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簽署行政令,禁止美國企業使用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外國通信公司設備。美國商務部隨後把華為列入了企業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這樣做實質上是在商務層面上把華為與伊朗朝鮮同等起來了。如果不是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美國絕對不會對華為如此大動干戈。華為對中國,無疑相當於蘋果對美國。既然美國要把華為當作過街鼠來打,中國有必要還把蘋果當成座上賓來敬嗎?
本來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已經準備好了一攬子計劃,要在13日(星期一)發布。即對其餘3000多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不同額度的關稅。誰知當天一早,華爾街便開市不利,所有指數都下降3-4%。這時候如果按原計劃發布新關稅,必然會造成一個黑色星期一。於是中午時分,美方不僅沒有如約加稅,反而放出風來美方會派財務部長努欽來中國進行下一輪談判。於是市場立即止損回升,休市時各指數報跌也就是1-2%。 貿易戰緩和的消息讓股市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不斷反彈。於是美方覺得又有資本可以打了,不敢馬上繼續加稅,就拿華為當個出氣筒了。
特朗普可以對中國產品任意加稅,是因為他代表了美國的富裕階層。這個層次是很少使用中國產品。但美國的中下層人民就不一樣了,他們除了中國產品(特別是一元店裡的)外什麼也買不起。所以等到所有關稅都最後出到消費者那裡,通貨膨脹就起來了。過去的十幾年裡全世界都從低通脹率中得到了極大好處。而這些年的低通脹又主要是靠中國製造,以及日本歐洲的停滯所造就的。比如說北美一台豐田車今年的價錢和20年前幾乎差不多。如果考慮到很多選配變成標配的話(空調,電控等),價格還略微下降。現在你把豐田車零件一個一個拿下來看產地,估計大半是中國製造的。20年前的房屋按揭浮動利率從沒有在5%以下。而過去的十幾年裡從沒上過5%。除了吃定息的,所有有產階層都得到了好處。在很大程度上這些都是中國製造的紅利。
特朗普可以對中國肆無忌憚。但對華爾街的風向標絕對關注。內部人士披露,特朗普每天無數次關注紐約股票市場各項指數。一看到綠花花的,就禁不住要發推特,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過去一年的中美貿易戰經驗告訴我們,每當市場形勢大好時,特朗普就發起一輪新的攻勢。一旦滿盤翻紅,特蘭普就會放一些和平鴿。掌握了這一規律,就不難做出相應對策。圍蘋果,救華為,在當今不失為一個重要方略。
電訊市場既是高科技,又是高危領域。各大廠商必須絞盡腦汁的維護自己的市場份額,誰也不是聖女貞德。華為如此,蘋果也如此。就在星期一美國最高法院在一項裁決中指蘋果的商店有市場壟斷的嫌疑。所以商業上的誰對誰錯,應該在商業法的框架下內解決。以前蘋果對三星,蘋果對高通,還有微軟對蘋果,哪一個官司不是』剽竊『之說滿天飛。最後不都是在法律範圍內解決了?對華為的指控,比方說他把數據給中國政府了,目前為止都沒有證據。如果任憑特朗普一意孤行,就不能保證任何一個商業實體有公平競爭的機會。華為比中興要守法的多,和其他幾個世界頂級的電訊公司並無什麼不同。為什麼華為要承受比中興更重的懲罰?在做如此重大決定時有沒有due process?
一部中國製造的蘋果手機,中國成分只佔售價的20%。如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像特朗普一樣)對中國市場的蘋果手機80%的非中國成分徵稅,也非不可行。既是你心疼蘋果,假打一下也能讓特朗普之類的有所顧慮的。比方說先對蘋果手機徵收20%的稅,放入一個專項基金,等貿易戰結束了再如數返還。這樣,在美國買蘋果要徵稅,在中國買蘋果也要徵稅,反而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沒有變化。中美雙方的就能同時意識到,WAR WHAT IS GOOD FOR的道理了。蘋果是nazdaq指數的bellwether,只要蘋果一下降,特朗普就戳心了。沒有比這個更有效的方法了。