。
講師見證 / 默想分享
  • 目標:通過教師的生命見證,彰顯神的恩典,激勵學員敞開心扉,回應呼召。
  • 方法(10分鐘):
    1. 生命見證(7分鐘):
      • 教師分享個人感恩故事,突出神的醫治和文字的力量。
      • 示例:「幾年前,我經歷低谷,工作壓力讓我迷失方向。一天,我開始寫感恩日記,記下小事——陽光、朋友的問候。詩篇 107:1提醒我,神的愛從未離開。寫下感恩后,我的心漸漸平靜,甚至開始用文字鼓勵家人。後來,我發現文字不僅是釋放,更是服事他人的工具。這就是我站在這裡的原因——我想邀請你們,用文字遇見神的恩典。」
      • 融入課程特色:提及寫作如何醫治內心,文字如何成為福音見證。
    2. 呼召回應(3分鐘):
      •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許是喜樂,或許是傷痛。這門課是安全的空間,讓我們一起用文字整理內心,彼此扶持,成為神的見證者。你們願意邁出這一步嗎?」
      • 邀請學員點頭或舉手回應(輕柔鼓勵,非強制)。
    3. 音樂護理
      • 播放美國古典詩歌《主的信實廣大》(中文字幕,1分鐘片段),說:「這首歌提醒我們,神的恩典每天更新,讓我們安靜感受。」
  • 課堂管理
    • 見證控制在7分鐘,聚焦1-2個感恩點,避免冗長。
    • 若教師無類似經歷,可分享他人故事(如「一位姐妹寫日記走出憂鬱」)。
    • 若學員情緒低落,教師可走近微笑鼓勵,營造溫暖氛圍。
    • 確保詩歌音量適中,投影歌詞幫助理解。
  • 對應學生版:支持引言后的呼召,激勵學員參與。
主題教學內容
  • 目標:闡明感恩的屬靈意義,連接寫作與心靈活治,為後續活動鋪墊。
  • 方法(10分鐘):
    1. 主題概述(3分鐘):
      • 「感恩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石,詩篇 107:1說神的慈愛永遠長存。19世紀美國基督徒用感恩日記記錄恩典,如家人平安、一場春雨。寫下感恩不僅讓我們喜樂,還能醫治內心傷痕,幫助我們修復關係。相比中國春節的口頭祝福,書面感恩更深沉,像與神的對話。」
    2. 經文講解(4分鐘):
      • 詩篇 107:1:「『稱謝耶和華』是邀請我們看見神的愛,哪怕在難處中。寫感恩日記就像點燈,照亮我們的心。」
      • 腓立比書 4:4:「保羅在監獄寫下『常常喜樂』,因為感恩讓我們靠主得平安。今天,我們用文字記錄神的恩典,開啟醫治之旅。」
    3. 案例分享(3分鐘):
      • 「一位美國姐妹每天寫感恩日記,哪怕只是一杯水,她的心從孤單變為喜樂。後來,她把日記分享給朋友,鼓勵了整個團契。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 連接課程:「我們也會用文字,彼此鼓勵,成為福音的光。」
  • 課堂管理
    • 用簡單語言,避免學術術語(如「恩典」是神的關懷)。
    • 投影經文和日記樣本,增加視覺吸引力。
    • 若時間緊張,案例可簡化為1分鐘。
    • 觀察學員反應,若疑惑可補充例子(如「感恩孩子笑聲」)。
  • 對應學生版:為寫作和分享提供屬靈基礎。
小組互動問題
  • 目標:通過分享建立肢體連接,深化感恩體驗,促進互相認識。
  • 問題
    1. 你剛才聽到的見證或經文,讓你有什麼感動?
    2. 分享一件讓你感恩的事,如何讓你更靠近神?
