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本書看過能記多年,那即使不是好書也一定是本非常特別的書。對我而言,《悟空傳》就是這樣一本書。
猶記得當初看完這本書時,心中鬱郁,又想嘹亮高歌,可惜不知道唱什麼;
多年後,有幸聽到戴荃唱的《悟空》,才算得嘗了夙願!感謝芳草網友推薦。
我認為戴荃演繹的是悟空傳,是因為歌詞里「金箍當頭、欲說還休」在前,而「踏碎靈霄、放肆桀驁」在後,這是《悟空傳》(作者:今何在)的故事,而西遊記或大話西遊都不曾有這一節。
大多數中國孩子可能小時候都喜歡過孫悟空,羨慕那變化無窮,享受那自由自在,就連俺家小丫頭也喜歡那一聲:「呔!~」,多麼暢快!
但是長大的我們逐漸知道這個世界一定要有規矩的,不但世俗中步步規則森嚴,就連我們最希望是凈土的感情世界,其實也由不得我們肆意揮灑、縱情愛戀。翻起千江水,敵不過命運弄人、陰差陽錯。
所以,才會為周星馳的《大話西遊》淚流滿面。
而隨著繼續成長,對於感情也變得寬容,明白幸福在於點滴,或者說不再固執地以為上天會設計一個最與自己匹配的人,於是大概就不會再愛哭了 這時回來看那隻猴子,看到的是自由與秩序的衝突。想做的事,不見得能按自己的心意來做;而社會體制要「使用」你的方式,未必是你想要被使用的方式……
大鬧天宮,並不是最難,難的是代價昂貴的抗爭未必換得到自己想要的凈土。《悟空傳》,講的是這樣的故事。
它的前半段延續了《大話西遊》的神經病風格,整個故事有點象大話西遊的演繹,但其實骨子裡也很「正經」。不能說有多深刻,但確實比大話西遊思考更多方面,達到了深井冰的程度。 另外,悟空傳里唐僧遠比西遊記原書單薄的符號要出彩得多,他代表的是禪宗,是孫悟空與現實抗爭到最後的歸宿,不知道應該算向現實的妥協還是超脫。跳出三界外,回入五行中,只為自在悠悠。
高歌一曲,鬱結趨迷茫,迷茫奔吶喊,吶喊歸於純凈……這便是悟空
幸聞此歌,當浮一大白
沒看原書可能不太理解這首歌表達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