    3. 你期待在這門課里收穫什麼?(如寫作、醫治、友誼)
  • 方法(10分鐘):
    1. 分組(每組4-5人,15人約3-4組),說:「讓我們像家人一樣分享,彼此認識!」
    2. 提供「感恩燈籠」道具:每組一個紙燈籠,學員輪流寫一句感恩(匿名可選),貼在燈籠上,分享時傳遞。
    3. 教師巡迴傾聽,鼓勵安靜學員(如「你的想法很寶貴」)。
    4. 每組選1-2人全班分享(自願),教師總結:「你們的感恩像光,照亮彼此!」
  • 課堂管理
    • 若學員害羞,教師先分享(如「感恩你們的勇氣」),或允許只寫不說。
    • 燈籠道具用彩紙製作,融入中國節慶風,降低陌生感。
    • 時間控制:每組8分鐘分享,2分鐘全班總結。
    • 若組員不熟,教師可指定問題順序(如先答第1題)。
  • 對應學生版:支持小組互動,促進認識與感恩。
寫作練習
  • 目標:通過簡短感恩短文,釋放情感,培養寫作基礎,體驗文字的醫治力。
  • 方法(10分鐘):
    1. 任務:寫一篇100字的感恩短文,主題為「神或他人的恩典」,引用詩篇 107:1或腓立比書 4:4。
    2. 指導
      • 說:「想象你在燭光下寫信給神或朋友,分享一件感恩的事。可以用比喻,比如『感恩如光』。不用完美,寫出真心就好。」
      • 提供開頭示例:「主啊,你的慈愛如光,照亮我的心。今天我感恩……」
      • 建議裝飾短文(如用彩筆畫燈籠邊框),融入宣紙風格。
    3. 樣本(投影或分發):
      主啊,你的慈愛如光(詩篇 107:1)。今天我感恩母親的擁抱,像溫暖的燈籠,驅散我的孤單。寫下這些,我的心更喜樂,願用文字讚美你!
    4. 材料:信紙、彩筆、燈籠模板(可選)。
  • 課堂管理
    • 若學員畏難,強調「只寫3-5句即可」,或提供填空模板(如「主啊,我感恩___,因為___」)。
    • 若時間緊張,字數可減至80字。
    • 允許寫給神、家人或匿名,保護隱私。
    • 巡迴指導,表揚努力(如「你的比喻很美」)。
  • 對應學生版:支持寫作任務,奠定文字基礎。
默想與禱告引導
  • 目標:通過音樂和禱告,邀請聖靈醫治內心,鞏固感恩體驗。
  • 方法(8分鐘):
    1. 默想(3分鐘):
      • 播放《主的信實廣大》(全曲,低音量),說:「請閉眼,想象神的恩典如光,照亮你的心。祂今天對你說了什麼?」
      • 提示:「可以是感恩的事,或課程的感動。」
    2. 禱告(5分鐘):
      • 教師帶領:「主啊,感謝你的慈愛(詩篇 107:1),你讓我們相遇,點亮感恩之光。求你醫治我們的心,幫助我們用文字讚美你。願我們彼此扶持,成為你的見證者。奉耶穌名禱告,阿們。」
      • 邀請學員自願補充一句感恩禱告(如「感謝神的愛」),或安靜回應。
  • 課堂管理
    • 若學員不熟悉默想,解釋「像安靜聽神的聲音」。
    • 若無人回應禱告,教師可多說幾句(如「感謝每位學員」)。
    • 確保音樂舒緩,營造靈修氛圍。
    • 若時間不足,禱告可簡化為3分鐘。
  • 對應學生版:支持反思與禱告,深化屬靈體驗。
推薦閱讀與延伸材料(選填)
  • 聖經:詩篇 136(感恩神的作為)。
  • 書籍:《荒漠甘泉》(Streams in the Desert),選讀一篇感恩主題文章。
  • 實踐
    • 每天寫一句感恩(如「感謝陽光」),記錄在日記本。
    • 與家人分享一件感恩的事,觀察彼此關係的變化。
  • 教師提示
    • 推薦時說:「這些材料能幫助你繼續感恩,歡迎課後找我討論!」
    • 若學員無聖經,提供列印版詩篇 136。
    • 鼓勵記錄心得,課後可私下諮詢。
本課結語與鼓勵
  • 目標:總結課程,激勵學員繼續旅程,建立信心。
  • 方法(2分鐘):
    • 「親愛的朋友,今天我們點亮了感恩之光,像19世紀的基督徒,用文字遇見神。你們的分享和短文,是醫治之旅的起點!腓立比書 4:4說『要常常喜樂』,讓我們帶著感恩,期待下次相聚。無論你帶著什麼來到這裡,神都在這裡等你!」
    • 鼓勵:「下課後,把短文分享給朋友,或貼在『感恩之樹』,讓恩典傳遞!」
  • 課堂管理
    • 用溫暖語氣,微笑鼓勵,增強歸屬感。
    • 若學員情緒低,私下問候(如「今天還好嗎?」)。
    • 邀請學員課後留下,交流或諮詢婚姻、心靈問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0: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